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历史与典故

阿有高:巍山彝族南诏土主

作者:阿有高 发布时间:2023-02-06 原出处:巍山潮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image.png
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话说彝族土主崇拜

自古以来,彝族人十分崇拜自然物神,将龙、虎、火、鹰、葫芦、绵羊奉为图腾,作为神的灵魂载体。彝族人自称“腊鲁把”(腊:音阳平),彝语“腊”为虎,“鲁”为龙,“腊鲁把”其意就是龙虎族人,后来人们都把“腊鲁”写成“腊罗”,音稍不准,意思全同。彝族人认为,火是彝族人的生死命根,鹰是彝族人的血脉传递,葫芦是彝族人的庇佑,绵羊是彝族人踏入阴间地府的托福,如此等等。对自然物神崇拜,彝族人根深蒂固。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与自然物神崇拜一脉相承,彝族人还有着积重难返的祖先土主崇拜。何谓土主?就是本彝族人,在社会活动中,能够给平民百姓和后代带来福祉,对本民族贡献最大、影响最深的功名之人,逝世后为其建庙塑金身,供奉为“土主神”,享受人间烟火。“土主”一词,即为“当地之主”。土主崇拜是彝族人典型的祖先崇拜。火葬是唐代彝族的殡葬习俗。古时彝族人认为,人的灵魂是洁净的,灵魂不能与躯体同腐,因而不能土葬,只有火化,人的灵魂才能升天。对于王者,不是简单的火化升天,而且还要建庙予以供奉,世代与民同乐,享受人间香火。或许,这就是南诏王没有陵墓的重要原因。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祖上有大大小小的土主神。自从南诏开辟彝族辉煌时代,在蒙舍川建立大蒙国,后来建立南诏国,以盛世大唐为后盾,建立起坚固的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历代南诏王,在位时都被大唐皇帝加封,驾崩后都被大唐皇帝赐予谥号,恩准在当地建庙塑金身,世代供奉。自此,全中国彝族的“南诏王土主”已经上升为彝族最大的“土主神”,原先大大小小的土主就慢慢开始忽略不计。唐代历经254年风风雨雨的先后“大蒙国”(南诏)和“南诏国”,是中华大唐麾下的国中之“国”,是部落林立时代一个稳定的地方少数民族政权,他为中华泱泱大国巩固少数民族边疆作出贡献,在彝族历史上创下了丰功伟绩,因而南诏十三代王自然而然就成了彝族最大的土主。虽然他们之中的功绩不一样,但都是朝廷认可、人们追从的民族英雄,卒后奉为土主神,建土主庙供奉当之无愧。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南诏土主,始于南诏第一代王细奴逻卒后,先后两代人修建的南诏土主庙。首先是细奴逻率后,其子逻盛为其父在垅圩图山建土主庙供奉,尔后其孙盛逻皮又为其祖父细奴逻在巍宝山建土主庙供奉之。据有关史料介绍,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唐玄宗接受南诏第三代王盛逻皮为南诏大蒙国开国诏主细奴逻建庙塑金身的请求,下旨敕封细奴逻为巡山大土主,并派有名风水先生,在巍宝山修建“巡山殿”,供奉细奴逻金身,后来将“巡山殿”更名为“南诏土主庙”。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南诏是在彝族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由于时代交替,而且南诏国又仅属地方少数民族政权,因此南诏并没有留下正史,人们对南诏国的认识和理解,都来源于《南诏野史》等同类记载,而野史毕竟是野史,记叙中具有很多民间传说元素和神化色彩。有人说,南诏一半是历史,一半是神话。的确如此,辉煌南诏254年,这是历史。然而,南诏有许多民间传说进入野史,对王者予以神化,让后人仰慕不及。