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保护彝族阿都方言,传承地域文化

作者:​马丽 吉吉伍果 王晓涵 发布时间:2020-03-14 原出处:《商》2015.No51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摘要:随着全球化不断推进,文化不断交融,有部分民族语言文化濒临消失,尤其是地方方言土语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彝族阿都方言土语是阿都地域文化的载体和活化石,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对研究源远流长的彝族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彝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因此保护彝族阿都方言对传承彝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保护行动刻不容缓。
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键词:阿都方言;地域文化;保护;彝族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阿都方言的概况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语北部方言包括了两个次方言,即北部次方言和南部次方言。北部次方言又包括三个土语,即圣乍土语、义诺土语、田坝土语;南部次方言包括两个土语,即东部土语和西部土语,彝语称阿都话和索地话。“阿都”这个名字是解放前凉山彝族四大土司之一的名称,此地域在元、明、清至解放前属于阿都土司辖区。阿都方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宁南县及普格、昭觉、德昌、金阳、会东、会理等县的部分地区。①而布拖县是阿都话所分布的中心地带。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都方言土语与彝语北部方言以圣乍方言土语为标准音的语言上有差异,在阿都方言區彝语古语词汇还保留较多以及保留着复辅音和复元音,与标准音相比少了清化鼻音,词汇表达更加丰富。阿都方言与标准音在语音上有一定的整齐对应规律。例如:在辅音方面,圣乍方言土语(标准音)舌面前音与元音相结合的音节,在阿都方言土语中就会变成舌尖后辅音。在元音方面,圣乍话与阿都话在辅音相同的条件下,辅音与元音相拼时,圣乍话中的后次低圆唇紧元音在阿都话中的读音会变成前次高不圆唇紧元音。在圣乍话与阿都话辅音相同的条件下,辅音与元音相拼后次高圆唇松元音在阿都话中读音将变成前高不圆唇松元音。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保护阿都方言的意义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方言是地方民俗的承载者,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是语言研究的奠基石,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阿都方言是传承和研究阿都文化的前提,是保护彝族文化的根基,是研究彝族语言学的重要源泉。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首先,保护阿都方言是保护彝族文化的基础。布拖县域是凉山彝族的腹心地,在其地域生活的彝民族所说的彝语是阿都方言土语。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原因,布拖长期以来一直呈封闭状态,因而古老的彝族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保留的较为完整。而阿都方言就体现了这个地方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变迁与民情风俗,我们可以通过对阿都方言的了解,来认识当地的社会演变、民族迁徙及融合、语言的接触和传承。还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独特的人文风景和文化图式。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次,阿都方言承载着阿都地域的民俗,方言是一个地方文化的结晶体,是历史文化与民风民俗的承载物,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社会经验的总结。阿都地区的民间艺术通过阿都方言尽善尽美地体现出来,通过阿都方言,能够感受到阿都地域文化特色。以阿都高腔、朵洛荷为代表的布拖文化现象,都充分显示了方言在地方文艺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独特的阿都方言,阿都高腔、朵洛荷就可能不会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阿都方言体现着彝族语言研究价值。阿都方言是彝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彝族语言学就难免涉及到阿都方言,阿都方言对研究彝族语言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彝语通用语圣乍话中彝古语特点已经完全消失,而南部次方言阿都话中,仍有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彝古语的语音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语音的对应规律去推导彝古文语音的大致框架体系。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之,阿都方言是研究彝族传统文化及彝语的丰富资源,将阿都方言土语系统地归纳整理,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并且,阿都方言的价值还体现于研究阿都地域文化的资料价值,同时也体现在研究彝族语言的重要资料源泉。一种方言的消失,等于一种文化的消亡。阿都方言是彝族多元文化的根基,它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得到我们的保护。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保护阿都方言的几点建议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语北部方言区推广圣乍话克服了各个方言区的语言隔阂,然而,阿都方言的存在,显示了地域文化的丰富与悠久,彰显了彝族文化的灿烂多姿。并且,阿都文化的保护意义极为重大,应采取策略进行全方位的保护。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深入调查挖掘阿都方言资料,积极宣传阿都方言的历史文化价值。做好田野调查设计,多调查、勤走访,真正地把散落在民间的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现、挖掘并保护起来。并且弘扬阿都方言区的文艺作品,彰显阿都方言的艺术魅力。当地门应着力弘扬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学艺术形式和文艺作品。例如民歌民谣,阿都高腔、朵洛荷、口弦等都是依靠各具特色的阿都方言才得以生存发展。它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是人类生活的真实写照,能够体现阿都彝民族的历史、文明,以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用现代化的音像手段记录阿都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利用科技手段记录阿都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成为现当代保护阿都方言的重要方法。例如,建立阿都方言文化资料数据库、开辟阿都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站,即虚拟博物馆等。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积极倡导阿都话与圣乍话并重生活方式,这是对弱势阿都方言存活式保护的最佳对策。多方言应该被看成是彝民族宝贵的社会历史文化资源,而不是统一和社会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当前,圣乍话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这对阿都方言的势必会造成威胁,对阿都方言的保护应该从平时的生活中做起。因此,当务之急是树立阿都方言保护意识,当地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改变部分民众只认圣乍话而忽略阿都化的观点,鼓励民众在个人生活区域和场合说方言,实现圣乍话与阿都话正常的沟通交流。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四,要发挥学校在阿都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研究制定完善的保护措施。当地政府应该促使当地学校在推广圣乍话和规范彝文字的同时,应开设阿都语言文化课程,努力营造并倡导能听、会说地方阿都方言的良好语言氛围,促使当地学生熟练使用方言进行交流。教师应树立传承阿都方言就是传承彝族文化的意识。同时要利用地方及学校图书馆、档案馆作好整理工作。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之,保护阿都方言是全社会的责任,政府牵头做好引导工作,科研机构应该做好数据记录以及传承工作,学校应该做好培养学生对阿都方言的保护意识,阿都地区的家庭及个人应该大胆地开口说出阿都方言。如此一来,阿都方言的保护可以有一定的成效,阿都方言定可以在全球化的今天不会临于消亡,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类文化进程中一颗璀璨明珠。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注解: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① 潘正云.彝语阿都话唇软颚复辅音声母比较研究[J].民族语文,2001(02):17-22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参考文献: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潘正云.彝语阿都话唇软颚复辅音声母比较研究[J].民族语文,2001(02):17-22
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孙晨.从地域方言角度谈方言的价值[J].安微文学,2012(07):151-152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郑伟芬.保护方言,传承地方文化[J].文教资料,2014(27):61-62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 蒋文华,凌建英.城市现代化与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___以大同方言保护为例[J].晋中学院学报,2015(02):41-43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简介:马丽(1990-),女,彝族,四川西昌人,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彝语方言比较研究。 吉吉伍果(1989-),男,彝族,四川越西人,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彝语翻译研究。 王晓涵(1992-),女,彝族,云南省昆明禄劝人,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彝语语言文化研究。C3Z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