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田野工作与彝学记录

探访黔西南普安县地瓜镇彝族海马舞

作者:​赵兴 杨国军 发布时间:2022-02-15 原出处:黔西南日报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彝族是一个剽悍骁勇的民族,除了流淌在部族血液里豪迈的气概之外,他们还有足以支撑其纵横大江南北的智慧与韬略,其文化源远流长。
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明朝洪武年间,彝族饱受驱逐和镇压,其中部分残存流落于普安等边远地带,并得以繁衍生息,其后人还保留着记载本民族历史的传统舞蹈——被人们誉为彝族部落里的精神史诗的海马舞。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与者日渐减少的海马舞

海马舞,意即吆喝驾驭烈马的舞蹈,它是彝族村寨丧葬祭祀时的传统表演方式,反映了彝族同胞在历史上的迁徙、战争、生老病死、生产生活等方面内容。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于海马舞的起源,有两种说法最为流行:一是三国时期,彝族首领孟获与诸葛亮在江边激战,当孟获寡不敌众身陷绝境时,江面忽现像海马形状的一排排竹伐,孟获于是带领将士跳上竹伐,逃过一劫。彝人为了纪念这一战事,编创了海马舞。又说,在孟获之前,历代蛮王都有生啖活人的习惯,唯孟获爱护百姓,且足智多谋,深受彝人的爱戴。孟获编创了一套舞蹈,最初名为马舞。由于彝族对水有着强烈的崇拜,后来便将“马舞”改为了“海马舞”。在祭祀和节日庆典活动中,彝族同胞们跳起海马舞,以此纪念他们的英雄孟获。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aw1.jpg

地瓜镇格拱的八个海马舞表演者

海马舞表演一般分为三人一组,其中一人扮马哥,二人扮烈马。马哥道具为一人高的竹杆,两端各系一朵红白花;烈马则由马头与马臀两部分,分别系于舞者腰间,道具由竹编骨架糊白绵纸做成。表演时,舞者手持马颈,步伐有双脚并跳、踮步跳、变脚跳,自由奔跑等跳法。马哥手中的花棍,用作引导“烈马”作各种舞步。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海马舞表演由四个阶段组成:第一段:马帮跋涉;第二段:调遣烈马;第三段:烈马争斗;第四段:降服烈马。表演时以皮鼓伴奏为主,辅以钹、锣。鼓点具有两种打法,一种为“乱打”,近似京剧中使用的“急急风”,一种为“齐打”,三种乐器根据舞者步伐,同时敲击。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普安县的彝族同胞,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地瓜镇格拱、南湖街道三板桥社区、高棉乡地泗三个地方,有谢、柳、车、毛等四姓。而会跳海马舞者,只限于地瓜镇格拱、三板桥社区梅子井的少数彝族村民。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地瓜镇格拱寨子,共有彝族同胞100多户近500人,会海马舞者约有20人;三板桥社区梅子井寨子,共有彝族同胞40多户180多人,会海马舞者也不过15人,且大都年事已高。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mw2.jpg

有关海马舞的彝文典籍

目前,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缺乏展示平台以及生计问题等原因,这些彝族村寨里的年轻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度和认同感已大打折扣,他们无心再学海马舞。最近几年,即使是村里的丧葬活动还是本民族传统节日,也已很少看到海马舞表演了。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激烈奔放的海马舞表演

要了解海马舞,就得造访地瓜镇格拱寨子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马舞传承人毛大龙,以及海马舞表演者吴兴进,他们都已做了多年的海马舞“马头”。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吴兴进老人虽已70多岁高龄,满头蓬松的银发,脸上布满老年斑和深深的皱纹。他爱喝酒,加上年事已高,走路不是很利索。不过要说海马舞,只有他才是行家。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果然,一提到海马舞,老人顿时就打开了话匣子,说话也利索了许多,边说边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示范动作一套接一套。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一声吆喝,几名舞者已一字排开。毛大龙摇身变为一个马郎,要驾驭一匹“烈马”。他头上系着黑色围巾,身穿蓝色长褂,手持马杆。吴兴进则穿着同样的服饰,腰间前后分别套上红色的马头和马臀,似乎一匹活灵活现的“烈马”,就要驰骋沙场了。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mw4.jpg

