彝族服饰中刺绣纹样艺术特点及美学价值
摘要:从刺绣的类型、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上探讨彝族服饰刺绣图纹的文化内涵,按图案探讨其中典型的马樱花、四方八虎纹、马牙裹布绣等所特有的象征意义。这些服饰图纹反映出彝族特殊的祖先崇拜和先民图腾崇拜及朴素的哲学观念,刺绣纹样多层次地折射了彝族特有的审美观和民族文化心态。
关键词:彝族刺绣;马樱花;马牙纹饰;艺术特点
0 引言
彝族服饰图案是构筑彝族服饰风貌和民族服饰特色的重要表征,是彝族身份识别在服饰中的重要徽征,同时它也是彝族民族性格、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和审美情趣的象征性符号。服饰图案形态的变化与工艺技术的选择,构筑了形制各异、异彩纷呈的彝族服饰文化,成为我国民族服饰文化史上的一大亮点和特色,让世人观为叹之、美不胜收!彝族服饰图案按其题材可以分为人物图案、动物图案、植物图案和几何型图案。
1 人物图案
彝族服饰中的人物图案多见于女式服装中,其图案形制比较抽象,一些图案就外轮廓来看,类似于人物的动态,人物动态倾向于几何型。另一些图案若不解释,很难一眼就能看出是人物图案,如彝族女装中飘带上的小人花,因其艺术手法比较特殊,若不是彝族人解释,一般人很难辨认。彝族服饰中的人物图案主要出现在女式服装中围裙的下摆、裤脚以及用于背婴儿的“裹背”中。人物图案通常与其他动植物图案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画面。人物图案的工艺手法多为刺绣,并且面积不大,但仍构成整个画面的主体。
彝族服饰中的人物图案是彝族民俗事象的集中反映,人物题材都是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多与民间习俗有关。如彝族中最常见的娱乐活动“踏歌”,通常被作为艺术题材绣在妇女的裤脚上,反映彝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有的妇女希望多子多孙,就在围裙下端绣若干小人形。石林地区的撒尼妇女,还用写诗的手法,将小人绣在“裹背”上,以祈求婴儿健康成长。彝族服饰人物图案见图1。
图1 彝族服饰人物图案(摘自《中国彝族服饰》)
除生活当中的人物外,佛像中的人物也通常成为彝族服饰中的装饰题材。彝族妇女通常把观音绣在围裙上端的中心部位,周围用大朵莲花向两边延伸开。围裙系在身上,佛像位置刚好正对着人的心口,可见彝族妇女对佛的虔诚。
2 动物图案
彝族服饰图案中的动物题材包括兽类、禽类以及昆虫类,动物图案取材广泛,工艺手法多为刺绣。其中兽类图案有虎纹、羊角纹、双鹿纹以及猫、狗、牛和马等家畜;禽类有凤凰、喜鹊、杜鹃、鹤和鸡等;昆虫类有蝴蝶、蜜蜂和蜘蛛等等。这些动物大多与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牛羊是彝族祖先主要的猎物和家畜,宗教产生后,又成为祭祀品。云南凉山所在的彝族的服饰图案几乎是羊角纹和火镰纹的组合,贵州毕节、六盘水地区彝族人们的服饰绣有杜鹃鸟、白鹤和双鹿纹等动物纹饰,乍一看,似乎是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其实,它是源于彝族对这类动物的崇拜。另据古彝文记载,杜鹃鸟被彝族先民视为神鸟,又称“太阳鸟”。
彝族人们崇虎,敬虎又惧虎,虎成为某种象征而不是一般意义的动物,出嫁送《四方八虎图》至少可以表明这样几点意义:一是告诉子孙别忘了我们是虎的子孙,虎是我们彝族的“族徽”标识;二是祈求虎———祖先驱邪避祸,保佑子孙健康成长,这又是一种祖先崇拜的曲折反映[1]。虎是神勇与彪悍的象征,彝族人们尚武,因而虎图案是彝族服饰中最为常见的动物纹饰,在彝族刺绣品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彝族妇女经常将虎绣在自己的围裙上,并与凤凰、花卉和人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形成一幅优美的“人兽同欢图”。同时,为了显示虎的威武雄姿,在整个构图中,虎所占的面积较大,并处于整个构图的核心位置,这样的艺术处理手法体现了彝族人们对虎的崇拜。虎图案除常用于衣装外,还经常在其他的服装配饰中得到应用,如虎头帽就是典型的例子。
除了较大的兽类纹饰外,一些小昆虫也经常作为彝族服饰的装饰题材。彝族妇女在装饰衣襟、袖口、下摆、开衩部位或裤脚口等部位时,常会绣一些小昆虫作为装饰图案。彝族妇女尤其喜欢在围裙的下摆和飘带顶端绣上蝴蝶和蜜蜂等图案。这些图案有的写实,有的写意,整个图案显得非常精美,体现了彝族妇女高超刺绣技艺。在彝族服饰中,动物图案并不单独出现,而是与其他人物、花卉等图案组合在一起,并进行巧妙地搭配,使得整个图案和纹饰主体突出而富有明显的象征寓意。见图2~3。
图2 “四方八虎图”
图3 彝族凤凰与蝴蝶图案
3 植物图案
