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尔苏藏族和凉山彝族火把文化比较研究

作者:王德和 古涛 周虹 发布时间:2021-11-04 原出处:《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点赞+(

摘要:藏彝走廊东端有尔苏藏族、彝族等多民族和谐共居。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日是尔苏藏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也是部分凉山彝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火把节节日文化也已走出国门。尔苏藏族的节日主题是祭祀神灵,祈求丰收。人们相聚一起,举杯祝福,唱歌跳舞,节日活动有:打火把、赛歌、摔跤比赛。
关键词:彝族;尔苏;藏族;火把;文化;节日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image.png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藏彝走廊东端凉山州境内,有一藏族支系自称尔苏。在尔苏文化圈内[1],由于尔苏藏族和彝族、汉族等其他民族共居,千百年来的文化涵化,使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融入了许多兄弟民族的文化因子。为了比较研究凉山彝族和尔苏藏族在火把文化方面的异同,我们多次开展田野调查,实地记录了尔苏藏族的火把节活动。
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尔苏藏族火把节的人类学描述

尔苏藏族从农历六月十六日开始过火把节,六月十八结束。尔苏人进入农历六月以后就圈养祭祀用鸡,开始扎火把、备松渣,准备过节。十五日清扫室内外卫生、搬足架置酒坛、杀猪宰羊。第二天黎明,就杀鸡敬祖、开坛匝酒①,从早到晚都有活动。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敬神前要举行洁净仪式,先取半瓢水,把烧烫的鹅卵石和几枝嫩蒿草一起放入水瓢里,用水蒸气熏烤先祖入座的神龛和敬神的器具,祭祀先祖和山神,祈求全家人平安幸福,祝福全村人安康。尔苏人火把节要在屋内地上铺满山上割回来的新鲜蕨蒺草,来客在草铺上就坐,节后再把草全部清到畜圈。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晚点火把有点火仪式,由男性长者主持。长者拿着燃烧的树枝站到庭院中,年轻人人手一把蒿子秆,就着树枝点上火,主持者边点火边念“点火祝辞”。祈求火神烧死危害庄稼的害虫、保佑后代平安吉祥、全村人吉祥平安、五谷丰登六畜齐旺。年轻人边吆喝边舞动着火把送上山去。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尔苏人火把节三个晚上都有不同的节日内涵。第一天“接节”是“接火神”。大家围成一个大圈,焚烧火把,祝福火堆给自己带来好运。大家找来柴草,在自己周身拂过后丢入火里焚烧,嘴里不停地诅咒鬼邪离开自己,祝福自己和家人平安吉祥。众人拾柴,浓烟滚滚,借机烟祭。大家围火而歌,围火而舞,歌词以接节为中心,描述尔苏人宰杀牲口祭祖敬山神的场景:“麻花阉鸡迎节日,红鸡三千迎节日。黑毛肥猪迎节日,肥猪三千迎节日。”“足架九个迎节日,美酒九坛迎节日。弯竹九条迎节日,凉水九桶迎节日。”大家挨家挨户去品酒,闹腾大半夜。第二天是欢度节日,着节日盛装,唱节日颂歌,跳节日舞蹈。晚上唱“过节”歌:“纱纱长裙穿起来,黑白披毡过节日。白色头帕裹起来,银泡彩珠过节日。手镯戒指戴起来,朵部拉绣过节日。”继续挨家挨户品酒,不醉不归。第三天唱送节歌,唱词以欢送节日为主:“俊男三百送火把,靓女三百送节日。唱歌跳舞送火把,摔跤扳腕送节日。男女老少送火把,年年今天是节日。”这天晚上,要开展打火把游戏,驱鬼祛邪,娱神娱人。附近几个村庄的人都聚在一起,聚会时要悄悄地接近邻村人,突袭对方,互打火把。打火把时一手举火把,一手抓早已晒干的锯末或松渣撒向火把,引得火星四溅……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把节,几个村庄的村民会聚在一起摔跤竞力、唱歌跳舞,既要赛力气赛技巧,又要赛舞蹈赛歌喉。这是男子展示身手的大好时机,也是女子一展歌喉的极佳时间,还能找到意中人。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火把文化的人类学意义

