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历史地理学视域下彝族密岔支系服饰的出现分布及文化衍生

作者:​商宇宏 发布时间:2021-03-13 原出处:彝学企鹅号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image.png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现存关于彝族密岔支系的史料典籍来看,其最早的记录是在元代。当时主要分布于巍山县境内。据《招捕总录》载:“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十二月,蒙化州(今巍山县)兰神场落落(罗罗)摩察火头过生琮,结庆甸(今凤庆)蒲蛮(布朗族)火头阿你通,起蒲军二千五百、摩察军五百,劫镇南州定边县(今南涧县)当布、户计、罗黑加等。”[1]明代时期其不断扩大,在大理、蒙化及武定府境内均有分布,明天启《滇志》卷30《羁縻志·种人》载:“摩察,黑罗之别类,在大理、蒙化。执木弓药矢,遇鸟兽,射无不获。所逢必劫,遇强则拒。在武定一曰木察,稍习柔善,巢居深山,捕狐狸、松鼠而食之。”[2]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5《蒙化府》“风俗条”载:“境内有摩察者,乃黑爨之别种也。传云昔从蒙化细奴逻来徙于此。平常执木弓药矢,遇有鸟兽则射之,鲜有不获者。然其性悍,其心狠,遇强则拒,遇弱则劫,今则惧法而不敢为矣。”[3]到了清代其分布区域开始稳定,并基本形成今天的格局。康熙《武定府志·卷一·风俗》载:“麦岔,住白沙,娶妇以耗牛为聘,吹笙饮酒,担柴荷簋,治生,勤苦”。[4]清嘉庆时檀萃修撰的《滇海虞衡志》卷13《志蛮》载:“又有摩察者,黑罗罗也。木弓药矢,射无不获。他处凶悍,惟本处者柔善,一曰木察,一曰麦岔,聘以牝牛,吹笙饮酒,担柴荷蒉,治生勤苦。”从唐代南诏时期到清代,彝族密岔支系分布区域从滇西洱海流域逐渐转移扩散到滇中北的滇池流域,在此过程中其服饰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导致不同地域之间的服饰差异明显。
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密岔支系的传统服饰资料始见于《广舆胜览》,其根据清代乾隆年间的《皇清职贡图》绘制。由于《皇清职贡图》是由清乾隆皇帝下令编著,图像和题记对该民族的地理位置、历史状况、衣食住行、婚丧风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习俗禁忌等作了较为完整的介绍,应该说其图像来源和图像内容基本上是客观准确的,绘画水平也是相当高的。清人绘《广舆胜览》完全按照《皇清职贡图》绘制,与原图基本一致。《清代民族图志》中《摩察图》未注明具体采自何种图册,但从题记、绘画水平、人物形象来分析,其准确性也是较高的。[5]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广舆胜览》题记中载“麦岔蛮惟武定府属有之。武定在汉为越巂郡,僰鹿诸蛮所居,麦岔亦其别种。又宋时段氏使乌蛮阿历治其地,名罗婺部,今与罗婺别为二。其居处杂于齐民。男挽髻短衣跣足,时负米粮入市。勤于治生,输赋惟谨。妇人装束与男略同。娶妇以牝牛为聘,吹笙饮酒。地产火草,可织为布。”[6]图像描绘了一男一女在途中携物相遇对谈的场景。男子挽髻,上身着蓝色上衣,系深色腰带,下身着黑色短裤至膝,赤足;女亦挽髻,穿粉色上衣,衽边和袖口处均镶蓝布,系蓝色腰带,着黑色长裤,赤足。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广舆胜览》题记中的摩察一条还记载了:“摩察本黑猡猡苗裔 , 而种类各别。自元张立道为大理劝农使,诸蛮相率来降, 收为郡县。今武定、大理、蒙化三府皆有之。居处与黑猡猡同,男子束发裹头,耳缀大环,短衣披毡衫,佩短刀,以木弓药矢射鸟兽为食。妇女皂布裹头,饰以砗磲,短衣长裙,跣足,亦习射猎。其有田地者,种稻纳粮。”[7]此图像描绘了一男一女打猎归来的场景。男子以布带束发,上身穿蓝色上衣,系紫色腰带,下身着黑色裤至膝,披白毡,披毡领口饰紫色布,手执弓弩,腰挎箭筒。女子用黑布裹头,饰以砗磲片,穿蓝布上衣和米黄色对襟坎肩,坎肩领口和袖口分别饰红布和淡蓝布,腰系红布,着百褶裙。裙体分三部分,上部为黑色,饰砗磲片或纹饰,中间为蓝、白、红、淡蓝四色布带,下为粉色裙摆。左手执一支捕获的野鸡,右手挎捕获的野兔。[8]由李泽奉、刘如仲编著的《清代民族图志》中有《摩察图》,其题记载:“摩察,黑猡猡之别种,在大理、蒙化,执木弓药矢,遇鸟兽射无不获,所逢必劫,遇强必拒。在武定一曰木察 ,习稍柔善。”[9]图像描绘了两男子狩猎场景,一男子椎髻,以蓝布缠头,上身穿褐色衣裤,衣长至肘,下身着短裤长及膝,系蓝色腰带,腰带两端以红布为饰,披毡,红布系领,配腰刀,手执标枪。另一男子椎髻,仍以蓝布缠头,浅蓝色裤长至膝,以蓝布为腰带,亦披毡,配腰刀,手执弓弩。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根据云贵总督伯麟主持绘制的图册《伯麟图说》的抄本《滇省夷人图说》之《摩察图》题记载:“摩察,黑倮猡别种,性强,习于弩,猎必获兽,近颇有变其旧习者。