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观点与学术争鸣

关于凉山“失依儿童”的文化偏见及其他

作者:诺别阿瑟 发布时间:2012-02-25 原出处:彝族人网 彝诗馆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连续对凉山“失依儿童”的报道,凉山“失依儿童”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我们社会的问题受到关注是件好事,但我真的不希望这个关注是片面和武断的。我的情绪积累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今天终于爆发了。因此我忍不住要跳出来说几句话。我在凉山参与过儿童工作,对此算是有点我的认识。这还要感谢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给我的工作机会。我想,无论如何,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应该不是坏事。ZW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于“失依儿童”ZW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凉山社会情况来分析,如果孩子父母双亡或父亲死亡母亲改嫁,可以得到来自以下几方面的帮助:ZW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家支ZW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谚语说:青蛙生存靠水塘;猴子生存靠树林;人类生存靠亲友;彝族生存靠家支。解放前的凉山彝族社会,家支和亲戚强弱相携,守望相助。我们曾经以社区里没有乞丐而感到自豪。几十年过去了,凉山社会虽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家支的影响力依然深远。我2011年11月亲眼在村里看见一家人家产被火烧光后,家支成员全体出粮、出钱为受害者解决困境的事情。农村且不说,城市里家支联合开会,为子女上学、结婚、老人去世等重要事件而相互协助的事情也层出不穷。家支,尤其是孩子的叔伯对失去父亲的孩子具有养育的责任和义务。家支的帮助主要有几种:1、直接抚养;2、劳动协助;3、修建住房;4、经济援助;5、物资援助。ZW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老人ZW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孩子失去父母后,孩子的爷爷和奶奶将是直接为孩子提供庇护的监护人。在凉山社会中,很多孤儿都是靠老人抚养的。由于彝族人婚嫁较早,孩子的爷爷奶奶通常年纪不会太大,一般具有抚养能力。孩子和老人是一种相互依赖和相互需要的关系。老人照顾孩子,孩子为老人和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比如找猪草、放牧等。ZW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姑妈ZW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孩子的姑妈是孩子家支的成员,对孩子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孩子的姑妈对老人的帮助和支持,比如为老人劳动,给老人提供粮食等,间接也是在为孩子提供帮助。ZW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单亲ZW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族社会中,如果丈夫去世,妻子改嫁,妻子不能把孩子带到新的家庭一起生活。这是因为孩子被认为是男方家支的成员。抚养孩子以及今后为孩子婚嫁安家的责任应该由孩子所属家支承担。因此,孩子的母亲即使健在,也不可能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也遇到过改嫁的母亲把孩子带到新家庭一起生活的例子。不过这样的例子极少。但如果孩子的母亲没有改嫁,在家支的协助下,依然可以为孩子提供很好的养育条件。ZW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就我的理解,“失依”是指失去依靠,无人抚养。但凉山大部分孩子并不是真的没有依靠,无人问津。仅仅根据孩子父母是否健在判断孩子是否失依,似乎有点武断了。孩子父母双亡,或者一方死亡,并不代表孩子是“失依儿童”。在外来救助进驻之前,难道凉山的孤儿都在风餐露宿,都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吗?有媒体说凉山有“万名失依儿童无人管”。我不知道他们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到底是什么。在观看中央电视台某节目关于“失依儿童”的报道时,我发现某学校一个接受救助“失依儿童”的葬礼上亲戚人头攒动,一点看不出来孩子“无人管”。从“无人管”变成有人管的孩子反倒还落得如此下场。ZW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于救助ZW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汉族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软。