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田野工作与彝学记录

民族瑰宝 传承创新——越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扫描

作者:​田玉华 孙志阳 发布时间:2022-01-23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精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越西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创新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各项工作,保护项目逐年增多,门类丰富多彩,传承人薪火相传。截止目前,共有35项代表性非遗项目(其中省级5项、州级16项、县级14项);共有39个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省级4名、州级20名、县级15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族哭嫁歌

image.png

彝族哭嫁歌

越西彝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姨表不婚、姑舅表优先婚。越西彝族婚礼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传统的地方风格,《彝族哭嫁歌》属于婚礼的一部分内容。《彝族哭嫁歌》产生于进入父系社会之后,从原来的“男从女婚”转变成“女嫁男娶”的时代,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妇女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地位。《彝族哭嫁歌》主要反映一种悲伤离别以及对旧婚姻制度的不满。在越西彝族婚礼上都要演唱《彝族哭嫁歌》,而且歌曲众多、内容丰富,以《阿莫尼惹》、《惹达》、《阿依阿芝》、《波哈妞妞》、《阿莫尼哈》、《阿吉姆惹》、《木乌黑依惹》、《扎扎薇荷》等歌曲为代表。尤其在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晚上,亲朋好友们聚集到新娘家里,演唱《彝族哭嫁歌》的扮演者身着彝族盛装,一边唱一边伴着简单的舞蹈动作,大家可以任意上场轮换演唱,唱到深夜,直到第二天早上新娘出嫁为止。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哭嫁歌》属于传统音乐项目,是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是曲木阿依。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族马布音乐

image.png

彝族马布音乐

马布是彝族独有的一种单簧气鸣乐器,是在原有乐器“沙呐”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彝语“马”为竹子,“布”为簧管,意即插上簧管的竹制气鸣乐器,又称“布惹”。其结构和外观与小唢呐相似,但管身用竹管制成,哨子为单簧,管身为一节上下通透的竹管。演奏时,管身竖置,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上三孔,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下三孔,口含上端簧片,用循环换气法吹奏,音色清脆悠扬,彝家人比作蝉鸣。在越西县内主要分布于申果庄、普雄、城关、中所、顺河等二半山的广大彝族聚居地区,传统曲调有《猛虎出洞》、《布谷过山》、《晨风摇竹》、《放羊调》、《丰收调》、《发木孔山调》、《悲哀调》、《表歌·表妹风乐调》等。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马布音乐》属于传统音乐项目,是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是吉木五加。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木模拉格

image.png

木模拉格

《木模拉格》是越西彝族在老人去世时演唱的一种歌曲,老人去世后,在没火化之前,每天晚上都唱。演唱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两个妇女身穿彝族服饰,披着毡子,边唱边舞动。一种是坐着以比赛的形式演唱,看谁演唱的内容更完整、更生动,吊丧的人围坐在四周听。彝语“木模”有“唱”的意思,“拉格”是一个父亲的名子。《木模拉格》演唱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叫“拉格”的父亲,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喜欢研究战争,参加了战争,最后战死在沙场。二儿子喜爱农业劳动,每天辛勤耕耘,换来了丰收的成果,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三儿子喜爱狩猎,养了一只能捕猎的好狗。歌词内容运用大量的修饰词语,歌颂了三兄弟的英勇、勤劳、聪明的传奇故事。《木模拉格》在越西顺河一带尤其盛行,是葬礼上必唱的传统歌曲。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木模拉格》属于传统音乐项目,是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是吉余达尔木。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阿古合

image.png

阿古合

《阿古合》是越西彝族民间在丧葬、措毕(彝族的送灵归祖仪式)所演(诵)唱的仪式歌曲,属于挽歌(凉山彝族民间歌曲中最悲的一种),演唱的作用是为死者的灵魂引路。《阿古合》的内容分为悼念、教魂、指路、喊魂四个部分,其中悼念和教魂由妇女们唱,指路和喊魂由毕摩诵经。在葬礼上,由妇女们演唱,总结死者的一生。在措毕上,演唱形式为男女围在灵棚周围,由一位妇女领唱,其他妇女排成一排排,跟随领唱者摇晃着身体。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古合》属于传统音乐项目,是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是曲木阿依、吉木阿呷莫。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阿依阿芝

