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参观记
由于彝族文化的特殊性,彝文、彝文古籍往往和彝族毕摩文化息息相关。历史上,祭司毕摩长期掌握着彝文,负责抄写经文和保存经籍文献,并为王公贵族和平民百姓主持祭祀仪式。古代彝族和汉族社会一样,讲究礼仪,属于礼治社会。在西南地区的汉语里有一句俗语“罗罗祭祀多”,反映了彝族丰富的礼俗和祭祀文化。由于彝族的家族观念盛行,祭祀往往牵动着大至整个家族,小至一家一户,王公贵族和大家族的祭祀活动往往有成千上万人参与,在过去的封建时代,往往被朝廷借机扣上“纠集谋反”的罪名,遭到镇压,乌蒙地区的水西政权、乌撒政权因此先后遭到吴三桂、鄂尔泰等人的屠戮,导致这一地区的彝族人口锐减,彝族毕摩数量减少,彝文及其古籍文献的传承濒危。但是,明清时期朝廷也在局部彝区实行过彝族毕摩彝文会考制度,在局部促进了彝族毕摩文化、彝文规范、彝文古籍文献的传承,如明清时期,滇南建水临安府曾举行过彝族毕摩彝文会考制度,考试合格者颁发证书和法器,所以,今日彝语南部方言区虽被不同行政区划分割,但是方言区内彝族的语言文字、民风习俗大同小异。可见彝文、彝文古籍的传承必须要和毕摩的传承紧密联系起来。
解放后一段时期内,由于受到极左政策的影响,彝文、彝文古籍、毕摩均被视为“封建”、“迷信”,遭到禁止,大量彝文古籍被焚烧和损毁,毕摩被禁止活动和传承,给彝族文化造成了沉重打击。改革开放后,随着党和国家拨乱反正,重新贯彻和落实民族政策。彝文、彝文古籍、毕摩才被承认为是彝族的“传统文化”,获得了存在的合理性和发展的合法性。
改革开放之初到上世纪末,本着“救人、救书、救学科”的精神,彝汉文双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工作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在果吉宁哈先生的不懈努力下,争取到了在当时的中央民族学院(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开设“彝文古籍翻译整理大专班”。该专业在近15年的存在时间里,培养了一批彝文古籍翻译人才,这些人才后多数成为了彝文古籍整理翻译和彝学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或学者,为彝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个国家承认的专业,奠定了从上世纪80年代持续至今的彝学繁荣局面。虽然中央民大的这个专业现在已经不开了,但是它对彝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当前,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彝文古籍翻译人才的培养工作得不到充分有效地支持。随着上一批专家们不断年老退休,全国范围内,彝文古籍翻译人才的培养工作被迫中断,造成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濒危局面。上世纪90年代末中央民族大学“彝文古籍翻译整理大专班”遭取消,在当前云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专业式微、红河学院申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专业未果的严峻形势下,借助微弱的民间力量而创建的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虽然弱小,但对整个中国彝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同时,该学校在困难情况下如何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了观察彝族文化传承事业兴衰的一道窗口。
2016年7月28日下午,本人有幸与其他参加第三届支格阿鲁学术研讨会的部分代表一道,参观了位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城边的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在此整理出一些文字,以飨读者。
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是经贵州省毕节市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为了抢救、保护传承彝族悠久传统优秀文化,于2011年11月批准成立,2012年春季正式招生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是一所个人出资兴办,政府扶持,面向社会招生的民办教育机构,是贵州省乃至全国唯一的一所专门从事彝文古籍文献和毕(布)摩经籍教学研究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以“救书,救人,救学科”为办学宗旨。学校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要求经济回报的相当于公益性学校。实行全免费吃住,不收取任何费用,无偿为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笔墨纸张和教材课本、订制校徽校服。学制三年,毕业颁发中专文凭和毕摩资格证书。
毕节彝文双语学校的创办人禄绍康先生
在2011年,毕节市彝学会长禄绍康先生通过多方努力,筹集资金申请创办了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自2012年开学以来,已连续招收三届学生共计240人,截至目前已毕业第一届学生100多人。第一届学生的就业情况喜人,多数在黔西北彝区旅游景区、文化传习机构等领域就业,如到贵州百里杜鹃旅游景区、慕俄格古城担任演员、导游、策划、管理等工作。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得益于黔西北彝族文化的复兴、地方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近些年,贵州的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客观上需要一大批懂民族传统文化的本土型人才,所以,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培养和提供了这方面的人才,满足了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求,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对于一所民办学校来说,万事开头难,兴办之初,无场地无校舍,了解到情况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的民宗局、教育局、地方院校等相关部门、学校给予了支持,将贵州工贸职业学院其中一栋教学楼的五六两层楼免费借用给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暂时解决了无校舍的问题。
