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刍议彝族英雄支格阿鲁为民除害行踪遗迹

作者:​的日友古 吴华清 发布时间:2021-12-27 原出处:彝族人网 越西彝学 点赞+(

摘要:支格阿鲁不仅是一个“射杀日月,降伏雷公,克风降雾,铲妖除恶,战天斗地,济世救民”旷世英雄和还要尊老爱幼,孝母爱友,助人为乐,勤劳勇敢,重情重义的经典神话彝族英雄。并在长期的口耳相传的神话故事行踪遗迹有很多,每个传说故事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成分和不同的特色。
关键词:支格阿鲁;行踪遗迹;为民除害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image.png

海坪彝寨支格阿鲁 姚咏 摄

由于支格阿鲁在历史上的威望和他在彝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在他的世纪流传过程中,人们一代代地进行夸张、渲染等一系列文学创作,彝族人民按照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把他塑造成了一个不仅是“射杀日月,降伏雷公,克风降雾,铲妖除恶,战天斗地,济世救民”旷世英雄和还要尊老爱幼,孝母爱友,助人为乐,勤劳勇敢,重情重义的经典神话彝族英雄的支格阿鲁。统一民族和治理国家等无所不能,决胜一切的神人形象。他在彝族史诗《勒俄特依》、毕摩经书、谱牒、天文历算等书籍中证实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并在长期的口耳相传的神话故事有很多,每个传说故事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成分和不同的特色。在支格阿鲁传说故事中有很多行踪遗迹,下面是笔者耳闻目睹几处遗迹。cm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笔者就以自己的故乡——四川凉山雷波县境内的金沙江边西苏角河流岩壁上有几个巨大的马蹄状石印。cm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笔者上田坝乡小务基村下面的金沙江河床里,见有一块铧口状的河沙堆积着(退水季节才能看得见,现已被淹没)。cm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上田坝乡小务基对岸,即云南永善大务基下面的金沙江河床里,那一块铧口状的金沙堆上游右面的悬崖峭壁上有一酷似马的崖印。cm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西苏角河流对面波洛瓦取窝岩壁有一双马儿眼睛的崖印。cm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四处的马蹄印、铧口、马崖印、马眼:传说远古(4000多年前)的时候,彝族英雄支格阿鲁骑着神马,把高山峡谷犁为可耕可种的平缓地供彝族人民种植庄稼,让人们有饭吃,有衣穿,过上好日子。神人支格阿鲁一路犁到这个地方时,由于为了抢时间,早日完成犁平土地的任务而太累,筋疲力尽地倒下睡着了。等支格阿鲁醒来时,该回去的时间已到,所以来不及犁平这里的高山峡谷就赶紧返回去了,只在崖壁上留下了他的马蹄印和马崖印以及铧口状的金沙堆在这里了。cm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我们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马颈子区的“马颈子”是以支格阿鲁的神飞马(彝语叫斯姆杜鼎)的“颈子”而取名的。这个区所在地以前是在现在的拉巴村,后来因交通和河流的原因搬迁到西苏角。这个传说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支格阿鲁骑着他的神飞马(彝语叫斯姆杜鼎)从成都向云南滇海飞去时,神飞马(彝语叫斯姆杜鼎)不想回滇海,而想去勒格威作(汉名叫西昌),因此,支格阿鲁生气了,随便说了一句话“以后你的影子永远留在这里,为彝族人民而贡献力量。”这样支格阿鲁的“马颈”就留在这里解放后变成繁荣的赶集街。解放前彝族有句格言:“拉巴勒杰哩,布日莫阁德,瓦林紫吉德。(汉语叫‘拉巴哑口啊、鬼神打仗地、野猪磨牙地’)”这就是说明解放前是复杂地段,经常打仗的地方,彝族人民过着悲惨生活。解放后彝族人民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这就是托我们彝族英雄支格阿鲁的福。cm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在本人也就是拉巴村花椒评东侧有个地名叫马鞍哑口(彝语叫姆瓦勒杰),我们童年时放羊坐在那里。