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反思——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彝族烟盒舞为例

作者:​普丽春 发布时间:2021-01-17 原出处:《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 点赞+(

摘要:少数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和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再认知过程以及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随着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应肩负起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学校教育;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彝族烟盒舞; 传承现状; 反思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十一五”规划 2009 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成果(项目批号:DMA090343)。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image.png

(彝族烟盒舞 来自:中关村在线,花果山猴王摄)

少数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和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再认知过程,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随着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肩负起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烟盒舞是云南彝族民间舞蹈中最具特色的一种舞蹈,广泛流传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一带,是我国民族舞苑中的一朵奇葩。2006 年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据调查,目前云南民族大学等民族高校以及云南省红河州的中小学均开展了传承彝族烟盒舞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活动,取得一定成绩。但也面临严峻局面,应该引起重视和深刻反思。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民族地区高等院校传承彝族烟盒舞的实践反思

为了解彝族烟盒舞在民族高等院校中的传承情况,笔者以对云南民族大学开展烟盒舞传承的情况调查为例进行分析。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云南民族大学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据调查,截至 2009 年秋,云南民族大学本、专科学生为12433人,其中本科生11 794人( 含专升本 295),专科生 639 人( 含五年制大专 142 人)。少数民族达6 001人,占在校生总数的 48. 3%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本结构,据统计,族别覆盖了省内 25 个世居民族,其中绝对数量居于前五位的依次为彝 族 1 936 人,占 15. 57% ; 白 族 1027 人,占8. 26 % ;回族 481 人 ,占 3. 87 % ; 傣 族 425 人 ,占3. 42 % ;哈尼族 379 人 ,占 3. 05 % ( 详见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族属一览表)。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生源结构上,少数民族大学生广泛来自全省 16 个地、州、市及其辖下的近 100 个县、市、区,而尤以来自边境沿线怒江、保山、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红河、文山和靠内地区大理、昭通、迪庆、丽江、曲靖等地州山区尤其高寒山区者居多。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在校内6 001名少数民族学生中,家庭人均月收入在 80 元以下的特困生,分别占校内特困生、少数民族学生的89. 31 % 和 64. 29 % 。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学生具有人数多、族别和来源广、家庭经济状况差等较明显的特征。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云南民族大学开展彝族烟盒舞教学活动情况

据了解,云南民族大学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烟盒舞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一,在艺术学院民族舞蹈专业课中传授。云南民族大学于2000 年成立民族艺术系,2002年更名为艺术学院,培养民族舞蹈和民族美术的专门人才。2000 年开始招收民族舞蹈专业本科学生,在该专业的舞蹈课中有烟盒舞的安排。例如,2000 年争取到福特基金资助,通过与云南省孟连佤族、拉祜族自治县民间艺术团等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文艺组织合作交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一系列少数民族舞蹈和美术绘画的教学及科研活动,使师生接触和了解民族文化,为学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起到积极作用。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二,在全校开设公共选修课。从 2000 年开始,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寸亚玲老师编排了一套代表云南民族特色的系列“民族健身操”,包括“烟盒舞健身操”、“白族霸王鞭”等七套。而首先编排出来并已在全校进行培训的就是“烟盒舞健身操”,其动作在传统的烟盒舞中揉进了现代“迪斯科”动律,音乐既有传统的民间歌舞曲,又融入了现代电子乐曲的节奏,深受老师和同学欢迎。2002 年作为全校公共选修课 。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三,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表演。在学校文艺活动和艺术学院学生汇报演出中,一般都有烟盒舞的表演节目。在每年欢度彝族火把节时,学生也组织跳烟盒舞、阿细跳月、左脚舞等集体舞。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四,开设相关专业。2003 年,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 术 学 院 成 功 申 报 了“民 族 文 化 保 护 与 开发”的大专高职专业,2005 年更名为“文化事业管理”专业,开设课程有:《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概论》、《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云南民族饮食文化》、《云南民族艺术概况》、《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工艺与文化》等 21 门涉及少 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方面的课程。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9 年 8 月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有 计 划 地 开 展“民族民间艺人进校园”活动。请云南省民族民间艺人到学校,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教授彝族刺绣和白 族 扎 染 手 工 艺; 2010 年 1 月 11 日 至 18日,由老师带领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先后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哨冲镇,向云南省巴窝村彝族民间音乐艺人后宝云等老师学习烟盒舞等彝族民间舞蹈。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五,成立“云南民 族文化遗产 保 护与教育中心”。2006 年 6 月,在民族博物馆挂牌“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教学实训基地”,将其作为非 物质文化活动的教科书,成为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教学实训基地。并成立“云南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中心”,由民族博物馆与职业技术学 院共同建设。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 民族高校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问题