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位于贵州工贸职业学院内,在右边这栋教学楼的五楼和六楼。
左图为教学楼五楼的楼梯口处可见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的校牌。右图为学校办公室。
楼道内的彝汉文对照勉励语
毕摩,在贵州也写为“布摩”,要成为布摩,须先修身立德。
麻雀虽小,管理规范。
课程表,以彝文及其古籍、传统礼仪的学习为主,也有汉文、音体美、劳动等课程。右图为学生考勤记录。
教师办公室
教室的桌椅多为威宁县教育局捐赠
学生的教材和必读书目
左为教师宿舍。右图为学生宿舍,被褥为学校免费发放。
正在上晚自习的学生。晚自习的阅读内容是彝文古籍。彝文文献多为五言诗体文形式,可说是“文言文”,与现代口语有所差异,需要学习较长时间才能入门和掌握。
学生创作的教室墙壁文化
由于实行免收学费、免费吃住,为了降低办学成本,师生实行自行买菜做饭,“提菜”就是指的买菜,每个学生都要轮流参与。
左图为学校的部分教师,左一和右一的两位老师为第一届毕业生留校,目前学校给他们开每月2500元的工资。右图为学校免费发放的校服。
学校唯一一间多媒体教室的设备为网友捐助购买
2016年6月,云贵川的热心网友们积极捐款支持购买投影仪。倡议买投影仪是王高升同学提出来的,他为了支持本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用自己的方式尽了绵薄之力。
上两图截取自中国彝族网上的捐款公示(未全部列出),详见原出处:http://www.yizu.co/article-4009-1.html
参与捐助的网友都是云贵川的关心和支持彝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事业的慈善人士,他们中有学者、教师、公务员、打工仔等,如“彝武备”就是来自滇南的一名基层普通民警。
上图是来自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原毕节学院)的志愿者吴雪瑞老师。由于学校的民办身份和经费短缺,目前的师资多数从基层选出,造成学校的现有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急需要高学历高素养的公益人士或志愿者加入。吴老师介绍说,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翻译学、彝族历史、彝族语文、彝族宗教、彝文古籍、彝族歌舞艺术等等各课程都需要教师,只要是有志之士,哪怕几天时间,都可以来做志愿者授课,学校包吃住。目前已有好几位志愿者定期不定期地来支持学校,学生们也非常喜欢这些志愿者。
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的学生来源多种多样,学校要求只要具有初中文化水平,不分民族、宗教、性别和男女,只要入学资格和入学测试考核通过,均可入校就读。入学考核中的其中一个环节是由5位毕摩考核。目前,学校的教育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非学历教育的学生有近200人。学生主要来源于贵州彝区,也有少数来自四川、云南等地的学生,多数为彝族,也有个别汉族学生。多数学生有母语基础,只有个别的没有母语基础。据了解,不会彝语的学生经过刻苦学习,通过一年的学习,就能掌握基本的彝语和彝文,能较为流畅的阅读彝文古籍文献。学生中年龄最大的有60多岁的老者,最小的15岁,平均年龄在十七八岁。外省学生有来自四川的叙永县、古蔺县,云南的昭通、武定、禄劝等地的学生。多数学生的入学学历为初中,少数为高中,个别为专科或本科。
上图中这位学生名叫王高升,是学校中的特殊个案。他本科毕业于贵州大学,专业是机械设计,因为祖上世代从事毕摩,2015年本科毕业后来学校学习了解彝族古籍文化,2016年考上了贵州民大的硕士,攻读专业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文古籍方向,他说2016年9月份就要去贵州民大攻读硕士研究生了,中间的这几个月在学校里从事志愿者工作。
上图中正面最左边的学生,今年19岁,贵州威宁人,彝族,他说当时由于家里贫穷,在初一的时候就辍学去浙江省去打工,在袜子厂、服装厂等多个工厂工作,在浙江打工了六年,工资从最初的2000元涨到了4000元,2015年从浙江回来办理身份证,听说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免收学费、吃住免费,就进来就读了。他在浙江打工的几年中,工资基本月月光,未存下一点存款。目前,他在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就读,一年来家人没有给过他零花钱,他说他喜欢彝族文化,在学校里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
上图中正面最右边的学生,来自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彝族,但不会彝语,今年18岁,也有去东部省份打工的经历。他初中毕业后去广东打工了两年,在一家电子厂打工,工资每月3600元。由于家人觉得在外打工年纪太小,想着再学习一些东西,希望毕业后能在家乡附近或周边县市打工,听说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免费就读,家人就送他来就读。目前,家人每月给他300元零花钱。他的愿望是毕业后能留在黔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或旅游业打工,因为这里离古蔺县较近。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