大理府及楚雄有之。”[10]图像描绘了三男子猎虎的场景。男一头缠蓝布,上身穿右衽淡蓝色上衣,系蓝色腰带,下身着灰色裤至膝,赤足,手执标枪;男二头缠蓝布,穿灰色上衣,下身着白色短裤至膝,赤足,身披米黄色毛毡,手执弩,赤足;男三头缠蓝布,上身穿灰色上衣,系蓝色腰带,下身着淡蓝色短裤至膝,赤足,手执标枪。从《摩察图》所描绘的图像资料中可以看出清代彝族密岔支系男子服饰与彝族其它支系相似,都保持着缠头、披毡和赤足的特点。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清代对彝族密岔支系的史料记载还有,张嘉颖纂修《康熙·楚雄府志》:“摩察:黑爨之别种也……形貌粗黑。男女以青白布裹头,不知盥栉……”[11]清郭怀礼、孙泽春纂修的《光绪·武定直隶州志》:“麦岔:住白沙。娶妇以牝牛为聘,吹笙饮酒。担柴荷蒉,治生勤苦。”[12]民国葛延春、陈之俊纂修《民国·武定县地志》:“种类:武定夷民有罗婺、白夷、红夷、花苗、白苗、栗苏、摆夷、篾郎、篾岔九种,因种类不同,言语各异,素不读书,鲜通文字。”[13]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国时期彝族密岔支系男女服装多为麻质,只有部分盛装为土棉布。近现代以来从照片资料和现存服饰来看,其服饰和清代诸志文献中所记载的资料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男性已无裹头、披毡的习俗,而多着对襟汉装,下身则为大裆裤,头戴圆形毡帽。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其他支系一样,羊皮褂一直贯穿于密岔人群体服饰选择的始终。虽然,彝族密岔支系多居住在坝区和半山区,农业结构上也以稻作为主。但是,畜牧业也在其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所以,制山羊皮为衣(彝族密岔支系聚居村落多牧山羊,现可见的部分绵羊皮衣为从附近傈僳族中购买或以物交换),是其服饰中经久不衰的传统。尽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密岔支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服饰习俗均发生重大变异,然而穿羊皮褂的习俗至今仍未改变。到了每年的农忙季节或遇建房修路时,羊皮褂不仅可以遮灰挡土,而且能够缓冲肩背负重的压力;在田间地头劳动时,还可以铺于地上小憩,以阻隔地面湿气入侵人体;刮风下雨时,羊皮褂又可以为人们遮挡风雨,到了寒冬腊月,则成了保暖外衣。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皮褂的制作工艺复杂。首先要鞣皮,将剥下的羊皮在盆中浸泡,若需制作带毛的皮褂,就用加入芒硝,做光板皮褂则用加入石灰,以便使羊毛脱落。之后,用铲刀反复地刮皮板,然后重复此步骤数十次,直至将皮质刮得松软为止。。刮皮的铲刀柄为“Y”形,下端有孔,可插铲刀,上端为弧形,在刮皮时顶在胸部,便于发力。刀锋有利有钝,较为锋利的用于粗加工,去除毛板上的粗糙杂质;较钝的则用于细加工,使羊皮具有较好的延展性。最后还得用石头在皮板上反复摩擦,使皮板表面变得光润。羊皮鞣好后,要用稻草燃烧时散发的烟熏制,以此去除羊皮中较硬的胶质,同时还能预防虫蛀。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密岔支系常披的羊皮褂分为山羊皮褂和绵羊皮褂两种。山羊皮褂要用两张上好的羊皮缝制而成,两羊皮自然对称成领和襟部,羊头皮后翻为领,腿皮交叉成袖笼口,尾巴任其下垂拖于尾部。羊皮褂必须有四只脚和一条羊尾保留完好,否则便失去价值。羊尾是整件羊皮褂最有特色之处,不仅能在雨天很好的将雨水聚于尾部排出,而且有很高的装饰价值。这种尾饰习俗在彝族中由来已久,《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载:“哀牢夷妇人沙壹生子名九隆,被推为王,后娶当地十女为妻。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衣皆著尾。”这种“衣皆著尾”的穿着与今彝族羊皮褂上留有的羊尾装饰相似。此外,云南晋宁石寨山滇族墓葬群中发掘出土的青铜器所呈现的人物所穿着的服饰很大一部分都与今彝族服饰相类似,亦有“尾饰”。绵羊皮褂亦有和山羊皮褂一样缝制成领褂样式的,其依然以留有尾饰为上。但一般常见的绵羊皮褂是将羊皮与一块青蓝色布料缝合,布面上还绣有各类花纹图案,披于身上既可当衣又可作被,晴天时将有毛一面外翻,与布缝合的一面朝里,雨天或冬天则反之。此外,有时还会制成有袖的长大衣,供老年人保暖使用。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密岔支系成年男性还喜戴一种圆形毡帽。制作时要把绵羊毛撕松后铺在蔑毯上,再用竹质弹弓将羊毛弹绒,然后将毛绒按一定分量均匀放入帽形石臼内一边舂打,一边用口喷洒温水使其湿润,使羊绒黏结帽状。