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观点与学术争鸣

浅谈彝族年、火把节等彝族重大节日时间的统一规范问题

作者:田玉华 发布时间:2018-08-27 原出处:彝族人家 点赞+(

内容摘要:一个民族的节庆应该随着这个民族的不断繁荣昌盛而越发丰富多彩、灿烂夺目。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在渐渐消逝,那这个民族也定将被时间抛弃、被历史遗忘,最后也将在历史发展的道路上销声匿迹。近年来,随着其他文化的不断侵湿和影响,彝族十月太阳历这个彝族民间的“活历史”已逐渐流散,神圣庄重的彝族“两节”随之被视若儿戏,过节时间复杂多变、乱象丛生。统一、规范彝族火把节、彝族年等重大节日时间已经成为拯救民族历史、繁荣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经济、提高民族素养的一件大事。也是彝族火把节、彝族年等重大节日适应新时期新常态,从遥远走向未来,从传统走进现代,从彝区走向世界节庆舞台的必然需求。
关键词:彝族重大节日;统一规范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纵观古今中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民族节日。汉族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藏族的转山会、采花节、雪顿节,蒙古族的白月节、黑苏力德节、那达慕大会,苗族的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羌族的羌历年、祭山会、领歌会等等,而彝族的节日有娃娃节、跳歌节、赛装节、火把节和彝族年等数不胜数,在彝族的这些节日中,最久远、最隆重的要属火把节和彝族年(以下简称‘两节’)。
x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族“两节”概述

被誉为“东方狂欢夜、彝族火把节”的火把节彝语称为“ꄔꊒ都再”,都再在彝语中含义是火把。它是彝族地区重大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区,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也要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火把节来源于古代彝族英雄黑体拉巴战胜天神的传说,这位英雄与天神摔跤赢得胜利,并教会族人点燃火把烧杀恶灵所化的蝗虫,保护了彝族人民村寨和庄稼。为了纪念他,每年火把节的时候,彝族人民就以摔跤、斗牛(或是羊、鸡)、赛马、选美等活动象征性地复演传说中的故事,祈求彝区风调雨顺,彝族人民安居乐业。x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年在彝语里叫“ꈎꏅ库斯”,库的意思是年,而斯是新的意思,“库斯”顾名思义就是过新年之意,是彝族人民祭祀和庆贺性节日。彝族年一般选定在农历十月,地里的庄稼收割完毕、比较闲暇的季节,节期一般是三天。从古至今,彝族人民对过年十分重视,节日氛围也很浓厚和热闹。彝族年里的“觉罗机”、“朵博”、“阿普机”等仪式都有着非常浓重的祖先崇拜色彩。因此,彝族年和火把节一样成了彝族地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x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族“两节”时间现状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时代相传、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等。彝族‘两节’与彝族的仁义、礼智,忠孝、悌节,音乐、文学,医药、宗教及民间禁忌等构成了彝族的传统文化。国际知名的彝族历史和民族学家刘尧汉、天文学家卢央二先生在《考古天文学的一大发现》一文中说:“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四省区的彝族盛行两个节日。一个在冬季叫星回节或叫‘过十月年’;一个在夏季叫星回节或叫‘火把节’。”x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那么,历史上彝族的‘两节’时间是怎样的呢?说到这个问题就离不开“彝族十月太阳历”了。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彝族先民观察宇宙中太阳、北斗、地球之间既自动又互动的规律和以白天观察太阳运动定冬夏,夜晚观察北斗指向定寒暑。它以土木火铜水五行元素作代表为五季,以一切事物都包含阴阳的观点,把每季都分为两个月,每个月又用十二生肖轮转三回成为36天,每季公母两月为72天,一年五季十月360天。一年十月结束后,另有5——6天置于岁末,作为过年专用,平年的过年日是5天,每隔3年到4年的过年日是6天,平均每年为365.2422天。彝族十月太阳历根据太阳运动到达最南点时为冬至,到达最北点时为夏至,又根据傍晚观测北斗星的斗柄正下南指为大寒,正上北指为大暑。彝族在大寒处过5至6天的“彝族年”,在大暑处过“火把节”。刘、卢二先生在其合著的《文明中国的十月历》中说:“彝族向天坟及其综合的彝族十月历源出伏羲虎历”。我国著名文化评论家程志方先生在其《论中华彝族文化学派的诞生——评彝族文化研究丛书的出版》一文中指出:“《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证明,彝族十月历创立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彝族原始先民虎伏羲氏族部落时代,即万年以前。