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浅谈姚安马游彝族葫芦笙音乐及其文化特征

作者:​郭晓炜(姚安县非遗中心) 发布时间:2024-08-30 原出处:​《民族音乐》2018年5期 点赞+(

摘要:本文通过对马游彝族葫芦笙音乐的介绍和分析,让大家了解具有艺术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彝族音乐——马游葫芦笙音乐。葫芦笙是一件小小的乐器、是彝族音乐不可缺少的部分,它通过乐谱、歌词、歌舞等形式体现出马游彝族人民的生活、劳动、风俗习惯等真实的场面,同时也是彝族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姚安;马游;彝族葫芦笙;彝族音乐;文化特征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中,独具特色的马游彝族葫芦笙音乐长期受到人们的关注。1980年在北京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演出时,由罗学明等彝族歌手吹奏并演唱的葫芦笙调获得了优秀节目奖。马游葫芦笙音乐为什么会长期流传不衰,在省内外久负盛名?它与当地的彝族文化有什么联系?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马游葫芦笙及其音乐的艺术特色

(一)马游葫芦笙及其音乐的情况(文化背景)

马游是地处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境内,为彝族聚居之地,属于边远高寒山区、土地贫瘠、气候寒冷、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闭塞等,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等各方面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我国彝族约有550万人,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境内,为我国西南部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占彝族总人口的五分之三以上,重要聚居于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哀牢山区及滇西北小凉山等地带。楚雄州地处滇中腹地,是彝族先民最早生息繁衍的地区之一。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彝族人民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绚丽辉煌的人为景观。如:闻名中外的“十月太阳历”“向天坟”“火文化”和彝族古老的长篇叙事史诗《梅葛》等。而我们姚安马游的彝族葫芦笙音乐艺术正是在这种古老而优秀的文化积淀中生产出来的。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游葫芦笙艺术主要是以男的边吹葫芦笙、笛子边跳,女的边跳边唱,实为葫芦笙歌舞,也称为“打歌”或“打跳”,当地人把它称之为跳“左脚调”(即每一句开头都是先出左脚,每一个乐句的重拍都在左脚上)。而彝族最富有特色的歌谣就是“打歌”,以脚踏地为节奏,自娱性很强的民间歌舞;彝族“打歌”规模盛大,活动频繁,是彝族广泛流传的集体歌舞活动。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游的彝族音乐主要有梅葛、葫芦笙歌舞音乐、民族器乐口弦、竹笛等,其中葫芦笙歌舞艺术在年节、喜庆(盖房、婚礼等)、恋爱、日常娱乐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马游葫芦笙及其相关的历史记载

马游葫芦笙艺术属于彝族“打歌”类的歌舞音乐。云南“打歌”在明代已有记载,如《滇志》所载:“北胜有号罗罗者,以四川建昌诸罗类同,纯服毡毳,男女具先跣足,每至踏歌为乐,侧着,男吹笙,女衣缉衣,每跳舞而歌,各有其拍。”清代,云南各地地方史志中有关“打歌”的记载更多,如清康熙《鹤庆府·风俗》载:“食必欢呼——欢聚饮,携手旋绕,跳跃欢呼,数通宵,以此为乐戏。”清《弥渡县志稿·礼俗志》云:“夜间男女杂沓,聚众打歌——男子吹葫芦笙,足蹈手舞,鸣声呜呜,以为指挥调拍者。”清明以来,“打歌”在云南高原各民族中广为传播,其称谓也发展至数十种之多,如“打歌”“叠脚”“跳脚”“左脚”“跳笙”“跳锣”“跳鼓”“跳月”“跳乐”等等。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本身不同地区的“打歌”其称谓和句式不尽相同,如“阿乖佬”“阿苏找”“阿哩调”的名称,是依据“打歌”末句的习惯性衬词而来的。而像我们马游的“左脚调”是根据跳脚时每一句的句头先出左脚,且重拍在左脚上而称谓的,就不一一列举。作为千百万人参加的彝族“打歌”至今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彝族民俗活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传承方式除了家传“打歌”活动,也是彝族歌谣传承的主要载体之一。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葫芦笙音乐在彝族音乐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且在明清时代就有了“跳笙”这样的名称。可见,葫芦笙发展的历史之久。在“打歌”中是以唱词相伴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马游地区的葫芦笙不仅仅是作为伴奏乐器,它以葫芦笙独奏或团体葫芦笙齐奏得名,可以说它是我们马游乐器中的“乐器之王”。而我们个人亲身的实践得知,其实,葫芦笙调的唱词也是根据葫芦笙调所编,唱词的形式简单而又多样化,而且马游的葫芦笙一直是以葫芦笙调的形式流传至今。葫芦笙有自己固定的调和唱词,这个问题我们留到下一节再阐述。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游彝族葫芦笙音乐是滇中地区彝族葫芦笙音乐中最典型的一种,它与苗族、汉族的葫芦笙的材料和结构及音乐的形态、文化特征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乐器的形状和制作方法都不相同。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ya5.jpg

