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学者

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

作者:beley工作室 发布时间:2004-05-20 原出处:楚雄州政府网站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民族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的的新形势下,于1981年8月成立彝族文化研究室,1984年2月升格为研究所的全国为数不多的单一民族文化科研机构。其宗旨是以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开展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抢救、发掘、研究工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彝族文化研究所的建立,标志着楚雄州彝族文化从以往零星、割裂的研究,进入全面、系统研究的新起点。Z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文化研究所已经走过二十年的历程,二十年来,在楚雄州委州政府始终如一的重视和省社科院的关心下,得到逐年发展,使研究设备和研究实力都具有了一定的规模。科研业务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兼彝研究所所长刘尧汉教授的指导下,全所职工按照建所宗旨,努力学习和工作,一支彝族文化研究专业队伍正在成长,一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受到注目。Z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前,彝族文化研究所下设有彝文古籍研究室、彝族社会历史调研室、彝族经济研究室、《彝族文化》编辑部、办公室等科室;全所在编25人,其中研究人员18名,学历分别为大专以上17名,中专1名,平均年龄32岁;专业技术职称分别为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2名、助理研究员8名、研究实习员6名,这是一支以彝族中青年科技人员为主的彝族文化研究专业队伍。Z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文化的研究,是以收集、翻译、整理彝文古籍和深入实地调查,获取活史料,亦即以彝族固有的书面与口碑两大文献为主要原始材料,进行溯本追源,开展多学科的研究。为此,全所研究人员在刘尧汉教授的带领下,立足于楚雄彝州,驰骋于滇、川、黔三省广大彝区,着眼于全国乃至全世界,将彝族文化置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整体文化之中,探赜索隐,把实地调查与彝、汉文献、考古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贯穿于始终。研究领域从彝文古籍的收集、翻译、整理到彝族历史、政治、经济、哲学、宗教、天文、地理、医学、文学艺术、语言文字、考古、民俗等学科,并开拓了一些具有综合性和边缘性的研究专题,以及影视专题。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于《彝族文化研究丛书》、《彝族文化》、彝文古籍的收集、翻译、整理,以及《彝文文献译丛》等。Z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十年来,彝族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员参加国际性或全国、地区性学术研讨交流会议共120余人次,提交论文80余篇60余万字;在省内外州级以上报刊发表的研究文章有160余篇95万多字,其中获州、省级将的作品有18篇。这一批在外发表的学术论文,不但宣传了彝族文化和楚雄彝州,而且其学术价值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如发表于《云南社会科学》季刊,1990年第4期的《中国彝族和墨西哥玛雅人的十八月法》一文,流传到墨西哥即被译成西班牙文,刊登于墨西哥大学学报1991年3月号上,又一次引起世界有关历法专家的兴趣。对于主要从楚雄州大姚县昙华彝山调查获得的彝族十八月历的研究,就其重要科学史价值来说,一方面它比彝族十月太阳历更为古老原始,从而表明中华民族之文明史远比人们认识的悠久;另一方面由它打破了美洲玛雅人十八月历的唯一性,消除了其神秘性,同时揭示了亚洲中国和美洲墨西哥两个文明古国之间有着远古文化的渊源关系。Z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文化研究所在研究中走出书斋、深入社会实地调查的同时,为了了解全国社科研究信息,扩大视野,提高研究人员中的知识,注重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所讲学,曾先后有南京大学天文系卢央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严汝娴教授、贵州省民族研究所余宏模教授、湖南湘潭师范学院周士一教授,以及云南省社科院民族所、历史所有关学者等,被邀请来作专题学术讲座。专家学者的讲学,对研究人员的课题研究给予了启迪,引导思路,拓宽知识面,有着程度不同的收获,受到研究人员的欢迎。在请进来的同时,彝族文化研究所亦逐步走出去,以此宣扬彝族文化,宣传楚雄彝州。1989年,刘尧汉教授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邀请,赴美讲学一月余;1995年,应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邀请,彝族文化研究所四名学者赴港讲学。Z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所属专题:

楚雄彝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