image.png

阿依阿芝

《阿依阿芝》是一部自叙性叙事歌谣,以凄惨又生动的歌词,如泣如诉的讲述了一个叫“阿依阿芝”的彝族姑娘嫁到婆家去后,受尽了婆家的虐待。远离娘家的阿依阿芝,每天都盼望着回自己的家乡,到婆家三年后提出回娘家探望的请求都被婆家无情拒绝。毫无人身自由的阿依阿芝只好痛下决心走上逃跑的道路,但她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在逃跑的过程中被三只饿虎吞食…可怜的阿依阿芝最后也没能逃脱这苦难的深渊。这惨不忍睹的画面是对奴隶社会的控诉与反抗,也是过去的彝族妇女的生活写照与缩影。《阿依阿芝》流传于越西彝族聚居区,作为传统音乐常在彝族婚礼上由妇女二人演唱,一人领唱,一人和唱。歌词描写生动细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容易使听众不禁潸然泪下。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依阿芝》属于传统音乐项目,是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四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是拉衣五沙木、巴莫阿依木。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马马灯

image.png

马马灯

《马马灯》是越西汉族地区流行的一种传统戏剧,主要是春节期间用来“拜年”和文艺汇演时的表演。越西“马马灯”的道具主要是马头和马尾,由当地人自己制作。表演者将制作好的马头、马尾挂在身上,左手拉“缰绳”,右手握“马鞭”,表演者的身驱就代替了马身和马腿,再加上动作的表演,如一匹活灵活现的马。整个“马马灯”队伍由乐队和表演队组成,乐队有敲小马锣的、敲锣的、击鼓的、拉二胡的、吹笛子的等等。表演队一般由七人组成,前后各一位“马牌长”,身佩戴宝剑,意为马队护卫;中间五位驭马者分别挂着红黄蓝白黑五色“马马灯”道具,手执缰绳和马鞭。表演时,由乐队伴奏,表演队唱着歌变换着队形,有固定的表演形式。越西“马马灯”道具造型独特精致,曲调古朴传统,唱词内容丰富,加上戏剧被表演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深受越西人民的喜爱。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马灯》属于传统戏剧项目,是第二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是陈道芳。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砂锅制作技艺

image.png

砂锅制作技艺

越西砂锅历史悠久,在明末时期,一户姓杨的人家为了躲避战乱,逃到越西,定居于越西外南街。他利用紫泥巴和硬炭渣等粘土作为原材料,加工粉碎,然后经过搅拌、制胚、晾晒、焙烧、上釉、出炉等程序,烧制成了各式各样的“砂锅”,从此砂锅制作技艺在越西代代相传至今。越西砂锅质地古朴,抗腐蚀、耐酸碱,不起化学反应,储食物不变质,烹制食品煨、炖、煮、烧均可,能保持食物营养成份和新鲜美味。越西砂锅还具有坚固、耐烧、抗低温等优点,加上在生活中有很强的实用性,越西砂锅不仅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还受到很多外地消费者的青睐,走进了千家万户。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砂锅制作技艺》属于传统技艺项目,是第二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是易国康。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八、波哈妞妞

image.png

波哈妞妞

《波哈妞妞》是彝族姑娘出嫁前唱的歌谣,由两位妇女一唱一和,内容以出嫁女儿“妞妞”的口吻来演唱,歌词中多次提到的“妞妞”是出嫁女的自称。歌词主要内容:“堂屋内妈妈自言自语地述说妞妞要走了,妞妞说,妈妈你不要生气,妞妞自知何时走;堂屋上位坐着的爸爸自言自语地述说妞妞要走了,妞妞说,爸爸你不要多言多语,妞妞自知何时走;屋里的姐妹也在议论妞妞走的事情,妞妞说,你们不要议论了,妞妞自知何时走。圈里的骏马哟,请你不要自言自语地述说妞妞要走,妞妞自知何时走;屋檐下的花母鸡啊,你也不要老是叫着催妞妞走,妞妞自知何时走;院坝里的看家狗啊,你也不要不停地叫着催妞妞走,妞妞自知何时走。隔壁邻居、亲朋好友难舍难分地催促妞妞走,请你们不要牵挂,妞妞自知何时走。当村寨下面的沼泽地里水仙花开的时候,妞妞就走了;当寨子的山坡上,索玛花开的时候,妞妞就走了。妞妞走后,七至十三天,妞妞就将白酒和蜂蜜,带回孝敬父亲;腊肉加些盐,带回孝敬母亲;用白酒敬亲朋,将花衣赠姐妹……”歌词采用排比的手法,曲调缓和固定,旋律柔和动人,表达了出嫁女依依不舍的心情。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波哈妞妞》属于传统音乐项目,是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是吉木阿呷莫。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九、文昌故里传说

