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观点与学术争鸣

彝族语言文字规划与实践

作者:木炭彝人 发布时间:2006-11-09 原出处:新浪博客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自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以来,从丰富和发展彝族语言文化的长远利用出发,按照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的民族语言政策,有关部门及国内的有关彝学专家学者先后对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的传统彝族文字进行了整理和规范,并在各省的彝族聚居区试验推行了各自规范(整理)后的彝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推行效果。特别是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四川凉山彝文规范方案,在四川凉山彝区推行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产生了积极影响。
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族文字规划的背景

1. 四川凉山规范彝文产生的历史过程

于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推行的四川凉山规范彝文是20世纪70年代在对传统彝文进行规范以后诞生的一种音节文字,它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51年,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川康工作队对四川彝族的语言进行初步调查研究后,设计了《凉山彝语拼音方案》。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57年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今国家民委)正式批准推行《凉山彝语拼音方案》。1956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第四工作队,又作了深入的比较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彝族群众学习汉语十分困难,广大彝族群众出于工作和生产、生活的需要,只好自发地学习和使用彝文。因此彝文在广大的农村又迅速传播开来。针对这种情况,1964年凉山州委深刻了解到彝文在人民心中的价值。他们组织力量,对彝文进行初步整理。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根据彝族人民的意愿、要求和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对彝族文字问题的调查,中共四川省委于1974年批复同意省民委的意见,即在四川彝区继续推行汉语文,但对彝族固有文字进行必要的整理规范,使之完善,在此基础上,汉文、彝文同时并用。从《彝文规范方案》(草案,1974年)的起草、修订到中共四川省委批复同意在四川地区试行动,整整经历了两年。1979年凉山州总结了4年来(1976—1979年)的试行经验,写报告给四川省政府要求结束试行,予以推行。省政府同意凉山州的意见,并向国务院转报了《彝文规范方案》的报告。1980年,国务院批准正式推行。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云南省彝文规范方案的产生与贵州省传统彝文的整理规范及其彝文字的推行

1982年6月,云南省民委、省语委召开会议,对彝族文字的规范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提出以老彝文为基础,规范一套适用于各方言的以表意为主的超方言彝文方案的意见。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3年7月,经云南省政府批准成立了以副省长刀国栋为组长的云南省彝文规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省民语委办公,开展彝文规范工作。在对省内各地彝族语言和文字进行调查收集、对比研究和整理的基础上,规范出第一批规范彝文常用表意字1675个。1985年5月,用规范彝文字编写出的试验教材,先后在楚雄、红河、玉溪等6个地州市13个县的18个点进行试验教学,试行效果良好。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6年3月,云南省民委、语委和省彝文规范领导小组联和在昆明召开“云南省彝文规范方案讨论会”,与会代表一致要求将第一批规范彝文字上报省政府后开展试行。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7年2月,省政府(云政办函)41号文件批示:“为了逐步使我省彝族文字规范话,以便群众学习使用,省政府同意在全省试行第一批规范彝文方案,在试行过程中请注意总结经验,以便进一步修改,待报经批准后正式颁布执行。”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省政府批准第一批规范彝文后,在试行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对第一批规范彝文方案进行了修补,增补表意彝文字580个,书写借词350个,使表意彝文字达到了2258个。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贵州省推行彝族文字和后来开展起来的彝汉双语文教学,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翻译、整理和规范省内的彝文古籍鸣锣开道,逐步发展起来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古籍的发掘、整理和规范工作。在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贵州省毕节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于1955年成立了彝文翻译组,翻译和整理并印刷了(包括后来正式出版的《西南彝志》在内)的一批彝文史书。1977年粉碎“四人帮”后。贵州省六盘水市和大方、赫章、威宁、仁怀等县及贵州民族学院相继成立了彝文古籍整理机构,开展彝文古籍的发掘和整理工作。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翻译和整理工作的发展和深入,自发要求学习彝文的人越来越多。原有的彝语文工作队伍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贵州省推行彝族文字的工作由此应运而生。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规范彝文的使用和发展

1. 凉山规范彝文的使用和发展

1)规范彝文已成为成人扫盲的重要媒介。2)规范彝文已成为民族教育的重要媒介,极大地推动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3)规范彝文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大众媒介。4)编写彝文教材和彝文工具书,推动彝语文翻译和教学工作的发展。5)规范彝文推动了彝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系统的建设和发展。6)《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1992年4月29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该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对彝语文在自治州各级国家机关执行职务中的使用、彝语文在社会各项事业中的使用、彝语文的规范和研究、彝语文工作的机构和队伍建设、考核与奖励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7)彝语和规范彝文已成为党代会、人代会等全国性会议的8种工作语文之一,彝语文的社会地位迈上了新台阶。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云南规范彝文的使用和发展

1987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后的云南省的规范彝文,在昆明、玉溪、红河、楚雄、思茅、文山等彝族较为集中的地州市开展试行工作。经过十多年的试验推行,在双语师资培训、社会扫盲、双语教育等方面都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立足省情,双语师资培训初见成效。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社会扫盲成效显著。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规范彝文推动云南省彝汉双语教学的开展,以及教材和配套读物的编译和出版工作。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贵州省彝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初,贵州省毕节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成立了彝文翻译组(1955年),并着手对传统彝文进行规范化整理工作。如前所述,随着翻译和整理工作的发展和深入,自发要求学习彝文的人越来越多。贵州省推行彝族文字的工作由此应运而生,省内各彝族地区自发创办起了彝文学习班。很多彝文学习班在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的协助下,编写了彝文课本供群众学习。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0年,贵州省根据群众的要求和意愿,在全省开展起彝汉双语文教学试点工作。1983年,贵州省教育厅和贵州省民委联合发文,“决定在有关学校进行民族语文的教学实验”,此后贵州省的彝文(包括苗文和布依文)等少数民族文字开始正式进入中小学。贵州省在推行彝族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彝族较为聚居的毕节地区的效果尤为显著。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规范彝文与彝族地区的双语教育

