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信仰及祭祀活动

彝族“撮泰吉”驱祸祈福——演绎人类之演变

作者:博林 发布时间:2015-10-28 原出处:光明日报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作为中国南方高原上人口分布最广、历史文化最深厚的古老民族之一,彝族有着丰富的祭祀和礼仪文化体系。其中有一项古老而神秘的祭祀表演,随着1984年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成立三十周年的一场演出而受到多方的关注,并引发了学术界的强烈震撼——这就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称作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彝族古戏“撮泰吉”。日前,由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与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贵州)‘撮泰吉’学术研讨会”在威宁举行,就以“撮泰吉”为代表的傩文化的探源、传承、辨伪等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撮泰吉”系彝语音译,“撮”意是人,“泰”意为变化,“吉”意为游戏、玩耍,连起来讲就是“人类演变的戏”,简称“变人戏”。每年阴历正月初三到十五是“撮泰吉”演出的时段,演出目的旨在扫除人畜祸患,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逢演出期间,活动多集中在夜晚,地点则以本村寨为主,有时也会受邀到附近的村寨演出。如今“撮泰吉”演出在大多地方已经失传,唯有威宁的裸戛村还保留得相对完整。
 
  全戏共分为四个组成部分。首先是“祭祀”部分,在四角点燃灯笼的村外旷地上,“撮泰”老人面向西方(传说彝族是从西方迁入威宁的),向天地、祖先及四方神灵祈祷。祈祷毕,开始跳“铃铛舞”。接下来是“耕作”,也就是正戏部分。它的内容是反映彝族先民创业、生产、繁衍、迁徙的历史,描述其如何烧山林、开土地、刀耕火种等过程,还包括了交媾、亲热等原始生活的生动写照。再接下来是“喜庆”,亦即舞狮,在锣鼓声中,狮子翩翩上场,舞狮人的扮演者则挥动棍棒逗耍狮子,场内外气氛异常热烈。最后一部分是“扫寨”,彝语叫“米夺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扫火星”,一般在正月十五演出后,由山神惹戛阿布带领几个“撮泰”老人,挨家挨户扫除灾难和瘟疫。
 
  学界一般认为,“撮泰吉”属于古傩戏的一种。傩戏是多种宗教文化混合的产物,透过弥漫着宗教色彩的戏剧窗口,我们可以窥视到多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风貌、古风民俗。然而,“撮泰吉”的传承在当下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首先是表演者的后继无力。“撮泰吉”的传承秉持着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原则,但相比从事傩戏表演,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宁愿选择经济效益更显著的外出务工,长此以往,势必发生传承者的断层。其次是投入上的紧缺。据威宁县非遗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财政投入过少,保护意识淡薄,文化理念落后,常常导致“撮泰吉”的保护丧失动力。再者,专业人才的匮乏和研究队伍的不稳定也不利于“撮泰吉”的健康发展。
 
  事实上,“撮泰吉”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来就天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或资本价值。因此对“撮泰吉”的保护并不是作博物馆标本式的封存,而是以活态的形式,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以融入时代的发展之中。管理部门应当明确自身职责,在加大监管和投入力度的同时,也要形成强烈的宣传意识和有效的运作机制。社会方面则应积极寻找“撮泰吉”与当代文化的合作开发路径,譬如舞台展示的改进、依附于民族节日进行外向式开发以及和旅游产业的融合等等。这些举措对于“撮泰吉”的生存和生长都将是关键而必要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撮泰吉”的保护,其研究工作却更须谨慎而行。“撮泰吉”虽然存活于崇山峻岭之中,长期与世隔绝,很晚才揭开其神秘面纱,但如今在多方的关注下,仍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变异。研究者在田野考察中尤须谨慎“辨伪”,仔细甄别传统沿袭的原生态“撮泰吉”和经过讹误扭曲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撮泰吉”的传承工作,避免学术研究中出现的偏离客观认识的“泛傩现象”。唯有立足本土和本民族进行研究,防止从案头到案头的泛泛之谈,才能真正澄清发生在“撮泰吉”认识上的种种误区,阐明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戏剧发生学上的重要意义。Sd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d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原标题:古老的彝族“撮泰吉”)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