image.png

文昌故里传说

《文昌故里传说》是与孔子齐名的文昌帝君张亚子出生在越西县中所芦林沟的传说故事。据《越西厅志》记载:“张亚子晋太康八年二月初三七十一化降生在中所芦林沟张老夫妇家中。字霶夫,后勤学苦练,羽化成神”。《文昌化书》、《清河内传》、《文昌本传》记载,张亚子原籍越西,生于晋太康八年(287)二月初三,后徙居梓潼,在七曲山修道劝善数十年,直至终生。越西金马山上曾留有胜迹“上马石”、“下马石”、“紫府飞霞洞”等,“上马石”上镌刻有“文昌胜迹”。在越西民间有关文昌帝君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是文昌帝君张亚子是由蛇转化为人,常骑白特(文昌的坐骑,传说生得“四不像”)往来四方,讲学云游。文昌文化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儒、佛、道的精华,一千多年以来,文昌文化不仅对越西人民影响深远,而且在全国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影响,甚至到国外。全国各地的文昌胜迹就超过400处,文昌帝君信仰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昌故里传说》属于民间文学项目,是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是唐永楷。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阿吉姆惹

image.png

阿吉姆惹

《阿吉姆惹》又名《小安基》,演唱的是一个不幸的孤儿安基,父母早亡,在姐姐抚养下慢慢成长。可是姐姐出嫁后,只有把小安基交给婶婶(有些地方记载的是“后妈”),结果婶婶心狠手辣,不把他当人看狠心虐待他,他受够了苦难。小安基只有想方设法去找姐姐,他在姐姐那里住了半年,但不能长久地住下去,姐姐送他回去。他们在过桥时,姐姐不小心跌落水中被淹死了,从此小安基再也没有亲人。他“带着一点希望走来,带着一包眼泪回去”。《阿吉姆惹》常在婚丧时由妇女二人演唱,一人领唱,一人和唱。内容丰富、描写细腻,揭示了奴隶的社会阶级矛盾和现实生活的冷酷无情,生动地反映了彝族人民反抗的思想感情,还表达了强烈的爱憎之情。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吉姆惹》属于传统音乐项目,是第四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是曲木阿依、木洛机基嫫。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一、得布洛摩传说

image.png

得布洛摩传说

得布洛摩是彝语“ndep bup lo mox”的音译,也有音译成“达布洛魔”、“德布洛摩”,汉语称作“碧鸡山”,位于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与甘洛县交界处。凉山彝族毕摩经书中记载了200多种鬼名和鬼类,而且鬼灵的种类和形态多种多样,这 200 多种鬼灵就聚集在得布洛摩山上。彝族民间传说的魔鬼之王“聪则书阿火”一家就住在得布洛摩山上,他的妻子是有名的女鬼“木秋惹妮”,他的女儿就是最美丽的女鬼“紫孜妮楂”。鬼灵崇拜在彝族民间是一种很普遍的宗教现象,彝族人遇到家境不顺、疾病缠身、出行不利、口舌不解、冤家械斗等情况,都认为是神灵不保佑、鬼怪在作祟,请毕摩或苏尼用鸡、山羊、狗等(根据情况选择祭品)举行驱鬼咒鬼仪式,把鬼驱送回得布洛摩。在凉山彝族人民心目得布洛摩是鬼魂集中之地,被称为“恶鬼”之山,充满了极度的神秘,使人感到崇敬和恐惧。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得布洛摩传说》属于民间文学项目,是第四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是洛古红军、蒋志聪。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二、彝族尝新节

