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之中的广西彝族毕摩文化
摘 要: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核心,是各地彝族人民的精神依托,也是祖国文化遗产之一部分。在广西,彝族人口不多,居住也比较分散,但毕摩文化的影响仍然相当深远,不仅彝族同胞信奉自己祖先创建,并世代传吟毕摩经,而且彝族住地周围的壮、汉、苗、瑶、仡佬等各族人民,也对毕摩文化怀有一种崇敬的心理和尊从的态度。毕摩文化牵动着岭南西路彝区民俗民风,促成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事象,激励着彝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鼓舞世代彝族人民战胜强敌和自然灾害。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广西彝区,毕摩文化亦呈现淡化和消失的趋势。抢救和保护广西彝族毕摩文化,同样是彝区各级人民政府、民族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工作。各级人民政府、民族文化工作者和广大彝族同胞,都应该以这一抢救和保护工作为已任,认真抓好这项工程的实施。具体说,一要注意保护毕摩文化的形成条件和生态环境;二要注意培养毕摩的后继人;三要加强发掘、整理和研究,纳入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四要与旅游事业联系起来,促进经济生产和四化建设。
关键词:濒危;毕摩文化;抢救
“毕摩”是彝族人对本民族民间祭司的总称,不同的彝族支系和不同的彝语方言区,有不同的谐音与他称。在广西彝区,多称“腊摩”、“萨喃”、“毕帕”、“卑目”。其中广西那坡彝族习惯上将大毕摩称为“腊摩”,二毕摩称为“萨喃”。毕摩文化,是由古代彝族祭司、巫觋毕摩创立和传承的一种世袭文化。它是彝族文化精髓和核心,是自古以来各地彝族人民共同的精神寄托。广西彝区也同滇、川、黔各省彝区一样,盛行毕摩文化,并以毕摩文化为中心,引发出各种各样的民俗文化事象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风,与当地各种领域的文化基因紧密地联系起来,构成绚彩斑斓的生活画面。这里,就笔者家乡毕摩(即当地的“腊摩”、“萨喃”)活动为中心的毕摩文化传承的情况,作些阐述。
一、多彩的广西毕摩文化
作为观念意识形态的文化,总是有它产生、发展和消失的过程。千百年来,毕摩文化牵动彝区的民俗民风,促成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事象。毕摩在当地各种重大的风俗礼仪活动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1、岁时风习中的毕摩与毕摩文化
毕摩在广西那坡彝区的称谓“腊摩”一词为当地彝语音译,原意为母虎。多少世代,几经变化,自从“腊摩”被立为祭司以来,他们全是男性,放弃了原先母性的含义,而直取义于虎祖,以示其虎威。当地彝族崇虎、敬虎,称虎为祖宗。民间亦有许多虎变人,物虎变,虎生人的传说和故事。尽管这些传说和故事,不能成为什么科学论述的依据,可它体现了该地区彝族人民的一种心理特征。表现了他们的崇尚意识。
腊摩(广西毕摩),是彝族社会风俗习尚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宗教观念的逐渐淡化,腊摩的一些大规模的宗教祭祀活动已不多见,而当地彝族的各种岁时活动却离不开他们的主持。作为本民族传统的习俗,岁时节庆是这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着彝族人民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历千年而不衰。腊摩在历代岁时节庆活动中,一直起着主心骨作用。过去时代,各种节日以祭祀祛邪为中心,自然由腊摩及其弟子萨喃、毕帕执掌其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大部分节日偏重于歌舞或向歌舞盛会方面发展,却也仍然离不开“腊摩”主持祭祀活动。离开了腊摩的主持,就调动不起众人的积极性,歌舞娱乐就开展不起来。