在彝族服饰的植物纹样当中,色彩艳丽、工艺精湛的各种花卉图案最引人注目,也是彝族服饰中最为常用的服饰图案,这些花卉包括马樱花、桃花、牡丹花、山茶花、吊子花、火草花和石榴花等,这些花卉色彩变化微妙,显得美观大方。除各种花卉外,蕨类植物也是彝族服饰中常用的装饰纹样。蕨类植物是彝族祖先食品的重要来源,在先民时期,彝民靠它度过了一次又一次饥荒,因而被成为“救命草”。在凉山有多处将地名命名为“厥基”,在古代还有命名为“厥基”的部落。直到现在,凉山彝族仍食用厥基,厥基形象象征着子孙昌盛。
图4 厥基纹
彝族服饰中的花卉图案,马樱花广受云南彝族人们的喜爱。有些地区的彝族在祭祖的时候,将马樱木制作的木槽放几根竹根代表祖宗的灵魂,节日祭祖时,要在装供品的箩筐里插上马樱花树枝。桃花作为装饰性的纹饰常在彝族的帽子和衣服的门襟、下摆等部位得以应用,且色彩鲜艳、工艺精巧,并与其他纹饰并用,使得整个纹饰饱满而又和谐。牡丹花多见于女式肚兜和围腰中,大小牡丹形成对比,并用缠枝相连,色彩及层次丰富,整个图案显得非常别致而又生动。山茶花在服饰纹样中有作为中心图案,并由其他小型花卉加以装饰,形成统一的主体;也有以二方连续的艺术形式装饰衣服的门襟、袖口以及下摆等部位。吊子花形若灯笼,在彝族服饰中通常与花卉纹样、几何型纹样并用,并处在低端绣饰边角,整个图案显得美观大方而富有新意。总之,植物花卉图案在彝族服饰中很少单独成型,而是不同花卉相互穿插,或加以几何形纹作边角修饰,整个画面层次感非常丰富而又不失主题,见图4~6。
图5 马樱花图
图6 山茶花图案
4 几何型图案
几何型图案是彝族刺绣中数量最多、流行最广的服饰图案,主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或现实生活物象的模仿,是客观事物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的艺术化形式。几何型图案主要是由线条粗细、长短、曲直按照美学原则而构成不同的单元或艺术符号,这些艺术符号在彝族服饰中通常通过不断重复而成为装饰性的花边,从而使得整个服饰中不同主题图形之间的相互区隔,也有少数几何型图案在装饰中作为主体图案元素。
在彝族服饰中常见的几何型图案有八角纹、火焰纹、犬齿纹、水波纹、涡形纹和菱形纹等。几何型图案有时候单独使用,有时与动植物纹样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图形。彝族服饰中的几何型图案如同象形文字,观其形制而能解其意,而有些几何型图案则跟族史有关,文化寓意深刻。
图7 火焰纹与犬齿纹(作者摄于西昌城)
八角纹,又叫“八方之年”,是彝族刺绣工艺中最为精巧的一类图案,多用挑花的手法绣在男子的挎包、女式帽子以及衣服上。这种图案随着时间的变迁不断发生蜕变,但中心部位都是围绕着“八”的观念变化,即天、地、雷、风、水、火、山和泽八种自然现象。在云南的石林、弥勒地区,八角纹使用较为广泛。
火焰纹主要流行于红河州的石屏、开远和金平等地。妇女们多用它装饰上装的后摆、袖口和头帕等特定部位,主要用镶补手法,先用绿、蓝等色布剪好纹样,然后用红线镶边,固定在底布上。这种服饰图案构思奇巧、造型均衡、轮廓清晰、线条流畅和色彩鲜明[2]。
图8 涡形纹(作者摄于西昌城)
犬齿纹又称虚牙纹,是有无数小三角形组成,呈锯齿状。因其纹饰较小,常作为服装的边饰,多用于头帕两端、袖口、衽边等处。云南红河州的石屏、开远、金平等地的部分妇女就喜欢在衬襟坎肩的领夸周围镶补一圈犬齿纹,均用红布剪成,镶在黑色底布上,小巧而别致。水波纹形似海浪,常以二方连续的形式作为领口、衽边、下摆等部位的装饰纹样,这种纹饰古朴素雅,极富新意。涡形纹因其形状像漩涡而得此名,在彝族诺苏支系女服中,袖口常镶帖两道涡纹,衩侧和下摆黑布底镶边,摆上镶贴一组涡纹;外衣为黑布地,圆领、右衽、短袖、托肩、衣襟和下摆镶蓝布地涡纹,纹饰与内衣相一致。几何型图案样式较多,变化丰富,通常以不同形状的图形组合而构成层次极为丰富的纹饰,见图7~8。
5 结语
图案作为一种艺术符号与语言,是一种精神的图腾,是情感表达与意义传达高度抽象化、形象化的艺术符号。彝族主要居住在高寒山区,地理环境复杂,交通极为不便,与外交流较少,因而服饰很少受到外来影响,基本上保持本民族的服饰特征,故此,丰富多彩的彝族服饰图案是了解彝族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的一面镜子。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参考文献:
[1]官弘.楚雄彝族服饰人文色彩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7:30-36.
[2]盛丽云.武定彝族刺绣《四方八虎图》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19(1):62-63.
作者:杨渝坪,成都高等纺织专科学校讲师。
原载:《学术论坛》2012年5期;文稿来源:汉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