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凉山彝族坐卧类家具功能特征研究

作者:​杨丁 张亚池 柯清 发布时间:2024-10-18 原出处:《家具与室内装饰》2023年10期 点赞+(

摘要:对彝族家具功能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明确彝族家具形态特征的生成原因,能够为彝族家具的传承与创新奠定系统的造物逻辑基础。家具的产生与人们对家具的功能需求密不可分,家具的形态特征深受其功能特征的影响,由此推断彝族家具的功能特征可以体现出当地社会文化特征。基于彝族家具的坐卧功能,结合凉山彝族地区的居住环境与生活习俗,对彝族椅凳、桌和床榻类家具进行功能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得到彝族坐卧类家具以实用功能为主、精神功能为辅的特征,并且探析出彝族坐卧类家具深深蕴含了农耕社会、家支制度以及山地文化等凉山彝区的民俗文化性。
关键词:彝族家具;坐卧功能;功能原型;类型特征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家具通常以功能性差异作为其分类标准,同时由于生活习俗和自然环境不同,同一功能类型的家具也会存在形态差异。凉山彝族的坐卧类家具功能特征源于当地生活行为特征,不同行为特征能够衍生不同的具体功能需求,从而产生功能原型影响家具形态[1]。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坐卧类家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与人体接触最密切的家具,起着支撑人体、缓解疲劳、供人休息的作用[2]。凉山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高原地区,以家支为单位,依山而群居。彝族传统社会属于山地农耕社会,日常生活中农忙时间较多。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人们大多时间在室外活动。同时彝族传统民居为木结构建筑,需要家具起到辅助稳固的作用。凉山彝族坐卧类家具不仅能反映当地的环境特征,还能体现出较强的民俗文化特征。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笔者经过长期田野调研,采集测绘了大量彝族坐卧类家具的图片样本与尺寸数据,并对彝族生活行为进行了观察记录,以此论证“为适应不同的生活行为需求,凉山彝族坐卧类家具产生了自有的功能类型特征。”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坐卧功能原型特征分析

人的行为在特定的时间定义了家具的属性,家具因满足人的行为需求而产生功能性,人的行为需求即为家具的功能原型[3]。凉山彝区家具的功能原型主要涉及饮食起居,包括坐卧、存储和精神寄托等。本文围绕坐卧的功能原型出发,依次研究彝族的桌、凳和床类家具。对功能原型的探索,可帮助设计者理解当地文化与生活智慧[4],让彝族家具的设计创新能够回归到生活之中。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自然条件和气候环境的局限性,当地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条件相对匮乏,在山地农耕的生活状态下,凉山彝区居民最初的生活需求简单朴实,传统彝族家具也只需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行为需求。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1 地域特征与功能原型关系分析

家具功能特征提取不能只着眼于家具本身,更需要关注家具与人、家具与环境空间的融合[5]。凉山彝区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结构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从而衍生出相应的需求特征,这对彝族家具功能原型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图1)。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iajv01.jpg

■图1 地域特征与功能原型关系分析

彝族家具的地域特征与功能原型的关系体现了彝族家具不仅可以通过形态尺度满足支撑人体的坐卧类需求和储物需求,还可以通过相应的装饰图形和色彩等满足世俗化的生活需求以及神圣性的精神寄托需求[6]。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1.1 凉山地理环境分析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自治州隶属于云贵高原地区,当地的地理环境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四季分明,群峰耸立,江河纵横;坝与坝相连,山与山相依。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不仅衍生出与自然紧密相连的农耕社会,并且由于高海拔地区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产生了对粮食存储的强烈需求。高山河流相伴的自然环境也孕育了当地的彝族人民对自然万物的崇拜之情。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1.2 凉山彝区社会结构分析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以彝族家支为单位的群居村落里,彝族家支内部共同协作、相互帮忙的习俗是非常普遍的。“猴子靠森林,彝人靠家支”形容的就是彝族家支互帮互助的社会价值观。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家支制度是凉山保存得比较完整和系统的社会结构。历史上家支是彝族社会的基本组织结构,家支是根据父系而形成的社会群体,在其中不通婚,家庭分支是由许多个体家庭组成的。家支制度直接影响了彝族家具的布局与尺度。因家庭人口众多,彝族民居室内空间高挑空旷,在此空间内家具呈散状分布。并且为了能够容纳更多人,传统彝族的坐卧类家具普遍尺度较小。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 坐卧功能需求分析

