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田野工作与彝学记录

大理漾濞彝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研

作者:茶世平(彝族) 发布时间:2018-04-21 原出处:漾濞政府网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摘要:漾濞最古老的民族是彝族,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县,彝族先民用文字写下了大量的文献经典,但是这些文献经典大部分由毕摩继承和传诵,所以会写彝文看得懂彝文的人在整个彝族人口中只占少部分,这给彝文的传播带来很大的局限性。本文以漾濞为代表,调查当地彝文使用情况,分析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键词:漾濞;彝族;文化 ;语言文字使用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漾濞彝族自治县地处大理州中部,点苍山之西。东与大理市、巍山县相邻,西与永平县、云龙县接壤,南抵保山昌宁县,北交洱源县,总面积1860平方公里,县城距州府29公里。全县辖4镇5乡65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全县总人口10余万人。境内居住着彝、汉、白、回等1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9%,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6.8%。是历史上著名的博南古道、茶马古道上重镇。因盛产全国知名“漾濞核桃”而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和其它的民族一样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自己的语言文字,从各种资料来看彝族文字大约产生于夏朝,是一种古老的文字。历史悠久的传统彝文在初创时期是表意文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传播,表意文字的驳杂,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彝族先民大量采用同音假借的造字手段,从而造出8千~1万个重文和异体字,使传统彝文逐渐成为既有一定的表意符号又有大量的表音节符号的准音节文字。但这些音节文字在解放前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整理和规范,云南、贵州、四川以及广西等彝区毕摩所使用的彝文几乎处于一种较为混乱、各自为阵的状况。虽然彝族先民用文字写下了大量的文献经典,但是这些文献经典大部分由毕摩继承和传诵,所以会写彝文看得懂彝文的人在整个彝族人口中只占少部分,这给彝文的传播带来很大的局限性。解放后,四川、云南和贵州三省的有关部门先后都对传统彝文(老彝文)进行了规范或整理。在古彝文基础上规范彝文,即云南规范彝文、贵州规范彝文、凉山规范彝文(也称四川新彝文)在彝族古籍整理、文献出版、学术研究、教材编译和建设及学校双语教育等方面都得到了具体的应用。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漾濞最古老的民族是彝族,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县,其先民早在两汉时期就在境内游牧和农耕,史称“嶲、昆明”。唐代称“乌蛮”、“乌蛮别种”,是南诏国的主体民族。元代以后称“罗罗”,建国后经过民族识别,定称为彝族。漾濞彝族分为诺苏、聂苏、腊罗三个支系,据考证漾濞的彝文南诏后期随着王室的衰落,古彝文字随即失传。近年来漾濞县在大理州彝学学会漾濞彝学小组的基础上,于1987年7月成立漾濞彝学学会,在保护彝族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在彝族毕摩文化上积极抢救和整理彝族毕摩经。完成了彝族创世史诗《毕摩经·米慕尼穆》的收集编译工作,漾濞彝族自治县彝学会根据省彝学会关于全省统一开展整理出版100部彝族毕摩经的安排,由漾濞彝学会牵头,完成《大理彝族毕摩经.西部卷》的整理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县彝学会全力以赴,投入工作,抢救整理工作从最具有代表性的瓦厂乡蛇马村四么路村民小组时年85岁的左尚祥老毕摩(已经去世)入手,通过近3年的努力,整理出55篇140多万字的毕摩经(漾濞2卷)其中丧葬经42篇,另外还有祭龙经、火把节密枯突经等13篇。漾濞彝族毕摩经是漾濞乃至大理州一笔宝贵的彝族精神文化遗产,具有层次高、内涵深、体系完备、本土特色浓厚的特征,是一笔稀有的宝贵财富。以楚雄州彝学会为主的一百部毕摩经已经全部出版,其中第85、86卷为漾濞彝族毕摩经译注,毕摩经以国际音标、彝语文、汉文译注,成为全省重要的彝族文化研究成果之一。彝族毕摩的口传经文得以流传下来。另外在彝语文使用上,在2016年以前单位、部门的标识牌只有彝学会的牌子用双语,2016年以后县委、政府非常重视彝族文的使用,仅半年的时间,县四班子及各部委办局、企事业单位的牌子全部换成了双语文(即汉文、彝文)标识。从2015年开始县彝学会编辑出版的书籍封面书目全部采用双语。这些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在使用彝文方面有所进步,但作为彝族自治县,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要加强推广和使用彝文的工作,使彝族文字在我们彝族聚居地区成为广大彝民的一项基本功,把这项濒临消亡的彝族文化传承下去。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前,通过对漾濞县彝族聚居区在社会领域和学校教育等方面的调查发现,彝语在一些地方还作为母语在使用,但彝文在这些地区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和推广,其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历史原因。漾濞彝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被分化和融合,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局面,支系多、方言差别大,给彝族文字语言的规范和统一带来了很大困难。