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笔者读过有关资料,民间对南诏王的神化,主要在于以下几点:第一,说细奴逻是哀牢山下澜沧江九龙之子,母亲沙壶(名摩黎羌)在澜沧江水中触浮木而孕,生下龙子细奴逻。这分明是在神化细奴逻龙体。第二,说太上老君为了考验细奴逻当王,于是化作乞丐多次向细奴逻妻讨食,细奴逻妻一一与之,于是老君点化细奴逻,频敲犁杖十三下,传下南诏十三代。这分明是在告示人们,细奴逻建立大蒙国为王是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第三,说细奴逻在建宁国祭南诏铁柱,祭下铁柱上的金缕鸟,歇在细奴逻肩上八日不飞,建宁国王张乐进求认为这是天意,见状许嫁三公主,于是张乐进求逊让王位与细奴逻。这分明是想表明,细奴逻当王是天意不可动摇。如此传说进入野史,让细奴逻更加神化,神乎其神。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南诏野史》或许有多个版本,巍山县彝学学会主要参考的版本是《南诏野史》增订本,即“明四川新都杨愼升庵编辑、大清湖南武陵胡蔚羡门订正”版。笔者在撰写“巍山彝族南诏土主”专栏时,主要习读的书目有:杨慎(升奄)辑《南诏野史》(简字版)、王天玺编《中国彝族通史》、段绍尧著《南诏演义》、谢兴基著《六诏魁雄》、 巍山县人民政府编《巍山彝族简史》、《南诏十三代王简介》、云南省彝学学会和大理州彝学学会合编《南诏的辉煌——南诏彝王大殿开光祭祖大典记》、巍山县彝学学会编《彝人圣殿——南诏土主庙》《南诏土主庙解说辞》等,也参考了《南诏故地的传说》《南诏故地的歌谣和谚语》等故事类书目,还有自己在民间走访时所见所闻的民间土主庙,以及流传至今的民间传说等。文中也有自己的分析与推断,难免有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南诏土主是全国广大彝族同胞共同公认的大土主。因有南诏国坚边固疆的辉煌历史,细奴逻的耕牧之地巍山巍宝山被省委、省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巍宝山南诏土主庙维修扩建工程得以启动。借此契机,在省州彝学学会的大力推动下,巍山县彝学学会面向广大彝族地区和广大彝族同胞发起募捐倡议,筹集善款共同铸造南诏十三代王铜像,将南诏十三代王“土主”供奉于南诏土主庙“南诏彝王大殿”全家福,同堂共祭之。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而今,一年一度农历正月十六日,由南诏镇前新村人主宰的在巍山巍宝山南诏土主庙祭祖,这一传统习俗已沿袭千年。自2007年农历二月初八日巍宝山南诏土主庙“南诏彝王大殿”全堂铜像开光,首次举办“中华彝族祭祖大典”以来,来巍山祭奠南诏王土主的彝胞、彝属、彝眷络绎不绝,共享巍山这片南诏热土。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南诏第一代王细奴逻土主

据《南诏十三代王简介》介绍:(蒙)细奴逻,又名独逻、独逻消,南诏大蒙国第一代王。细奴逻,生于隋恭帝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登上蒙舍诏(南诏)诏主之位,改国号为大蒙国,称奇嘉王,于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卒,享年57岁。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细奴逻是南诏第一个王者大土主。细奴逻生长在蒙舍诏,正名为:蒙细奴逻。因蒙舍诏处于六诏之南,当时就把蒙舍诏称之为南诏。细奴逻当上蒙舍诏主,并将蒙舍诏创立为“大蒙国”,由诏改“国”从此开始。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细奴逻作为一个王者,卒后在他身上留下许多神话传说。《南诏野史》、《南诏演义》、《六诏魁雄》等书籍,关于大蒙国细奴逻有三点神化叙述,虽然表述不尽一致,意思相同。