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从社会自救到文化自觉

作者:侯远高 发布时间:2011-03-23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我们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是一家由彝族知识精英发起并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支持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组织。到2011年3月,这个由专业人员和志愿者组成的公益团队,已经在凉山苦苦奋斗了六年。现在是时候对机构六年来的发展历程做一次梳理,并结合这几年的工作阐述一下我们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理念,以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公民社会组织应该如何构建社会资本以应对少数民族的发展困境和文化颓势。
 
大小凉山是彝族最大的聚居区,300多万彝族人分布在横断山脉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世代从事山地耕牧经济,形成并保持了自己独特的社会形态和文化体系。在高速发展的当今中国社会,这个古老的族群经历了剧烈的社会文化变迁,形成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成为中国发展极端不平衡的缩影。一方面,这里的城镇和工业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对西部自然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大,大小凉山的自然资源得到了全面开发,越来越多的矿产和水电工程项目建成投出,使当地的GDP和财政收入增速较快。截止2009年底,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经济总量跃居全国30个自治州首位,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目标。预计今后5年,凉山将迎来一个“爆发式”增长期,“千亿GDP、百亿财政”的目标指日可待。
 
另一方面,凉山彝族乡村仍有上百万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严重滞后,大量人口无序流动,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毒贩猖獗,盗贼四起,高利贷、拐卖人口和非法劳工剥削屡禁不止,等级观念、家支争斗和买卖婚姻沉滓泛起。更为严重的是,这里已经成为中国艾滋病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毒品和艾滋病流行的彝族乡村,大量人口死亡、伤残和入狱,越来越多的家庭破碎并陷入极度贫困,致孤儿童近万人,青少年犯罪和人口不安全流动凸显,酿成严重的社会灾难和民族发展危机。
 
凉山发展还有更复杂的一面,真正可怕的不是长期持续的贫困和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而是在市场经济和主流文化的冲击下,彝族的文化传统遭受严重破坏,村寨共同体被瓦解,传统道德体系崩溃,导致价值扭曲、行为失范、社会失衡。
 
从2001年开始,北京、成都等地的部分彝族学者开始密切关注家乡的毒品和艾滋病问题,并组织开展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及其社会后果。为了呼吁社会并推动政府,也为了运用学科知识找到解决社会危机的办法,2005年3月,我们毅然回乡创办了这个中心,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国内外公益组织的资金及技术援助下,依靠民间力量,激发民族自强意识,采取了一系列社会自救行动。
 
2005年初,当我们进入受毒品和艾滋病严重摧残的乡村社区时,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是用我们获得的有限资金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我们首选的目标人群是那些缺乏基本生活保障且失学辍学的孤儿。我们最初尝试了两种救助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在布拖县特里木镇创办了一个全寄宿制的爱心班,第二种办法是在竹核乡资助50名孤儿就近读书。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如果只提供资金和物资资助孤儿读书,并不能有效解决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也不能让他们摆脱不良的社会影响。只有集中管理的爱心班模式才能确保这些孩子们获得综合救助并有一个稳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找到了解决孤儿问题的办法以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推广这种模式,扩大救助范围。为此,我们开展了致孤儿童的系统调查,并把调查过程和结果拍摄成一部专题片《大凉山孤儿》。随即,在北京召开了一次研讨会,向社会公布了调研结果,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凉山孤儿采取救援行动。此后,十余家慈善公益组织陆续进入凉山开展儿童救助,先后创办了40余个爱心班,使2000多名孤儿获得了长期的综合救助。其中,由我们中心自己管理的爱心班就有12个。为了获得长期支持以确保爱心班的孩子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我们成功推行了“一对一委托助养模式”,搭建了一个社会支持平台,吸纳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广泛参与,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捐赠群体。
 
我们选择的第二类扶持对象是受毒品和艾滋病严重影响,生活陷入极度贫困的家庭。我们的做法是组织他们开展生产自救。先后实施了“受毒品和艾滋病危害的彝族妇女手工产品市场发展计划”、“借猪还猪项目”和“滚动发展多胎山羊项目”。尽管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受益户获得的经济效益不稳定,但实现了增收的目标,在一定承担上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处境。
 
我们选择的第三类扶持对象是农村贫困家庭的女孩,帮助她们摆脱贫困和性别不平等的困扰,获得经济和社会发展机会2006年8月,我们建立了一个农村女子技能培训基地,开发了系列培训教材。先后招募600余名贫困家庭的16-19岁女孩接受系统的就业和创业培训,然后,与企业签订安置协议并定期回访,形成从技能培训、就业安置到跟进服务的劳务输出模式。2010年8月,我们争取到100万天使助学资金,在凉山民族中学开办了一个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女子高中班,全额资助60名品学兼优的农村女孩完成3年的高中学业,并培养她们服务社区的意识和能力。
 
在开展慈善救助和扶贫创新的同时,我们做的另一项更急迫的工作是广泛深入开展大众健康教育,增强乡民抵御毒品和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为此,我们创造性的开展了几项持续到现在的工作:
 
