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文化的影响

作者:米伍作 发布时间:2005-04-15 原出处:彝族文化艺术网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文化的创造依赖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每个民族只能在大自然提供的天然舞台上从事文化创造活动。因而决定了民族文化属性具有两重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彝族文化的研究,注重于社会属性的研究却忽视了自然属性的研究。拙文试图从自然属性角度来探寻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凉山彝族文化的影响。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凉山自然地理概况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的地形“为西部高原区和东部山地区。西部有大雪山山脉,东部有大凉山山脉。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雪山山脉间耸立着太阳牦牛山。太阳山由西北而东南,东至冕宁,南抵米易、盐边,绵延数百里,山脉中部于冕宁境内被雅砻江截断,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太阳山东有锦屏山,向南延伸经西昌,南至安宁河,牦牛山东有安宁河,西有雅砻江,为一狭长山脉,海拔平均在3200―3000米左右。位于自治州东部的大凉山山脉北起石棉,南及金沙江。由东而西,主要大山有小相邻,是凉山州越西、喜德、冕宁的分界邻,由石棉经越西于泸沽被孙水河切断。地势陡然下降,向南延伸至西昌县境南部拔地而起出现螺吉山。主峰海拔高达4000米,向东南延伸至宁南,会东直抵金沙江北岸为鲁南山,向南延伸至会理县境东部为龙帚山,再是碧鸡山,由甘洛向南延伸经西昌、昭觉、普格、宁南等地,最高峰海拔4500米左右。大凉山主脉黄茅埂,绵亘于自治州东北部雷波、马边、美姑三县境内。最高峰为美姑、马边交界处的大风顶,海拔在4035米。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治州境内地表起伏大,高低悬殊。西部木里境内夏俄多季峰海拔高达5959米,地貌以山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0%以上。高原次之。丘陵、平坝、盆地仅占5%--6%。山地多为高山和中山,相对高度一般在1000―2500米。低山仅见于马边南部和会东、会理之间,以及西昌大兴至黄连坡小庙一带。木里县境内高原海拔一般在4000米以上。高原和山地被河谷分割为条状。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水系纵横流经于山地和高原之中,从而形成了高山耸立,峡谷纵深,山川相间的川西南高山峡谷区。”(《凉山彝族自治州概况.山河壮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5年11月,第一版)。上述地理环境便是凉山人民世代的生态背景。由于凉山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促使生息在这里的人民用不同的生态适应方式,解决衣、食、住、行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也就出现了风格各异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生活在河谷平原地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人民,创造了以耕作为基础的民族文化。生活在高原及高寒山区,二半山(中山地区)区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以半耕半牧及以畜牧为基础的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彝族绝大多数居住于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养育了绝大多数彝族人民,也无时不在影响着彝民族文化的发展。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区经济的影响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前已言之,由于彝族地区地形大多呈高山峡谷,陡坡不平的缘故,彝区耕地被山川河流分割为零星块状。农民为了缩短住宅与耕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节省往来于二者之间的劳力,随耕地而搬迁,造成居住依耕地分散而分散。进一步加剧了闭塞,信息不通,交通不便的状况,导致商品经济观念缺乏。资源要素难以通过市场得到有效的配置。加之彝族地区的耕地大部分分布于30―70度陡坡上,属“望天地”,不存在灌溉条件。并因海拔高,气温低,只能种植一些荞麦、土豆等耐寒的低产作物,其收成好坏全凭天意。除此而外,有些地区缺水、缺电、缺路,自然灾害频繁。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凉山彝区经济基础脆弱,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成为“四川省贫困县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所列出的全国592个贫困县中,凉山就有雷波、普格、木里、喜德、盐源、越西、布拖、金阳、昭觉、美姑等10个(《光明日报》1997年1月10日四版)占全州17个县市的49%。