春节,是我国各民族传统的重大节日,彝族也同样以这个节日为当年第一个重大岁时活动。这个节日,腊摩的主要任务是为本寨乡亲们占卜凶吉,为乡亲们图个吉利祥和。正月初一凌晨,“腊摩”待其子女们“抢鸡头”、“夺仙水”和“买牲口”活动结束后,就在自家堂屋摆上一张大方桌,作为案台。案台上摆祭一盆迎祖菜、4条粽子、9杯酒、9双筷子,还有内装各种小法具的法袋。“迎祖菜”(也叫“花菜”)是当地彝族祭祖和待客专用菜肴,有碗装、盘装、簸箕装,视不同场合用不同装法,菜肴以豆芽作底、虾米铺面、煎蛋片作顶花。各种用料分别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祭祀开始,“腊摩”穿着简便的法衣(短衣短褂)、头缠黑头帕,左右肩披着彩巾和方格巾,站在堂屋正中,向祖灵叩首拜三拜,然后到案台靠近火灶一侧坐下,把肩上的方格巾取下来盖着双腿,接着从法袋里取出卜签,在祭品上方晃动三次,脱下卜签箍儿,右手拿着松开了的36根卜签,朝左手掌上拍打3次,又分别在左右肩上拍打3下。尔后,左手开掌在两腿上,掌心朝上,把卜签头部落在左掌心上,右手由拇指和另外4根手指,围成个圆箍,松套在卜签的上半段,一面把卜签摇得喳喳响,一面用特定的腔调念唱《惦祖歌》,逐一为家人和前来贺岁的乡亲们占卦丰年,祈求安康祥和。
除了春节,还有个开年节,其日期是正月初八至初十或初十五(各寨日子有别)。腊摩在这个开年节日中,主持当年全寨性的第一次族祭,并以占卜方式,选定当年的“麻公”(重大节日领舞人)。
初八上午,各家各户先将春节期间摆在自家神台上祭祖的酒肉和母粽取下来温热吃掉,表示新春家祭结束。接着,户主们各自带着酒肉祭品,集中到舞坪(跳弓场)上,祭供寨神。腊摩、萨喃穿戴着礼服、法衣,带着各种法具,在姐妹们的奉陪下,早早来到舞坪,端坐在寨神庙门口的法凳上。寨上已婚而又未当过“麻公”的男士,云集于跳弓场上,听候腊摩为他们占卜,随时作好当选“麻公”的准备。
中午12时许,腊摩、萨满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一手持卜签,面对寨神庙,空划几圈,又向寨神庙撒去3把米,念诵几句祷词,宣告当天节日活动开始。邦郎们依照“腊摩”坐回原位,解开卜签,念唱祭祖词。
腊摩念完祭祖词后,按照场上候选男士成婚先后顺序,分别为他们占卜。方法与正月初一在家为各家各户占卜相同,即一面唱词,一面掰数卜签,一人掰3回。这3回中,有两次逢双,即表示当卜者被选上了“麻公”。腊摩的占卜,带有神旨意念,因此,凡被占中的人及其家属,一般都乐意接受这个义务。如若只有1次逢双,甚至3次中都没有1次逢双,则说明当卜者在这年内没有资格当麻公,腊摩要改卜他人,直至选中为止。
以后,在各种节日中,腊摩同样主持各个环节的祭祀活动和念诵经词。特别是当地一年一度盛大的歌舞性族祭节日―――跳弓节,腊摩和他的搭档“萨喃”连续四天在跳弓场和特定的山头,摆开阵势,念诵各种各样经词和跳娱神舞。全族百姓根据经词内容和动作趋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歌舞和其他娱乐活动。没有腊摩和萨喃的经词及动作趋势作向导,节日活动也就无法开展,这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
2、神圣的证婚、证词
滇桂两省(区)交界地区的彝族婚嫁礼仪,同样少不了腊摩的主持,原因首先是婚嫁活动的大部分环节,都伴以各种大小不同的祭祖仪式,这些祭祖仪式,须由腊摩来念经诵词。其次,腊摩亦以一个神权代表,主持婚嫁仪式,为百年夫妻起到一种精神上的担保和凝聚作用。他们起到了一个神圣的证婚人的作用。他们在婚礼各个环节念诵的经词,恰似新婚夫妇立下了终生为伴的山盟海誓。
祭祀及其经词起源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拿今天的科学态度和眼光去分析似乎无多大意义。然而它又作为某种精神和愿望的寄托,盘踞在人们的头脑中。以婚嫁来说,它作为夫妻百年偕老的一种精神依托,因而在婚嫁礼仪中就少不了它。
