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视频 Video

当前位置: 首页 > 视频 > 纪录•专题片

非遗记录影像:彝族撮泰吉传承人文道华

作者:彝族人网综合 发布时间:2020-08-20 原出处:彝族人网综合 点赞+(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rF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昔闻古时人,变人不像人。变人像野兽,猴的脸,鼠的样。吃野果,喝露水,穿树皮,上者为雀,下者为槽……”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古戏《撮泰吉》表演的开场白。
rF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3岁的文道华老人,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撮泰吉传承人。如今因摔伤了大腿在家休养,说起关于撮泰吉的点滴,老人神采奕奕,娓娓道来。rF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初夏的午后,阳光漫过村庄,享誉中外的彝族戏剧撮泰吉发源地威宁自治县板底乡曙光村倮嘎院子,田畦纵横、绿意盎然。rF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倮嘎,是彝语地名,汉语意为石头寨,顾名思义是个山高石头多的寨子。从板底乡政府出发,绕过几道山梁,一路沿着新修的水泥路,就来到撮泰吉传承人文道华家。rF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111.jpgrF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只有高小文化的文道华,12岁就开始学习撮泰吉表演。文道华说,那时候跟随父亲学习撮泰吉表演,从表演的动作、嘴里的唱词、一板一眼,甚是规范。表演撮泰吉以《撮泰吉的发源》一书作为依据,书本全彝文书写,还配有图画,也因此文道华认识了许多彝文字。很遗憾的是这本古书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作被烧毁殆尽,成了绝版。rF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表演撮泰吉还有一门必修技艺就是制作撮泰吉面具。文道华说,撮泰吉面具是采用大红花树(大杜鹃)制作,表演不同的角色面具也是不一样的。rF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时候,每到逢年过节,或者老人去世,文道华跟随父辈到处表演,二塘镇、猴场镇、板底乡新官寨和老官寨、赫章县珠市乡等地都是他经常去表演的地方。文道华所在的寨子里年年春节都要演“撮泰吉”,有时寨子里会跳的人还会被邀请到周边村寨演出。时间长了,经过耳濡目染,他也学会了一些动作。他父亲还偶尔给开“小灶”,传授一些祝语。祝语相当于“撮泰吉”世袭祖传的秘笈,外人是不传的。表演撮泰吉一般10至14人左右,文道华表演的角色是惹嘎阿布(山神老人)。rF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道华的父亲文正洪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布摩,善演“撮泰吉”。他记得演阿达姆的高朝方在表演背着娃娃扭胯搓揉乳房的动作时,练了很多次都不满意,没有“女人味”。无奈高朝方去请个正逢哺乳期的农妇做了几遍给他看,在旁人的指点下才逐步形象逼真。rF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222.jpgrF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早年和文道华一起表演撮泰吉扮演阿布摩的高湖芬、扮演阿达姆的周德光、扮演麻洪摩的文富宽、扮演阿安的文有兴等,都找到了自己的传人。如今,年逾古稀的文道华把惹嘎阿布表演的角色传给儿子文斌。文道华说,撮泰吉传承一般传给最聪明的儿子。文斌今年刚满37岁,平时是一名货车司机,逢年过节就带着团队表演撮泰吉,算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rF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悉,20世纪80年代初期,“撮泰吉”被发现挖掘出来,至今已有30余年。2006年5月20日,“撮泰吉”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F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今,板底乡许多热爱“撮泰吉”的年轻人,都曾向文道华拜师学艺,比如板底乡板底社区的罗晓云、罗高云等。文道华不仅把“撮泰吉”的整套祝语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人,他还向年轻人传授了面具、狮子等道具的制作技艺。如今,学习表演撮泰吉还成为板底小学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一部分。 rF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道华还向我们介绍了他们这一支系彝族的历史,祖先来自一个彝语名为米喊老恒博的地方,文道华家这一家族被称为阿文家。rF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岁月渐长,年老的文道华除了教孩子们撮泰吉表演,闲时还喜欢看看《六祖家书》等书籍,他希望民族文化的种子代代相传,成为乌蒙深处最耀眼的名片。正如一首诗所言:撮泰吉的舞姿/从深山里的倮嘠走来/从远古的历史走来/从人类最初的梦想走来/戏剧鼻祖的气息/在略显笨拙的肢体里/袅袅散发rF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字来源:贵州民族报rF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陈武帅,卯龙艳,张怡,李宁rF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