一是实施“利用彝语戏剧开展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巡回宣传计划”,成立了一个彝族乡村艺术团,组织民间艺人和农村青年,将民族艺术与禁毒防艾结合在一起,自编自导彝族母语戏剧《噩梦初醒的山寨》,坚持4年在大小凉山彝族乡村巡演400余场,观众人数达30余万。创造了彝族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形式。
 
二是组织并培训出一支农村青少年同伴教育队,开发了一套《彝族青少年同伴教育培训手册》和一门《健康与生活技能课程》,用于提高农村青少年沟通和交流的技巧,普及大众健康知识以及应对高危行为的各种策略。用4年时间,深入乡村和学校,完成了对9000多名彝族青少年的系统培训,创造了用彝语对青少年开展参与式健康教育的方法。   
 
三是开发《彝族乡村妇联干部艾滋病工作培训手册》和《彝族妇女健康知识读本》(彝汉双语画册),对凉山艾滋病问题最严重的10个乡87个村的妇女主任和妇女骨干进行了脱产培训,并指导她们回村对1万余名彝族妇女进行了面对面、人盯人的艾滋病教育。
 
四是建立了一个彝语影视和音乐制作室。在国家民委和中央民族大学的支持下,拍摄了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的艾滋病宣传教育片《珍爱生命》,并翻译成6种少数民族语言在民族地区免费发放和播出。200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我们录制并播出了第一部彝语广播剧《瓦拖村的故事》。目前,我们正在壹基金等机构的支持下,把戏剧《噩梦初醒的山寨》改编并拍摄成彝语电视连续剧。以期用传播速度最快、感染性最强的方式深化禁毒防艾教育。
 
上述工作的显著特点是激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依靠乡村自身的力量开展工作,弥补彝族乡村健康教育的空白,增强乡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能力,凝聚社会和人心。
 
事实上,这几年我们在凉山的工作,目的不仅是慈善公益和禁毒防艾,而是在寻找一条基于彝族文化的发展道路。凉山彝族乡村持续贫困和社会冲突的原因,是教育的缺失和文化的边缘化。教育的缺失表现在彝族农村成年人大部分是文盲和半文盲,缺乏适应现代生活的劳动技能和思想素质,不能分享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机会;文化的边缘化表现在他们既不懂汉语文,也不能通过彝语文获取现代知识和信息,导致他们与现代生活相隔膜和抵触。即使进入城市谋生,也因为存在文化障碍而遭受就业歧视和社会排斥,不能公平的获得法律保障和公共服务。
 
因此,凉山彝族乡村社会发展最需要的不是板凳(政府正在凉山实施送板凳工程),而是知识和文化公平传承的权利。要在彝族乡村传播现代知识和信息不能完全依赖主流媒体和学校教育,而是要依靠彝族文化自身的发展,建立以彝语文为载体的能够覆盖大小凉山村村寨寨的文化传播平台,包括彝语电视台、广播台,彝文报纸、书刊、网站、出版社。广泛吸收各民族文化,创新彝族文化,推动彝族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形成彝族文化产业链,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
 
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少数民族视角的发展观,在尊重地方性知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我们编排第一部凉山彝语戏剧,制作第一部彝语广播剧,拍摄第一部彝语电视连续剧,举办第一届彝文剧本创作大赛,召开第一届彝族母语文化艺术发展学术研讨会,组织彝文作家研修班。与此同时,开发针对不同人群的双语培训教材和知识读本,培训乡村教育者,广泛传播健康文明知识。凡此种种,都是为了发展母语文化以强化乡村教育。从消除贫困和疾病传播的社会文化根源入手,把禁毒防艾、扶贫创新、社会公益与乡村治理和民族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期恢复乡村社会的内在活力,重建社区规范,培育新的发展主体。
 
六年来,我们是在国家大力支持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背景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是在国家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的现实状况下,确立了机构的使命和社会服务的目标;还因为长期的专业训练使我们能够运用学科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根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有所作为。作为一家由知识精英带领的团队,我们不只是在填补一些社会发展的空白,更是想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走在时代的前面,不断地引进新的思想和社会资源,开拓新的领域,为凉山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然而,这六年的路是非常不平坦的,从理事到每个员工们都承受了各种压力。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又始终是困扰机构发展的严重障碍,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仍然是制约机构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我们毕竟从事的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事业,我们所做的工作实实在在的满足了一些社会需求,给凉山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揭开了少数民族地区公民社会建设的序幕。这些成绩都要归功于支持我们的各级政府、国内外慈善公益组织、学术机构、企业和个人,正是你们的正心诚意熔铸了一道彩虹桥,把凉山和外面的世界紧密连接起来,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使更多的人能够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面健康安全有尊严的生活下去!
 
各位朋友,六年的公益实践,让我们深信,在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参与下,这条从社会自救到文化自觉的民族自强之路会越走越宽广。谢谢大家!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