一个寨子的腊摩人数由那个寨子的跳弓场数决定。一般的寨子只有一个跳弓场,即一个祭祀中心,腊摩也只能有一个。个别地方寨子很大,有二三个跳弓,就有相应地有二三位腊摩,新婚男女不同一个村寨的,嫁、娶仪式分别由各自村寨的腊摩主持。若男女双方同在一个村寨里,且那个寨又只有一个腊摩则由这个腊摩两边兼顾:前半天在女方家主持嫁女祭祀仪式;后半天到次日早上,在男家主持娶媳祭祀仪式。
嫁女之日,腊摩于天刚朦朦亮,就被请到主家念经诵词。主家一早起来便将出嫁姑娘的嫁妆摆上中堂。嫁妆旁边置一张饭桌作供台,台上摆着酒肉祭品。腊摩走近嫁妆,用卜签在上方挥划几次,做出祛邪动作,然后,坐到供台边,念唱第一段嫁女经,大意是禀告祖先,主家姑娘即将启程去安家落户,祈求祖灵开路,成全她的婚事。腊摩唱这段经词时,出嫁姑娘和她的同伴跪在供台下方。腊摩念完这段词后,把嫁妆一一清点交给姑娘。姑娘郑重地接过嫁妆,交给身边的姊妹收回闺房,待男方接亲队伍到来才从闺房里搬出。
腊摩主持完点交嫁妆仪式,接唱另一段经词,概括姑娘的身世和出嫁“原因”。……
良父爸吴帕①,良母妈吴帕,
生下了米牙②,养大了米牙。
老天落暴雨,爹妈雨里行,
大地起大风,爹妈风里走,
早盼又夜盼,女儿能帮手。
如今女长大,头高过爹妈,
东头的吴帕,遇着姑娘家,
如遇上香草,如碰着良柴;
姑娘斜眼瞧,姑娘净耳听,
十八唤芳心,二十情意生。
爹妈看女儿,再看那吴帕,
左看是一对,右看是一双……
接下去的经词,大意是说这位姑娘与那位男子结为夫妻是天合、地合、神合、人合,等等。末了,腊摩又改用另一个调子,念唱祈祖歌。
腊摩唱完祈祖歌,又改用另一种调子唱开路歌,大意是请列祖列宗为女儿出门开启一条大路,让女儿顺利到达夫家,顺利创家立业。
腊摩唱完以上歌词,主家才开始摆席设宴,敬请亲朋入席进筵。姑娘在人们进筵过半后,换好新装,与伴娘一起,坐到特定的位置。这时,腊摩以姑娘父母的口吻,念唱教嫁歌。
唱教嫁歌的习俗,不仅在滇桂交界的彝区广为流传,在云南玉溪地区彝族支系花腰人中也有这种婚俗。只是花腰彝是由姑娘的父母本身或他们的代言人唱这种歌,而滇桂边彝族则由腊摩来念唱,因此,它既是腊摩的祭词,也是作为父母宽慰姑娘,让她出嫁后恰当为人处事的口头作品,它勉励姑娘说男婚女嫁是古往今来固有的好规矩,应该把出嫁当作一件高兴而欣喜的事,而不应该把婚事视为不幸的事情。教嫁歌的歌词内容广泛而感人。
腊摩主持婚嫁中的祭祀仪式,念唱婚礼仪式中的各种经词,不仅为男女双方向祖灵表白内心愿望,以祈一世夫妻百年好合,让他们的婚事赋予神圣旨意,而且在客观上,为新婚夫妻起了见证作用。腊摩成了那对夫妻较长时期的袒护人。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前,新婚夫妇或合或分,没有严密的法律可依。在这种情况下,原先主持仪式的腊摩,就成了一位得力的证婚人。腊摩也是小俩口最有权威的精神支柱,一旦小俩口发生冲突,也就自然到腊摩那里去“告状”,请腊摩当他们的调解员。腊摩说的话及不成文的判决,对于男女双方说,都是神圣的旨意,因为他们信从腊摩是通天之人,若不按他的说法行事,则即使不受人的指责也要受神灵的责难和惩罚,后果就不堪设想。
3.新居习俗中的向导
彝族人盖起一间房屋,从计划、备料、定点到正式动工,直至落成、入屋定居,每个环节都有许许多多的大小不同的祭祀和礼仪活动。这些活动,绝大多数由腊摩亲自主持,亲自占定。对于一个新屋主来说,腊摩比那工匠、木石工们更重要,没有腊摩的指点、占卜和压阵,那些工匠和众多的劳力就无从下手。因此,腊摩又常常为本寨民房的建筑出主意,动脑筋,有时还亲自陪着屋主实地考察屋址,确定新屋方位、朝向等等,可谓尽力为民着想。
一个家庭定下了起盖新房屋的主意后,家长和主妇就得接二连三地去找腊摩,让腊摩做他们的后盾,并请腊摩给他们以具体的帮助,使他们的主意和计划得以实施。腊摩也做到仁至义尽,为他笃定建房时间、地点、方位、工匠、材料来源等等。笃定的方式方法:一是观风水、看地形,进行实地考察;二是通过占卜,进一步落实户主心中的计划;三是推算“八字”图,定下有关事宜。除此,动工前腊摩还要在原屋里和新基上举行祭祖和奠基仪式。总之,还在计划和准备阶段,腊摩就大量地动脑筋,想办法,就象为了这一家子打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精神战。