凉山彝区的地域特征催生了坐卧、存储和精神寄托的传统彝族家具功能原型,因此传统彝族家具的品类主要包括:桌、凳、床以及柜类家具,且自然万物是传统彝族家具的主要装饰题材(图2),本文主要分析坐卧类的彝族家具。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iajv02.jpg

■图2 彝族家具功能原型分析图

1.2.1 蹲坐需求分析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区的人们在室外休憩、居家农活、就餐和社交等场景下习惯蹲坐。小且矮的板凳是彝族家庭里常见的坐具,为一人一坐。板凳的坐面高度符合传统较为舒服的坐姿“蹲踞”,即通常所说的“蹲坐”,小腿及足部放置于凳子的前方,膝盖自然弯曲产生支撑力,臀部坐于凳面[7]。后期受汉文化影响,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开始有了长条凳和椅子等高型坐具。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2 就餐需求分析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五人“围圈而坐”或“围圈而蹲”是彝族普遍的就餐姿态,彝族桌类家具的出现最初是为了满足就餐需求,因此以圆桌为主。桌子的高度随着就餐食器、饮食习惯的变化产生从矮桌到高桌、从小桌到大桌的形态演变,其中矮桌最具彝族家具特色。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3 躺卧需求分析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躺卧方式经历了从“席地而睡”到“卧床而睡”的阶段,入寝的空间也经历了火塘旁的地面、火塘旁的小格间、正式的房屋卧室的变化。彝族人传统习俗是单人就寝,所以传统的床榻都是单人床的尺度。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彝族椅凳类家具功能特征分析

凉山彝区高寒多风,彝族人民的生活一年四季也离不开火塘,吃饭、睡觉都是围着火塘。坐具的样式、种类都很少,大多是就地取材的草墩、木墩、石凳、小木凳、竹席(席地而坐)等。草墩是用谷草编织而成,木墩和小木墩一般为建筑材料的边角,石凳的原料为河谷地带的石头打磨而成。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1 矮板凳

彝族的传统起居生活都是围绕着火塘展开,彝族的火塘是略微低于地面的,所以人们通常围着火塘席地而坐或者坐在低矮的板凳上。由此可以体现出矮凳一方面服务于人与火塘的关系,即人坐矮板凳离火塘近,便于取暖;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独凳服务于人与人的关系,即一人坐一张矮凳,方便围坐、便于交谈。矮小的板凳坐着舒服,也便于收纳。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矮板凳结构简单,装饰纹样与建筑屋檐装饰一致。家庭用的独凳通常是建筑的边角料制作而成,属于自主性设计制作的家具,达到了物尽其用的效果(图3)。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iajv03.jpg

■图3 建筑边角料制作的小板凳

2.2 矮椅

为了满足休闲状态下坐姿的倚靠需求,彝族师傅借鉴交椅的形式,制作了矮椅(图4:a为实物图、b为侧视图、c为正视图、d为俯视图)。彝族矮椅由于延续了传统矮凳的低矮特征,所以加上倾斜靠背后整个形态近似于躺椅。矮椅为固定结构,不能折叠,内轮廓与外轮廓都属于直线结构。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iajv04.jpg

■图4 彝族矮椅

2.3 家支制度与坐类家具

传统的彝族村落结构是以家支为单位组成,因此婚丧嫁娶是靠家族亲戚相互操持,建房修房也是靠家支当义务帮工。这样的民俗文化在家具形制上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一个家支或一个村落的房屋家具形式相似,可以归成为一种形制类别。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家支制度的影响下,彝族每个单位家庭都有很多家族亲戚,每逢节庆或家庭活动彝族人喜爱走亲访友,所以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可以看到每户彝族家庭里都有很多小板凳,虽然样式简易,但是数量多。这些坐具从侧面反映了彝族人好客重亲情,家支人数庞大(图5)。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iajv05.jpg

■图5 火塘空间与火塘周围的矮凳

坐具的摆放位置以火塘锅庄石进行划分:上方石,彝语称作“木古达伙”,意为“一家之主坐的地方;左下方石,彝语称作“吉喜邛博”,意为“接待朋友的地方、客人坐的地方,和朋友对接外交接待场所”;右下方石,彝语称作“伍勒了叠帕”,意为“女性和小孩子坐的地方”,也是下侧加柴的地方,(图6)。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iajv06.jpg