image.png

彝族尝新节

彝族尝新节,彝语为“察始者”,吃新米的意思,是彝族一个传统民俗节庆。民间传统的尝新米节过节时间为农历虎月,当稻谷金黄有一部分稻穗成熟颗粒饱满时,寨子里的人民就集体研究讨论尝新节的具体日子,然后请历算师推算时间择一吉日过尝新节。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节的前一天,人们就开始忙碌了,村寨里的男女老少背着背篼,到金灿灿的稻田里抽取成熟的稻穗。把稻穗背回家后立即脱粒,谷子放入大铁锅中烧火烘炒,烘干、炒熟,倒入大石臼(碓窝)里舂成米。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节这天,人们宰猪杀鸡,在开饭之前,先舀一碗米饭给自家的狗尝,没有喂狗的人家舀给邻居的狗吃。彝族民间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在平坝河谷地带的还没有开始栽种水稻,谷粒是连着谷穗从汉区被粘在狗尾巴上带来,交给主人试种成功,开始播种稻谷。为了报答狗的功劳,彝族尝新米必须先让狗尝。久而久之,这就成为越西当地彝族的习俗。尝新节的主体环节一完,大家围坐在一起食用已炒熟、做米饭留下的一小部分新米。剩余的带到亲朋好友家去让他们也尝尝,看看谁家的新米更好吃。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尝新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类,是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是沙马加甲、蒋志聪、阿鲁则布。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三、彝族银饰制作技艺

image.png

彝族银饰制作技艺

自古以来,银饰在凉山彝族地区广泛使用,彝族喜打扮,以戴金佩银为贵。常见的银饰有银头饰、领牌、戒指、手镯等 ,与艳丽的彝族服饰相辉映,女子显得雍容华贵,男子佩银饰则威武富贵,中、老年妇女显得典雅庄重。因此,彝族银饰中佩饰占了相当大的部分。越西县乐青地乡的瓦曲村被当地人称为“银饰村”,瓦曲村以银饰加工为主要产业,销售的产品有:耳环、戒指、手镯、领扣等。目前,金银首饰加工销售已成为瓦曲村的支柱产业,当地制作精美的银饰品,从这个村落出发,被卖到越西、雷波、乐山、云南、贵州等地的彝族聚居区,成为彝族女孩、男孩们身上头上精美的装饰品。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村里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有的主要负责购买原材料,有的主要负责压片抽丝,也有主要负责初加工、精细加工的,还有主要进行收购销售的人员。彝族银饰在彝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使用的社会价值、精美的艺术价值、独特的审美价值。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银饰制作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类,是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是曲木克底、曲木阿且。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四、布尔热达克孜托

image.png

布尔热达克孜托

尔苏藏族的舞蹈源自原始宗教的祭祀舞,后来发展成了劳动舞,尔苏舞蹈丰富多彩。《布尔热达克孜托》就是越西尔苏藏族的一种传统舞蹈,尔苏姑娘小伙们穿着尔苏服饰,整个队伍站成圆圈舞蹈,随着舞蹈动作逆时针旋转。每次在节日或者聚会时都要欢快的跳舞,成为了一种健康向上、大众的文化活动。这不仅对尔苏藏族的文化、思想、音乐、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用传统舞蹈的形式传播和普及文化,使尔苏藏族文化更好的传承发展。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布尔热达克孜托》,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舞蹈类,是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是张阿依。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五、萨巴诵经调

image.png

萨巴诵经调

尔苏藏族信仰苯教,敬山神、祖先,信鬼神。尔苏藏族生病或受惊吓,会举行招魂、安魂、驱鬼等仪式。“萨巴”是尔苏藏族宗教祭祀活动仪式的主持者(经师),相当于彝族的毕摩。“萨巴”在主持祭祀活动时都要诵萨巴经和咒语,根据不同的仪式和不同的鬼诵不同的经。在驱鬼仪式上,萨巴头上戴着祖传的皮制面具,盘腿坐在尔苏藏族家中,一手拿着皮鼓一手打,口里不停的诵经。在形成和演化的历史进程中,口口相传,就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萨巴诵经调”。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萨巴诵经调》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音乐类,是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是张阿木(依沙张阿木)。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六、吉潘瓦西的传说

image.png

吉潘瓦西的传说

吉潘瓦西,是阿凡提式的机智人物。吉潘瓦西又名阿木克都,属彝族海来阿莫惹古中的斯布吉潘支,清朝末年出生在今属越西县乃托镇莫洛村。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吉潘瓦西的传说故事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智斗奴隶主、地主和财主,替劳动人民出口气之类的,这是主要部分,也是精华之所在。另一类是纯粹的笑话,这也是不可小觑的,它对教育人们、陶冶人们的情操等具有作用。经过一百多年历史,吉潘瓦西的传说故事在凉山彝族地区广泛流传,主要流传于越西、甘洛两县,越西县的顺河、新民、越城、中所和甘洛县的玉田、田坝、普昌等地区。到现在,彝族人们在生活中聚在一起聊天都还会讲起吉潘瓦西的传说故事。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吉潘瓦西的传说》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类,是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是沙马加甲。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七、彝族漆器髹饰制作技艺