毡帽成型后要时期自然风干,不能过干、过湿,否则容易松散变脆或发霉腐烂。毡帽曾在彝族密岔支系聚居村落中流行,不仅可以保护头部,而且当用肩扛托重物时还可用来垫护,以减轻重物的压力。此毡帽戴数年后会被汗渍和灰尘覆盖变为黑色,形若盔甲,以至于能盛水而不漏。据传,当有人腹痛时可用其盛水而饮,不久即愈。但这种毡帽只能为男性所戴,女性禁戴,因为在彝族密岔支系的禁忌中认为女性戴毡帽将来腌制的腌菜不会有酸。这实质上也是人们观念中男女穿戴习俗的一种规范,以此来维护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现代彝族密岔支系女子服饰多以红色、粉色和橘黄色等鲜艳色彩为主。帽子的样式独具风格,因形似鱼尾,故称“鱼尾帕帽”。帽身整体呈椭圆形,后部有一尾上翘,上面绣马缨花、石榴花纹样,并镶钉有梅花型银泡和银佛像为装饰(女童帽则多镶钉观音像),这和其先民在南诏时期就较早接受佛教文化有很大关系,亦是宗教信仰在迁徙后的一种延续和表现形式,也是在信仰层面上与其他彝族支系的一个较大区别。戴帽时还需在下面覆一边角绣花的蓝布,使其遮于耳侧。育有孙辈的老年妇女,有缠头之俗,且多以黑纱为主要质地,长约一丈,密岔彝语称“索帛”,这和《广舆胜览》中的“摩察”“黑布裹头”同。此外,晋宁石寨山曾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的图像为“一共三十多个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头戴布巾、耳挂环饰的妇女。男子则挽髻于头顶,腰束带子。男女都披衣及膝,似不着裤、赤足。”[14]这与彝族密岔支系中、青年女性头戴布巾之俗非常相似。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密岔支系女性服饰上衣造型为直领、右衽、布扣,衣襟、托肩、袖口均镶一道花边,上绣饰纹样多以马缨花、藤条和如意为主,其中衣襟位置还配有彩色凤凰纹或蝴蝶纹。围腰为长方形,多以黑、蓝等深色布料为底,不覆胸,被称为“半截围腰”,正中位置有刺绣纹案,上部多绣八角纹和几何纹,下部绣灯笼纹。围腰束带均为黑色,尾中后端绣三道白色几何纹,束起后长及臀部,亦属于“尾饰”的一种。下身则多穿深色系的大裆长裤,裤管宽约50-60厘米,远看似裙。除结婚时所穿的盛装长裤有几何纹装饰外,其余裤脚边缘均无纹饰。彝族密岔支系女性多穿绣花鞋,制作时先用笋壳或硬纸剪出鞋底、鞋帮模子,后用魔芋浆糊粘裱废弃的破布、碎布,密岔彝语称此工艺为“格波裱”。将“格波布”晾晒干后剪成鞋帮或鞋底形,再用麻线将鞋底衲实,鞋面绣花鸟、蝴蝶等纹样。这个过程均在冬天晴时完成,因为夏秋的魔芋浆糊没有黏性,很难将布片粘合。用面糊所裱的布做鞋则又被视为禁忌,因为面糊属于食物,彝族密岔人认为用其裱制鞋布会受到上天的惩罚,会导致摔跤、婚后难育等。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首饰上,彝族密岔支系喜佩银和铜,其中尤以银饰为盛。银饰“又是一种符号和象征,是一种规则和符号的系统化状态,是处于纯粹状态中的无声语言和标志,也是民族性格、心理的折射”。[15]在其思想里,银饰品具有抗菌、辟邪、美化和标志身份地位、祈神求福等诸多作用。其中,中、青年女性的耳饰多为缀须錾花耳坠,按造型可以分为“十二柳叶”和“二十四柳叶”两种。“十二柳叶”指一对两边各有6片柳叶形银质缀须的耳饰,而“二十四柳叶”即两边各12片柳叶形银质缀须,戴于耳上叮当作响,别有一番风韵。老年女性则喜佩“银穿玉”式耳饰,用一白色银环穿过碧色玉环,然后戴于耳上,尽显雍容华贵、端庄大方。手饰主要有手镯和戒指两类。未婚的青年女性所佩之手镯一般为宽扁型,无纹饰,质地多为银和红铜,而已婚女性则多戴镂雕凤纹式银镯,老年男性则又喜戴镂雕龙纹式银镯和实心红铜质手镯。其戒指宽厚朴实,质地上主要有银质和黄铜质两种,故流传有“红铜为镯,黄铜为戒”的俗谚,工艺上分为镂空和錾刻,女性戒指多镂、錾花卉和蝴蝶等纹样,男性戒指錾刻纹饰则以本人生肖为主。在医药严重匮乏的年代,彝族密岔支系还常以银饰治病。家中遇孩童高烧难退,会用清水煮银镯,沸后再用其汤擦洗全身,多可治愈。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与其他彝族支系相比,密岔支系的服饰显得洗练简洁,同时和《广舆胜览》、《摩察图》等史料图籍中的“密岔”先民服饰有很大差别。可以看出,现今遗存的彝族密岔支系服饰风格是受到了纳苏、乃苏等支系的影响。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此外,近现代彝族密岔支系女性服饰的分布趋势是以武定县城为中心,呈两大不同类型区域。县城北部和西北部的插甸、高桥一带有传统服饰遗存,而县城东部和东南部的铺西、白沙、石板沟、九厂一带包括禄劝县、富民县在内的彝族密岔支系聚居村落中的女性均着汉装,且通过调查发现这一区域最晚在民国中期就无密岔服饰。云南大学教授高立士先生曾于八十年代在富民县麻地一带调查彝族密岔支系的宗教,并发表了《彝族密且人的原始宗教》一文,其中就提到“用汉文,穿汉装”。[16]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北部、西北部彝族密岔支系服饰的出现和周边的其它彝族支系有很大关系,而东部和东南部的彝族密岔支系因多杂居于汉族聚居区,故服饰与汉族无异。再对比其祖源地今大理州巍山地区的东山型(巍山东部)和西山型(巍山西部)两种服饰,都和彝族密岔支系传统服饰有很大差别,在造型上几乎鲜有共同点,从而可以得知,近现代留存的彝族密岔支系服饰并不是由迁徙地巍山一带流入,而是在到达滇中北的武定后才逐渐吸收周边其他彝族支系的服饰元素才产生的。g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参考文献