民族高校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近几年,烟盒舞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云南民族大学得到一定的传承,也面临严峻局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一,在艺术学院民族舞蹈专业本科学生中没有安排专门的烟盒舞课程,仅仅是为了文艺会演才编排节目,民族舞蹈专业的特色也逐渐淡化。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二,2002 年在全校公共选修课的“烟盒舞健身操”、“白族霸王鞭”等民族健身操,如今也因为课时等原因被取消了。对此,民族健身操的编排者寸亚玲老师也深感遗憾。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三,笔者曾经与许多彝族学生交流,得知他们中大部分人都不会跳烟盒舞了,这也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民族地区中小学传承彝族烟盒舞的实践反思

彝族烟盒舞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建水等县的传承势头很好。石屏县现有七个传习所专门传授烟盒舞和海菜腔等彝族文化,分别是:龙朋镇巴窝村烟盒舞和海菜腔传习所、龙朋镇鲁土格海菜腔传习所、龙朋镇桃园村烟盒舞和海菜腔传习所、牛街镇扯直村烟盒舞和海菜腔传习所、石屏县哨冲镇邑堵村委会曲左村海菜腔传习所、异龙镇鸭子坝村烟盒舞和海菜腔传习所、坝心镇石缸村烟盒舞传习所、异龙镇豆地湾村烟盒舞传习所。石屏县龙朋镇是经中央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烟盒舞享誉国内外,荣获“中国西部民歌大赛金奖”、“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原生态组金奖”,“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歌王’一等奖”的李怀秀、李怀福、施万恒等就是龙朋镇民间歌手。龙朋镇的民间歌舞传遍云南省内外,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的艺术殿堂,还到日本、美国、法国等多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在云南省和红河州的各种( 音乐、舞蹈) 比赛中获得优秀的奖项。龙朋镇为“两市三县”交界地,“两市”指红河州和玉溪市,“三县”指石屏县、建水县和通海县。故石屏的海菜腔、建水的沙莜腔、五三腔和通海的四腔都在龙朋镇汇聚。烟盒舞的传承在龙朋镇已经相当普及,龙朋镇几个传承点都是以传承烟盒舞为主。为了解烟盒舞在民族地区中小学传承的情况,2010 年 12 月,笔者对龙朋镇巴窝村小学等学校的烟盒舞传承情况进行了调查,简述如下: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巴窝村小学的基本情况

巴窝村小学位于石屏县龙朋镇,全镇有 31 个教学点,其中村完小 12 所,村小 13 所,一师一校点 6 个;133 个 教 学 班,其 中 学 前 班 25 班,小 学108 班 ;3 265 个 学 生 ,其 中 ,学 前 班 682 人 ,小 学2 583 人 。 全 镇 有 教 职 工 188 人 ,其 中 教 师 183人,工人 5 人,专任教 师 160 人。小学 高级教师107 人 ,一级教师 54 人 ,二级教师 8 人 ,未聘职务14 人 。 巴窝村小学现有 6 个班级 ,在 215 名学生中,除 30 名是汉族外,其余皆为彝族,彝族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 86. 1% 。学校共有 9 个教职工,其中 8 名专任教师,由李伟才担任校长。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巴窝村小学传承烟盒舞现状

根据了解,巴窝村小学传承烟盒舞主要采取以下做法: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一,邀请民族民间艺人后宝云老师来学校传授烟盒舞等彝族文化。现有 66 名学生定期在星期六与后宝云老师学习烟盒舞和海菜腔,其他学生有时也会主动到“巴窝村烟盒舞和海菜腔传习所”学习烟盒舞。烟盒舞传承班一般在农闲时晚上 21:00 - 23:00 上课。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二,学校利用音乐课教学生彝族民歌,体育课让学生学习烟盒舞,劳动课和美术课则传授彝族剪纸和刺绣。具体做法是:每周三和周五的音乐课、劳动课时间,由后宝云老师为爱好烟盒舞和海菜腔的同学上课,每周平均 6 节课。把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融入课堂中。增强学生对彝族文化的了解。海菜腔的传承人李怀秀就是后宝云老师的第一代学生。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三,学校从 2008 年 3 月开始,全面实施烟盒舞课间操,与国家广播体操交替进行。每周二、周四大课间时跳烟盒舞课间操,周一、周三和周五做广播体操。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 巴窝村小学传承烟盒舞存在的困难