图1.葫芦笙侧面图

从以上的葫芦笙侧面图可以看出,马游彝族葫芦笙的结构,它是有长颈小葫芦为笙斗,笙苗和簧片则用竹子做成,长颈的顶端凿通做吹嘴,形式见本页图所示。笙苗有5根,是用本地野生的泡竹(一种壁薄质泡、粗细均匀的小竹子)制作。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葫芦笙的笙斗和笙苗搭配是按照一定比例来做的,上图所示为其中一例。实际的葫芦笙与该图是以1比4的比例来画的。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ya6.jpg

图2.葫芦笙俯视图

从葫芦笙的俯视图可以看出,吹嘴在笙斗(葫芦)的顶端;5根笙苗在笙斗上分布排列,是以两行3比2的形式排列的。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笙苗上方有一个长方形或三角形的“风眼”(俗称耳朵,即调音孔);下端接近笙斗的适当位置开一圆形按音孔;穿入笙斗部分的中段一长方形口子,用蜂蜡粘上竹制的簧片。簧片常用菜油炸过,以防潮防腐;笙苗根部贯穿笙斗后还要长出5~10毫米左右,底端须是竹节,并将竹节凿通成为底孔,蒙或打此孔可发出比本音低二至三度的音,孔的大小还起到调节音高的作用。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葫芦笙笙苗介绍

葫芦笙的音域一般在一个八度以内,最长的一根音最低,最短的一根音最高,是高低八度关系。从现有的葫芦笙来看,发音低的小号葫芦笙最短的一管笙苗长200毫米,外口直径8毫米发音为#G2,发低音的大葫芦笙最长的一管笙苗长560毫米,外口直径15毫米,发音为F。据说这还不能算是最大的或最小的葫芦笙。一般情况下,小号葫芦笙发音灵敏,演奏省力,大号葫芦笙发音迟缓,演奏费气。当然大号葫芦笙只是针对小号葫芦笙而言,总体上讲,葫芦笙形体轻巧,演奏方便,运用于边跳边吹。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葫芦笙音色优美圆润,吹和吸都能发音,更能同时吹响多音,独具和音效果,葫芦笙的齐奏使音色更为丰富。演奏中,指颤音(t r)、打音(丁)的使用较为普遍,虚指颤音(右手拇指在发音管的底孔若即若离,上下、左右或前后来回颤动,产生闪颤的揉音效果,使用的符号为“ww”)也有应用,丰富了葫芦笙的表现力。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葫芦笙音阶排列及调式

葫芦笙的音阶排列有两种,演奏时,口含笙嘴(葫芦口),双手撑捧住笙斗(葫芦腹)。左手食指按第一孔,拇指按第二孔,中指横蒙第三、第四管音孔;右手食指按第五管音孔,拇指负责打或蒙所有的底孔。为演奏方便,很多地方习惯用蜂蜡将第五管音孔封严,使该管始终持续发音。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马游葫芦笙音乐的形态分析