1993年底“17个县市低于‘八五’指标的贫困人口尚有210万人。人均纯收入低于400元以下的建卡有17万户,87万人”。而令人值得沉思的是这些贫困户主要集中在高寒山区,其次才是二半山。由此可见,自然地理环境对彝区的经济发展与否,是有着至关要紧的影响的。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笔者认为:彝族同胞居住的有些高寒山区,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严格的讲,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这些地方的生存空间,应让位于野生植物及动物,让位于植被生态。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下,生活在山区的彝族人民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近年来,部分彝族人民已经开始改变“你有你的衙门、我有我的高山”安于现状的旧观念,意识到在难于生存的高寒山区发展经济实属不易,开始走出山门。有的去经商,有的向平原迁徒。告别故乡,意味着故土文化的解体;意味着去接受新的文化。这本身就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但使这部分彝民更加陷入困境的是,社会上有一部份人,非但不欢迎他们去接受新的文化,反而阻扰他们接受新文化。单从高寒山区向二半山及平原搬迁的彝民这部分讲,就遇到不少阻力。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遇到当地土著的阻扰。他们认为:蛮子下山,侵占土地,设法予以刁难。比如设置障碍,不让其落上户口;制造舆论,视其为盲流人口等等。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有关部门迫于当地人们的不满情绪,不感公开支持搬迁户。听之任之,致使部份搬迁户成为无政府状态。加之长途迁徙花费太大,不少搬迁户因此陷入困境。政府有关部门如能将其列如扶贫范围,他们必能适应新环境,走上脱贫的道路。这里还有必要提出的是,如果我们从自然生态思维方式出发,便会发现,高山和平坝相辅相成,相互依赖于空间。清朝梅曾亮在其所著《书棚民事》中有一段关于高山和平坝之间生态平衡关系的精辟叙述。曰:“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石不随其下。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仍受侵溉。今从斧斤童其山,而以锄犁蔬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壑涧中,皆填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地而病有谷之田”(转引自余谋昌《当代社会与环境科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一版)。梅曾亮明确的指出了高山生态的重要性,阐述了如果高山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便保护了高山区水土不至流失;同时,也保护了平坝生态道理,他的观点和现代生态学是不谋而合的。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但是,目前凉山州有的山区,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毁林开荒过度,土地植被受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耕作层浅,土地瘦薄,“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高寒山区不仅自身生态失衡,而且使二半山及河谷平原的生态环境也潜伏着“失衡”的威胁。因此,这些地区要想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只有向二半山和平坝移民搬迁,搞移民扶贫。这样,一方面既为生活在不利于生存的高寒山区彝民找到了出路;另一方面,由于让出了空间从而恢复了高寒山区的植被,并因此而又保护了二半山及河谷平原的生态。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农业生态学的战略眼光探讨凉山农业经济的发展,应该采取:高寒山区空间应是植被的生存空间。居住于二半山的人们便可以采用脚踏两地的办法发展经济。即一脚踏于高寒山区发展畜牧、一脚踏于二半山区发展多种经营。坝区人们则立足于本地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商业等。否则,居住在缺少生存条件的高寒山区的彝民便难以摆脱年年扶贫,年年返贫的怪圈。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凉山彝族风俗的影响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山川地理环境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风俗和习惯,从而表现出民俗对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选择性。人们不仅从自然界获得赖于生存的生活资料,而且和自然界发生精神上的联系。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民俗。