其一,龙子化身的传说。细奴逻是澜沧江九龙之子,自哀牢避难至蒙舍川,耕于巍山(指巍宝山)。其二,老君点化细奴逻的传说。一日,老君化作贫僧,至细奴逻家乞食,其姑妇三炊赐饍,细奴逻耕田回程见状,夸奖姑妇,贫僧见细奴逻全家善良,于是在细奴逻肩扛的犁杖上频敲十三下,化作云朵乃去,点化南诏十三代。其三,祭铁柱惊飞金缕鸟的传说。《南诏野史》叙:“奴逻素有祥异,会唐封首领大将军建宁国王张乐进求,以诸葛武侯所立白崖铁柱岁久剥蚀重铸之,因社会祭柱,柱顶故有金缕鸟,忽能飞集细奴逻左肩,相诫勿动,八日乃去,众骇异,谓天意,有进求遂妻以女举国逊之”。上述三点传说,意在神化细奴逻,与王者身份相匹配。塑造一个大人物,民间自有用意。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南诏野史》叙:“(奴逻)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即位,年三十二岁,建号大蒙国,称奇嘉王。据南诏高宗,庚戌永徽元年建都蒙舍川垅圩山(在今蒙化厅西北三十五里),筑垅圩城。永徽癸丑四年遣逻盛炎入朝唐,唐授奴逻为巍州(今蒙化厅)剌史,赐以锦袍。……奴逻在位尊唐正朔,高宗甲戌上元元年,奴逻卒,在位二十六年, 子逻盛炎立”。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2岁登基立国,实乃壮举。野史资料均述细奴逻自哀牢山避难落居蒙舍川。笔者推断,细奴逻该当就是蒙舍川本地人,而不应当是哀牢山下澜沧江边九龙之子避难入迁巍山。推理有二:第一,在部落割据、外来歧视的封闭时代,如果不依靠从前的根基,32岁的细奴逻不可能有高人一筹的威望登基立国,出人头地。说细奴逻是澜沧江九龙之子,不过是想神化细奴逻而已。第二,细奴逻之父蒙舍龙本身应当就是蒙舍本地人。自古以来彝族人对“蒙舍川”的称谓,正确的彝语读音为“密厦把”,由于汉字读不准彝音,把“密厦”写成“蒙舍”,谐音用字,代代沿袭。“蒙舍龙”是“密厦鲁”,“密厦鲁”就是“蒙舍龙”,其实“蒙舍龙”就是当地“密厦把”。笔者分析推测,蒙舍诏在蒙舍龙年代就应当有一定的基业,为细奴逻诏主打下雄厚的政治、经济、文化、人脉基础,足以让细奴逻顺利登基立国。可以想象,这样的壮举,绝非外来人能够坐享其成。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细奴逻少时居住在巍宝山麓前新村,常在巍宝山的前山后山耕牧,17岁时娶乌蛮民女蒙欻为正妻(蒙欻:《白古通纪》为蒙织,《南诏图传》为浔弥脚)。老君点化细奴逻故事中的妻子送饭,指的就是蒙欻即浔弥脚。建宁国王张乐进求见细奴逻雄才大略,必有一番成就,于是将白子国王逊让与细奴逻,并许嫁三公主金姑与细奴逻为妃,专心扶助细奴逻立国当王。细奴逻在位25年,建都垅圩山,筑垅圩城。细奴逻奉行“独奉大唐为正朔”的政治路线,得到唐王朝的扶持。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人说,细奴逻曾在庙街镇新云村降龙山的后山梅子箐建都城。笔者于2008年亲自到梅子箐遗址考究,细看区位、地形以及留下的基石遗址,推断那里顶多是个蒙舍龙时代的酋长庄园,或是细奴时代的养马场,狭窄的地理位置不可能在那里建都。史料证实,细奴逻立大蒙国在垅圩山建都无可非议。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细奴逻于公元674年57岁卒,唐代彝族火葬习俗注定细奴逻并没有留下陵墓。《南诏演义》说道:“蒙细奴逻没有遗言,静静地躺在垅圩王宫里。彝巫们(彝族毕摩)以最高的礼仪颂经,火焚遗首,大蒙举国悲恸,蒙王死后这年,蒙氏在巍宝山麓建了第一个土主庙”。而民间另有说法。据垅圩山西边大寺有关值守人员介绍,蒙王细奴逻卒后第二年,其子蒙王逻盛炎在垅圩山为其父建了第一个土主庙。根据民间传说和垅圩山现存的“蒙国土主庙”实物见证,这第一个土主庙不应当在巍宝山而在垅圩山。细奴逻死后,其子逻盛(炎)已在垅圩山专门为其父细奴逻建“蒙国土主庙”祭祀,现存垅圩山有“蒙国土主庙”和“三公主斗姥阁”都是物证。