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管窥

作者:​安静 发布时间:2022-04-20 原出处:《贵州民族研究》 2010年第1期 点赞+(

摘要:黔西北彝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淀出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自身的个性特征,立足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保护意见和建议,对于当前保护和传承彝族非物质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黔西北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思考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image.png

赫章“彝族铃铛舞”(杨元德 摄)

黔西北彝族在步入21世纪的发展征程以来,由于受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大潮的强烈冲击,彝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着日益严重的危机,保护和抢救这些遗产已成为当下彝族人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标志着人们已经意识到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逝的严重性。地方政府和民间机构纷纷行动起来,制订法规,清理普查,申报遗产,筹措资金,抢救开发,紧急呼吁,一场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浩大工程在我国各地区如火如荼地展开。黔西北这块彝族文化深厚的土地,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的助推下,涌现出彝族撮泰吉、彝族漆器髹饰技艺、铃铛舞等一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那些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彝族民间口头文学、异彩纷呈的表演艺术(各种歌舞)、原滋原味的民俗信仰(各种祭祀活动、彝族“蜂子神”)、风格迥异的彝族民间工艺等一系列彝族非物质文化仍然在现代化进程中濒临着消亡的命运,抢救和保护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深远而任重道远。
5O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被各群体、团体, 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工具、实物、工业品和文化场所。”它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如民俗活动、表现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 另一类是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具体包括(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①5O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大众性,即彝族非物质文化的载体是本民族或族群,它属于该民族或该族群全体人们,是满足彝族大众需要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大众性。二是个体性,即彝族的非物质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都是适应本民族生存环境的体系,一切非物质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绝对的价值标准是不存在的,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淀出了个性突出的非物质文化。三是活态性,即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指现存的彝族传统文化,是以活的形态出现的,与人本身是密不可分的,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彝族非物质文化更注重技能和知识承传,它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生活方式、智慧与情感的活的载体,是活态文化财富。5O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福泽广袤的黔西北高原,彝族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按照彝文文献水西《安氏普》(阿哲世系)、《阿默尼·磨弥谱》、《德布氏谱》父子连名谱载,彝族历史可上溯6000年以上,千百年来的文化积累,彝族人民不仅演绎了独特的彝族民俗风情,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古朴神秘的宗教文化、异彩纷呈的节日文化,而且还创造出绚丽多姿的彝族服饰文化,彝族人民特有的生活方式,催生了数不胜数的彝族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使这里成为歌舞的海洋。由于彝族聚居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使彝族文化原生态得到了较好保留,如赫章的铃铛舞,威宁的撮泰吉、威宁板底少数村寨保持了完整的彝族语言、大方和纳雍的彝族聚居村在逢年过节上演的“蜂子神”、黔西北彝族聚居区演唱的山歌、威宁的火腿、大方的漆器、豆制品等制作工艺、各村寨的婚丧嫁娶风俗等浩瀚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就是典型代表。黔西北的彝族非物质文化显现出较强的彝族文化深层内涵,包容了物质文化、宗教文化、文化艺术、生产工艺等各个文化层面,充分彰显出农耕性、地域性、民俗性、宗教性特征。沟壑纵深、山高坡陡的自然条件,粗犷淳厚、质朴纯真的彝族风土人情,为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土壤和艺术根基。它通过世代修增和积淀传承愈益丰富多彩,形成了诸多具有黔西北彝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以不同形式、不同内容、风格迥异的文化多样性使得彝族文化更加绚丽多彩,备受世人的关注,也为今天黔西北旅游文化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5O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

彜族主要分布在川、滇、黔、桂等省区,其中黔西北是主要聚居地之一,也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富集的地方。千百年来,彝族人民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元、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彝族口头文学、民间音乐和舞蹈、戏曲曲艺、传统手工技艺、风俗礼仪和节庆等领域。口头文学如洪水神话、兄妹造人神话、吴王剿水西、开天辟地歌、哭嫁歌、支格阿鲁等在彝族民间传承和流传的作品。民间音乐如彝族口弦艺术、月琴、唢呐等在各种娱乐、婚丧嫁娶及各种节日活动中广泛运用。民间舞蹈如敬酒舞、撒麻舞、采杜鹃花舞、月琴舞等舞蹈多姿多彩,深受黔西北各族人民的喜爱。传统手工技艺如彝族擀毡技艺、漆器手工工艺、豆制品和火腿制作技艺等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彰显着越来越重要的经济价值。风俗礼仪节庆如彝族火把节、彝族年、饮食习惯、婚丧嫁娶、各种禁忌、民间信仰、服饰文化等异彩纷呈。这些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特有的文化个性与彝族人民的生活密切联系、世代相承,经过岁月洗礼,形成了彝族的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和彝族民间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游戏、建筑艺术及其他艺术,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庭的文化成员。虽然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但是在传承需要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上,随着信息流通量的猛增,新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迅速向其辐射、蔓延,彝族非物质文化受到了巨大冲击,许多传统习俗开始淡化乃至消亡,在我们的周围,穿彝族服饰的人和会说彝族语言的人越来越少,会跳彝舞唱彝歌者微乎其微,有的彝族崇尚现代文化,漠视乃至摒弃本民族长时间积累的传统,逐渐趋同现代文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各种习俗正在悄然改变。5O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社会转型导致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亡