这样就把中国文明史追溯到世界其它三个(埃及、巴比伦、印度)文明古国之前了”x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原始先民虎伏羲氏族部落时代开始,彝民族就根据“彝族十月太阳历”来择算每年火把节和彝族年的时间,即在每年的“ꁮꉀ布古”(彝语,译为夏至,即日北回或日北至)时期过火把节;在每年的“ꁮꏮ布久”(彝语,译为冬至,即日南归或日南至)时期过彝族年。秦朝至清朝末年,大部分彝族地区在每年农历6月1日——24日过火把节,在农历12月7——30日过彝族年,而少数彝族地区按十月太阳历过‘两节’;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大部分彝族地区在农历5月2日——6月24日过火把节,在农历11月16日——12月24日彝族年,少数彝族地区按十月太阳历过“两节”;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四川彝族地区(这里主要指凉山州,下同)“官方”规定在每年的农历6月24日过火把节,而民间则从农历6月16日——30日都在过火把节,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彝族火把节时间大部分都在农历6月24日左右。而彝族年就不同了,四川彝族地区“官方”规定的放假时间是每年公历的11月20日,而民间的过节时间则是五花八门、百家争艳。下面我们来看看各地的彝族年时间:四川省彝区的彝族年时间从农历的10月5日一直延续到农历的12月6日,其中乐山市、雅安市及凉山州甘洛县较早,凉山州德昌县、越西县顺河一带较迟。云南省丽江市宁蒗、永胜一带彝族年时间在每年农历的10月30日——11月30日;楚雄州“官方”规定的彝族年时间是每年的“冬至”时期,民间也不能完全统一,楚雄州武定县、禄丰县的彝族年时间主要集中在“冬至”前后一周前后;而保山市、大理州一带的彝族年时间一般在农历12月24日左右。贵州省六盘水市、黔西南州等地区以及广西隆林县、白色市等地区的彝族年一般都在农历10月初一左右。x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本民族文明的结晶,它除了民族的核心文化内容外,还包含有价值取向、宗教信仰等其他文化形态。节日作为民族的传统文化,广泛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所以,节日的时间应该规范一致,不管是美国每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4的感恩节、德国每年10月10日的啤酒节,还是爱尔兰每年3月17日的圣帕德里克节、日本每年1月15日的成人节,或者是我国每年农历1月初一的春节,都是万众共欢、普天同庆的。世界上每个民族的每种节日基本上都是规范统一的,而让人不可理解的是,长期以来历史悠久、文化深邃的彝族人民的“两节”时间不仅不规范、不统一,还有一种“自娱自乐”的特征。x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彝族“两节”时间不统一不规范的根源

任何事物的发展,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彝族“两节”时间不统一也是有其原因的。对于这个根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几十年来的彝族文化学术研讨、彝族文化田野调查过程中,各级民俗专家、彝族文化学者等也众说纷纭,争执不断,时至今日也没有形成一个共识。笔者通过长期在彝族聚居区走访、调研,总结、提炼和搜集查阅史料,提出如下个人观点,仅供各级领导、相关部门及民俗专家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x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是“历法”的混合使用。从史勒俄特时代的原始社会时期开始,在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遥远的彝族先民祖祖辈辈都是使用“十月太阳历”(部分地区‘十月太阳历’和‘十八月历’共同)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以后,彝族部分地区就使用夏历(即农历、旧历或阴历,夏历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月和阳历月的性质,因此在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周朝末年制定的颛顼历(我国古六历之一,此历法以十月为每年的首月,但不称为‘正月’,仍称‘十月’;而作为正月的第四个月因避秦始皇名讳,称为‘端月’;九月为一年的终止之月。);从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我国又开始使用公历(公历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历法,又称格列历,通称为阳历或太阳历,它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商、周、秦、西汉……一直延续到唐、宋、元、明、清时间,处在奴隶社会的彝族人民就把农历、颛顼历、公历和“十月太阳历”等历法混淆使用,使他们对时间的运算参差不齐、杂乱无章,毫无根据,火把节和彝族年时间不统一的现象也就合乎情理了。x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是文化的强行“分散”。