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至于巍宝山南诏土主庙,有关资料显示,唐开元年间,唐玄宗下令各州府在发生过重大战争的地方兴建佛寺,以超度亡灵,各地风行一时,兴起建开元寺热潮,这些寺庙都以“开元”命名。细奴逻之孙盛逻皮正赶上唐开元大兴建寺庙、造宫观之风潮,于是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唐玄宗接受南诏第三代王盛逻皮为南诏大蒙国开国诏主细奴逻建庙塑金身的请求,在巍宝山修建“巡山殿”,供奉细奴逻续以香火。后来“巡山殿”更名为“南诏土主庙”,特意追溯南诏土主源头。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巍山彝族简史》载:“巍宝山南诏土主庙是西南彝族地区建盖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土主庙,是彝族土主崇拜的中心和源流”。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眼下,经过南诏土主庙的维修扩建,南诏第一代王细奴逻,以及波罗旁、郭俊矣文武二将铜像,立于南诏彝王大殿正堂,其他十二代王分立于左右厢房,同堂共祭。几经修葺的原南诏土主庙,已经改造为“祖灵殿”,专供彝族千家姓姓氏牌位。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前新村的村民沿袭千年民间传统祭祖习俗,都在巡山殿(今祖灵殿)、老君殿间轮番举行,传承着千年不灭的彝族土主文化,祭奠着南诏(大蒙国)第一代王细奴逻土主。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南诏第二代王逻盛土主

南诏源自蒙舍川,南诏历代都姓蒙。蒙细奴逻尊唐。经唐钦汉臣指点,自细奴逻后,南诏王袭父子连名制,即父王的最后一个字为王子的头一个名字。细奴逻之子即为逻盛、孙盛逻皮、重孙皮逻阁等,此后一直沿袭。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南诏十三代王简介》介绍:(蒙)逻盛,又名逻盛炎,细奴逻之子,三公主所生,生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于唐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即位,在位39年,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卒,享年78岁,谥号兴宗王。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笔者推断,逻盛并非三公主所生。说逻盛是三公主所生,或许是为了白彝联姻和谐氛围。从中有三个疑点:第一,据《南诏演义》第三回叙述:“转眼,蒙寨又是丰收之年,奴逻已十七岁。舍龙与波(罗旁)老郭(俊矣)老及寨内管家,为细奴逻选佳择偶。”17岁“择偶”指的是细奴逻正妻蒙欻而非三公主。第二,《南诏演义》第十六回“清平官汇智白崖铁柱重修,金缕鸟展翅张乐进求逊国”,说的是细奴逻祭铁柱祭下金缕鸟,张乐进求许嫁三公主逊国,细奴逻才当上蒙舍诏王并成立大蒙国,那么,细奴逻成立大蒙国当王娶三公主为妃时,逻盛已是15岁,并且逻盛已经“童养媳”娶梦讳,非三公主所生。第三,据民间传说,老君点化细奴逻传说中的“姑妇送饭”,指的就是细奴逻原配之妻蒙欻(浔弥脚)和儿媳逻盛之妻梦讳,送饭者并非三公主。民间还传说细奴逻原配妻子的许多故事,说明细奴逻后来娶三公主为妃,是为了联盟建国而产生的政治联姻。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关资料显示,逻盛是个大智若愚、内刚外柔、刚柔相济的才子。他深谋大计,运筹帷幄,不思冷战,善于交流。