立柱,是农家起盖房屋过程中一道极为重要的工序。它同样伴以腊摩的祭祀活动,以祈安全、牢固。立柱前夕,主家在屋基靠近土坎一端,摆上一张饭桌作为供台,台上摆一些大米、杯酒、硬币之类的祭品。腊摩先在供台做几句祈祷,接着沿屋边缘行一周,每到一个屋角柱根石旁边便停下来,挥动卜签几下,回头将穿好连好的柱子逐排逐条地巡视一遍,最后坐在供台前的一张矮凳上,念唱:
……天神看得见,地祗听得真,
山神看得见,水主听得真,
坪地无邪气,土坎无恶音,
地皮已洁净,石垫扎下根,
二十八条柱,二十八根骨,
工匠过墨线,高低全无误,
主家定主意,时辰我来估,
今日我诵词,老祖听得真,
明晨众人起,大柱竖立起;
大风且莫起,暴雨且莫降,
百年的大厦,一朝要落成。
……
安梁,是立柱工程中的一道工序。众人把四排柱子基本立好,但还没有加楔子。这时,两位小伙子把染红的上梁木抬到底楼中心的横架三脚支架上,腊摩用卜签在红梁木的四周挥扫几下,轻念一段颂词,接着把一只葫芦、一个米粮袋(内装500克谷子或高梁、小米)和一串铜铣一齐吊挂在红梁上,再用卜签在这些吊物周围挥扫几下,又念上几句咒词。最后,叫众人用棕绳把红梁徐徐吊起,一直吊上柱顶,到时有人在柱顶接应。吊上梁时,工匠要在场指挥,两头上下保持平稳,不可一高一低。腊摩一直在那里一面看着上梁,一面继续念咒词,大意是祈祷安梁顺利进行。
房屋建成后,主家要张罗酒肉、饭菜,宴请亲朋,并举行各种礼仪活动,热热闹闹地庆贺一番,并以此犒劳相助建屋的乡亲们,于是就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竣工仪式、入宅仪式、立祖灵位仪式和贺礼仪式。而一旦有仪式,就少不了要请腊摩来主持其中的祭祀活动,祈祷这一家人住在这个新屋里平安度日,如意祥和。入屋仪式,腊摩站在竣工的新屋门口念诵一段咒词,大意同竣工仪式中的咒词一样,说明新屋已落成,主人即将进屋,土气、石气要收敛,竹气、水气、瓦气、茅草气要散开,让主人安然无恙。念完词,腊摩又手持火把,领着主家所有成员跨步入屋。主家成员拿着干柴、三脚架、小铁锅、水粮种以及被褥等卧具,紧跟着腊摩,绕中堂走一圈。末了,腊摩用火把在灶池上方挥动几下,再将火把放到灶池里作火种。户主和主妇把干柴添加上去,正式烧起一堆火。接着,大伙安上三脚架、架上小铁锅煮水,再把卧具置于火灶上方的地板或架床上,把粮种挂到横梁上。一切安顿完毕,腊摩招呼众人入屋。待人们大部分入屋后,主家宰杀一只鸡,放在中堂靠近门口的一张临时供台上。腊摩面朝门外,念诵一段咒词。这段咒词除了禀告老祖,请老祖入屋外,还颂扬主人的能耐和乡亲们的协作精神。
4.生寿葬礼祈祷者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乃自然发展的必然规律。在彝族先民心中,不同的生活环境里,举行不同的、具有见证性的礼仪,都是表明重大事件合理存在的方式。这种方式(也是一种习俗)自古沿袭至今。它蕴涵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愿望,其积极的因素占主要位置。因此,这些礼仪也少不了腊摩的主持和念经诵词。在人生的贺诞、祝寿、送终的大小礼仪中,腊摩除一般的念经诵词外,还要领大家唱酒歌,唱出主家及其亲朋好友们良好的共同心愿。
综上所述,大凡有仪式的风俗活动,都离不开毕摩的主持。毕摩文化贯穿于各种风俗仪式的始终。毕摩文化是彝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彝族人民不断进取,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养料。
二、抢救毕摩文化迫在眉睫
无可置疑,彝族毕摩文化是有一定的消极成分,就其产生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来说,它是一种初级阶段的意识形态。然而毕摩文化中大量的毕摩经、各种礼俗礼仪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歌舞、竞技、表演和工艺习俗,都是先民们长期实践活动中创作和铸成的精神财富,蕴含着彝族先民们聪颖和智慧,是他们辛勤付出的结晶,有不少民主性的精华。遗憾的是,能够充分认识和理解这方面的人并不多,因而造成毕摩文化在不断淡化和消失,而且淡化和消失的速度之快,是人们难以想象的,因为其大部分是口耳相传的东西。抢救毕摩文化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举动,是彝族人民继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彝族地区建立健全先进文化的基础和保障。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风云的变幻,加上一些人为的原因,彝族毕摩文化基因也随着一些腐朽、消极的东西的消失而逐步消失或失去她的光泽,呈现较严重的流失趋势。
