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传统音乐舞蹈

大家一起跳舞——云南红河县的哈尼族和彝族乐作舞

作者:殷志勇 发布时间:2014-03-05 原出处:云南日报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Xm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乡,是云南具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云南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实践创新,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保持着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或特色技艺传统的乡(镇)、村寨或更大的区域,当地民族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积累、传承,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并具有独特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文化艺术或技艺。2006年5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乐作舞之乡(红河县)”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乐作舞,意为“大家一起跳舞”,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哈尼族、彝族的古老民族民间传统舞蹈,主要流传于红河县的迤萨、石头寨、阿扎河、甲寅、洛恩、宝华、乐育、浪堤、车古、羊街、架车、垤玛、三村13个乡镇及周边地区的哈尼族、彝族村寨。
 
  红河县的哈尼族和彝族,自古以来就会跳乐作舞。两个民族虽对这种舞蹈有各自不同的称谓,但习惯上统称为乐作舞。哈尼族的乐作舞,据2004年9月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普查,最早是从哈尼族的祭祀舞蹈“打摸撮”演变而来,是在为去世的长辈守灵、送葬时,中老年人跳的一种古老舞蹈,流传于红河县的垤玛、三村、架车、洛恩等地区,起初没有乐器伴奏,现在有了音乐伴奏。哈尼族民间跳“乐作”称为“哈塞塞”,又称“龙纵撮”,“乐作”即“龙纵撮”的音变。彝语称乐作舞为“载比”,“载”是“鼓”,“比”是“跳”的意思。据当地彝族民间老艺人讲述,乐作舞早先产生于红河县阿扎河乡垤施、洛孟的彝族部落,是彝族先民模拟生产劳动和生活情趣的一些动作如踩荞麦、栽秧、摸螺蛳等,由最初的“踩荞舞”、“撵调”舞步不断发展成为现在较为丰富完整的乐作舞。
 
  哈尼族、彝族的乐作舞既有共性又有差别。哈尼族的乐作舞是哈尼族传统民间舞蹈最古老的舞种之一,以鼓、铓、钗等打击乐作伴奏;彝族的乐作舞最初源于当地的彝族人民晒荞子、踩荞子的基本动作而产生的踩荞舞,逐步发展成今天的全套彝族乐作舞。
 
  哈尼族和彝族的乐作舞,音乐、步法基本相似,舞蹈动作大同小异。在舞蹈套路上,哈尼族乐作以“腊瑟”(踩荞)、“龙纵”(撵调)、“诺比”(斗脚)、“瑟然”(找对象)四个套路为主;彝族乐作舞则以“果呆赫”(踩荞)、“载则莫”(撵调)、“欠国等”(斗脚)、“参步弦”(三步弦)、“门送赫”(找对象)、“彦哼载”(经线)、“载擦莫”(擦背)、“龙彻果”(游调)、“阿谷埂赫”(摸螺蛳)、“载否莫”(翻身)十个套路为主。
 
  乐作舞不限人数,但必须以双数男女搭配围成圆圈来跳。伴奏乐器有笛子、巴乌、二胡、三弦、四弦、草秆、树叶等,配以手掌拍打节奏。目前已收集表现劳动和生活内容的12套舞蹈,独特的舞步加上乐声伴奏和人声伴唱,韵味独特。1964年,乐作舞到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观摩演出,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接见和赞誉。
 
  红河县以哈尼长街宴、奕车(哈尼族支系)传统文化、哈尼族传统多声部音乐、乐作舞为代表的民族传统文化,绚丽多彩,引人入胜,在全州乃至云南省的艺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其中,乐作舞目前已成为全县全民性民间舞蹈,被确定为“县舞”在全县推广,全县中、小学校的课间操都采用乐作舞。目前,红河县14个乡镇的823个自然村,有622个村子都流行乐作舞;94个村委会有75个成立了乐作舞队伍。近几年来,乐作舞先后在全国各地和美国、法国、日本等地进行表演交流,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和较高声誉。
 
  (作者单位: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