彝族地区实施的彝汉双语教育是伴随着四川凉山规范彝文在凉山彝区的正式(1980年)推行,云南规范彝文在云南省彝族地区试行(1987年),以及贵州省对传统彝文的整理、规范基础上所实施的贵州省彝族语言文字的推行工作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可以说规范彝文的推行(试行)极大地促动了彝族地区双语教育事业的发展。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推行彝族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由于分布在滇、黔、川、桂四省区的彝族在语言环境、地理分布、语言基础和群众意愿等情况不一。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限于立足四省区的所使用彝文还没实现统一(或书同文),各省区只能根据的实际,即民族分布特点和社会语言使用情况,对彝族传统文字进行规范、整理,实施符合本省具体实际的规范彝文的推行或试行工作,推行符合本省实际的不同的双语教育模式。依据彝区双语教学实施中各有侧重的特点,四省区推行(或试行)规范彝文所实施的双语教育可概括为两种主要模式:一种是只有彝语环境的地区用彝语为教学用语进行教学,并开设汉语文课(简称Ⅰ类型模式)。另一种是有一定汉语环境和与汉族杂居的城镇、农村用汉语为教学语言进行教学,并开设彝语文课(简称Ⅱ类型模式)。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四川“并行”模式

这种“并行”模式主要用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及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等大、小凉山彝族聚居区。“并行”指的是在彝族地区中小学根据具体实际,实行以彝语文为主要教学用语的同时开设汉语文课(即Ⅰ类型模式)和以汉语文为主要教学用语的同时又开设彝语文课(即Ⅱ类型模式)的两种双语教学模式并举的体制。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云贵“试行”模式

云南省和贵州省都是西南各省中民族成分较多的省。两省共有彝族480万人口,虽然在人口比例上存在差距(云南省为405万,占两省彝族总人口的84%,贵州为70多万,占两省彝族总人口的16%。),但都具有小聚集、大分散的特点。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彝族几乎在全省的一百多个县市境内均有分布,土语众多,方言间差别较大。加之云南彝族在境内聚居或杂居的情况不同,人口数量分布的多少及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语言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受汉语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同时语言使用情况及对语言文字的要求不一。彝区实施的双语教学很难用已经(1987年5月)省政府批准的“云南规范彝文”在全省范围内统一试行,而只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彝族聚居的某村或某乡作为试点,进行试验性推行。在试行中采用的是Ⅱ类模式,即以汉语文为主要教学用语的同时又开设彝语文课的彝汉双语教育模式。这是单一型的双语教学,这种模式目前在云南彝族地区还处于试验推行阶段,加上在试行过程中未能具体落实教育规划、师资待遇,经费投入等诸多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云南彝区的彝汉双语教学还未能形成从小学到初高中,高中到大学的“一条龙”的双语教学“惯制”,其试行仅限于小学阶段的辅助性教学、彝文师资培训、社会扫盲和办夜校等范围。大多只停留在少数村寨办小学“试点班”的起始阶段,甚至有的教学试点已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面临的形式较为严峻。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而贵州彝族操用的彝语,虽然主要是东部方言,但贵州省内的彝族主要分布在黔西北的毕节地区和六盘水等地区,以威宁和赫章为代表的黔西北次方言及以盘县、兴仁等地为代表的盘县次方言之间,内部仍然存在土语差别。同时,除黔西北次方言的威宁、赫章的彝族地区对彝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较全些外,盘县次方言的大多数地区受当地汉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也较深。因此,也很难确定以什么地区的彝语作为规范的标准音点,推行彝语言文字,实施彝汉双语教学。只能根据本省彝区的实际,采取双语教育模式中的“Ⅱ类型模式”,即在具有一定汉语环境和与汉族杂居的城镇、农村用汉语为教学语言进行教学,并开设彝语文课的彝汉双语教学模式。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规范彝文的实践效果与不足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彝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规划工作在四川、云南和贵州三省得到了开展。无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四川省凉山规范彝文(1980年),还是云南省规范彝文(1987年)以及贵州省传统彝文的整理规范及其文字的推行工作,都在彝族聚居区得到具体的实践,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实践效果。特别是经国务院批准推行的凉山规范彝文的实践效果尤为显著,但也存在着不足。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规范彝文的社会实践效果

1)规范彝文的推行,促进了彝族地区的政治建设。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规范彝文的推行,推动了彝区广大农村的经济建设步伐。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规范彝文的推行,促进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规范彝文的推行,彝区的各项文化事业得到了繁荣。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创了彝文新闻出版事业。二是推动了彝族文化遗产的发掘和整理工作,为弘扬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为彝族古文献和古文字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三是活跃了彝语文的科研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规范彝文的推行,促动了四省区(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和广西)彝文统一协作办公室的成立和具体工作开展。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凉山规范彝文的成功推行和实践,对新疆阿拉伯字母的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以及云南西双版纳老傣文的恢复使用均产生积极的影响。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规范彝文在社会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规范彝文在彝族地区的推行工作虽然都取得了不同规模、不同程度的成效,对彝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建设和文化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推行和使用过程中,同时也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综合起来主要表现在: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对彝语言文字的使用和规范问题,认识不统一。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双语师资的培训工作有待加强,师资素质和待遇有待提高、改善。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双语教材和配套读物有待加强、规范和统一。gU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