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彝族民间故事看彝族文化心理——以《毕摩与姑娘》为例
摘要:各民族的民间故事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蕴含着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毕摩与姑娘》作为彝族民间故事代表作之一,也蕴含着彝族崇巫畏妖、乌鸦报丧的心理禁忌和崇黑的心理,至今仍深深的影响着彝族人民的思想和行为。
关键词:民间故事;民族文化心理;毕摩;姑娘
民间故事,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形成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其有别于作家文学,是人民大众创造的文学样式之一,是广大民众智慧的结晶和体现。它是民众集体创造、集体流传、集体娱乐的一种文学样式,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发展的历史,故而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也各有不同,所创造的民间故事亦是如此。各民族创造的民间故事丰富多彩,交相辉映,构成了中国丰富的故事传奇,而这些故事,又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心理,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
彝族作为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也创造了不少独具特色的民间故事,而这些故事,深深的凝聚着彝族人民的思想,体现了彝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它不只影响了历史上的彝族人民,而且也深深的影响着今天的彝族大众。如《毕摩与姑娘》中所蕴含的彝族人民的民族文化心理,就是很好的证明,它甚至在今天的彝族民众中仍有深刻的烙印。
《毕摩与姑娘》的故事情节大致分为恶毕摩、上山、妖婆的家、逃走、遇救、十年后等六个部分。讲的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彝族丰富拥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由于老来得子,故对儿子特别宠爱,并对他期以厚望。但儿子在七岁那年患了重病,夫妇无奈,只好请毕摩来驱鬼治病。毕摩在来的路上由于口渴,向在井边打水的姐妹要水喝,姐妹两由于他长得丑而误以为他是来收租之人,不但不理睬,反而笑其长得丑。毕摩怀恨在心,在做法事时故意报复她俩,称儿子得病是由于两个女儿占了他的位置,得想办法送走她俩。善良的老父无奈,只好将年幼的两个女儿骗至深山,忍痛将其仍下。正当姐妹俩无望痛哭之时,一个老妖婆假装成好心人出现,将她们骗到她家,打算将她们吃掉。聪明的姐妹察觉了种种异样,略施小计,逃过一劫,却使老妖婆吃掉了自己的孩子。老妖婆发现后前来报复,被姐妹俩施计杀死。但老妖婆死后却变化成了大河、悬崖和大蛇,困住了两姐妹,使其无法脱身。姐妹俩四处求救,最后嫁给了救了她们的猎人。最后回到了故乡,见到了父母,而弟弟却在十年前就不幸病逝。
在这则故事里,虽然它涉及的各方面的内容较多,但我主要从崇巫畏妖、乌鸦报丧的心理禁忌和崇黑等三个方面来了解彝族人民的心理特征。
一、崇巫畏妖的心理
由于彝族大多都居住在半山腰,交通闭塞,与外界的交往较少,加上生产工具落后,因此一向对自然界的风雨雷电、或是自然灾害、甚至对人的生老病死都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认为那是神灵、甚至自家祖先作祟的结果。因此,一旦有人生病,往往请的并不是医生而是毕摩。在彝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中,毕摩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沟通神人的万能之人。一旦有人生病,唯有请毕摩来驱巫治病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殊不知,往往正是这种愚昧落后的思想,才使生病的时间愈拖愈长,延误了治病的最佳时间,从而导致真正的“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在这则故事中,当被夫妇俩视为珍宝的七岁的老来子生重病,发高烧之时,夫妇俩并不是去请医生给孩子看病,而是请了一位“有名”的毕摩来给孩子驱邪。但讽刺的是,这个毕摩的高超技艺依然无法挽回孩子的性命。由于当时的种种恶劣的环境,因此,我们不得而知的是,在那样的时代和那样的生活环境之中,是否真有医生的存在?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怎样的环境和时代,由于人们与自然已经形成了一种征服与适应,挑战与妥协的关系,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所习得的经验也已足以对医生和毕摩做出利弊的区别。但是,爱子之心切和思想的愚昧,导致了这一本可避免的悲剧的发生。