image.png

彝族漆器髹饰制作技艺

越西县的彝族漆器始终坚持用天然的原材料来制作,木材原料为桦槁木、大白杜鹃、梧桐等,以及土漆、银朱、石黄等珍贵天然原料,土漆系生漆分别加朱砂、银珠、石黄、锅烟天然原料调成红、黄、黑三色,经割漆与制漆、上色与彩绘等传统手工技艺精制而成。彝族漆器以黑、红、黄三色为主,红色象征着勇敢、热情,黑色表示尊贵、庄重,黄色则代表美丽、光明。漆器通常以黑漆为底色,加绘黄色和红色,三色错综调配,间隔使用,色泽明快艳丽,对比强烈,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统的彝族漆器制作流程负责,一般需要四十多道工序。彝族漆器的花纹较多,常见的有月牙纹、虫纹、窗格纹、火镰纹、指甲纹、水波纹、四瓣花纹、瓜籽纹、菜籽纹、链条纹、古钱币纹、网纹、蕨芨纹、鸡冠纹、龙鬃纹、牛目纹、鱼刺纹和央莫斯若纹等。彝族漆器制作技艺精湛,以红、黄、黑三色的巧妙搭配下,创造出了种类丰富、纹饰多样、图案精美的彝族漆器。主要有食器、酒器、毕摩用具等。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漆器髹饰制作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类,是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是吉皮五合。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八、呷古彝族刺绣技艺

image.png

呷古彝族刺绣技艺

普雄镇位于越西县东南部,全镇风景优美,交通便利,成昆铁路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呷古村交通便利,是申果庄、昭觉、下普雄的必经之路,成昆铁路横贯该村,呷古村素有“成昆线上彝绣第一村”的美誉。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越西地区属于“圣乍”方言地区,越西的彝族服饰属于典型的“圣乍”特色,服饰上有许多精美的彝族刺绣,彝族刺绣以图案的形式展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属于彝族民间手工艺艺术中一颗璀璨明珠。彝族刺绣以红、黄、黑为三大原色,作品种类繁多、丰富多姿、制作精美、异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彝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呷古彝族刺绣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通过材质、图文、工艺等要素承载了当地彝族人民的思想情感、生活方式。呷古彝族刺绣以纹饰和色彩体现出了彝族服饰的独特性,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结合现实生活与自然环境,创造出了许多极具色彩与特殊含义的纹饰,不但进一步丰富、美化了服饰,同时还将彝族文化赋予其中,是十分珍贵的艺术瑰宝。在新时代浪潮中创新和活化可以让彝绣得到更好的传承,更能使其成为当地绣娘的主要经济来源,让绣娘获得更好的生活。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呷古彝族刺绣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美术类,是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是为色阿比莫、阿洛拉作莫、沙马五呷莫。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九、越西彝族传统民居建筑技艺

image.png

越西彝族传统民居建筑技艺

彝族住房多为三间或五间。正中一间为堂屋,是家庭成员聚会之所,亦为接待客人之所。靠墙壁左侧,设一火塘,火塘边立石三块成鼎状,锅支其上,称为“三锅庄”。锅庄严禁人踩踏跨越,否则认为不吉。锅庄上方,以蔑索吊一长方形木架,上铺竹条,作烘烤野兽干肉或蒜头、花椒、辣子之用。火塘用以煮饭、烧茶、取暖和照明。彝族人不论老幼,常围火塘而坐,叙天伦之乐,火塘成为彝族传递文化的场所。一般彝族人家,在火塘边铺竹席,席地而坐。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民居建筑极讲究装饰,大门入口和屋檐是装饰的重点,常常在大门上作各种拱形案图并常有门楣。门楣刻有日、月、鸟兽等图案,封檐板刻有粗糙的锯齿形和简单的图案;屋脊中部及两端有简单的起翘及起拱,山墙的悬鱼、屋檐的挑拱、垂花柱、屋内的梁枋、拱架等也雕刻有牛羊头、鸟兽、花草等线脚装饰和连续案浮雕;室内锅庄石上及石础、石门槛上雕刻怪兽神鸟、卷草花木等彝族传统图案;门窗隔扇及室内木隔花纹、小花格窗等,极富建筑装饰效果,体现了彝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建造艺术。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越西彝族传统民居建筑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类,是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是潘木乃。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十、越西九大碗习俗