其一,毕摩和各类民间艺人急剧减少
建国初期,广西各个彝寨都有不少世袭的祭司和歌舞传人。20世纪60年代以后,祭司们因受各种打击,无心培养他们的继承人,他们本身也随着年岁之高,相继去世。个别还在世,但记忆力不断衰退,更没有再创作的能力,“肚才”不断减少,于是那些各个朝代形成系统,并绝大部分凭口耳相传遗留下来的毕摩经词,也就不断消失。就目前看,能够完整的吟诵各种风俗礼仪经词的人,几乎找不到几个人了。腊摩文化也随之逐步淡化。
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民间艺人也越来越少。20世纪50年代,广西隆林、那坡等县(自治县)各个彝寨,都有不少的歌手,舞蹈传人。他们也都是毕摩文化的传承者,不仅在本地、本民族节日活动中,自乐自娱和为当地群众表演,而且常常被请到地区,自治区首府乃至首都北京表演民族民间歌舞,70年代以后,这种情形几乎不再重现。还有民间的乐器手,他们平时吹拉弹奏,在毕摩文化活动中,起着很重要的伴音和配乐作用,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也连人带舞趋于绝后。目前一两个寨子还有一两位乐手能敲打铜鼓、吹奏葫芦笙,有的乐器,如彝箫,彝胡,口弦,三弦,东西还能找到一些,但除了个别60以上年纪的老人还会摸弄一点外,半百以内的人,还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本民族的传统乐器。
其二,竞技性礼仪活动趋于消失
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中,以毕摩经词为向导,有各种各样的礼仪形式。这些礼仪形式多半是再现或演示本民族先民生产、生活和作战情景,特别是重演先民们狩猎与异部敌人作战场面。这实际上是一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技艺高超的各种竞赛活动,不仅有极强的观赏性,而且带有群众性的体育运动性质,利于培养人们的集体观念,团结协作精神和果敢坚强的作风。然而也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葫芦笙手太少,这种活动基本上失传。
又如,往日每年跳弓节活动上,都有祭司发令,在场的后生矛与盾交加,锤与板相抗的比武场面,如今也少有这种场面出现。所见到的只是动作单调,情绪平平的葫芦笙舞和铜鼓舞,莫说观众看腻,就是参加跳的人也觉得乏味。
其三,经词内容和礼仪程序简化,精彩情节淡化
由于为了迎合旅游事业的需要,各地有关部门常常寻找“特色”场面做陪衬,却又苦于“时间紧迫”,于是对一些世代毕摩创作加工并形成了一定体系的礼仪程序随意删改,使之成为不伦不类的东西,腊摩(毕摩)念经,只作为一个小小的环节,多半是保留一些咒语,祈词。那些故事性和传诵历史的内容,则有意无意省略掉。有意者是为了适应简化了的仪式和活动环节,甚至是为了适应某种政治气候;无意者则是吟诵记不清历史和故事性的言词,他们只记得众所周知的咒语和祈祷之词,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种简化了的模式,这样,昔日体现本民族哲学思想,道德观念,迁徙历史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经词,便在人们记忆中消失了。
其四,民间工匠绝后,工艺趋于失传