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虽然社会在变迁王朝在更替,虽然文化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但是始终不变的是每个朝代的统治者都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的思想,都在想方设法、费尽心思地压迫、剥削,分化、瓦解甚至消灭少数民族及其文化。封建往常多数都以“可灭则灭,可捕则捕”、“泰山压卵,飞龙戏鼠”为主,“宽猛互济,恩威并施”、“从俗从宜,不易其习”为辅的少数民族政策,让少数民族在经受不住严酷的奴役和赋税以后,为了生存而逃离,彝族地区曾出现“村寨十室九空,人迹灭绝……”的现象,彝民族及其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及其文化一样成了王寇争斗、朝代兴衰、历史起落的“受害者”。彝族人民要么从一个原始的集中居住地被强行分散、要么被动让出自己的家园寻找新的居住地,要么被动与其他民族融合、要么放弃自己的民族“身份”变为其他民族。离开了发源地、丢失了家园,改变了血统、放弃了身份,就会失去固有的文化。因此,彝族祖先流传下来的科学、发达,文明、先进的十月太阳历等文化就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浪潮中,在波涛汹涌、涟漪澎湃的社会变迁和王朝更迭中逐渐失去了其固有的“光芒”,彝族的“两节”时间不能统一也在情理之中了。x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是“信息”的自封闭塞。因躲避战争、仇恨及繁衍生息等的需要,彝族人大多居住在水源清澈潋滟、草木苍翠茂盛、土壤深厚肥沃的崇山峻岭之中。这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易守难攻、可进可退的居住环境虽然有利于从事农耕、放牧和狩猎等劳动生产,但不利于文化的弘扬、传承和发展。彝族没有专门从事天文历法的人员、也没有专门测算天文历法的工具,只有一部分彝族文化的“智者”——毕摩掌握择算方法。但是,毕摩一般都是同脉或同宗近支世传,每个毕摩都有一套各自的“算法”,且把自己的知识当成秘密不与它人共享,毕摩不是每个村寨都有,故彝族人民在过火把节、彝族年的时候,只能以相互打探消息或学习模仿、等待观望的方式进行。加之彝族一般都是以家支(彝族社会的组织形式,它主要是以父系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合而成的社会集团,以采取父子连名的办法来保持血缘关系的巩固和延伸,若干代以后形成一条家支链。)为单位居住在山高林密、植物葳蕤、易猎能渔,与外界隔离的地方,“信息”的共享,资源的同用相对较为困难,长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地方过完“两节”,其余地方听到消息后赶紧过节,甚至是在一个地方过完节的人到另一个地方亲戚家去“拜节”的时候,这个地方才如梦初醒,才晓得已经到过节时间了,因此也紧锣密鼓地跟随其后。时至今日,在比较偏僻的彝族村寨中在临近“两节”时间的时候,村组之间相互打听过节日期的情况比比皆是。x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彝族“两节”时间不统一不规范的不良影响及对策建议

一是彝族的文化传承受阻。“文明世界”的彝族十月太阳历是彝族先民智慧的结晶,它与彝族的天文、历史、地理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彝族“两节”时间的不统一、不规范,折射出当今彝族人民已经对天文、历法的认识,对宇宙、阴阳的掌握不一致的严重问题。彝族人民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彝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也受到严重阻碍。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笔者建议强化协调磋商。由川、滇、黔、桂等彝族地区的官方聘请或组织彝学专家、民俗学者、世袭毕摩等根据十月太阳历,按照“太阳运动定冬夏,北斗指向定寒暑”的原理,经过认真、细致,深入、具体地调查研究后就川、滇、黔、桂等彝族地区的“两节”时间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报告,再由官方或官方下属的相关彝族文化研究机构、中国彝学研究中心等相互协调配合,规定“夏至日过火把节、冬至日过彝族年”在四省、区实施。x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是彝人的整体形象受损。火把节是中国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是中国十大民俗节日和四川省十大名节,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审批项目”;彝族年已于201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人民是一个非常重礼仪、倡忠孝的民族,对祖先崇拜更是非常讲究,因此对火把节和彝族年倾注了很多感情、期望和夙愿。已经声名远播,已经被国内其他兄弟民族和世界人民关注瞩目的色彩斑斓、璀璨光辉的彝族“两节”,被过节时间的不统一、不规范染上了一层层不美观的“色彩”,使勤劳勇敢、团结友善,乐观好客、精明聪慧的彝民族的整体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建议完善规章制度。