■图6 火塘空间分区示意图

3 彝族矮桌的功能特征分析

随着生活生产水平的提高,彝族的居住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具品类也随之增减。传统居住空间是以火塘为中心,学习、社交、烹饪、就餐等生活行为都在火塘边发生,彝族的居住空间不断精细化,进而产生了厨房、餐厅、卧室等生活空间,在这过程中彝族家具中的桌子应运而生。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就餐、商议和会谈都比较喜欢围着圆桌,主要是延续了传统生活围着火塘坐成圆圈的生活和社交的行为习惯。圆桌的发展以矮足圆桌为开端,与圆形食器和谐搭配。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传统的餐具器皿大多是高足,贴合彝族当时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因此在传统的彝族家具品类中桌子是罕见的。当生活方式由席地而坐发展为蹲坐或是坐矮凳时就产生了对桌子的需求,矮圆桌由此而生,矮圆桌是承接彝族饮食行为从高足餐具向高足桌转变的过渡式家具(图7)。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iajv07.jpg

■图7 彝族传统矮圆桌

矮圆桌的桌面边缘凸起20 mm,类似于浅口盘。此类传统彝族餐桌的桌面直径为640 mm、半径320 mm、高度170 mm,属于小型家具,其制作工艺为整木车削出腿足、桌面两个部分,桌面向内凿平、留出20 mm的边沿厚度,桌面向内凹陷平面绘制几何图案进行涂饰装饰,桌面边沿绘制简单的双线装饰线条,桌身用黑色大漆作涂饰保护。矮桌与高足餐具配套使用,整体高度约为300 cm,满足传统蹲坐进食的饮食习惯。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 彝族床榻类家具功能特征分析

凉山彝族民居室内形式为三开间式分布,彝族传统床榻主要分布在位于中部的起居室内,彝族的起居生活以火塘为中心,随着生活方式的逐渐变迁彝族的床榻经历了席、厢房床、半围合床、架子床四个阶段(表1),共同特征是彝族床的尺度都为单人床的尺度,这与彝族传统生活习俗相关。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表1 彝族床榻的演变过程列表

biao14.jpg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表2 传统彝族厢房床装饰类型列表

biao17.jpg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1 席子

凉山彝区地处西南,该区域有大量的竹子,遵循就地取材的生产习惯,传统彝族家里有许多竹编生活用品,如竹篓、竹筐和竹席。彝人有了定居的室内空间概念后,席就成了家庭的首要用物。在物质基础和经济欠发达的早期,竹席在彝族的居室环境中承担了坐卧的功能,通常会和彝族服饰的披毡配合使用。人们会将竹席铺设在火塘周边便于取暖,坐着攀谈或者躺下睡觉时都会身披羊毛制成的毡衣用于保暖。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用于睡觉的竹席彝语称作“玛觉”,铺设的时候按照编织的经纬线方向正面朝上,竹席边上封口完整,通常主人的竹席铺设在火塘的右上方。虽然现在彝族家里有了座椅和床,但是在彝族的生活中仍可以看见竹席卧功能的延续,例如在举办婚礼时,新娘从女方被接到男方的路途中双脚是不能沾地的,在这过程中需要准备席子或者毯子垫在地面以方便新娘坐下休息并举行相应的仪式。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2 厢房床

厢房床在凉山美姑地区较为常见,它的结构形式突出体现了彝族建筑家具一体化的特征。厢房床的位置主要是在靠墙的一侧设置独立的空间作为床使用,同时产生加固房屋的功能,充分体现了建构性的空间美学[8]。彝族的火塘位于彝族居室中部的起居室内,因此起居室属于公共空间承担了家里的社交、教育以及宗教仪式等活动。传统的彝族居室空间中没有独立的卧室空间,厢房床在彝族民居中就作为私密空间出现,属于“屋中屋”(图8)。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iajv08.jpg