当一个人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两个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而当一些自认为拥有文明生活方式、先进思想文化的人面对他们认为落后、肮脏而且软弱的人时,他们似乎变成了救世主。他们把孩子从原来生活的社区“救”出来,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为孩子提供他们认为可以改变孩子命运的教育。当我们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两个孩子,而是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孩子时,我们没意识到也无法预知我们所做出的每一个改变将对孩子产生多大的影响。ZW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深刻的文化偏见ZW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曾经有个机构为了孩子们在地上蹲着吃饭的问题非常苦恼。他们觉得这样做很粗俗,于是决定要给孩子们买桌子,让孩子们学会在桌上吃饭。有的机构觉得孩子们不讲卫生是因为没有脸盆和毛巾,因此买了很多毛巾来送给孩子们,还很高兴地教他们洗脸。有的媒体来凉山采访,看到孩子们蹲在地方围着用两个脸盆乘的菜吃饭,感慨万千。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我很遗憾人们对彝族人的了解太片面了。他们只看到蹲在地上吃饭的彝族人,却没看见吃饭时那么注重礼节和礼貌的彝族人。他们只看到孩子们的脏脸和脏手,却没注意到凉山冬天接近零度的寒冷。他们只看到用两个盆乘菜,却不知道彝族人的饮食习惯就是如此——一菜一汤。外来者要么对彝族文化持否定态度,要么就对很多表面的东西乱下断语,然后主观地对他们眼中的落后者提供他们认为需要的帮助。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去了解过彝族人,多半也没有真正打算这么做过。我甚至怀疑他们是否真的去好好了解过每一个他们关注和帮助过的孩子!ZW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无论是从外来救助者或者媒体的角度来看,孩子们与他们所生活的社区是没有关系的。他们多半认为凉山已经是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不可能为孩子们提供任何东西。凉山社会原有的文化机制都失去了作用。孩子们唯一的出路是离开当地,开始新的生活。殊不知,外来者永远都只是外来者。孩子们来自社区,依靠社区,将来可能还要回到社区。无论从物质还是从心理来说,社区都是孩子们的根。将孩子与当地社区割裂开来的做法不但不利于孩子们的身心成长,还可能灌输给他们一种文化自卑感。这种文化自卑感对孩子们的影响将是任何物质的东西无法弥补的。ZW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标签ZW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被送进“某某班”的孩子们从头到尾都是被贴着标签的。他们被资助者贴上标签,被周围的人贴上标签,被老师贴上标签,他们也在给自己贴标签。每次有人来“参观”,孩子们家里的丑事、伤心事便被反复掏出来满足参观者的好奇心和同情心。当孩子们的脸皮变厚时,甚至会主动送上门,用眼泪博取人们的同情,以此换得更多的关注。当孩子们伤心地哭时,参观者便觉得事情果然如他们想象的一样悲惨。我看过很多给孩子们拍的纪录片和照片,大部分记录和讲述的都是孩子们的辛酸和艰辛,仿佛他们的整个世界就只剩下这些了。很多时候孩子们的悲伤是大人赋予和建构的。ZW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感恩的心”ZW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感恩的心”是有人来参观时孩子们经常唱的一首歌。可我每次听到孩子们唱起这首歌,心里都不舒服,觉得孩子们因为得了别人的好处,只能唱着不知道是否出自真心的感恩歌曲来取悦别人。资助者到底想从孩子身上得到什么?是孩子们的感恩和回报吗?孩子们是被动接受帮助的,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力。而要不要资助,以什么方式自助则完全是资助者说了算。在这样一种完全不平等的关系中,孩子们的自尊心通常都被忽略了。只要孩子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感恩这件事还重要吗?ZW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写下上面想法的同时,我也在反思自己以前工作中的一些失误和不足。我们这些大人真的太自以为是了,而且我们太注重资助这件事本身而忽略了我们的初衷,因而很多细节都一并被忽略了。我们忙着去宣传,去找钱,去做项目,却没能好好花时间跟孩子们相处,没能了解到孩子们的真实想法。我总是在想,如果我们面对的是自己的孩子,情况会怎么样?也许我们已经没有精力去顾及这么多了,因为我们的精力都耗费在一些表面看起来有价值的东西。ZW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