(一)尔苏藏族火把节节日源流

任何一个民族都要给自己的传统节日赋予美好的文化内涵,创作美丽的民间故事。尔苏藏族把节日和自己的祖先与诸葛亮打仗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按照尔苏人的传统说法,当年农历六月十六日,尔苏人和诸葛亮打仗时,尔苏人守关隘因骄狂而败,从此以后,尔苏人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日早上过火把节,以纪念这天早上的惨痛失败。火把节的传说之二是烧天上下来危害庄稼的虫。这是藏彝走廊上许多少数民族族群本土信仰的自然反映,符合其本土信仰,也是尔苏人由游牧民族过渡到农耕民族以后形成的理念。他们在栽种以后苦于虫害,偶然发现火可以治虫,于是扎火把游行庄稼地,用松香粉或砟碎的细松树枝叶撒在火苗上助燃,引得烈火熊熊。一方面反映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显著进步,是农耕民族原始生产劳动灭虫害的方式,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他们崇尚火神崇尚大自然,是大自然崇拜的本土信仰使然。进一步来讲,与其说是劳动方式,不如说是祈求山神和天神的一种本土信仰祭祀活动,所以我们说尔苏藏族的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其实,尔苏藏族火把节的缘由也与生产劳动相关:仲夏除草结束,庆贺农活过半,庄稼丰收在望,举酒同庆同贺。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把节是凉山彝族和尔苏藏族人民群众的传统节日,尔苏藏族的火把节在农历六月十六举行,以烟祭和火祭为主。祭火驱除家中和田地中的鬼怪污秽,祈求山神爷保护村民,确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藏彝青年男女点燃蒿草杆或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锯木面或松香粉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现在,在市场经济和商品意识的作用下,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唱歌、跳尔苏藏族觉跺舞、集体舞和达体舞,彻夜狂欢,进行社交活动或开展商贸活动,约会情人。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尔苏人火把节的歌词反映了三天活动的不同主题,是尔苏藏族火把节节日文化的集中表现,反映了尔苏人在长期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崇拜先祖、崇拜山神爷、崇拜火神、崇拜大自然里所有有灵气的东西的精神范式[2]。据老人们介绍,尔苏人打火把是为对方祛除污秽和邪气,驱除附在人身上的鬼怪,是为别人服务、替他人消灾的善举。过去打火把时要进行比赛,现在打火把具有很强的象征性,不再组织比赛了。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凉山彝族的火把节文化拾零

凉山彝族火把节历史悠久,节日文化古朴。中国凉山彝族火把节,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第一天祭火神,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村村寨寨,杀猪宰羊,大摆宴席,把酒敬神,娱神娱人。夜幕降临时,人们会在老人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彝族民间祭司毕摩诵经祭火。然后,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第二天传火神,第三天送火神。送火神,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过火把节时,一到夜晚,炬火散布游动于田野山乡,颇为壮观。彝民用火炬照田,卦岁丰收。民间传说,过火把节是要引谷穗出来看火把,耍火把是为了扑灭秧苗的病虫害。节日期间,要杀猪宰牛祭神。彝族认为火把可以驱鬼除邪,要点燃火把挨家挨户游走送祟。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和尔苏藏族火把节习俗和传说的形成,与他们相同的氐羌后裔的原生崇拜有关,其中尤以对火的信仰有直接联系,即以神圣的火照岁而祈年,以火色卦农事,以火炬之明暗,卦年岁之丰歉。汉文献有师荔扉《滇系》云:“火把节即星回节,六月二十五日,农民持炬照耀田间以祈年,通省皆然。”许印芳《五圹杂俎·星回节考》亦谓:“节之日是夕,在所人户,同时燃树,入室遍照幽隐,口中喃喃作逐疫送穷语,而农人持火照田以祈年,樵牧渔业,各照所适,求利益于大光明中”,“倒树当门卧,男妇撩衣跨火过,群相贺曰:‘灾星除矣,秽气解矣’”②。袁嘉谷《石屏县志·天文志·岁时门》卷一也说:“六月二十五日,田野松炬烛天,占岁之丰凶,明则稔,暗则灾,幼者各燃松炬相斗,以胜负卜村之吉凶。”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些文献,记载了云南彝族和凉山彝族的火把节活动,仍保持着以火熏田除祟,逐疫去灾,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的民俗功能。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的火把节传说反映了这种把火作为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的原始崇拜,仍凝聚着火把节习俗及传说的原生态的民俗基因,属于早期形态的火把节习俗,文化内核仍然是火崇拜,与氐羌系统的各个族群崇火尚日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节日活动主要有摔跤、唱歌、跳舞、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尔苏藏族火把节与彝族火把节比较研究[3]

