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田野工作与彝学记录

见证两代毕摩的“梦想接力”

作者:施晓亮 王磊 发布时间:2012-01-10 原出处:中国民族宗教网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10月2日,我们来到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新营盘乡新营盘村委会上村一个被当地人称为“阿余家”的毕摩家庭采访。57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0年前,老毕摩阿余洋架曾讲过,小凉山一带的彝族分为白沙、黑沙两种人,白沙把毕摩和东巴一代代传承下来。在彝族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毕摩,只有“阿余”等少数几家才有资格。在以前土司掌权的时代,德高望重的老毕摩阿余洋架坐在屋子里,就没有人敢坐在他的上席。57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族族群里,毕摩是最有文化的德高望重的长老,掌握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大到一个社群、族群的祭祀,小到一个家庭的占卜,都要恭请毕摩。毕摩地位的高低并不是论资排辈,也不是世袭,而是凭借学问和家传,才能够成为大毕摩。阿余洋架成为大毕摩时,才20多岁。57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余洋架8年前已经去世了,他的孙子阿余双体继承了爷爷的“衣钵”。57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余双体的家就在宁蒗县城。初见他时,只见他身穿休闲服,很难想到他是当地级别最高的毕摩之一。为了让双胞胎儿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和妻子在县城租房开了一个小店铺贴补家用。现在,他每月都能接到村里或县里十几户家庭的邀请,为他们做各种祈福的法事。57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余双体讲述了自己的梦想:“完成爷爷未竟的事业,办一所毕摩学校,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传承彝族的文化。”为此,他不得不选择“先发财、后圆梦”——去年,他在村里第一个贷款种起了珍贵药材“虫罗”,决定为理想“赌一把”。他说,这个大胆的尝试,承载着他与爷爷当初传承、发扬毕摩文化的约定。57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余双体特别邀请我们和他一起去老家看看那片承载着他梦想的“试验田”。阿余家由于人口多,整个大山约80多亩的土地都属于他家。我们到达时,阿余双体的父母和弟媳正在果园里忙着采摘苹果。57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余双体的父亲告诉我们,由于当地缺水,种果树也只能靠天吃饭。今年由于夏天雨水少,苹果个头太小,收购价格每公斤只有4角钱,以前果园每年可收入2000多元,今年才收入了800多元钱,连当地人均年收入1000元的标准也达不到了。57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按照当地习俗,毕摩要收徒弟,就必须负担起徒弟的一切吃住费用。而毕摩的学习过程一般都在3年以上,以现在阿余双体窘迫的家境,只能勉强维持家人的生计,连一个徒弟的费用都很难维系,要像爷爷交待的那样开办毕摩学校,更是天方夜谭。57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了圆爷爷的梦,去年,阿余双体把全家的积蓄拿出来,又向银行贷了3万元,在他家的山地上种了11亩虫罗,有了实现梦想的“试验田”,成为全村第一个种药材的农户。虫罗的生长期一般为三四年,一般亩产可达500至1000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四五百元计算,两三年后,阿余双体就能成为村里第一个百万富翁。57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到时,我会建一所毕摩学校,收更多的徒弟。”阿余双体说,这已成为全家人的共识。至今,全家人都还记得,老毕摩阿余洋架在临终前不断重复的那句话:“毕摩文化不仅你们要晓得,更要让大家都晓得。”57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