广西彝族素有传统的建筑,刺绣,雕刻,铸图,蜡染等等民间工艺。这些虽说以技术为主要表现形式,但其文化内涵与毕摩文化密切相关。特别是彝族服饰上许多刺绣、蜡染和银锡片的花纹,大都体现了本民族心理特征和图腾信仰、崇拜观念,是毕摩文化的内容之一。如今也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各地基本上后继无人。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彝族青年男女迅速接受外来文化,普遍穿戴异族简便的服饰,放弃本民族多样部件、穿戴臃肿的服装,这从各民族文化交融,文化全球化的角度来说,也并非坏事。然而如若没有人关注彝族传统服饰的工艺技术及其文化内涵,没有继续学那些服饰相关的技术,那些工艺也就会很快失传。
综上所述,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其精华部分,甚至失去它的外壳。换言之,彝族的毕摩文化基因在不断流失。这种流失有其自然而客观的原因,也有人为的主观因素所造成,值得我们每个民族文化工作者乃至每个民族志士的密切关注。有了密切关注,才有可能进一步认识其后果的严重性,而后寻找解决问题的主意和办法。
三、一些必要的抢救措施
抢救毕摩文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启动的“抢救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总体上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和人民政府关于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的政策和法律、法令。然而在具体贯彻执行过程中,事情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顺畅。比如在广西,近年来立法部门也颁布了一些这方面的条例,但具体以项目实施。而彝族因为人口少,加上政府机关没有什么要人,因而尽管有不少需要抢救和保护的对象,却争取不到项目,眼巴巴地看着毕摩文化继续淡化和消亡,毕摩文化亦同样如此。
抢救毕摩文化的具体目标,笔者考虑,一要注意保护毕摩文化的形成条件和生态环境;二要注意培养毕摩的后继人;三要加强发掘、整理和研究,将其纳入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四要与旅游事业联系起来,合理开发利用,促进经济生产和四化建设。
生态环境,也是事物生存载体。在广西,彝族毕摩文化生存的载体,首先是世代流传的各种风俗仪式,其次就是毕摩本身及其后继人。各级政府对健康的风俗仪式,应当予以支持和保护,使之能够正常开展活动,让毕摩及其后继人在这些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和创造能力。
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人类社会变革的需要出发,抢救口头与非物质文化的目的,既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也是为了开发和利用,为发展经济服务。我们要在抢救并加以保护的基础上,将其中精华部分加以升华。这是因为这些文化毕竟来自于民间,不说它是“下里巴人”,但也确实是比较粗糙的东西。况且,艺术是要靠人们精雕细凿,不断地加工修改,方能成为更多人所赞赏的精品。再说,毕摩文化及其所展示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些是毕摩祭祀娱神的需要而创作,有些是人民群众为了适应自我娱乐或自发性地表达某种感情愿望的需要而编创,而我们当今所需要的就不仅仅是自我娱乐或自发行为的效能,更主要的是使众多人也能够得到享受,这就需要宣传,需要表演。要宣传,要表演,就得加强它的趣味性和规范性。不经过任何加工,把民间的东西原原本本地搬上舞台当然不行。笔者个人观点是,对于毕摩文化及其艺术品种,只要认定它不是糟粕的东西,就既不能把它遗忘甚至抛弃,也不能毫无润色地把它搬上舞台,而是要从社会发展的观点出发,在原有形态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所谓“适当”,就是不能脱离其基本的形态和动律,不能使它走样,更不能以假代真。有道是:“文章是改出来的。”可以将民间的一些艺术品种作为某种文章的底稿,而把我们的升华行动看作是“修改”的行为。还可以将我们的升华工作看作对某种建筑的装修。