1.马游彝族葫芦笙音乐的音乐形态也很有特色,其旋律比较突出,和音显著,节奏比较强,粗犷有力,但和音持续不变,对比较小,曲调名称依舞蹈的特定动作而定。绝大部分曲调都含有一定的词语内容或特定意义,大部分葫芦笙曲可以用“得嗡勒嘟”等衬词从头唱到尾,有些也有固定的唱词,民间也有“七十二调”之说。这些都属于五声徵和商调式,为适应持续舞蹈的需要,常多次反复演奏,并可以在任何乐句为终止。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每首乐曲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伴奏音持续始终,伴奏音与旋律音相碰,构成和音,除八度和音外,还有纯五度、纯四度、大二度、小三度、大六度、小七度等音程关系的和音。个别曲调还段落性的出现高低八度的两个固定的伴奏音。与旋律相合,构成纯四纯五、纯五纯四、大六小三、小三大六、大二小七等音程关系的和音。但这种和音中,有一个(低八度或高八度音)处于次要地位,不太明显。部分曲调的和音音高,常以达二度或小三度进行而变化,并局部或暂时成为旋律音。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具有代表性的葫芦笙调介绍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表现生活琐事的葫芦笙调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是一首歌唱日常生活中一道菜的葫芦笙调。属于葫芦笙齐奏,从它的调性来看是属D徵调式,它的旋律极为简单,唱词只有两句,有“嗯嘟得勒”等衬词的相应而使它的唱词内容显得更为复杂,是为了满足跳葫芦笙者的需要而反复的一个过程。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谱例1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u7.jpg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我们特别介绍的是“打歌”中的葫芦笙,它是一种我们马游的特殊彝族音乐,它主要由很多的葫芦笙在一起吹奏,主要是以男子吹葫芦笙,女子跟着唱,男子吹一句,女子跟着唱一句,或接着唱一句,场面热闹非凡。上面谱例中的“嘟哩”“嘟嘞”是为接应唱的部分,与男子吹的葫芦笙形成呼应关系;而最后的“得恩得嘟嗯得勒、嗯的勒嘟嗯得勒”为葫芦笙与人声合起来的部分。而有的葫芦笙调全部是由葫芦笙齐奏,是没有人声伴唱的。这种葫芦笙调,节奏性很强,每一调都让你有非常平稳的感觉,动作性很强,而且要求一致和统一性也很强,谁稍有出错,步伐就会零乱,不整齐;如果说你是一个不会跳葫芦笙舞的人,那你就别去想着试一试,肯定会被踩得一塌糊涂。葫芦笙调每一句都有一个气口“嗯”作为补充和押韵;一般的葫芦笙调歌词的即兴性很强,但也有一些固定而又经典的曲调,一代代的传了下来,有的词也起到区分相似调的不同的作用。在姚安马游流传的葫芦笙调十分丰富,民间有72调之说,而现在能吹全的人很少。目前,在马游当地传唱的大约还有六十多调。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独具特色的葫芦笙曲调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谱例2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ya8.jpg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一首《抢棚调》是关于婚姻大事的马游葫芦笙曲调,它的旋律大部分都是以重复的形式出现,它的节奏每两小节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多声部效果比较突出,人声、笛子、葫芦笙形成了对比的复调。笛子是以葫芦笙相对的一个调出现,即葫芦笙F宫徵调式和竹笛F宫宫调式,形成了F宫徵调式的重叠。如果不是本民族的人去听这样的葫芦笙调,都会感觉笛子和葫芦笙根本就不在一个调上,其实,这就是它的妙道之处,葫芦笙与笛子形成一呼一应的复调关系,这是马游葫芦笙舞最具独特的一点,只要有葫芦笙的地方就基本上有笛子相伴(当然也有葫芦笙齐奏,葫芦笙为人声伴奏)。人声基本上与葫芦笙的单音一致。在这首《抢棚调》里还体现了马游葫芦笙和音的效果,当人声减弱或有拖腔的时候,葫芦笙的和音起到一个填充的作用,使音乐更加饱满和完整。葫芦笙是以单音和音相互交替出现的,显得这一首葫芦笙曲更加的饱满和精神,更加的突出了以葫芦笙为主奏乐器。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马游葫芦笙音乐的表演形式

前面介绍过,马游葫芦笙形体轻巧,不仅是为了便于携带,还是为了在跳葫芦笙舞的时候便于边吹边跳。通常情况下,是男的吹葫芦笙也是领舞者,在这些领舞者中,也有的是吹笛子或弹三弦,而女的是边跳边唱;而且参加者从数人到数百上千人,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边唱边跳,跳是手上的动作不多,而脚上的动作极富变化。每一首葫芦笙调脚上的动作各不相同,有的曲调动作简单、有的曲调动作复杂而又变化多样,这就是有特色的马游葫芦笙歌舞。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歌唱时男声多用本嗓,浑厚而粗犷。女声多用小嗓并用高八度演唱,声音尖细而高亢。每段唱词结束时,常加上衬词和呼喊声,声震四野,气氛十分狂热。有的是对唱,男问女答;有的是男声用葫芦笙代替,而衬词是男声或是男女声共同完成;也有的是轮唱,男声先或女声先唱;也有的是连唱和重复唱(男声和女声用同一句词重复各唱几遍),各不相同。男女声交换进行是很多见的,形成一呼一应的问答形式,这样相互交换的唱法更能引起现场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是不分老少的,只分男女两种声音,这两种声音的交织更是情绪的一种波动和上升,在外围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想参与到这个葫芦笙舞圈里来。而演唱的速度是根据葫芦笙曲调的速度来定(与葫芦笙曲调的意义、参与人的年龄、当时的环境、气氛有关)。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葫芦笙音乐的文化特征