再加之历史上彝文的传播在大部分地区一般只有毕摩学习和使用,彝族的毕摩经是彝族的经文,由于各种原因,漾濞的毕摩经有彝文记载,但平时只用口传经文,这也是漾濞彝文发展到现在民间没有得到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对彝语文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目前,虽然彝语文工作得到县委、政府的重视,政府各部门的门牌用双语门牌,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彝语文工作在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这直接影响了彝语文在民族地区重要作用的发挥。其次,民众对彝文的学习意识薄弱。随着汉族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大部分人认为彝文的现实使用率较低,因此在民间对彝文的学习并没有极大的热情,这也是彝文在很多彝族聚居推广工作难的主要原因。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漾濞县由于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门的从事彝文工作组织机构、人员和教材等原因,滞后了民族语文的推广和使用工作。在彝语文的推广上心有余而力不足。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语言文字是彝族人的特征之一,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彝族与其他民族交往越来越频繁,会说彝族话的人逐渐在减少,彝文作为记录彝语的一种符号,有必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加大政府对彝语文工作的支持力度。彝族的语言文字是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彝族文字的使用对彝语的流传还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政府需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设立健全彝文组织研究机构,召集邀请懂彝文的人员对彝族地区的干部群众进行培训,使大部分人能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彝文。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加大彝族语文宣传力度。政府各部门的公章和政府各部门的文件头,可采用彝文和汉文并行书面的方式,使人民群众潜移默化当中认识到彝文的存在。此外,在彝族聚居区可开设彝语广播,一方面可以使不会彝语的人重新学习和掌握彝语。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彝文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使人们有意识地认识到彝文能使彝语的功能大大加强和扩展,提高人们对学习彝文的热情和信心。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加强彝族文化在校园的推广。一方面以民族团结进校园为契机,在全县各中小学开展彝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即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达到了传承、保存、弘扬民族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同时还转型到培养学生特长的目标,让学生们今后更好地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任。在彝族学生居多的中小学校创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点,并根据传承活动开展情况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大力推动 “彝族文化进校园” 传承活动。另一方面重视双语教学,彝文的使用和推广不仅仅是针对成人,还需要从小学或学前班就开始抓起,制定合适的教材进行双语教学,使彝文能在新生一代中得到推广和普及。建议建立民族地区双语人才激励机制,对民族地区能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语言文字的各族干部定期予以表彰奖励,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四、利用好传统的节日宣传彝族文化。漾濞民族文化丰富,有传统的“火把节”、“朝山会”、“娃娃节”、“核桃节”,独特的“二月十九街”等节庆文化活动,在此基础上,深度挖掘彝剧历史渊源及传承现状、彝剧艺人、代表性传承人的基础资料,收集整理相关的音像图文谱乐,形成一套完整的综合性基础资料数据库。在全县9个乡镇分期分批举办彝剧歌、舞、乐骨干人员传承培训班,发挥骨干传承作用。组织培育民族民间业余文艺队伍,为民族资源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奠定基础,同时开展群众性广场业余文艺比赛及表演活动,促进漾濞民族文化资源传承交流与发展。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五、建议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报考选配优秀的彝族学生到中央民院或云南民院学习彝语专业,当然也要择优录取,毕业后定向在县民族宗教部门工作和彝族聚居的乡镇小学执教,这样有利于彝族自治县的彝文保护、推广。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的来说,通过对漾濞县彝文使用情况来看,彝文在彝族聚居区并没有得到推广和使用,其原因很多方面,不仅是历史原因因素、地理环境因素,还包括现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但语言的消亡意味着民族文化的逐渐消失,彝族文化作为多元文化的一种,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继承和保护好这些文化当中的任何方面,使其在历史长河中得以继续存在和发挥作用。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文作者系漾濞民族宗教事务局干部)ee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所属专题:

大理彝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