《南诏演义》第十八回“张建成回南戏蒙王,逻盛炎上贡唐高宗”里写道:“唐高宗永徽四年,蒙王储逻盛炎由张建成等文武官员簇拥入朝上贡,高宗诏见王储逻盛炎。”《南诏野史》也叙及,“永徽癸丑四年遣逻盛炎入朝唐,唐授奴逻为巍州(今蒙化厅)剌史,赐以锦袍……”可见,二十刚出头的逻盛,为父亲出力与唐修好,深得大唐恩宠。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一篇资料这样叙述:“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细奴逻在蒙舍川建立蒙舍诏,次年(650年)建都垅圩图城。永徽四年(653年),遣子逻盛入朝,唐封细奴逻为巍州刺史,又筑蒙舍城以居。逻盛继位后,唐王赐封为巍州刺史,以张建成为相,蒙舍城为都”。至于唐代修建在现今庙街镇古城村委会的蒙舍城,有人说是细奴逻先在垅圩山建城,后在蒙舍城建都。又有人说细奴逻在垅圩图城建都,而逻盛在蒙舍城建都。有关资料显示,从南诏第四代王皮逻阁从垅圩图城起兵统一六诏看来,垅圩图城作为南诏大蒙国的王宫一直没有变,蒙舍城作为王室后宫,让戚族们避开兵家纷争之地,好在这里休养生息,也是自有道理。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间传说,蒙舍城是在细奴逻后期动土,在逻盛早期建成。逻盛40岁继位,78岁卒。39年间,是一个漫长的发展壮大过程。逻盛子承父业,独奉大唐为正朔,深得大唐鼎力支持。《南诏十三代王简介》一书介绍,逻盛即位后,任用张建成(唐汉)为相,辅佐朝政,秉承父志,精心治理南诏,巩固和扩大疆域,继续与大唐交好,深受大唐恩奖。逻盛时期,不断兼并蒙舍川北面西面地盘,扩大其统治范围,使蒙舍川南诏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逻盛在蒙舍川民间大有口碑,大多分健在的庙街一带老人都能讲述逻盛功德。蒙舍川大片良田在逻盛年代开发,蒙舍城在逻盛年代建成,与大唐往来修好在逻盛年代兴盛,大唐汉文化从逻盛年代开始引进南诏,大量能工巧匠从逻盛年代开始发迹,脚踏水轮机抽水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从逻盛年代兴起……可见南诏逻盛年代,是当地百姓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的和平年代。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逻盛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南诏王。民间传说,逻盛卒后,逻盛子盛逻皮不仅为其祖父细奴逻在巍宝山建大唐赐封的“巡山殿”土主庙,也为其父在离蒙舍城不远的河上湾村,为其父立牧甸逻土主庙,尔后民间顶礼膜拜,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在这里祭祀,供奉香火。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牧甸逻土主庙的记载,历代史志说法各异。《南诏野史》阮元声版本记载:“开元二年迁都,立省城(蒙舍城)土主庙。”《康熙蒙化府志》载:“盛逻皮714年遣张建成入唐朝贡,赐以图像,立土主庙于蒙舍城东麓。”《蒙化志稿》称:“蒙舍庙,俗名土主庙,南诏十三代王之其一。”《巍山民族宗教志》1992年版载:“牧甸逻土主庙在庙街乡河上湾村,初建于南诏中期,祀南诏第二代王逻盛。”《巍山县志》1993年版载:“牧甸逻土主庙在庙街乡河上湾村,初建于南诏晚期,内奉南诏第二代王逻盛。”《巍山彝族简史》载:“牧甸逻土主庙,初建于南诏晚期,位于庙街镇六合村委会河上湾村,内祀南诏第二代王逻盛。”牧甸逻土主庙众说纷纭,有的说初建于唐开元年间,有的说初建于南诏中期,有的说初建于南诏晚期。凡此种种,都是因为牧甸逻土主庙多少有点历史的缘故。河上湾村的老人们都说,是盛逻皮修建了这座牧甸逻土主庙。“牧甸逻土主庙”就是当年的“蒙舍土主庙”,因逻盛幼小时小名叫“牧甸逻”,后来当地百姓漫漫就称为“牧甸逻土主庙。”