(一)马游葫芦笙音乐与节庆文化的关系

马游彝族的葫芦笙每逢在年节、喜庆,以至劳动之余,赶街集会时都离不开。在过大年的时候,葫芦笙舞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在正月里是葫芦笙舞掀起高潮的时期。那场面可热闹了,真可以说是从日落跳到日出,又从日出跳到日落这样连续好几天呢!不管白天的太阳怎么辣都晒不化乡亲们对葫芦笙舞的渴望和追求,甚至村长还组织人员搭起树棚给大家在下面跳。当然一个民族不可能一年到头都在跳舞,正月一过春耕开始了,听老人们讲不管什么人这时候都不准再摸葫芦笙这样的规矩,要到逢节的时候再拿出来用它。也就是说农忙时间是禁跳葫芦笙舞的,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不存在什么老规矩了,跳葫芦笙舞的机会越来越多,年节之际更不可缺少。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更有意思的是办喜事的时候,有的家族还到相应的其他村寨去请“葫芦笙团”,这一支团要求不是本地人,翻译为“偷跳葫芦笙团”,特别有意思的是他们人越多越好,有组织,是悄悄地来,而且每个人都需要戴上面罩,画成花脸,戴上斗笠,披上蓑衣,斗笠上带着很长的竹鸡尾巴,斗笠前端还有一面小镜子。这是一种原始歌舞艺术的特征,这也充分说明马游彝族葫芦笙艺术形式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他们进场的时候往往是最热闹的时候,这样常常能把很多人都拉上场面,也就是葫芦笙舞最高潮的时候。主人请这些人是为了讲排场,体现这个喜事的体面和热闹。如:办婚事的时候,在接新娘的路上,必须有一个小的葫芦笙团队跟着,一路上边吹边走迎新娘。这里的葫芦笙团和“偷跳葫芦笙团”不是同一个,迎接新娘的团队是从早上就跟着新郎到新娘家的,或者是新娘家搭配的护送葫芦笙团队。这个葫芦笙团到新郎家主要负责新郎家葫芦笙舞的乐队,要坚持到最后。而“偷跳葫芦笙团”白天是不许露面的,到天黑以后才能出来。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马游葫芦笙艺术与婚恋文化的关系

马游葫芦笙不仅仅使用于娱乐性的歌舞活动,还常用于婚恋活动中。据老人们说,在以前的时代里,如果一个男子不会吹葫芦笙是娶不到媳妇的,而且去找媒人都不会理睬的。在葫芦笙歌舞里常伴有男声和女声交换进行,男声多用本嗓,声音浑厚而粗犷,也表现了男子汉在劳动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一家之能手之栋梁。当然,男子在彝族家庭中处于重要地位。一般在彝族家庭中男子很少上门当女婿,大多数父母都把他们留在家里,以备自己养老之用。而女孩一般都要出嫁,一到20岁左右的年龄,父母都要请一个婆婆,为自己的闺女找一个好的婆家把她嫁出去,女孩一般都留不长,除非是特殊情况,所以在彝族民间就流传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大不中留”等。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老一代人的眼里,男的作为一家之主,就连自己本地方最为普遍、最为通俗易懂而又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乐器都不会,那他平时是没法和大伙交流的,就没法料理好家中的事,也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姑娘嫁给这样的男人。可见,葫芦笙在马游彝族人们的心里是一个象征性的乐器。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然,以上所说的只是一种风俗习惯的说法,马游彝族历来采取自由婚恋的形式。可婚姻和恋爱还是少不了当地的葫芦笙艺术,每当在“火把节”“三月会”“赛装节”等期间,小伙子常用吹奏葫芦笙来显示才能,表达爱情。当地绝大部分男子都会吹葫芦笙,他们十来岁就开始学吹葫芦笙,通过一传十、十传百等这样的形式使葫芦笙音乐在马游地区世代流传。本地方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婚恋也和葫芦笙音乐有关,就是本地方差不多年龄的小姑娘和小伙子,家人都会为他(她)们盖一间小房子让他(她)们住进去,其实是为了方便谈恋爱;而一到晚上就三三两两约起来分别到这些小房子里来约会,月亮出来时就是他们活动的时候,有的就在小房子里面闲谈、有的到房子外面的平地上闲谈,还有的是在几间小房子之间串来串去,而他们所交谈的就是通过葫芦笙、笛子、口弦等乐器来交谈。本地方男子基本上都会吹葫芦笙,只是会吹葫芦笙调的多与少有所不同,例如:男的吹葫芦笙、笛子,女的唱,形成一问一答的呼应形式;唱着唱着,不知什么时候已翩翩起舞。可见,如果没有葫芦笙的话,男女之间是很难交流感情的,马游葫芦笙音乐与当地的婚恋有着密切的关系。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马游葫芦笙音乐的大众文化特征

