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动态与资讯

毕节地区民族文化古籍工作成就

作者:罗世勋 发布时间:2005-06-05 原出处:毕节之窗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我区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都有丰富的文化古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民族文化古籍的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Sq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民族古籍的搜集Sq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根据调查统计,毕节地区民间珍藏的彝文古籍有哲学、历史、天文、文艺、伦理、道德、教育、冶炼、畜牧、农耕、民俗、礼仪等40余类,共5000多册。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从1955年成立到1966年,共搜集彝文古籍282册,其中送20册给北京文化宫,送7册给中央第四语言工作队,实存255册。1966年8月,地区彝文翻译组被撤销。1977年10月恢复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1984年前后,威宁、赫章、大方、织金、纳雍等县相继成立了彝文翻译组(室)。到2000年底,全区地、县彝文翻译组(室)共搜集彝文古籍2000余册。Sq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苗文古籍搜集方面,1984年前后,威宁、赫章、大方、织金、纳雍等县成立苗文翻译组(室)以来,到2000年底,已搜集苗族故事、歌谣、传说、寓言、谚语、俗史、叙事文、记事、婚礼、丧事、习俗、历史等1000多种、1000多万字苗族文化资料。Sq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民族古籍的整理、翻译Sq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55年到1966年,地区彝文翻译组整理、翻译了《德施氏史略》、《德布史略》、《水西安氏谱》、《母系史》、《猿猴做斋记》、《奴仆纪略》、《人类史详论》、《德布氏谱》、《天仙世纪》、《安氏远祖考》、《寻药找医》、《天经地纬》、《精灵论》、《笃慕史记》复写本各1卷,《六祖纪略》复写本3卷,《洪水前后轶事》、《阿者后裔迁移考》、《水西全传》、《水西制度》、《水西地理城池考》、《吴三桂入黔记》、《阿哲乌撒兵马记》、《泸祖论》、《洪水泛滥史》油印各1卷,《西南彝志》油印本26卷,共计25部,52卷,译文约80万字,加上音标、字译、句译、注释,共200余万字。其中《天经地纬》、《德布史略》、《水西安氏谱》、《母系史》、《安氏远祖考》、《猿猴做斋记》、《奴仆纪略》、《人类史详论》、《寻医找药》共10部送中央第四语言工作队,组内无藏书。Sq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上这些译文,深受有关部门、民族工作者及广大彝族人民的欢迎,特别是《西南彝志》被誉为“彝族文化的百科全书”。Sq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66年8月,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被撤销后,全体工作人员被下放到农村,彝文翻译组的原稿和译稿被没收烧毁,散落的也为数不少,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Sq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救书、救人、救科学,1977年恢复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从地区彝文翻译组恢复到1982年,彝文翻译组共整理、翻译《奴仆工匠记》、《彝文字典》、《彝汉常用词语》、《彝语千字文》油印本各1卷。这段时间,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还为贵州大学中文系整理、翻译彝族民歌4000首,民间故事3篇共22万字。同时,以地区彝文翻译组为中心,积极培养农村翻译人员,发展农村翻译网点,重点辅导毕节县龙场营区彝文翻译点,就地举办36人的农村业余翻译人员培训班,组成6个古籍整理翻译小组,共整理、翻译出《尼能人》、《赫达以》、《鄂莫人》、《投确数》、《书文史记》、《婚姻歌》、《丧礼歌》、《民歌》、《故事诗》等70余万字的初译稿。Sq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3年到1985年,地区彝文翻译组整理、翻译出《洪水与笃米》、《彝汉常用语对话》、《彝语语音知识》油印本各1卷;《播勒娶亲》、《绣荷包》、《三才文史》、《凤凰记》稿本各1卷,编译了贵州省小学彝文试用课本1至6册,共36.6万字,由省民委、省民研所刊出,作“彝语、汉语双语教学”课本。Sq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6年至1988年,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整理、翻译《彝族文学》油印本4卷;《情魂里的歌》、《乌娄鲁记》、《娄啥藉儿博》、《神奇的绵帛》、《恳咪》、《驿道纪》油印本各1卷,共7部10卷,油印总数为1900册,整理、翻译《恒斗特朵》、《细沓把》稿本各1卷,整理、翻译彝族歌谣1646行,1985年5月内部刊出在《中国民间歌谣集成?毕节地区威宁县卷》上,整理、翻译彝族民间歌谣9896行,彝族歌谣3.28万字,1988年11月分别刊在《中国民间歌谣集成?毕节地直卷》、《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毕节地直卷》上。Sq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9年到1993年,整理、翻译《迤陡数》、《君长世纪》、《彝族民间文学》各3卷,《举祖婚史》、《物始纪略》、《米斗头举》、《颂祖纪略》、《彝族指路地名考》稿本各1卷,共14卷,64万字;整理、翻译《彝族古歌谣》23297行,内部刊出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上。Sq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94年至2000年,除已经出版的彝文古籍外,还整理翻译了《恒斗特朵》、《细沓把》、《纪斗纪局》、《彝族婚丧诗文集》、《举祖与婚姻》、《尼曲乃吉》、《铁柱记》、《叟卡陡》、《阿买恳》,《谱牒大全》等彝族古籍200余万字。