1. 传说。首先,火把节传说有很多,虽来源各有不同,但都大同小异,其文本结构都按人与魔斗争→人战胜魔→魔进行报复→人再次战胜魔→庆贺胜利和获得丰收的叙述程式来构建故事。这些故事都具有强烈的人本精神,都是以宣告人的胜利和魔的失败而告终的。藏族人民的火把节来源有火种说:远古时期,一阵隆隆雷声给人们带来了火种,不幸被魔王知道,把火种抢走。没有了火种,人们又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一个年轻人自告奋勇去夺回火种,但一去就渺无音讯。年轻人有个儿子叫射,射长大以后,决心救回自己的父亲,取回火种。他告别乡亲翻山越岭寻找魔窟,途中得到神的指点,学会了射箭,并得到了一把金弓和一支金箭。他跋山涉水来到魔宫,到魔牢里救出了一个叫小龙女的仙女。他们一起来到魔王的寝宫,趁着魔王睡觉,悄悄取走火种。魔王发现,跑来抢夺,争夺中射吞下火种。射变成了火种,浑身发烫。魔王气极败坏地把魔爪伸向射而被烫死。小龙女按照射的遗愿,流着泪把射变成的火种带回人间。藏族人民为了纪念射,把射牺牲的这天定为火把节,到处送火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把送吉祥。这和凉山彝族关于火把节传说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主旨是一样的。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节日时间[3]。大渡河以南地区的尔苏藏族过火把节的基准时间是农历六月十六,越西县、甘洛县海棠镇、蓼坪、团结、玉田镇等高山的彝族是六月十六下午过火把节。由雅砻江、安宁河、大渡河依次往北,时间渐次后推,到达大渡河南岸止,大渡河以北地区不过火把节。传说是火把六月十五日从雅砻江边开始游行,六月十八日到大渡河边就熄灭了,所以过去火把节习俗没有传到大渡河北。现在,甘洛县的部分尔苏藏族迁至石棉县大渡河以北的迎政乡、宰羊乡等地居住,火把节的传统习俗也一并带到了大渡河两岸地区。在凉山州的彝族聚居区内,过去有一些县份的彝族同胞是不过火把节的。就历史状况看,美姑、雷波、峨边、马边等县的属于施扎支系彝族同胞就不过火把节。据美姑县民俗学家阿牛使日先生介绍,现在美姑等地已开始用祭祀先祖的方式过火把节了。甘洛县的彝族也以涅日河为界,河南边的斯觉、普昌、吉米和呷日地区不过火把节,尼日河北边的苏雄、玉田、田坝的白彝过火把节的时间比较早,县城周边的彝族则在农历六月十六过火把节,时间先后不一。这些都和当地的农事繁忙与否有关,是由农事季节所决定的。现在,为了统一打造中国凉山国际彝族火把节,凉山州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是法定的火把节节日,全凉山州的各族人民与彝族人民一起载歌载舞欢度火把节,但尔苏藏族六月十六过火把节的习俗仍然没有改变。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节日歌舞。从我们录音翻译的歌词来看,尔苏藏族和凉山彝族迎接节日、欢度节日和欢送节日的歌词内容高度一致。这说明两个民族和平共居,传统文化发生了相互涵化,相融相生,和谐互长,产生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应。尔苏藏族人民跳觉跺舞和锅庄,也跳达体舞。2005 年,彝族火把节被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命名为“中国十大民俗节”之一,2006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火把节在大凉山,不仅是彝族人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的传统节日也是尔苏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的节日。火把节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衍生了新的节日形式和新的文化内涵。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 传统体育。传统的体育活动,既要角力又要竞美。男子以力大无敌为荣,女子以歌美人俊为美。这一天不管你是彝族还是藏族,家家户户都聚集在一起,举行各种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摔跤、唱歌、赛马、斗牛、斗羊;姑娘们身着美丽的衣裳,高唱“节日歌”。达体舞、火把游行、选美是年轻人最钟情的节日活动。尔苏藏族也选美,但不是官方组织的,也不公开选,年轻人用各自的标准在心里暗暗地评比,然后相互交流自己认为最俊美的女子和最健壮的男子,后者往往和摔跤角力相联系。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 火把文化。一到傍晚火炬游动于田地山野,远远望去犹如火龙,蔚为壮观。凉山彝族和尔苏藏族人民都是“用火把照田,占岁丰收”,凉山彝族民间传说,火把节耍火把是为了消灭玉米苗地里的病虫害。彝族和藏族人民都认为火把可以驱鬼除邪,所以点燃火把后要挨家挨户地走,边走边往火把上撒松香粉或者晒干的锯木面,烈火熊熊,鬼祟潜踪。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 综合比较。凉山彝族和尔苏藏族火把文化比较,彝族火把节强化了大众化的集体娱乐活动内容,有利于全民动员和全员参与[3]。尔苏藏族给火把节赋予了较多的本土信仰元素,重视祭祀活动,重视祈福禳灾功能,在乡村,能够产生同宗同族同源同一山神爷的亲和力,能够为“创造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社会和谐构建”起到积极作用。两个民族虽然过节时间先后有别,节日活动内容各有侧重,但是从本土信仰的价值取向看,不管这些族群对火把节赋予了什么样的节日内涵,在藏彝走廊,特别是就尔苏文化圈内凉山彝族和尔苏藏族的火把文化内涵来讲,都是氐羌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建立起了对火的信赖,认为火是客观有用的东西,可以用来驱寒、烧锅做饭、夜晚可以驱除野兽、烧死扑向火把的飞蛾和蚊虫。这种信赖为氐羌先民的火崇拜或者称之为火图腾打下了基调。他们把火的作用“夸大使用”,作为火图腾。节日源于农事间歇的忙里偷闲,但是出于两个民族的宗教文化观念不同,双方都给节日赋予了带有各自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编织了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各民族在火把节的点火仪式上都祝愿山神爷和祈求列祖列宗庇佑家族兴旺发达万事如意,祈求乡邻和山寨平安吉祥免去瘟疫,这种火祭是藏族的煨桑、烟祭的移植。节日活动中的打火把、扑松香粉等活动是模仿巫术的仪式。早期的巫术盛行于藏彝走廊藏族和彝族之中,整个节日活动有藏民族和彝民族的本土信仰活动,也有其他民族的宗教文化的影子。我们无法把活动的内容剥离出哪些是尔苏藏族的,哪些是凉山彝族的。这里有唐吐蕃占领时期的文化涵化的影子,存在藏族的文化因子,也有大理国统治时期文化涵化的痕迹,具有白族的文化因子,还有南诏国文化的涵化影响,具有彝族文化因子。千百年来,凉山彝族和尔苏藏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各种文化的相互涵化,产生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这就是藏彝走廊上的文化多元性的具体表象[3]。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 结语