海马舞表演

“咚、咚、咚……”厚重而沉闷的皮鼓击打声响起了。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郎单脚起跳,“烈马”随着马郎的动作以及伴奏的乐器潇洒舞动,随之发出声响的,还有马颈上铃铛的清脆“叮当”声。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突然,伴奏的锣、鼓、钹,声响变得急促起来。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郎兴奋了,“烈马”也兴奋了,马郎踮步跳开,“烈马”随即跟上。而马郎步法与动作越来越急,似乎发了脾气的“烈马”,也当仁不让,紧紧追随着马郎仰天咆哮。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阵变化多端的激情表演后,伴奏声渐渐地弱了,马郎缓缓停下脚步,汗流浃背的“烈马”,似乎也没了脾气,慢慢心平气和地站定,像是被降服了……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那跌宕起伏的伴奏声,扣人心弦的舞步,以及围观人群声嘶力竭的呐喊,业已成为彝族这个村寨必不可少的精神盛宴,原始而又古朴。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因海马舞而兴的乡村集市

横山,一座横亘在格拱寨子后面的高山。横山之巅,是一处较为开阔平坦的场地,当地人称之为瓦厂坪。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个距离格拱两公里左右的地方,看上去与其它山坡并无两样,现在只剩下两间孤零零的棚子了,但这里还是一个乡村集市,每周二赶场,热闹非凡。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于集市的兴起,毛大龙和吴兴进甚是得意,说:“那是我们跳舞跳出来的。”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个集市兴起于1982年。在此之前,每逢农历六月六和六月二十四,海马舞者都会在这个地方聚集,渐渐引来了途经此地的外地游客或商贩前来观看,不时还为他们鼓掌喝彩。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mw3.jpg

海马舞道具

不久,有经济头脑的人,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但凡海马舞队来此表演或排练时,他们就扛着大包小包的百货,到此贩卖,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了一个山村集市。再后来,这里就约定俗成周二赶场。十里八乡的人们,齐聚这里,买进卖出,同时还可观赏海马舞表演。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海马舞爱好者柳娃子。柳娃子跳舞非常有名,但他自幼失怙,终身未娶,虽然生活艰辛,但痴迷于海马舞。当地人用一首山歌,概括了他的一生: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菜籽开花黄又黄,东一塘来西一塘;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天和你饱饱坐,明天不知歇哪塘。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柳娃子是海马舞表演队成员,他技艺高超,表演总是淋漓尽致,曾先后赴省州演出并获佳绩。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柳娃子去世后,当地很少再有人像他那样,执着地跳海马舞了,海马舞热日渐消退。现在的瓦厂坪,已很难看到海马舞表演者的身影。原来的海马舞露天舞台,也蛻变成了青年男女谈恋爱的十里歌场,时至今日,又发展成以牛马交易为主的地方。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海马舞传承发展令人忧

在格拱寨子,提及海马舞,村民们激动的话语中,洋溢着自豪之情:“我们得了很多奖,其它很多地方不会跳了,而我们还有人会跳。”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为海马舞表演者身份屡次登上大舞台的毛大龙和吴兴进,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就是将传统的海马舞进行改良并传承了下来。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2年,他们开始将“烈马”扮演者,由两人增加到四人。因之前没有伴奏,又增添了钹、锣、鼓伴奏各一人,现在的表演队伍,已增至八人,舞步和节奏更为激烈,舞台效果得以提升。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不过,现在的吴兴进也是“纸上谈兵”的时候多,上场练把式的时候少了。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了,“想跳都跳不起来”。“原本我们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必须用海马舞来纪念彝族英雄孟获,但最近几年老是凑不齐人,怕是要失传了”。说到这里,吴兴进显得有些落寞。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值得欣喜的是,为了抢救彝族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当地文化部门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已积极行动起来,以多种方式挖掘与保护。海马舞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成果之一。gz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