■图8 厢房床室内布局示意图

4.2.1 床门形式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厢房床的入口处也极具特色,门的形式大致分为闭合推拉门和敞口开放门。闭合推拉门的门框上方两侧由弧形木板组合成了一个单人可进出的圆弧形出入门洞,内侧的门板是长方形可沿着内部预留卡槽移动,门板装饰与床立面的装饰风格一致。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敞口开放门可供两人出入,没有内侧门板、通常用门帘遮挡,其门框形状样式丰富。敞口开放门门框形状有多边形、心形、花瓣形等左右对称图形。封闭推拉门设置于床立面左或右三分之一处,敞口开放门设置于床立面正中处,可供一人出入。封闭推拉门私密性更好,敞口开放门更便于上下床(图9-图10)。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iajv09.jpg

■图9 敞口式

jiajv10.jpg

■图10 推拉门式

4.2.2 床榻私密性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传统民居室内属于开放式布局,具有强烈的公共属性厢房床是彝族居室空间中唯一的私密空间,其围合空间只有单人床大小,所以称之为厢房床,但是此厢房床相当于彝族居室空间中具有私密性的卧室空间(图11)。在彝族的家支制度及大家庭观念的社会体系中,彝族传统厢房床的“私空间”属性体现了个人性[9]。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iajv11.jpg

■图11 厢房床分离复原图

厢房床是嵌固在房屋一层的小空间内,从空间分割保证了它的私密性。体现出彝族人传统居室生活对私密性、隔音、遮光和空间分割等需求。与明清时代汉族的架子床、罗汉床、拔步床不同,它是与主屋墙壁相连接的独立格子间,且屋面封闭,向着堂屋一面有一门,部分土司家的厢房床门两侧有简单装饰。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2.3 厢房床主次之分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厢房床并不是活动家具,是满足人就寝的功能需求的固定家具,其空间布局体现了床榻的主次之分。家里地位最高的男主人的床位于火塘上方(图12-图13)。“主人床”的门尺度最大,装饰最精细,有的主人床紧挨着的木墙上会制作推拉开合的小型储物柜。卧后面是贵重物品的储藏室,侧旁设置有门。经济条件较好的家里会将阁楼隔断为多间卧室以便客人到访使用。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iajv12.jpg

■图12火塘方位

jiajv13.jpg

■图13 主卧方位

4.3 围子床特征

彝族家具的形制随彝族建筑空间的分割而变化,围子床是由厢房床演变而来。当房屋空间由木质隔墙进行分段,床的空间也在房屋修建的同时进行规划和设置,床由不同的小隔间设置而成,从而形成厢房床。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住房空间格局的变化出现了独立的卧室空间,彝族脱离于建筑独立存在的床类家具也随之出现。彝族围子床也在这一阶段相继形成,围子床属于有足床并可以移动。因为有了独立的卧室空间,相较于厢房床就寝的私密性不需要完全依靠床体形成的隔间来完成,所以围子床降低了四周的屏障,演变成了三面维合的低矮床围。彝族围子床既满足了彝族人的就寝习惯又符合了现代居住空间需求。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4 架子床特征

彝族架子床参照了彝族传统的厢房床形式,学习融合了传统中式架子床的造型,四面框架、三面围栏、一侧上下,在围栏制作了丰富的装饰图案(图14)。彝式架子床在整体形式上与彝族传统厢房床“建筑式家具”的空间形态相仿,床体的结构已从“建筑房屋一体”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单体家具,而床体的装饰等延续了彝族传统建筑的装饰手法。架子床一般整体高2100 mm,宽1200 mm,床高500 mm,三面立柱之间均有围栏装饰,每个小方格均有不同的图案装饰,装饰的手法采用的是薄木叠花工艺。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iajv15.jpg

■图14 架子床与薄木叠花工艺

4.5 床榻普遍性特征

彝族床榻的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上文已对每个阶段的不同类型床榻的功能特征进行分析,而因为居住习惯的延续性,彝族床榻也具有尺度功能性与装饰功能性的普遍性特征。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5.1 尺度功能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床榻普遍是以单人床的尺度为基准,因为彝族传统的风俗习惯中是夫妻分床所以双人床不存在于传统的彝族床榻中。床面积不一定,通常以成人单人床1800 mm×1200 mm为标准(图15)。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jiajv16.jpg

