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性珍宝彝文典藉研究保护面临三大挑战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彝文典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珍宝,也是世界性的珍宝。然而,目前抢救面临三大挑战,形势较为严峻。
彝文是连续使用时间超过千年并至今仍通行的表意文字,这在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字中具有唯一性;传世彝文典籍所记载的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医学、生物学等无所不包。其中尤其是有关川、黔、滇、桂山区的历代物候资料、历史地理资料等,均为汉文典籍和其他少数民族文本资料记载之空缺;深入研究彝文典籍,当代的许多跨境纠纷在处理时就可以找到可凭的文本资料等等。
贵州民族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天元认为,作为彝文典籍的原产地,我国应对彝文典籍的收藏和研究占有优先权和主动地位,然而这种优先权和主动地位的取得,目前正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我国现行的民族文物等级认定规范极不完备。文物等级认定基本上是按汉族文物为基础做出的规范,无法与彝文典籍的等级认定相兼容,以至于外国人甚至是投机商能轻而易举地将彝文典籍携带出境,转手倒卖。
二是我国对彝文典籍的全面研究极不充分,传世彝文典籍传到国外,所记载的一些跨境纠纷的资料就将找不到原始凭据。因为存世的彝文典籍70%以上均属国内外孤本,一旦毁损或丢失,就意味着这份典籍从地球上彻底消失。
三是历史上彝族土司势力曾一度伸出境外,许多有关的产权纠葛,彝文典籍留下了许多记载,加紧对彝文典籍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对外开放。
李天元认为,鉴于彝文典籍研究的理论与现实价值,建立统一的彝文典籍保管和研究机构,已经刻不容缓。应启动高层次的彝文典籍集中研究和保护,建立统一的彝文典籍保管和研究机构。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彝族文化的瑰宝彝文
- 2 彝族汉姓来源
- 3 彝族文苑中的奇葩:彝文碑刻
- 4 三官寨及其彝文古籍
- 5 毕摩经书:洞开彝族先民“记忆库”...
- 6 十三代内子孙有称谓
- 7 彝族名词解说之“阿加”
- 8 “克智”:口头论辩
- 9 彝族尔比以及类别
- 10 “勒俄”:史诗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