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观点与学术争鸣

浅谈把毕摩文化资源转变为毕摩文化资本的途经

作者:​马德清 发布时间:2008-03-05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内容提要:毕摩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在民间的长期实践形成了传统的文化资源。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的存在,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的悠久和发展的趋势。对毕摩文化资源的研究,重要的并不是去研究这种文化资源的内容和形式,重要的应该是要研究和探讨如何把这一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的途经,使这一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存在于社会,为社会服务,为群众服务,最终体现其真正的价值。
关键词:毕摩文化;转变;资本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bimo1.jpg
mE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毕摩文化,跨越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以深厚的蕴涵和恢宏的气势传承彝族文明,以独特的文化功能独树一帜,促进了彝族地区社会历史的发展。丰富多彩的彝族毕摩文化,涵盖彝族历史、天文、地理、科学、宗教、哲学、教育伦理、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礼仪、医药、服饰、饮食等文化,在彝族人的生活生产中可以说是无所不在。mE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涵盖彝族各种文化,是彝族文化的核心。面对世界民族文化的竞争和挑战,怎么把毕摩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是研究毕摩文化的主题。mE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重新认识毕摩文化的地位

对毕摩文化,现在还有一些不同的认识,甚至还有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论说。再认识毕摩文化的地位,是研究毕摩文化,把毕摩文化资源转变为毕摩文化资本的前提和保证。毕摩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资源的中心和总和,包涵着彝族传统文化的各种形式各种内容,是彝族原生文化的积累和继承,它在彝族人的历史、宗教、教育、生活、生产、礼仪、道德规范等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毕摩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彝族历史的进程。在彝族的历史上,彝族分为五个等级,就是“兹、摩、毕、庚、卓”,“兹”是指掌握权利的土司,是彝族人社会的最高层次;“摩”是指掌握权力调解各种纠纷矛盾的司法机制,相当于当今社会的公安、检察、法院的综合;“毕”就是从事宗教信仰活动、主持宗教仪式的文化人,还担负着编造文字记载史料等事务;“庚”是能工巧匠,负责管理农耕养畜修造房屋制造各种用具器材技术的发明创造的阶层,属于科技族阶层;“卓”是指从事农业畜牧业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这五个等级中,最受人民大众尊敬和欢迎的是毕摩。在彝族的历史上,无论是什么战争,发生什么样的家支械斗,敌我双方都不得伤害毕摩,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毕摩代表着神圣的宗教信仰,代表正义,主持公道,主持各种法事,行使神的旨意。所以,毕摩在彝族人的心目中是最神圣的。mE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是彝族文明历史的发明创造者,是智慧的形象和代表,精通历史、天文地理,语言文字、礼仪、宗教、医疗等。所以,在彝族历史上,毕摩是最有影响最有威望最有地位的等级和阶层。毕摩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无所不包。只要有毕摩的地方,都有彝族语言文字的使用,都有浩如烟海的彝族文化的典籍,都有诗歌经文的吟诵,都有除去病痛的福音。在彝族人的历史上在彝族人的生活中,不能没有毕摩文化,各种宗教仪式需要毕摩,传导教育伦理需要毕摩,推测天文规律需要毕摩,医治病痛需要毕摩,记载历史需要毕摩,除恶抗邪需要毕摩,调教心理需要毕摩。毕摩文化在彝族人的生活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所以,正确认识毕摩文化的地位,是把毕摩文化资源转变为毕摩文化资本的重要环节。mE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采取措施保护毕摩文化 

毕摩文化有有形文化和口头文化两种,就是典籍和口传,多数的毕摩文化散落于民间。许多的毕摩文化资源在历史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少的毕摩文化资源已经濒临绝境,特别是仅存的一部分毕摩经书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现在传抄的书面经文也是残缺不全。采取措施保护毕摩文化资源,是要把毕摩文化资源转变为毕摩文化资本最基本的工作,没有保护就没有继承和开发。有了保护,才谈得上转化的问题,有了保护才能有效地将毕摩文化资源转变为毕摩文化资本。首先是应该按照民族区域自法,出台保护毕摩文化的政策或保护条例,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对毕摩文化遗产的保护。其次是把保护毕摩文化遗产列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重中之中,州县市都要把保护毕摩文化遗产列入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多种形式,对毕摩文化遗产加以全面保护,不能歧视,不能排斥,不能冷落,更不能糟蹋破坏。同时采取措施恢复毕摩文化遗产景点,如美姑县毕阿史拉则的藏经楼等的修复和完善。mE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收集整理毕摩文化典籍 