巴窝村小学在传承烟盒舞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很大成功,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一,是师资问题。巴窝村小学 9 个教职工中仅有两个会跳烟盒舞,老师调动非常频繁,刚学会烟盒舞的老师若被调走,由老师传授学生烟盒舞的方式受到影响。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二,是资金问题。请民间艺人到学校教课需要支付课酬。目前学校没有专项经费,长期从学校很少的经费里支付课酬,只能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给该项工作的开展带来困难。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三,是烟盒舞伴奏音乐还有待完善。目前烟盒舞课间操采用烟盒舞正弦动作,伴奏音乐没有变化,学生不清楚什么时候该变化动作,直接影响了烟盒舞课间操的整齐程度。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 巴窝村小学传承烟盒舞的经验

通过对云南红河州中小学传承彝族烟盒舞的调查分析,笔者认为有以下经验值得深思。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一,校长理念直接影响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正所谓“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巴窝村小学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与李伟才校长的重视分不开,李校长常教导学生说:“学好海菜腔、烟盒舞,你们今后就会多一个成功的机会,李怀秀和李怀福就是由巴窝小学培养,成为彝族烟盒舞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二,家长和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和热爱,是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根据对石屏县龙朋镇中心小学五、六两个年级部分学生,以及巴窝村小学四、五、六年级的调查显示。在所调查的 238学生 中,所有学生都回答“了解烟 盒舞 ”,占100 % ; 有 211 名学生回答“会跳烟盒舞 ”,占89 % 。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笔者对石屏县三中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明,调查的 197 名学生中,有 144 名学生认为彝族烟盒舞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很优秀”,占73. 1 % :有 40 名学生认为“没感觉 ”,占 20. 3 % ;仅有 13 人认为“太土了”。对石屏县龙朋镇巴窝村委会大寨村村民的随机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80 名村民中 ,有 69 人认为烟盒舞等彝族民族文化“很优秀 ”,占 86. 25% ;4 人感 觉“一 般 ”,占5 % ;7 人认为“太土了 ”,占 8. 75 % 。 有 76 人“希望孩子在学校学习少数民族文化”,占 95% ;仅有3 人回 答“不 希望子女在学校学习少数民族文化”,占 3. 75% ; 有1人回答“不清楚 ”,占1. 25 % 。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三,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重视,争取资金支持是关键。在石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短缺十分突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的资金来源有两个:一是国家补助,二是地方财政补助。因地方财政困难,基本上无法列入专项经费预算。如需开展一些活动,有时可以申请财政补助,但是没有形成制度。例如巴窝村小学欲重新做一套烟盒舞伴奏音乐,也因为无经费而搁浅,给工作开展带来困难。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理反思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很多优秀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了。要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需要借助强大的传播工具,即学校教育来进行。学校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肩负起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而且对于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之随着大量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逐渐弱化的传统教育已不足以支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传承下去,而大众传媒式教育又不能代替系统化、专门化的学校教育,有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已面临濒危绝迹的可能。因此,为了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共享,保留人类几千年创造的文化的多样性,学校教育应该而且必须承担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学校教育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学校教育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传承的重要途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是口传身授的技艺,是不稳定的“活态”文化,需要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因此,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人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 承工作中存 在 的问题之一,就是整个社会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不够,传承缺乏自觉性,渠道不畅。而更重要的是教育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重视和价值认识,学校教育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脱节。要解决以上问题,唯有大力推进和实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形成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新视野,构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行为。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已有规范思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关于“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条款,特别强调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 ( 团体) 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保护措施”条款中对“传承”加上“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说明,意味着“教育”是“传承机制”的重要手段。[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2009年 7 月 16 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印发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规定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我国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畴,且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的 15% ,并强调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要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这些都为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8 年 ,云南省教育厅 、省监察厅 、省政府纠正待业不正之风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法的通知”,制定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法。