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绿春县牛孔镇:奔放跳跃的彝族跳鼓舞

作者:​裕梅 马冬师 卢健涛 发布时间:2024-06-05 原出处:​绿春县融媒体中心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自古以来,在彝族人的心目中,神鼓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它是代表权力和财富的“重器”,更是重大活动中的礼器和乐器。
n4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iaoguwu1.jpgn4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小受到舅妈言传身教的李常收是彝族跳鼓舞的传承人,出于对跳鼓舞和家乡的热爱,退伍回来的李常收将舅妈教给他的36套跳鼓舞的舞步分别用汉语和彝文记录了下来,并决心将跳鼓舞发展起来并不断创新传承下去。n4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iaoguwu2.jpgn4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记者来到牛孔镇彝族跳鼓舞传习馆时,李常收正在不紧不慢地带着队员们练习跳鼓舞,从击鼓的方式到跳舞的脚步,每一步都教得极为认真。经过一番指导过后,身着彝族服饰的女子便热情激昂地跳起彝族跳鼓舞,紧凑激昂的鼓点、气势磅礴的鼓声与飞扬的流苏、欢快的舞步融为一体,构成一幅热情奔放的美妙画卷,鼓声冲破墙壁、冲出屋顶,响彻彝乡大地。n4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iaoguwu3.jpgn4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牛孔镇彝族跳鼓舞传承人李常收说道:我这个传承是我一个舅妈教我的,我拿彝族文字记下来。我舅妈教了我36套,我把村子里老的、少的、小的都带动起来让他们跳,我家里人也很支持我跳跳鼓舞,而且我老婆、儿媳妇、孙女、孙子都在跳,(现在)我家里有五个人跳,等于三代人在跳。跳鼓舞已经成为牛孔彝族的舞蹈了,以后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要让他们跳下去,把跳鼓舞发展下去。n4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iaoguwu4.jpgn4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跳鼓舞源于彝族民间,是彝族先民为祭祀神灵、祈求丰收而跳的舞蹈,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如今成为了绿春广大彝族人民婚丧嫁娶、喜庆节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跳鼓舞是绿春彝族文化的结晶,反映了彝族的生产生活。 跳鼓舞由三人合跳,动作对称、协调一致,包含开场鼓、制鼓、腌酸菜、过春节、祭龙、春耕、撒秧、栽秧、薅秧、打谷子、织布等36套,目前能完整跳下来的仅有16套,经常表演的有12套。击鼓动作有平击鼓、击鼓边、绕臂击鼓、绕花棒相击,舞步动作有崴崴步、颠跳步等。这些调子所表达的意义大多与农业生产有关,蕴含着彝族人民世世代代的智慧和情感。n4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iaoguwu5.jpgn4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非遗传承,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创新式传承。李常收告诉记者,原来整个村子只有一支鼓,大家只能排着队轮流跳,鼓面很容易破损,为了保护鼓面,只能每年正月属虎那天开始跳,跳到全村所有农户都插完秧之后便将鼓收起来,到了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火把节那天,用当天过节杀的那头牛的皮来修复鼓面,到来年正月再继续跳,大家都跳得不够尽兴。后来,李常收在一支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尝试着增加到两支、三支,发现都能有序地跳起来之后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十一支鼓,同时带动全村老少一起跳跳鼓舞,跳鼓舞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舞蹈画面也越来越壮观,李常收也带着队员们多次登上绿春县哈尼长街古宴的舞台,将跳鼓舞跳上了更大的舞台。据了解,李常收至今已培养了三十余名队员,其中年龄最小的队员便是其2005年出生的孙子。n4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iaoguwu6.jpgn4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牛孔镇鑫盛社区初二学生施丽间说:“我从三年级开始学跳鼓舞,到现在已经五年了,作为一个彝族人,我觉得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我们的民族文化,还要将其不断地传承下去。”n4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iaoguwu7.jpgn4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独特印记,更是一方水土的根与魂。文化需要世世代代的人民来传承,跳鼓舞文化折射出了彝族人民勤劳、聪慧、淳朴、善良的性格及审美观念,彝族跳鼓舞传承至今得益于一代代热爱它的彝族人民,彝族跳鼓舞的保护因为传承者的存在而更有意义,也因为他们的无私付出而得以血脉相传,也必将成为彝族人民心中永远不灭的文化记忆。n4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原出处:绿春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李裕梅 马冬师 卢健涛(实习);编辑:陈玉明;主编:刀谚晴;责编:李猛。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