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时隔千余年,民间自有真情在。是什么人修建了这座“牧甸逻土主庙”?试想:唐开元年间,也是南诏王室主张建庙的风行时期。到了南诏中后期,王室建庙渐渐淡化,成为纯粹民间自发。千百年后的今天,或许民间传说也有真实可信的一面。确切可见的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当地百姓云集河上湾村牧甸逻土主庙,祭奠着这位南诏第三代王逻盛,益享千年。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南诏第三代王盛逻皮土主

据《南诏十三代王简介》介绍:(蒙)盛逻皮,逻盛之子,生于唐咸丰三年(公元672年)唐先天 元年(公元712年)即位,唐开元16年(公元728年)卒,在位16年,享年56岁,谥号威成王。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唐代彝族南诏王储实行父子连名制,即父王名的后一个字即是王子名的前一个字。如细奴逻之子逻盛,逻盛之子盛逻皮,盛逻皮之子皮逻阁,皮逻阁之子阁逻凤,阁逻凤之子凤伽异,凤伽异之子异牟寻,异牟寻之子寻阁劝,寻阁劝之子劝龙晟、劝利晟,劝利晟之子晟丰佑,晟丰佑之子佑世隆,佑世隆之子降舜,隆舜之子舜化贞,直至南诏灭亡。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南诏野史》载:“盛逻皮(石刻作诚乐魁)封台登郡王,伪谥太宗威成王。盛逻皮 ,唐元宗壬子先天元年即位,年四十岁。明年为元宗癸丑开元元年,唐授逻皮为特进封台登郡王(今四川宁远府冕宁县地),设官征商税。开元二年,遣张建成入朝于唐,立土主庙。开元十四年,立庙祀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为圣人。元宗戊辰开元十六年,逻皮卒,在位十六年,子皮逻阁立”。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南诏十三代王简介》书中介绍:盛逻皮继位后,以老相张建成为国老,杨法律和尚为国师,治内安邦,与唐朝维持友好关系。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盛逻皮遣国老张建成率使团入唐朝贡,盛逻皮被朝廷敕封为台登郡王,朝廷赐佛书给张建成。自此,云南始有佛书。盛逻皮经唐朝钦准,在今巍山巍宝山为其祖父细奴逻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土主庙。盛逻皮制定法律,收商税,在诏内提倡崇孺尊孔,劝民习读汉书,使汉文化在蒙舍诏得到推广,增强了蒙舍诏的国力。盛逻皮还开发经营了今云南西部澜沧江以西一带,扩大了疆土。盛逻皮为南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强大作出了重要贡献。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诏魁雄》长诗对盛逻皮颇有叙述。“蒙舍诏城风光好,白云袅娜绕宫廷,如今传至第三代,诏王就叫盛逻皮。盛逻皮诏王一脉相承,他宅心仁厚办事公允。他要的只是人民安居乐业,他要的只是人间太平安宁”。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有关资料可知,盛逻皮40岁继位,已经是非常成熟的王子。在位16年,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始终与唐修好,人民安宁。大唐朝廷一直认为,吐蕃的强大是朝廷的一块心病,只有扶助南诏强大,才能钳制吐蕃与之抗衡。于是,有几个从朝廷遣派南诏辅政的王宫汉人,多次建议盛逻皮起兵兼并五诏,壮大南诏,但始终撼动不了盛逻皮的安稳之心。盛逻皮深知兼并六诏是大唐之意,但他不敢轻举妄动,弄不好会断送南诏江山。