比较尔苏藏族与凉山彝族的火把节情况我们发现,在地域上节日盛行于大渡河以南地区;在形式上,凉山彝族和尔苏藏族都要杀猪宰牛祭祀先祖和山神爷;在时间上尔苏藏族在六月十六日早上过节,凉山彝族六月二十四日下午过节,也有部分地区是六月十六日下午过节。在文化内涵方面,火把节是凉山彝族和尔苏藏族敬火崇火的古老传统,是他们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现在火把节淡化了图腾崇拜的文化内涵,突出了娱乐狂欢的文化氛围,强化了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理念,增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心价值观。火把节高扬向往光明、向往祥和、向往和谐、热爱生活、祈求丰衣足食的思想,时刻影响着彝族人民和尔苏藏族人民的理想信念,规范着凉山州彝族人民和尔苏藏族人民的社会行为。O6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注释:
① 匝酒:打开泥封的酒坛,剔除面上的腐渣,用竹片压上蕨笈草,灌上清凉水浸泡酒糟。
②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5906317.html.
参考文献:
[1]王德和.甘洛县新市坝镇尔苏藏族婚姻支付与婚俗调查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3.
[2]王德和.大渡河流域尔苏藏族的大自然崇拜[J].西昌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4.
[3]王德和.茶马古道尔苏藏族的贞朵屋研究[J].丽江文化,2010,06.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藏彝走廊尔苏藏族和凉山彝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10MZWH026)。

原载:《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作者简介:王德和(1956- ),男,藏族,四川甘洛人,藏学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尔苏藏族文化、民族古文字。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