在官方出台恢复统一、规范“两节”时间的相关文件制度的同时,以在彝族聚居区制定“乡规民约”、“村规民约”、“村民自治条例”等多种形式加以落实,县、乡、村、组层层签订责任书,以“不规范节帽,就整顿官帽”的强硬措施,把节期的统一、规范与职务升迁、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相互挂钩,推进工作纵深发展。x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是彝区的经济发展受挫。在彝族“两节”时间即将来临的时候,这个县市本月过、那个县市下月过,这个乡镇这周过、那个乡镇下周过或者这个村寨今天过、那个村寨明天过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见怪不惊了。医院中,大病未愈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今天出院两人、明天出院三人,医院的就医治病环境受到严重干扰;校园里,正在紧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学生今天请假两人、明天请假三人,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工作上,这个岗位今天请假两人、那个岗位明天请假三人,工作氛围被严重破坏。“两节”时间的不统一、不规范对彝族人民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被严重阻碍。建议提高宣传引导。每年年终后,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文化部门、彝族文化研究机构具体负责,申请专门的经费将彝族十月太阳历印制成“挂历”、“台历”等形式广泛在彝族地区赠送或销售,让彝族群众按照挂历或台历标注的“两节”时间提前知道过节日期,及早安排过节时间。与此同时,彝族毕摩、苏尼等在从事“游毕”(或‘游尼’,指离开居住地,赴外从事法事活动)的时候,在从事法事活动、帮助占卦婚丧等红白喜事良辰吉日等过程中,加强宣传引导,让彝族群众提前知道当年科学、准确的“两节”时间。x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火把节和彝族年是彝民族在亘古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依旧完美生存的民族命脉,它有着隆重、喜庆、吉祥、神圣的浓郁特色,它让人刻骨铭心、流连忘返、梦牵魂萦、思绪飞扬,它引领彝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地战胜自然灾害和历代王朝的严酷压迫走到现在。无论是因为祭祀祖先,还是因为祈祷丰收;无论是为了保留历史,还是为了传承文化。彝族的“两节”是彝民族赖以生存的依据,是彝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彝民族发展的根基、壮大的灵魂,在彝族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x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个民族的节庆应该随着这个民族的不断繁荣昌盛而越发丰富多彩、灿烂夺目。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在渐渐消逝,那这个民族也定将被时间抛弃、被历史遗忘,最后也将在历史发展的道路上销声匿迹。近年来,随着其他文化的不断侵湿和影响,彝族十月太阳历这个彝族民间的“活历史”已逐渐流散,神圣庄重的彝族“两节”随之被视若儿戏,过节时间复杂多变、乱象丛生。统一、规范彝族火把节、彝族年等重大节日时间已经成为拯救民族历史、繁荣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经济、提高民族素养的一件大事。也是彝族火把节、彝族年等重大节日适应新时期新常态,从遥远走向未来,从传统走进现代,从彝区走向世界节庆舞台的必然需求。x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笔者认为,任何一个彝族同胞都应怀着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保护节庆,保存彝族”的意识,以“繁荣文化,捍卫尊严”的精神,对统一、规范彝族“两节”加强重视,尽快让彝族“两节”统一、规范起来,让它随着高速发展的时代轨迹更加新潮灿烂;让一千余万彝族群众早日同庆幸福共享小康;让源远流长的彝族传统文化之花开遍神州大地,香飘浩瀚星空,为彝区早日同全国一道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生活增添光彩!xo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参考文献:
1.王天玺、李国文《先民的智慧》(云南教育出版社)
2.《彝历百科》(四川民族出版社)
3.刘尧汉、卢央《文明中国的彝族太阳历》(云南人民出版社)
4.刘尧汉、卢央、陈久金《彝族天文学史》(云南人民出版社)
5.程志方《论中华彝族文化学派的诞生——评彝族文化研究丛书的出版》
6.李维宝、李海樱《云南少数民族天文历法研究》(云南科技出版社)
7.《跨世纪的彝学探索》(贵州民族出版社)
8.《凉山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1987年)
9.《新编万年历》(修订本)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