社会的转型必然带动文化转型,进入21世纪以来,黔西北地区正处于由传统农耕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期,这个社会转型期必然带动整个文化的转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原有农耕文明框架下的一切文化形态和方式都在迅速瓦解和消亡,这个形势也是目前全球各民族遇到的共同性问题。主要表现在,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逐渐减少,有的传统技艺如彝族建筑工艺、咂酒酿制技术等也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逐渐消亡;很多彝族口头文学濒临失传,如老辨婆的故事、神奇瑰丽的彝族神话故事、各种山歌、戏曲等民间文学形式由于受到报纸、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铺天盖地的席卷正逐渐减少乃至消失。彝族年、火把节也只是在有的县、乡、村三五年举行一次,哭嫁习俗日渐消解在岁月的烟尘中,“请神”等民俗事项已成了彝族的神秘遗踪,撮泰吉、撒麻舞和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难得一见,彝族对歌早已歌声久远,偶尔在现代彝族年轻人吃饭喝酒时听见几首带有现代气息的彝歌,大家会油然间生出天外飘来天籁之音的概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活态传承环境不好,传承人青黄不接,保护功利性和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剧减的现状。5O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保护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淡薄

时下,有人认为少数民族传统的东西很土,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必然淘汰那些传统落后的东西,此观念在年轻人当中尤为兴盛,所以直接后果就是传统习俗后继无人,这也是导致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沦落到如今境遇的关键所在。在彝族与汉族杂居村寨,有的彝族青年以穿彝族服饰,讲彝话、唱彝歌为耻,以穿时髦的奇装异服和唱流行歌曲为荣。哪一家接亲嫁女时举行彝族婚礼,丧葬时举行彝族葬礼,必然会引来很多人的嘲讽,认为是落后民族的婚俗和葬礼。评价者不乏自身是少数民族如苗族、布依族、甚而彝族,当然也有汉族,事实上,评论者还不知道民族的概念,他忽视了自己也是民族。彝族聚居地区的青年人外出求学、打工,远离了原来所处的环境,在汹涌澎湃的外来文化冲击下,骨子里认为现代文化最先进,品位高,而彝族传统文化较落后、品味低,以致莫名其妙地产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卑心理,崇尚外来文化,冷漠甚至摒弃本民族的文化因子,从而日渐生疏甚至完全遗忘。社会各界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之甚少,保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很多单位和部门未将此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普遍认为这只是文化部门的“一家之事”,不知道这是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共同职责,没有在黔西北地区形成共识,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力。一些地方对彝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尚停留在只“抢”不“救”的初级层面,认为把这些遗产“抢”进博物馆或者作为国保、省保和地保便万事大吉,至于之后该怎样对待它们,却很少有人再去考虑了,无人研究自然也就无人知晓和该如何重视了。5O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较为单一

目前,黔西北研究彝族非物质文化的机构有毕节地区文化局、毕节地区民族与宗教事务局、毕节地区民族研究所、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毕节学院彝学研究院和六盘水文化局、六盘水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及各县市文化局、民族与宗教事务局等,研究和保护的机构有限。而地方政府出台有关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和办法还不够健全,政府设立的普查、发掘、整理、征集、抢救、补助、展演、宣传、培训等专项资金不足,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分类、鉴定、整理工作尚属起步阶段,目前普查所获得的资料也主要以线索和概况为主,部分县、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无法集中、无法处理、无法存档,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5O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保护机制不健全和专业队伍人才匮乏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生态也发生巨大变化,但对于与此相关的种种行为和现象,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现有的工作机制远远不能适应保护工作综合性、多部门协作性、专业性、广泛性、长期性的要求。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多,包括彝族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十几大类,加上这些项目分散在全区各地,保护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导致人才特别短缺。现在基层的一些从业者,不少是半路出家,面对一大摊专业性工作,他们往往力不从心,也迫切希望有机会得以深造。政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部门缺少一支挖掘、整理、研究的专业人才队伍,镇(街道)没有专职工作人员,日常普查工作只能临时举行,其它工作无暇顾及,无力应对。各文博单位专业人才数量不足,学科结构也不太平衡,县级文博单位,特别是新建馆专业人员甚少,或根本没有专业人员,无法按专业要求收集藏品、举办展览,更谈不上进行科学研究,地区各级文化部门在民俗学专业、民族学、民间文化专业等方面人才较为紧缺,黔西北地区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队伍无论在规模上,还是人才结构和队伍素质方面,都与蕴藏着十分浩瀚的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不相适应。5O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见

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创造性和多样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现代文明的注入,多彩多姿的彝族非物质文化能否继续保持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继承发展,立足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文件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做好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登记工作,制定保护规划,弘扬彝族传统文化,努力发挥彝族非物质文化在开发利用地方产业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5O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摸清底数,做好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

