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田野工作与彝学记录

凉山彝族和非彝族对火把节的态度及了解情况

作者:张坤源 杨永璞 等 发布时间:2021-06-06 原出处:《环球人文地理》2016年16期 点赞+(

摘要:火把节是彝族最具传统特色的民族节日,是彝族文化的重要体现,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过彝族火把节的热情逐渐减退,了解越来越少。本课题小组走进彝族人民聚居地西昌市盐源县,通过实地考察、查阅文献、问卷调查三种形式,以当地居民为调查对象展开调研工作;旨在调查当地居民对火把节的了解情况,分析彝族和非彝族人民对火把节看法及态度,总结火把节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促进火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彝族火把节;了解情况;态度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NM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把节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以火把节为代表的彝族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也是民族的核心要素,其深层次的内涵关系着民族的认同和内聚。同时,彝族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在世界文化的星空上也是一颗璀璨的明星。NM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小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西昌市盐源县彝族和非彝族居民共760人,男性338人,占总人数的45.2%,女性410人,占总人数的54.8%;其中,非彝族居民有555人,占总人数的74.2%,彝族居民193人,占25.8%,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760份,回收760份,无效问卷12份,有效问卷合计748份,有效率98.4%,调查收集的数据在EXCEL上完成录入,通过SPSS20.0完成调查分析。NM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内容与数据分析

1. 当地居民对火把节的了解情况NM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火把节世代相传,然而,此次调查显示:760名调查对象中,有506名,约67.6%的居民表示了解火把节,而其余242名,占总数32.4%的居民不了解火把节,其中有102人,约13.6%的人不知道火把节的举办日期;大部分人(共计477位居民,约63.8%的人不知道火把节的由来),此次调查的彝族居民中,有8.2%的人表示不了解火把节,8.8%的人不知道火把节的举办日期,45.6%的人不知道火把节的由来,由此看来,火把节的传承和发扬并不如想象中乐观,许多本民族的人对火把节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且许多火把节传统项目并不为人所熟知,关于当地居民对火把节相关习俗的了解情况,见下表一:NM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NM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民在农历二十四日,通过庆祝火把节祈求丰收、驱除邪恶、祭神祭天、表达对火的崇拜等,但人们对火把节象征意义的知之甚少,如下表二所示:NM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NM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的来说,彝族居民对火把节的了解程度普遍高于非彝族居民,且对火把节持肯定态度的彝族居民的比例高于非彝族居民的比例。但不论是彝民还是非彝民,对火把节相关知识了解不足,仍有待加强学习。NM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彝族居民对火把节的态度NM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把节于彝族人民的重要性胜于彝族年,但调查发现,如果在外地打工或读书,有21.2%的彝族居民不会选择回家过节,虽然绝大部分彝族居民(约89.6%)对火把节仍满怀期待,7.3%的彝民表示对火把节已经司空见惯,失去了新鲜感,有2.1%的彝民更喜欢“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还有1.0%的彝民另有看法。对于这些现象,我们不得不引起警惕,采取措施,加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彝族文化。就彝族人民个人而言,在促进火把节的发展,弘扬彝族文化上所能做的事情,其调查情况如下表三所示:NM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NM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此看来,大多数人对本民族的宝贵文化还是存在爱惜保护之心的,但积极宣传、促进彝族文化传播这一问题上还缺乏认识与积极性。NM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讨论与建议

1. 讨论NM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与中国传统节日相比,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在旅游背景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特点,其现实功能和发展空间也日趋凸现。但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火把节的传统有慢慢被追求时髦、新颖的年轻一代淡忘的危险。不论是彝族居民还是非彝族居民,对许多火把节的风俗习惯都不甚了解,且有部分彝民对火把节的热情减退,有少数彝民已不再欢庆火把节。长此以往,火把节的长期生存必然会受到威胁,彝族文化的发展必将受阻。NM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建议NM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火把节等相关彝族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彝族和非彝族居民充分感受到彝族文化的魅力,增强彝族居民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彝族居民和非彝族居民参与和保护火把节的积极性;进一步健全彝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机制,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NM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为火把节添加新元素:任何事物都需要与时俱进,才会源远流长,传统节日也是一样,需要赋予新的内涵,具有现实和现代化意义的节日内涵更容易被新一代所接受。如:重阳节,现在也被定义为老人节,增加了尊老敬老的涵义。NM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成立相关文化机构:完善火把节网络宣传系统,印发书籍报刊,组办相关电视节目、组织火把节文化交流活动等,以巩固文化基础,有利于火把节文化的保护和发扬。NM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作者:张坤源,杨永璞,张霞,付玉婷,周莉,苟春华,李瑞锋
原载:《环球人文地理》2016年16期。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