老人讲给我们故事,这个马鞍哑口是支格阿鲁的神飞马(彝语叫斯姆杜鼎)套的马鞍,支格阿鲁骑神飞马(彝语叫斯姆杜鼎)时,他的一套马鞍不小心掉落在这里,这个山变成马鞍哑口山。cm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马颈子区曲依乡马鞍村有几处支格阿鲁的遗迹。马鞍村的得名也是支格阿鲁的马鞍而取的。这个地方也叫马鞍山(彝语叫姆瓦波)。这个山确实像马鞍。这里还有支格阿鲁的三个锅庄“彝语叫呷鲁所玛”,在一个平坝上它的周围有三个小山像三个锅庄,一个矮,二个高。在传说中:很久以前支格阿鲁经过这里时,在这里煮饭吃留下三个小山锅庄,一个小山矮的原因,在走得时候“斯姆杜鼎”(神飞马)踢了一脚后断了一节,现在在上方。中间平垻接近于二亩地,可以种庄家,但是,人不能居住在那里,因为是支格阿鲁的三个小山锅庄及火塘,“鲁果色果(汉语叫八字大)”,因此,人居住在那里就不吉利。cm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8、马颈子区曲依乡马鞍村有一处小溪是红色的,口头传说:支格阿鲁的“斯姆杜鼎”(神飞马)被一块尖石划破而流出来的血变成的小溪。人不吃,牲畜喝了发达,牛羊满山岗。cm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支格阿鲁行踪和遗迹,在四川凉山雷波县马颈子区拉巴村的东北面的瓦克乃托有一地坑叫支格阿鲁“母坎”(马蹄印迹)。吉书依德草原上也有一地坑,人们不仅有口头传说,迄今还叫“支格阿鲁”母坎“(神马的蹄印)。cm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0、雷波县马颈子区八寨乡甲谷村有一块叫“史杰里趣”地上也有支格阿鲁“四母色母的母坎”(意为神马的蹄印)。cm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1、在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的大风顶风景(彝语称惹夫鸿吉)上,也有一处支格阿鲁“母坎”(神马的蹄印迹)。cm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支格阿鲁的膝盖印的传说在四川凉山州雷波县红莫区的山沟里有一个巨大的凹地。当地彝族老农对这个凹地有一个传说:彝族英雄支格阿鲁打造江山的时候,为了调整江山格局,在这里将一座大山背往其他地方,他背着山起身时,因为山很重,他的曲膝以一只脚的膝盖顶地而起,膝盖所顶之地被沉重的负荷压成了一个大凹而永久地留了下来。cm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于支格阿鲁的民间神化传说的遗迹,在彝区各地塑造的各种塑雕甚多,笔者不再例举。cm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之,支格阿鲁的神化传说是数千年来在祖国大西南彝族群众中广为流传,甚至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优美动人的,特别是《勒俄特依》史诗对支格阿鲁从身世写起,写他的诞生、成长及射日射月、降雷神……构思宏伟,遐想丰富,形象逼真,情节生动,具有浓郁彝族文化特色,充满生活气息,离奇而不怪诞的文学史诗。因此,彝族为支格阿鲁感到自豪。支格阿鲁文化精神是彝族人民勇敢、正义、战胜自然灾害和邪恶势力的典范,是一种自尊、自爱、自强的民族文化精神。研究支格阿鲁文化对促进组群认同,弘扬传统文化、开展民族文化资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cm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而言之,支格阿鲁神话传说的遗迹、塑像,史诗《勒俄特依》对支格阿鲁的叙述等,都是以一个英雄人物的化身来长远哺育彝族人民成长壮大的乳汁,是其他任何文学艺术作品不能替代的。作为后人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其放扬光大,时代传承,鼓舞和激励民族始终自强不息,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cm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参考资料:
1《. 活态史诗的传承与利用》里“浅谈支格阿鲁行踪遗迹和雕塑传说的故事”(熊子博 吉拿史日);
2《. 活态史诗的传承与利用》里“彝族英雄支格阿鲁神话故事中的伦理道德观念” (蔡忠秀)。
文章原载:《越西彝学》2021年刊(总第20期),特别授权彝族人网发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