同时,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神灵的膜拜也已到了极点。在彝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之中,但凡家人平安顺利、幸福安康,便是自家祖先神灵保佑的结果。但如果家中遭遇不幸或是流年不利,则认为是家中祖先和神灵作祟、打乱的结果。这时,便得请毕摩来家中打卦驱鬼,以使家人幸福平安。从这一点来看,毕摩的盛行和人们的祈福消灾的心理不无关系,也是人们崇尚巫术的一种表现。
另一方面,彝族人民对传说中的老妖婆却有着深深的畏惧和憎恶之感。
不管今天是否还依然存在,但不得不说的是,在彝族民间故事之中,有一类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老妖婆。尽管不同彝族支系的民间故事中的老妖婆出现的场景和所变化成的东西不尽相同,但他们基本上却有着一个共同的模式,那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以好人的形象出现,最后被杀死之后,其尸体都会变化成各种可怕的事物将主人翁困住。
在《毕摩与姑娘》中,老妖婆的最初登场是在姐妹俩绝望大哭之时。一出场她就变成一个大竹筐从远处的山巅上滚下来。一边滚一边唱着歌,而当快到姐妹俩面前时就变成了一个老妇人。她一出场就好心的要带姐妹俩去她家过夜,虽然姐姐也有所犹豫和防备,但无奈在比赛中输给了老妖婆,只得答应跟随其去家中休息。在故事里,被老妖婆称为香喷喷的“麦馍”和“羊奶”分别是“用野草和牛粪做的馍”和“腥臭的生血”。而她口中的“鸟儿肉”就是人肉。而她们也差点成了老妖婆口中的食物,好在她们聪慧,顺利逃过了一劫,但最终还是被老妖婆死后所变成的大河、悬崖、大蛇等困住,无法脱身。
在故事里,老妖婆死后所变化成的东西是极度夸张和骇人的,体现了创造者想象力之丰富。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老妖婆的憎恶,也体现了人们对大河、悬崖、大蛇等的恐惧。所以今天的彝族民众在哄骗吵闹不休的小孩时,常常会说:“再闹,老妖婆就要来抓你了”之类的话,可见人们对传统故事中的妖婆的畏惧。
二、乌鸦报丧的心理禁忌
“禁忌是指为避免招致惩罚,禁止同神圣或不洁的事物接近,是以非理性和缺乏任何验证而区别法律的禁令。”[1]
彝族人向来重视各方面的心理禁忌,不管是妇女怀孕之时不能去此家人家中串门,否则会给这家人带来霉运的禁忌,还是妇女大年初一不得去别人家中拜年,否则会对这家人不利的禁忌,都体现了人们对不吉之事的恐惧。
中国历来就有“乌鸦报丧,喜鹊报喜”之说,而对于前者的说法,在《毕摩与姑娘》中也有体现。当妖婆端着一木苦(彩绘的木钵,彝族食具)煮好的人肉走在路上时,一只白颈鸦跟在她后面喊道:“你背的是女儿的头,吃的是女儿的肉;你背的是女儿的脚,吃的是女儿的肉”。在这里,乌鸦报丧之说体现得淋漓尽致。至今,彝族民众仍对乌鸦有很大的忌讳,把它的出现当做是有人要离去的前兆,一听到它的叫声就要赶快吐唾沫,并赶紧绕开。
三、崇尚黑色
黑色一般给人一种庄重、沉稳的感觉,再加上生活在半山腰,靠山吃山,穿黑色的衣服干活时脏了也不容易看出来,因此,彝族人都一般比较喜欢黑色,且把黑色作为推崇的颜色。因此,在大多数重大的场合,黑色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在清明上坟时,给假人穿的衣服必须是黑色的,头上的帽子更是必须由黑色的布做成。因此,黑色在彝族人的心目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地位。而这一点,也在《毕摩与姑娘》中也有所体现。
当姐妹俩被困而感觉无望之时,遇到了两个前来打猎的彝族小伙子。姐妹俩向他们求救,而他们却提出要她俩做他们的妻子,并把各自的披毡(一黑一白)铺在地上,让她们跳到谁的披毡上就做谁的妻子。姐姐认为自己应该配年长的,而年长的人的披毡应该是黑色的,便往黑色的披毡上跳,结果真的做了年长的猎人的妻子。由此可以看出,彝族民众对深色,特别是黑色有着特别的感情。不只是过去,现在亦如此。
总之,彝族的民间故事,内容丰富多样,各具特色,它不单单是一个个故事,更是彝族的一部发展历史,内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心理。不只是过去,而且在今天也依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注释:
[1]刘稚,秦榕.宗教与民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刘稚,秦榕.宗教与民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3]李德君,陶学良.彝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