马游葫芦笙艺术是以足踏地为节奏的自娱性很强的民间歌舞,规模极其盛大(参加者多的时候则能达数千人),葫芦笙歌舞活动极其频繁,每逢过年过节、婚嫁、娶亲至劳动之余等均可进行。除了正式的祭祀活动外,是不讲究领舞者先跳3圈后大伙再加入的规矩;反正喜欢葫芦笙歌舞活动是不分男女老少,不过有一个忌讳,在跳葫芦笙舞的时候,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不准拉近亲或是长辈的手(远亲的可以)。因此,在还没有进入葫芦笙歌舞圈的时候,必须找好自己的伙伴;我想这应该和以前的婚配习俗有关。马游葫芦笙歌舞一般情况下是在大型的公共场所进行,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那场面就相当热闹。而婚嫁、盖新房等喜事是在自己家里举行,那热闹的气氛也不亚于过年过节的时候。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葫芦笙歌舞比较大众化,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从音乐的速度来看,可分为老年葫芦笙舞和青年葫芦笙歌舞。老年葫芦笙歌舞速度稍慢,青年葫芦笙歌舞速度稍快。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马游葫芦笙艺术的民族文化特征

马游葫芦笙调直接体现了马游彝族文化,它与彝族的“毕摩文化”有一定的联系。例如:我们马游彝族的葫芦笙舞在葫芦笙舞还没开始的时候,就有一个专门搞仪式的人,这个人必须懂当地的一些有关文化,而且事先要和老一辈的人切磋做一些准备。在葫芦笙舞开跳之前,这人需要当众把有关该仪式的仪式歌唱完(如:盖新房时,唱的祭祀歌是祭天地、祭土木、祭五谷的祭祀歌谣)。紧接着老一辈葫芦笙歌舞开始,跳3圈以后,外围的人就可以加入葫芦笙歌舞圈中。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游的葫芦笙歌舞在跳的时候不像其他民族的歌舞队形,它以火堆为中心,以围圆圈的形式,也许这是因为马游彝族属氐羌支系人,原来是游牧民族。都是男女老少手拉着手围成一圈来跳,可能是大家为了更好地顺着这个圈朝着同一个方向转动,更深刻的含义是象征着团结和友爱,一个大的圆圈男女老少围在一起,且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转动,体现着彝族人民齐心合力、团结一心,朝着同一个目标和方向大步向前进。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游葫芦笙艺术从它的内容来看,都有固定的意义,既有关于婚姻的《娶亲调》,又有关于人民生活的《石蚌蒸肉》等,这些曲调反映的是与彝族人民生活、习俗息息相关的彝族文化。彝族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已有文字记载,彝族支系繁多,历史上有百余种自称和他称。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支,并有自己的民族文字,汉史称“韩文”,世人称为“倮文”“彝文”或“毕摩文”,而马游地区的彝族文化也有“彝文”和“毕摩文”之称。彝族人民用彝文记载了许多本民族历史、文学、民间神话、传说、歌谣以及天文、地理、医药等等内容。丰富而深厚的彝族歌谣,一部分保留在彝族文书中,而大部分流传于群众口头,以口传心授的形式流传下来。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游彝族葫芦笙文化艺术是一种各具特色及富有民族文化的艺术,深受当地彝族人民喜爱的歌、舞、乐艺术。要弘扬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优秀民族文化,我们更需要认真地学习和保护它。让葫芦笙艺术在彝族民间代代相传,同时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及关注彝族葫芦笙文化艺术。WA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原载:​《民族音乐》2018年5期;文稿来源:参考网。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