[1] 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第二卷)[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626.
[2] 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第七卷)[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75.
[3] 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第六卷)[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85.
[4] 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第十一卷)[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232.
[5] 金永锋.彝族密切支系服饰图像浅析.丝绸之路[J].2015(6):28.
[6] 李泽奉、刘如仲.清代民族图志[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
[7] 李泽奉、刘如仲.清代民族图志[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
[8] 金永锋:彝族密切支系服饰图像浅析.丝绸之路[J].2015(6):27.
[9] 李泽奉、刘如仲.清代民族图志[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
[10] 揣振宇主编.滇省夷人图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54.
[11] 清·张嘉颖修撰、芮增瑞校注.康熙·楚雄府志[M],见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楚雄卷·上)[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197.
[12] 清·张嘉颖修撰、芮增瑞校注.康熙·楚雄府志[M],见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武定卷)[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350.
[13] 民国·葛延春、陈之俊修撰、张海平校注.民国·武定县地方志[M],见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武定卷)[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446.
[14] 冯汉骥.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青铜器研究.考古[J].1963(6).
[15] 朱净宇、李家泉.少数民族色彩语言揭迷[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16] 高立士.彝族密且人的原始宗教.思想战线[J].1989(1):70.

作者简介:商宇宏,男,彝族,云南武定人,民盟云南省委特约理论研究员。主要从事西南民族史、微观民族学及乡村治理研究。曾获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优秀调研员一等奖和特殊贡献奖,出版学术著作《彝族密岔人》《牟定彝族左脚舞传承发展研究》等,发表有《彝族密岔支系源流管见》《中国云南中北部彝族密岔支系民居文化研究》《微观视角下的彝族小众支系信仰文化》《历史地理视域下彝族密岔人服饰的分布及文化衍生》《地域环境文化视角下的综合人类学——环境·人类·文化》《环境人类学的本土化研究与应用性探索:云南石板河径流区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彝族火头制度研究》《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与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等数十篇学术论文。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