居住地域、生存方式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往往形成谋地区人们所遵循的民俗也不同。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与凉山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按照文化传播学理论认为: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传播、影响的结果。而凉山地理环境的险恶,首先构成阻碍人们与外界交往的天然屏障。如前所述,凉山彝区处于青藏高原边缘的横断山脉北段向四川盆地之间的过度地带。在北起大渡河边,南到金沙江畔,纵横起伏着许许多多的山脉。高山耸峙、峡谷深邃。造成内外交通的困难。生产力低下,经济基础薄弱,文化能力的弱小,无商业贸易要求。解放前夕众多家支的割据统治,凡此等等,使得人们很难打破文化隔离机制中的自然屏障。形成不了频繁往来的文化交流。一言以蔽之。凉山许多地区彝民还无法摆脱对自然的过度依赖。仍处于自然压迫之下。加上社会意识常常落后于社会存在。这样,便给原始宗教提供了生存的土壤。迄今为止,相当一部份彝民意识形态中还保存着图腾崇拜、灵物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魂崇拜等观念。在缺衣少药、生存条件极差的高寒山区要想涤荡人们的原始宗教观念是非常困难的。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食物结构的影响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某地区,某民族食物的形成,是和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生产力方式有关。或者说受到经济条件和生产方式制约,而经济和生产方式从某种角度上说,是由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因此,饮食结构往往带有地区和民族特色。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高寒山区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只能种植荞、麦及洋芋。所以,“荞巴”、“洋芋”便成了生活在高寒山区彝民的主食,另外辅之以燕麦、小麦面等。二半山则适应于种植玉米、豆类、洋芋、荞麦等。故,生活在这里的彝族食物结构较之高寒山区复杂。玉米饭是主食,还辅之以洋芋、荞巴、豆类等。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菜肴,是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指饮食结构中的素菜和荤菜。彝区素菜高寒地带大多为园根制品。如酸菜、园根头、园根丝菜等。春夏之际还辅之以野菜。高寒地带气候寒冷甘燥,人体需要大量的维生素。而园根是含维生素最为丰富的蔬菜之一。这是与彝区生态适应分不开的。二半山地带因其自然地理环境优于高寒山区。所以素菜较之高寒区丰富的多。青菜、白菜、瓜类、豆类等应有尽有。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荤菜,高寒山区以猪、牛羊肉为主。食法最为盛行的是“坨坨肉”、“全羊汤”。这种食用方法,恰好与气候寒冷干燥和生态相适应。因抵御寒风袭击,人体热能消耗大。而牛羊肉本身属热性食物。加上“坨坨肉”的特点是鲜嫩而不腥、肥而不腻,故能多食。此食法可向人体输送大量热量。因此,一个地方的饮食结构是与这个地方的生态适应分不开的,不能人为的破坏食物结构。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服饰的影响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服饰的产生、形成和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特别与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民,因大多居住于高寒山区及二半山,其生产方式是半耕半牧。畜牧业在彝区生产活动中占相当的比重。所以在服饰上也体现出畜牧业的特点。比如“擦尔瓦”、“披毡”等,其制作原料皆为羊毛。彝族大凡人死,尸体必覆一件“双披毡”。双披毡如同汉区棺材一般重要。大多在生前邀请赶毡能手制作好,并加以珍藏以备临时急用。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避寒冷,女子所着裙子,采用层迭以增保暖。脖颈佩围牌,以防寒气袭入。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区山川阻碍,形成居住分散,并因彝族支系复杂,政治经济发展不一,于是形成凉山彝族服饰种类繁多,五彩缤纷的状况。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服饰,一方面有通常着装,节日盛装之分;婚服、丧服、祭服、战服之别外,还体现出性别、年龄、生育等标志。从而折射出社会功利性。另一方面,不同地区,创造和形成各自不同的服饰。义诺地区盛行大裤脚,圣乍地区则流行中裤脚,所地地区又着小裤脚。女子着装更是异彩纷呈难以描述。总而言之,随着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彝族服饰也因地制宜,体现出自然的功利性。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婚姻的影响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先值得提起的是,通常人们在议论彝族婚姻时,往往提出彝族婚姻实行买卖和包办婚姻。