只有这样,我们的民间艺术包括毕摩文化才有生命力,也才能在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下,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和升华呢?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切入点。比如毕摩文化中的各种经词(包括祭词)和其他的一些口传文化门类(神话、传说、故事等),主要是在全面记录保管的基础上,做好编选工作。工艺类的文化,主要是在材料的选用和设计的花样性上动脑筋。民间舞蹈类的文化,则可以从配乐的旋律节奏、身段的形态、动作的快慢、线路的开辟、面部的朝向等方面入手。属于戏剧类,如边境地区的壮剧、师公剧、提线木偶剧等,则主要充分保留和利用其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优秀的传统剧目和健康的现代剧目,展示我们民族精神,鼓舞我们民族斗志,陶冶我们民族情操,吸引四方观众和游客,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祖国四化建设服务。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于1993年作了个全国性的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的计划,从目前起,将用10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普查、整理和编撰、出版以民间美术为主的中国各地域、各民族、各类型民间文化品种,将民间的剪纸、木偶、石木雕刻、器具、面具、玩具、民居、服饰、刺绣、风筝、印染、编织、饰物等以集大成的方式汇编出版。开展以县为单位的民俗文化科学普查和县别民俗志的编纂工作,其内容涉及各地的乡风民俗,并按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岁时民俗、信仰民俗、民间工艺、口承文艺、游艺、人生礼仪等,进行实地调查和记录整理。最后,要以2000多个县别民俗志汇编成大型丛书―――“中国民俗志”,使之成为中国民俗文化有史以来的首次系统出版。同时,还将以影视、录像摄影、录音等手段记录民俗文化,推出《中国民俗图录》、电视系列片《中国民俗》以及《中国民俗分布地图集》、《中国民间文艺荟萃》、《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中国民俗图文资料数据库”等,但要实现这些宏伟计划,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靠千万人的努力。因为这是个大工程,牵涉许许多多的方面,需要动用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也就需要政府及其所属的文化行政部门的大力扶持。我们对毕摩文化的抢救工作要想办法纳入国家的这一伟大工程,做好几项主要工作,一是大力宣传,制造舆论,包括族内外百姓和政府机关干部的宣传工作。二是积极参与搜集、记录和整理工作。三是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各类专业人员要尽职尽责,按照上级的部署,扎实做好工作。我们也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在人民政府的大力扶持,特别是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一定能够完成我们时代的使命,实现我们既定的目标。
注释:
①抢鸡头、夺仙水、买牲口,均为彝族春节习俗。抢鸡头,即各家在鸡啼头遍时,抢先鸣炮。
②吴帕、米牙:彝语,汉意为“某后生”、“某姑娘”。正式念唱时点明当事者小名。
作者简介:
王光荣(1945― ),男(彝族),广西那坡达腊寨人,广西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俗学、宗教学。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