Sq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赫章、大方等县翻译组(室)在民族古籍整理、翻译工作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84年至1998年,大方县彝文翻译组整理、翻译出了《水西十三仓库》、《彝文金石图录》;赫章县彝文翻译组整理、翻译出上百万字的彝文典籍;威宁自治县彝文翻译组翻译整理出了《指路丛书》、彝族古戏《撮泰吉》等。在苗文古籍整理、翻译方面,大方县苗文翻译组整理、翻译了苗族民间文学《思亲曲》、《酒礼歌》等;赫章县苗文翻译组整理、翻译了滇东北方言《祭礼辞》、《迁徙歌》、《养蚕织绸歌》、《陶新春造反歌》;纳雍县苗文翻译组整理翻译了《苗族祭亲词》共12万余字,并打印装订成册,还整理翻译了《苗族丧葬》、《黑书》等;威宁自治县苗文翻译组整理翻译、审订了《苗族文学作品选?滇东北次方言分册》共20余万字,并打印装订成册,整理、对译了《苗族祭祀古歌》、《苗族芦笙词》、《苗族丧祭丛书》等;由毕节地区民委承担主要编辑任务的《中国苗族文学丛书?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第一册)》苗汉文对照本,由威宁自治县参与主要编辑工作的《中国苗族文学丛书?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第二分册)》苗汉文对照本,共100余万字。全地区还搜集整理了苗族《祭祀辞》丛书8本,共160万字。Sq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民族古籍的整理、翻译、出版Sq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民族古籍整理、翻译、出版方面,从1982年至1988年3月,地区彝文翻译组翻译、出版了《西南彝志选》、《宇宙人文论》、《?文丛刻》共3部5卷,合计134.2万字,共发行9000册。1988年12月至1999年4月翻译、整理、出版了全国重点出版项目、滇川黔桂四省(区)重点协作出版项目、省、地重点出版项目《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文金石图录》、《物始纪略》、《彝族指路丛书》、《彝文典籍目录》、《黔西北彝族美术》等,共72卷、784万字,共发行59400册。赫章县彝文翻译组整理、翻译出版了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彝族创世志》三集38.875万字,发行7680册。在苗文古籍整理、翻译、出版方面,由我区苗族作者编译的《苗族民间文学》和由威宁自治县参与主要编译工作的《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以及织金、大方苗文翻译组整理翻译的《苗族丧祭》、《祭祀辞》相继出版发行,共4部,115万字,共发行5300册。Sq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区民族古籍的整理、翻译、出版工作不仅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关注,还引起日本等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同时得到了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肯定。如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1984年被地委、行署评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贵州省民族团结先进单位”。1990年被毕节地委、行署评为“第二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先进集体”,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中央毕节地区民族文化古籍工作成就黔西北民族文化纵横谈52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贵州日报》、《毕节日报》等新闻单位对他们所作出的成绩曾作过报道。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等单位和报社出版的民族文化古籍,在各类优秀社会科学成果评奖中多次获奖。如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翻译出版的《彝族源流》(5―8卷)于1992年11月获全国民族图书二等奖;《彝文金石图录》(第一辑)、《简明彝汉字典》、《西南彝志》(1―2卷)、《彝族源流》(1―4卷)在1992年12月的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中分别获特别奖、一等奖、三等奖、四等奖。在1993年1月的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中,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翻译出版的《西志彝志》(1―4卷)、《彝文金石图录》(第一辑)、《彝族源流》(1―8卷)分别获一等奖,《物始纪略》获二等奖,《支嘎阿鲁王》获三等奖;赫章县彝文翻译组翻译的《彝族创世志·艺文志》获二等奖。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翻译的《西南彝志》(7―8卷)于1997年5月获贵州省图书二等奖。《彝文典籍目录》、《西南彝志》(5―6卷)、《彝族源流》(9―12卷)于1997年6月分别获国家民族图书一等奖、三等奖、提名奖。1997年8月,《彝文典籍目录》又获国家图书一等奖,《黔西北彝族美术》分别获贵州省图书二等奖,九省(区)图书二等奖。赫章县民族古籍办出版的《彝族创世志》获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图书二等奖。地区彝文翻译组翻译的《彝族指路丛书》、《土鲁窦吉》于1999年分别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彝族指路丛书》、《西南彝志》(7―10卷)、《彝族源流》(21―23卷)、《苏巨黎咪》在1999年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分别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等奖。《摩史书》、《西南彝志》(1l―12卷)在2002年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中分别获三等奖。Sq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