其实,彝族婚姻只存在包办婚姻,不存在买卖婚姻。其原因是彝族婚姻实行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违背了这三条原则,解放前要受到彝族习惯法的惩治。买卖婚姻的不正确提法在于间接否定了彝族婚姻的这三大原则。比如说两家想结成因缘,首先应是不同家支同等级、同族,而后才谈得上“五惹者”(聘金)。聘金的多少,一般是视女方的社会地位和才貌而定。如果是同家支,不同等级,不同民族要提出缔结婚姻,纵使你用重金娶之也是徒劳的。而买卖婚姻的提法,容易使人误解为只要出得起钱,便可随便娶人为妻。这与彝族婚姻习惯法是相悖的。包办婚姻则在凉山彝区是客观存在的。存在的原因是有自然地理环境作背景。要讲清楚包办婚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不仿先从“婚姻自由”所具备的条件谈起。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现代社会的婚姻形态是“婚姻自由”。其婚姻实现轨迹是:男女双方由相识而后谈恋爱。在谈恋爱过程中达到相互理解、志趣相投,从而建立感情促成婚姻的实现。反之,男女双方便无法结合。也就是说婚姻是否能实现,完全取决于男女双方自己。这种婚姻,如果我们加以认真分析,便不难发现,其婚姻基础是建立在时间和空间之上的。若无时间和空间的保证,男女双方便无相互接触的机会。无相互接触的机会,恋爱便无从谈起。因此,也就谈不上相互理解和建立感情。自然男女双方婚姻便无法实现。明白这一点,我们就对凉山彝族的包办婚姻便有了客观的认识。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居住人口的特点是同宗聚居。而彝族的婚姻习惯是同宗不婚。这样,客观上造成了女性只能远嫁他乡。可是他乡与故乡为高山大川所阻碍。交通困难,信息闭塞,解放前的彝族妇女足不出户,整日在家劳作。故有“妇女行走不离屋檐前后,头发长,见识短”之谚语。不同宗族的青年男女根本无接触的机会。要想自己寻得意中人谈何容易!由此,婚姻的实现,只有寄托于那些外出的彝族男子身上。靠他们在走亲串寨时发现某家女子尚未出嫁。估量自家寨子某户未婚小伙子与之匹配后,便商议着两家可否成为姻亲。媒人由此而产生。彝族称为“虎呷”。此时,主人家便要了解对方是否为同家支、同等级等。经过一番了解之后,可以便答应下来。媒人回本寨。将次信息传递于男方父母。男方父母根据媒人提供的情况,并凭自己的阅历作出决断。如认为可以,便派可靠之人随媒人至女方提亲。彝族称“五惹木”。一但“五惹木”之后,标志两家姻亲的建立。双方以此为契机相互往来。增进彼此的了解,进而双方满意便发展为举办婚礼。如双方或某一方认为不妥,也不可解除婚约。因地理环境导致的此种婚姻形式,青年男女间的接触无时间、空间保证,不便相互了解,感情基础也就无法建立。这样青年男女只有听凭媒人之言父母之命,包办婚姻由此而生。正因为如此,解放前,大多彝族青年女子一俟结婚,便失去欢颜。她们明白,结婚意味着离开亲生父母,离开养育她的故乡,离开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和邻里伙伴;而到一个陌生的家庭,陌生的地方,与一个陌生的男人生活。路途漫漫,前途难卜,何时能返故乡?凡此等等,结婚如同生离死别,产生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妈妈的女儿》是很自然的了。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此可见,包办婚姻在相当程度上为地理环境使然。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地区教育的影响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地区教育是彝族文化的构成要素。而凉山自然地理环境是彝族文化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凉山彝族教育问题便与凉山自然地理环境结下了不解之缘。具体说来,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凉山彝族教育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直接影响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前所述,由于凉山彝族多居住在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从他们所居住的地貌特征考察举目头足之外,多是崇山峻岭,密林深箐。交通闭塞,信息沟通困难。“对面喊声听得见,走路要半天”。学生步行上学费时涉险。由此,寄宿制学校应运而生。但寄宿制学校的家长与学生却因柴米之忧而疲于奔命。学生教育时间得不到保证。尤其是全国统一的课程与当地环境风马牛不相及。其课程内容不能反映学生学生生活环境的客体概念。靠死记硬背学到的一点概念又与他们所接触的客体不相吻合,不能对号入座。因此,在教学中不能诱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机械,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加上彝族学生的母语是彝语,其学习难度可想而知。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另一方面,由于凉山地理环境多为高山大川,土地分布因此而不成片,迫使彝民居住分散,故给政府在教育布局上带来很大困难。按办学的客观规律及目前我国的财力,政府不可能在三五家或十来户门口也办上一所正规的学校,但又为防止学生因住地和学校空间过远而辍学的现象,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于是村小星罗棋布于彝区各地。