image.png

越西九大碗习俗

越西县传统九大碗是汉族用来招待贵宾的家宴,实用范围宽广,结婚、嫁女、做寿、升学、修房造屋、生儿育女、满月酒、周岁酒、老人离世等,是越西汉族必不可少的礼节,用九大碗招待和感谢客人,具有独特的汉族饮食文化风格,是汉族饮食民俗文化的重要主成部分。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越西传统九大碗的风格:五荤四素(五个荤菜,四个素菜)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荤:碗面子(马脚杆)、烧白(扣肉)、粉蒸排骨(红烧排骨)、酥肉(可煮汤或干吃)、红烧墩子。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素:红糯米饭、烧笋子、烧粉条(或凉拌)、肉丝黄花汤。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所谓九大碗,是用越西本地人自制的九个土质陶碗土碗装菜上席,不用盘子,桌上九个菜必须放成正方形,上菜很讲究,第一碗碗面子,放正中,第二碗酥肉放在第一碗的上面,第三碗粉蒸排骨放第一碗下面,第四碗烧白放第一碗的左面,第五碗墩子放第一碗的右面,四素放在四个角,形成正方形。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用餐时很有规矩,每一桌必须由一个年长的或老辈子带头喊大家开始,先吃第一碗碗面子,然后年长的人把第一碗拉开,把第二碗放在中间又喊大家吃,这样逐一下去,把九个菜吃过一遍之后才可以随意拈菜吃,九大碗就保留着这样的餐饮礼仪文化。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越西九大碗习俗》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类,是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是唐永楷。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十一、越西豆腐乳制作技艺

image.png

越西豆腐乳制作技艺

越西是一方神奇古老的土地、山川形胜,绮丽宜人、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独特的高原气候,为越西豆腐乳的佳酿天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酿造环境。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越西豆腐乳的制作技艺,古已有之,千百年一直沿袭传承,制作技艺十分复杂,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天时指每年的酿制时间只有农历十冬腊冬季三个月,其他时间则不利酿制,纵使酿制出来口味也不行,且还容易酿坏,造成生蛆或腐烂。地利指越西的豆腐乳的制作流程十分严谨,一丝不苟,从选料、磨浆、熬香、过滤、点制、压制成型、切块发酵、配料、酿制,不能有半点疏忽大意,否则就不会成功。越西豆腐乳酿制好后,以存一至两年后为佳,用以佐餐,让人胃口大开,其色泽鲜亮、香气扑鼻,入口即化,过齿留香,既可登大雅之堂,也可以平民小屋。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喜爱,现已走出越西,走出四川,甚至被带到国外。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越西豆腐乳制作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类,是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是任洪治、朱朝珍、贺建蓉。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十二、彝文书法

image.png

彝文书法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彝族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彝文史称爨文、爨字、韪书、倮文、夷文、罗罗文等,彝族自称为“诺苏布玛”。是彝族至今仍通行的表意文字,是一种原生的古老文字,彝文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之间,经历了文字发展的必经阶段。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文原始的书写艺术,至今还活跃在民间。彝文的书写工具是用各种竹、木、杉木、羽毛等来进行书写。自明、清以来,只有少量的书写者用现代书写工具书写彝文,大多数书写者还保留着传统书写工具,特别是彝族毕摩,他们将纸放在膝盖上抄写,这种书写法不论大小字,看起来“古朴、圆润、庄重、大方”是一种传统的彝文书写艺术。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文传统的书写习惯总体上分为“横式和立式”两种书写。其中,横式书写大多数以右向左书写。而立式书写虽然形式上是立式,但笔顺还是从右向左行。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文书法》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美术类,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是田玉华。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中央和省、州、县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中,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如今,在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时刻。非遗传承人队伍的培养出现了新局面,非遗项目保护工作有了新起色,整个社会关注支持民族传统文化、关心热爱非遗工作,为该项工作的有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科技现代化、经济全球化、文化数字化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发展意义和呈现方式都不断发生着变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共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历史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改革挑战,突显着其在历史进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在增强文化繁荣、加深文化自信、提升文旅振兴工作中发挥出其“加油机”和“润滑剂”的作用。pu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文章原载:《越西彝学》2021年刊(总第20期),特别授权彝族人网发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