■图15 厢房床结构分析

按照床主人在家里地位的不同,床的位置和大小都有区分。由此反映出家具的尺度和使用者的行为习惯相互约束,特定的使用行为会形成特定的家具尺度。彝族居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床的尺度也随着室内空间尺度而扩大[10]。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5.2 装饰功能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大量样本调研中,厢房床的装饰特点最为明显,其次是架子床。主要装饰部分包括床入口处、床外壁、床内壁。厢房床的立面装饰直接影响了彝族民居室内装饰风格,凝结了彝族技术美与艺术美,是实用与审美的功能统一[11-12]。从实用层面讲,保护了个人的私密性,合理分配了家庭成员的私密空间。从审美层面讲,体现了彝族木工建造技艺的结构美与色彩美,同时潜移默化传达了彝区的山地自然美学[13-14]。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厢房床的装饰与功能融为一体,厢房床关上床门是一个密闭空间需要窗户通风透气,而整个厢房床装饰最为细致的部分也正是窗户部分,将细木条按榫卯结构进行不同交错,组合成各式各样的窗格形式、形成花饰变化,其中许多纹样都包含了美好寓意[15-16]。变化多样的窗棂隔不仅起到了通风透气的功能性作用,同时对家具的美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17-18]。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 结语

彝族家具类型特征与使用行为密不可分,彝族家具的功能原型直接影响了彝族家具的形态生成。彝族休闲平和的生活状态,使得质朴简单的低矮坐具广受彝族百姓喜欢。“家庭人口数量较多”“公共空间为大、私密空间为小”等是彝族稳定的家支体系所表现出来的家庭结构特征,由此产生“围坐”“家庭人员共同居住”等生活行为特征,行为特征最终物化为矮圆桌、厢房床等具有明显彝族民俗特征的家具。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家具的功能特征绝非只停留于传统的初始状态,它包含演进过程中的历史阶段特征、社会需求特征以及民族文化特征。为了满足人们对家具日益提高的品质需求,彝族家具的设计需要甄别传统彝族家具的形态、装饰、结构或功能等可传承的类型特征,凉山彝族坐卧类家具特征研究丰富了彝族家具设计的功能性基础,为彝族家具传承创新提供了更多思路。jz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参考文献:
[1]李江宁,段湘华.现象透明性美学解读[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3,30(8).DOI:10.16771/j.cn43-1247/ts.2023.08.016 .
[2]吕九芳,雷宜灵,朱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绿色家居文化传播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3,30(7).DOI:10.16771/j.cn43-1247/ts.2023.07.010 .
[3]强明礼,田帅,周雪冰,等.我国传统家具的创新途径探讨[J].林产工业.2022,59(6).DOI:10.19531/j.issn1001-5299.202206012 .
[4]梁爽,周敏,朱剑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家具制作技艺活态传承评价体系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2,29(12).DOI:10.16771/j.cn43-1247/ts.2022.12.003 .
[5]周东旭,黄素涌.民族元素在蘑菇房民宿火塘家具设计中的应用[J].林产工业.2021,(4).DOI:10.19531/j.issn1001-5299.202104010 .
[6]吴婕妤,陈红,连彩萍,等.竹材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林产工业.2021,(6).DOI:10.19531/j.issn1001-5299.202106009 .
[7]苏艳炜,强明礼,祝成林,等.白族家具现代化设计研究[J].林产工业.2021,(10).DOI:10.19531/j.issn1001-5299.202110009 .
[8]刘佳慧,张帆.行为引导在现代家具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9).DOI:10.16771/j.cn43-1247/ts.2021.09.003 .
[9]周雪冰,苏艳炜,强明礼.功能需求的适应与转变:中国当代传统家具的功能创新途径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7).DOI:10.16771/j.cn43-1247/ts.2020.07.010 .
[10]李雪莲.不同住宅类型的老年人坐卧家具功能差异化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6).
[11]马广韬,丁娟.坐卧类家具设计的人体静态尺寸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12]李奇菊,王蔓,邓云.黔西北小花苗背扇的装饰艺术[J].装饰.2022,(12).DOI:10.3969/j.issn.0412-3662.2022.12.016 .
[13]渠岩.青田范式:一种基于生活样式重建的乡土伦理与设计实践[J].装饰.2019,(12).
[14]王浩滢.坐姿与家具-中国早期坐卧类木作家具演化的启示[J].文艺争鸣.2010,(10).133-134.
[15]李东泽.基于原型理论的传统街区更新研究--以临夏八坊街区为例[D].2014.
[16]张禄.古代起居方式对家具形制变化的影响[D].2010.
[17]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2007.
原载:《家具与室内装饰》2023年10期;图文来源:参考网。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