他视百姓为先命,人民的敬重就是王者的尊严,只有人民能平平安安过好日子,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当王也就心安理得。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然,他觉得宫室里辅臣的建言也不无道理,只是时机不够成熟。于是他努力发展经济,积蓄粮财,扩充兵力,扩建垅圩图城王宫,扩充修建蒙舍城附城,使基础得以牢靠,使实力得以强大,为后来皮逻阁统一六诏打下坚实基础。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没有见到有更多资料详细描述当年盛逻皮扩建的垅圩图城。据《六诏魁雄》书中描述,后期扩建的垅圩图城,是由一个西山脚下龙口村一个名叫桑木洛的工匠主持修建的。他指定一个瓦窑专门为垅圩图城烧瓦,瓦片上都刻有乌蛮文字。王宫依山势而建,全用方块石和大青砖砌成。王宫共有五层六院,王宫大殿矗立正西,城墙高三丈,厚一丈,开东、南、北三道城门。王宫东面岭岗上,建有一座临江楼阁,站在阁楼上,整个蒙舍川、阳瓜江和邪龙池(现今莲花塘)一览无余。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盛逻皮极力招募壮丁,习读汉文,灌输汉唐文化与精良操兵技术,召集全蒙舍川大小铁匠,锻造大刀、长矛、铁斧、利剑,还派人到大唐西川购买精良兵器,摆出一副蠢蠢欲动的架势。盛逻皮,精心备战而不打仗,他掩了大唐的耳目,却又保全了自己。 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盛逻皮卒后,其子皮逻阁并没有为其父盛逻皮专门建土主庙。如前文所述,盛逻皮为祖父在巍宝山建“巡山殿”,也为其父逻盛在河上湾建“蒙舍(牧甸逻)土主庙”,那是因为赶上唐开元年间大兴建寺风行时期。自从盛逻皮为祖父在巍宝山建“巡山殿”后,垅圩山的“蒙国土主庙”已渐渐忽略,于是盛逻皮卒后,其子皮逻阁将就把盛逻皮供奉于蒙国土主庙内以续香火。尽管史料无这样的记述,但民间一直这样讲述着。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于垅圩山的土主庙,《巍山彝族简史》这样叙述:“蒙氏后裔明代蒙化土知府左琳及其母亲张恭人为追记祖先南诏王族的丰功伟绩,在垅圩山建了该座土主庙。因细奴逻在位时,南诏称大蒙国,所以又叫蒙国土主庙”。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于垅圩图山寺群里的“蒙国土主庙”,是什么年代所建,民间自有说法。民间是这样讲述的:盛逻皮不仅为其祖父在巍宝山建“巡山殿”土主庙和为其父在河上湾建“蒙舍(牧甸逻)土主庙”,还为其妃祖母金姑在垅圩山建“三公主斗姥阁”,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夜,当地百姓和大理喜洲一带的百姓,都来到垅圩山“三公主殿”与三公主话叙,十三日一大早把三公主接往大理。这一民间习俗已传承千年一直沿袭至今。通过民间传说推断,“蒙国土主庙”应当是唐初所建,或许明代左知府却进行了一次大修复。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还有人说,牧甸逻土主庙供奉的是盛逻皮。历史久远,民间各有说法不足为奇。从建土主庙的单方面角度看,因盛逻皮赶上唐开元年间建寺风朝,其建庙功德百世流芳。盛逻皮也是一代明君。史料没有记录专门供奉盛逻皮的土主庙,实是遗憾。我们只能遥听民间传说,来追忆这位历史不忘的南诏第三代王盛逻皮土主。Xh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原载:巍山消息;文字来源:巍山潮微信公众号;作者:阿有高。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所属专题:

大理彝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