由于历史上政治、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少的毕摩文化遗产流失和毁坏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毕摩文化遗产已经支离破碎,失去了完整性。收集整理毕摩文化典籍,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凉山彝族自治州幅员辽阔,六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村村寨寨的千家万户都有毕摩文化遗产的保留和残存。收集毕摩文化遗产资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必须下大的工夫,进行摸底普查,广泛开展有赏征收。在收集过程中,采取边收集边整理的办法,科学整理,分类建档。要采取多种形式,以实际行动收集毕摩典籍,发动群众广泛收集征收散落流失在民间的毕摩典籍,建立毕摩文化遗产资料库。mE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搞好毕摩人才资源调查 

毕摩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还是以人为本,发挥人的积极性。毕摩,是凉山彝族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是彝族文化人,是凉山州民族文化的人才,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改变人才观念,不能只把现代知识分子作为文化人,而把毕摩歧视为遗忘的角落。人才理念的导向应该是全方位的,不能割断历史,树立毕摩也是民族文化人才的新理念。凉山州究竟有多少毕摩?毕摩的现状如何?我们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现在的毕摩,从年龄上来分类,有解放前的老毕摩,是原本的世袭原创型毕摩,他们人数不多,是属于资深望重的毕摩。有解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中性毕摩,他们在毕摩中占比例最大,人数最多,是一代承前启后的毕摩。有近期发展起来的新一代毕摩,这一批毕摩都是三四岁左右的年轻毕摩,他们是跟着父辈学会的毕摩,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作毕经验,并且普遍会说汉话,懂汉语,知识面比较广。还有一种毕摩是正在学习或刚走上毕摩之路的小毕摩,都是些十多岁的少年,他们都是毕摩的学徒,是关键的一代,毕摩文化是否后继有人,就看这一代了。四种类型的毕摩人才,需要调查研究,需要建立档案,做到心中有数。建立毕摩人才库,有利于毕摩人才的开发,有利于毕摩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毕摩人的开发利用。mE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搞好毕摩文化的基本设施建设 

民族文化的建设也和其它行业一样需要基本设施的支撑,毕摩文化的保护、研究、开发利用更需要基本设施的支持。根据凉山州的实际情况,除了美姑县毕摩文化中心以外,还需要在各县市修建有关方毕摩文化的设施,如毕摩文化展览馆、毕摩典籍资料室、毕摩文化研究室、毕摩人才培训中心、毕摩特技表扬厅等。使毕摩文化的保护、研究、开发都有基本设施支持,做到有机构、人员、有房子、有阵地、有载体。mE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成立凉山州毕摩文化艺术团 

毕摩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经典,应该有它的阵地和园地,有载体。成立凉山州毕摩文化艺术团,把毕摩文化的精华编导成独具一格的音乐、舞蹈、相声、特技和其它艺术的文艺节目,搬上舞台,向社会向广大群众进行全面展示。作为艺术表演,具有直观性、娱乐性、趣味性。只有把毕摩文化艺术搬上舞台,毕摩文化才能有效地拓展市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成立毕摩文化艺术团,有利于开辟彝族文化文艺的新领地,有利于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把毕摩文化艺术资源转变为毕摩文化资本。mE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修建毕摩文化服务中心 

毕摩文化,是综合性的彝族文化,具有文化性、宗教性、教育性、医疗性的服务功能。彝族人长期使用毕摩文化,进行心理咨询、研究历史、文字、族史、天文,风水、历法,举行各种宗教仪式。这些都是带有群众性服务性的文化活动。现在,由于思想观念等问题的障碍,彝族聚居地区的毕摩文化活动还是心有余悸,不敢大胆开展各种服务,束缚着手脚,仍然处于半封闭状态。毕摩文化活动不能混同与迷信活动,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到理直气壮,光明正大。建议在西昌、美姑、昭觉、越西、喜德、布拖、普格、雷波、金阳等县市建立毕摩文化服务中心。毕摩文化服务中心集中一部分资深望重的毕摩,通过正规培训,规范毕摩文化的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有偿优质服务,使毕摩文化活动从阴暗走向阳光,从隐蔽走向公开,作为民族文化产业进行开发。mE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八、建立毕摩文化学会

毕摩文化,源远流长,牵涉彝族的各种学科,牵涉彝族的历史学、民族学、哲学、语言学、文字学、宗教学、天文学、地理学、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教育学,医学等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族文化,从学术的角度具有许多研究价值,应该组织学者专家开展各个领域多方面的研究。这就需要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推动毕摩文化的讨论研究。成立“凉山州毕摩文化学会”,有利于对毕摩文化的系统研究,有利于对毕摩文化的集中讨论,有利于毕摩文化典籍的收集整理,有利集中人才,发挥人才优势,有利于毕摩文化的开发,有利于毕摩文化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成立毕摩文化学会,团结有志于研究毕摩文化的学者,有利于毕摩文化的学术交流。mE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作者简历:马德清,男,彝族,凉山州文联主席、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凉山彝族自治州彝学会副会长,《彝族文学报》主编,主要创作文学作品,研究彝族历史文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