“通知”和“办法”中,明确了对中小学减负的诸多具体内容。其中第九条规定:“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小学生不超过6 小时 ,初中学生不超过 7 小时 ,普通高中学生不超过 8 小时。学校不得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集体上课、补课和做作业。要采取措施保证小学生每天有 10 小时、初中学生 9小时、高中学生 8 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寄宿生的学校,应严格控制学生晚自习时间。”①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从 2009 年 3 月 1 日起,制定了《全面贯彻执行云南省“切实减轻中小学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法”的通知》。该“通知”第四条明确规定:各地、各中小学在落实国家的课程设置方案和省的课时安排意见时,要确保中小学除体育课外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 1 小时。中小学体育( 与健康) 课,义务教育 1 ~ 2 年级每周 4 课时,3 ~ 9 年级 每周 3 课,普通高中 每周 2课时,增量部分,在周活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由学校作适当调整。全省中小学校必须在每天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 1 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同时开展好广播体操、青春健身操等集体体育活动。严禁教师“拖堂”侵占学生课间休息锻炼和活动时间。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减少初、高中毕业年级的体育与健康课时和其他体育锻炼时间。同时第九条规 定:“要采取措施保证小学生每天有 10 小时、初中学生 9 小时、高中学生 8 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寄宿生的学校,应严格控制学生晚自习时间。”②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的规范思路和云南省教育政策的实施,为云南省学校教育开设彝族烟盒舞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提供了政策依据。所以应抓住机遇,对彝族烟盒舞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的研究,因地制宜地制定一系列彝族烟盒舞的综合乡土教材。据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教育局官员③介绍,近年来建水县中小学开展了一系列“民族文化传承进校园”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值得借鉴。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一,将彝族烟盒舞等民族舞蹈作为课间操引入学校。如建水县青龙镇老李硐小学、临安镇庄子河、甸尾乡的六所小学和一所中学 ( 建水十中),均实施彝族烟盒舞课间操,建水县临安镇庄子河小学每年举行的“校园阳光体育活动”,也涉及彝族烟盒舞、彝族舞龙和哈尼族响杆舞等少数民族文化。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二,建水县教育局于 2006 年开发了校本课程《建水中学生县情教育读本》,内容包括反映建水县七个主体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在思想品德课时使用。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培养民族情感。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三,建立了“三生”教育基地,并在基地上组建“桃园希望小学”,设立少数民族文化展览室。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桃园希望小学”的学生随时可以参观学习,建水县其他学校的学生每学期也有一次机会到“基地”学习和实践。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四,建水县教育局 2007 年成功举办了“校园文化节”,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浙江等十余个省市相关人员来建水县参观学习。校园文化节活动中,具体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创建了文化建设论坛,聘请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参加并做了报告;二是进行校园文化展示,建水县每个乡镇都有自身的特色,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歌;三是举行了“土洋结合”晚会,给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手段。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此外,石屏县鸭子坝小学、石屏县龙朋镇中心小学、巴窝小学和桃园小学等学校,均于 2009 年全面实施彝族烟盒舞课间操,与广播体操交替进行。每周一、三、五做烟盒舞课间操,周二和周四做广播体操。巴窝小学每周六把爱好彝族烟盒舞的学生集中到“传习馆”学习,老师由红河州民族民间艺人后宝云担任。桃园小学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施万恒教授到校教师生跳烟盒舞,老师学会后可以直接辅导学生提高。如今,桃园小学的师生都会跳烟盒舞,有大型活动时,学校会请民间艺人来参加。石屏县还计划 2010 年 3 月开始编写《石屏彝族烟盒舞知识读本》,将其作为石屏县中、小学体育课教材使用。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推动民族文化向前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6 年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倡导面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教育传承的实现,不仅是高等教育、包括中小学及幼儿教育、社会教育和党校的干部教育、扶贫中的扫盲教育,不同层次、不同社会方式的教育都应参与进来,共同传承和创造一个具有民族文化基因特色的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为了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中得以传承和发扬,全国很多地区开展了一系列“乡土文化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教材、进课堂”活动,云南民族大学和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小学传承彝族烟盒舞的实践,为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有益经验。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会在学校教育中更好地传承下去。2U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注释
①“云南省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规定”(云教发[2008]102 号文件)
②红河州教育局关于转发云教发[2008]102 号文件通知
③教育局领导,如建水县教育局党委书记蒋丽萍
参考文献
[1] 邹启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指南[C].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41,195.

原载:《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原刊责任编辑:葛小冲。
作者:普丽春,发表本文时,作者普丽春为云南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研究。
文字来源:彝学微信公众号;主编:巫达;推文编辑:冯溪歌。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