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巫达:彝族先民数千年前已种植稻米的语言学考古学证据

作者:巫达 发布时间:2019-06-22 原出处:中国彝学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内容提要:“稻米”一词在各地彝语对应整齐,是为同源词。本文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推测彝族先民的迁徙分散之前,已经普遍种植稻米。这种推测在近年的贵州威宁县鸡公山考古发现所证实。论文的结论符合彝族史专家易谋远先生所论断的彝族先民来自成都平原的论断相吻合。本人试图结合多学科阐释和建构彝族古代文化,这是语言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分布在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等省、自治区。除云南有部分彝族分布在平坝地区之外,其它地区绝大多数彝族分布在山区。特别是四川凉山彝区以高山峻岭、山高水险著称。凉山彝族有句谚语说“石进水里回不来,人进甘洛回不来”。那是形容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北边的县——甘洛县——地势复杂,人进入甘洛地区就跟石头掉进水里那样回不来了。由于目前彝族的分布格局多数分布在山区,气候寒冷,不易平整坡地储水作耕种稻米的水田。自然,山区彝区一般是不种稻米的。彝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大麦、玉米、土豆等。因此,或许许多人认为彝族是一个山区民族,先民可能也跟种植稻米无缘。可是,从目前的彝语方言来看,虽然彝语各地方言差别较大,互相通话有困难,很多词已经找不到同源的对应规律,但是“稻米”一词在各地彝区却是相当一致的。请看以下例词: 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61167564119655.jpg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看,不同地区的彝语对“稻米”一词发音虽有所差异,但有严格的对应规律,是同源词。要确定这个词是一个同源词,必须要建立声调、声母、韵母的对应关系。我们发现,“稻”一词是符合对应关系的。例如,从声调对应关系上看,“稻米”一词的声调对应规律是甘洛33~禄劝21~大方13~撒尼33~阿细22~阿哲22~永仁33。符合这条声调对应规律的同源词还有许多,例如:  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61167605991430.jpg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根据Bradley(1979)和Matisoff(2003)等著名西方历史语言学者的构拟,“稻米”在彝语支语言里也是同源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确定“稻米”一词在彝语中是同源的,也就是说,在彝族先民的语言由于迁徙分散等原因出现差异之前,“稻米”一词已经是一个通用的词。换句话说,彝族先民在西南各地分散迁徙之前,他们已经会种植稻米,而且还非常普遍。 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上述内容是通过语言学的证据去推测的,但由于古人没有给我们留下活的语音资料,也缺乏详尽的文字材料。类似上述的工作被称为历史语言学的语音构拟。这种构拟是从今天的语音去推测构拟古代的语言文化。这种工作难以避免地会掺入研究者和构拟者的主观认知。要说服别人以使别人信服,还需要更多资料甚至借助其它学科来论证。比如考古学的资料是非常重要的论证资料。对于彝族先民很早就种植稻米的论点,得到了来自考古学调查的有力支持。2006年4月5日,许多报刊和媒体网站相互转发这么两条重要信息:一条是“贵州威宁中水史前至汉代遗址出土大量稻米”(李春惠2006a),另一条是“威宁鸡公山遗址可能是商周时期祭祀遗址”(李春惠2006b)。报道指出:“贵州威宁中水史前至汉代遗址不久前出土了大量稻米。有关专家认为,出土的稻米是西南地区发现的最早旱稻农业实物遗存,为研究云贵高原早期稻作农业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据报道,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对贵州威宁中水史前至汉代遗址的鸡公山和吴家大坪遗址考古挖掘中,发现了大量农作物,其中主要是稻谷。吴家大坪遗址有3个坑内出土大量稻米,鸡公山遗址在发掘的300多个坑中,80%以上的坑都有稻米颗粒出土(李春惠2006a)。从时间上看,经技术检测,威宁出土的稻米距今3115年左右,是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最早旱稻农业实物遗存。 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彝族历史学者易谋远先生认为,彝族文明时代的起源,从地域上看,是在“邛之卤”而不在哀牢山、乌蒙山、凉山。他论述说,彝族先民希幕遮部自旄牛徼外入居于古蜀地的“邛之卤”,是指今邛崃山麓和大渡河以东以北地域。从旄牛徼外到“邛之卤”,地理环境的改变对彝族先民的社会发展的影响甚为明显。从地形上说,旄牛徼外属今川西高原,“邛之卤”在今成都平原。彝族先民入居于“邛之卤”所在的成都平原的地理条件,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起源的地理条件十分相似,且具特色。(易谋远2000:262)。本文的论点实际上也支持易谋远先生的论断,成都平原号称天府之国,很适合种植稻米。如果我们遵循易先生的推论,那么我们或许可以判断彝族先民分散迁徙到西南各地之前,他们已经有很长时间共同居住在盛产稻米的成都平原。藏缅语族民族有许多都有跟成都平原有关的传说。例如,四川凉山的尔苏人有传说来自岷江流域和峨嵋的传说。四川阿坝的羌族也有曾经在成都居住过的传说。凉山州甘洛县彝族,也有称彝族曾经居住在成都平原,后来跟诸葛亮打仗失利而退到山区的传说。 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综上所述,结合历史语言学、考古学资料,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表述:分布在祖国西南地区的彝族及彝语支语言民族,他们种植稻米的历史至少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这还说明传统认为稻米产于中国广西和长江下游地区的论点还可以进一步商榷。 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 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春惠. 2006a. “贵州威宁中水史前至汉代遗址出土大量稻米”,《新华网》2006年4月5日 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春惠. 2006b. “威宁鸡公山遗址可能是商周时期祭祀遗址”,《解放日报》,2006年4月6日。 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易谋远. 2000. 《彝族史要》(上、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radley, David. 1979. Proto-Loloish. Series: NIAS Monographs, Volume: 39. Published by Curzon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NIAS Press. 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atisoff, James A. 2003. Handbook of Proto-Tibeto-Burman System and Philosophy of Sino-Tibetan Reconstruc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UC) Publications in Linguistics, 135. U12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所属专题:

彝族学者巫达教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