这样,便又拉长了教育战线,造成信息交流上的困难。并使国家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因而无力顾及这些学校的教学设施。由此,进一步影响到教学计划的实施。最终体现出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凡此种种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波及到教师队伍的稳定。造成凉山基础教育相当薄弱的状况。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间接影响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凉山彝区教育的间接影响是指,凉山自然环境通过影响彝区社会文化,从而影响制约彝区教育的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由于凉山彝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恶劣,使凉山彝区农业经济脆弱。我们知道,教育发展与否,决定于经济基础雄厚与否。凉山彝区基础教育的落后与凉山经济基础薄弱是分不开的。一方面政府为发展教育,提倡子女读书,追求儿童入学率。另一方面彝区人民为养家糊口,急功近利,叫其子女在家务农。使得凉山彝区新文盲不断出现。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经济的落后,导致彝区社会发展缓慢。直到解放前夕,凉山彝区还基本上处于奴隶社会。截止今天,沿海一带已跨入现代化社会行业,但凉山部分彝区还处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作原始,肩挑手扛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众所周知,社会发展程度越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迫切,但凉山彝区居民生活与现代社会恍如隔世。这种状况造成了彝族人民对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既然接触不到社会竞争,子女就业方面的压力,既然接触不到现代技术的挑战,当然就认为,子女上不上学是无所谓的事了。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自然地理环境使得彝区生产结构复杂,进而影响到凉山彝区的教育。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凉山彝族绝大多数居住于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从而形成半耕半牧文化。牛需有人放,羊需有人牧,马需有人管。如果家中儿女都去上学,这一切都将付之东流。面临的将是无以维持生计。因此产生不愿送子女上学或者辍学的现象。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彝族人民生活在高寒山区及二半山区。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中所养成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与汉族迥然不同。这些特点对彝区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民希望在彝区实施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尽量地体现本民族的习俗、道德,价值观念乃至宗教信仰。也就是体现彝族文化。而如果教育实施计划要按彝族人民的愿望施行,则要牵涉其他少数民族的教育实施。全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在政治地位上是平等的。这里面有个尽可能体现民族文化也平等的问题。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仅以宗教为例,我国民族地区就存在万物有灵、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萨满教、藏传佛教、小乖佛教、伊斯兰教等诸门派。还有天主教和基督教诸宗教派乃至道教等种种信仰,这以汉族地区儒家学说为基本规范的情况是迥然有异的。一般说来,宗教(包括原始)。同道德、习俗乃至价值的观念一样,是保持和传播文化的机制。这一点,他们与现代教育在基本功能上是一致的。所以相互之间并非完全不能兼容。但是,现代教育特别强调“以发展为目标,以未来为导向”(孙若穷《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念》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它并不偏爱彝族文化,也不承认有碍于其目标实现的其他少数民族宗教。所以使得凉山彝区教育的规范较之内地的一般教育更复杂多样化。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宗上所述,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彝区基础教育薄弱的状况,必须要使彝区人户的居住要相对集中。因此,在难以生存的高寒山区生活的彝族人民往二半山和平坝地区迁徙集中,从发展彝区教育的规律来讲,也是应予支持的。R3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