普查摸底是进行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在保护工作中强化政府部门的职责,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长期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工作原则。要根据全国民族民间文化分类保护纲要的要求,组织开展对以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量、种类、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摸清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家底,对全区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价值进行评估,彻底摸清和理顺,做好登记建档工作。有关部门需要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片区和分类别制定普查工作方案。其中,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集中的地方派遣专家学者实行专款专项的普查、认定和登记,并采取有效措施抓紧征集具有实用、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同时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创设黔西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电子博物馆或者展示中心。5O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健全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

对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立法保护,建立专门机构并实施一系列相关保护措施,否则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保护工作会受到各种制度性的制约甚至阻碍。要建立专门机构,实现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处理好“保护”和“利用”、“ 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把“保护”和“传承”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在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基础上,再考虑开发利用和发展创新。尽快制定《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规划》、《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加快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保住这些文化,有选择地重建一些有社会和民众基础的彝族民俗文化事项。5O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开发利用,服务社会实现经济效益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和传承,服务现代社会。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优秀的彝族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一种资源,能够产生效益,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自身贡献。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如彝族漆器、彝族传统服饰,还有彝族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等,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我们可以挖掘出其固有的商品属性,使之产生经济效益。其二是发展彝族文化旅游。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成为旅游胜地,除了石林景观以外,颇具彝族特色的民风民俗、蜚声中外的彝族神话传说是使人们心驰神往的重要原因。最近几年文化节庆活动方兴未艾,并与经济活动相融合,促进了经济发展,扩大了地方影响。彝族火把节是中国十大民俗之一,目前已经入选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山彝族的火把节更享有“东方狂欢节”、“东方情人节”的美誉,每年都要吸引大量中外游客前来体验火把的激情魅力,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农业观光产业的发展,向八方游客展示了当地良好的投资环境,形成了三产业的互动,城乡经济的相融。② 在黔西北地区的草海、织金洞、百里杜娟、九洞天、阿西里西山、支格阿鲁湖等旅游景点,通过旅游业的开发可把彝族的口头文学、传统表演、风俗礼仪等作为支撑黔西北旅游的民族文化底蕴,从而实现彝族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传承,让游客感受黔西北自然山水的同时流连忘返在彝族浓郁的非物质文化迷宫中。当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地方党委、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彝族非物质文化必将在服务经济社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实现经济效益,以水西地区流传的口头文学奢香夫人为蓝本,国内第一部以彝族文化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即将开拍,对于宣传和推介地方旅游,弘扬彝族传统文化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5O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注重传承,培养彝族物质文化保护人才队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文化形态,“传承”是核心,是灵魂,而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中起到非常关键的桥梁作用。传承人是保护生成的意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及国家有关文件中涉及“传承人”的内容大多出现在“保护”条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应是:在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技艺、技能,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较少,懂得唱彝歌、跳彝舞、讲彝话、讲故事的传承人不多,布摩也是屈指可数,口头传说和表述、传统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因其非物质性而缺乏立竿见影的功利价值,掌握技艺的传承人不愿传,有可能成为新的传承骨干者不愿学,今天的“传习人”不能成为明天的“传承人”。因此,抢救、保护传承人、大力培养传习人,是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途径,更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同时,要大力培养、培训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培养一批懂专业、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采用函授、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分级、分期、分批对“保护工程”有关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教育培训。培养一大批热爱彝族非物质文化、专业知识精湛、具有奉献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以高科技武装的数据库建设队伍,使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正常化轨道。③5O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多管齐下,加大对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投入

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相当一部分丢失严重,有的濒临消失,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只有牢固树立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危机意识和安全意识,才能自觉地保护、传承、开发。保护和传承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创新,繁荣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切实发挥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文化遗产收藏保护机构的主力军作用,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省、地彝学会和各县市彝学会作为彝学研究的机构,建议组织专人,筹措专款对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制定保护规划,抢救珍贵文化遗产,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以电子技术建一个黔西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把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保护下来。建议加大对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投入力度,《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文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重点文化遗产经费投入”。《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也明确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不仅要落实资金,还要组织力量,统筹规划,加强指导。中央财政已经设立了保护工程专项资金,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也要将其纳入财政预算,给予经费保障”。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费较少,申报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让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来重视和保护祖先世代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财富,而不是为申报而申报;但目前有“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要保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编制、人员、经费,保证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抢救、保存、挖掘、维护、整理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费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在保护工作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建议从黔西北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政府主导,学会筹措,企业和社会资助的形式,高起点、高标准投入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经费,实现黔西北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传承和保护。5O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参考文献:
① 邹启山,《如何认识“非物质遗产”》 [N],《人民日报》,2004年05月25日 第16版。
② 安群英 罗新本 谢木刚 柳晓蓉,《彝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利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2期。
③ 马布都,《浅析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N],《凉山日报》,2009年3月4日第三版。

作者单位:毕节学院中文系 
原载:《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30卷第1期 特此向图文原作者致以敬意和感谢!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所属专题:

毕节彝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