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物质文化与自然科学

彝族饮食文化拾遗

作者:​陈燕英 黄卫华 发布时间:2021-02-02 原出处:《兰台世界》2015年07期 点赞+(

摘要:彝族是中国西南世居民族之一,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谈文从彝族饮食文化的源流、饮食原料、饮食礼仪三个方面对彝族饮食文化作了探讨,彝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彝族饮食原料种类丰富;彝族饮食礼仪独具特色。
关键词:彝族 饮食 文化拾遗
项目课题:本文为201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整理和研究"部分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2JZD010。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饮食是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必须完成的一项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往往同这个地方的物产有密切联系,比如,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这种偏好实际上是受南北方物产的影响。彝族在西南地区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不仅反映出彝族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也成为了解彝族最便捷的途径之一。
7N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彝族是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的民族,从传说和考古掘及卷轶浩繁的彝汉文古籍记载都表明彝族先民自古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据有关彝族的传说和彝文古籍记载,彝族经历过从猿到人的演变,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彝族远古先民先后学会使用天然火和发明了人工取火。火的使用对远古彝族先民的进化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决定作用,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从古至今彝族对火始终保持着一种神秘的崇敬和依恋之情的缘故。彝文古籍中有很多关于彝族远古先民对天然火的认识和利用以及掌握人工取火的记载。彝族史诗《勒俄特依》记述:“天上坠下一个火球,掉在恩接介列山,然后熊熊大火,九天燃到晚,九夜燃到亮,白天烧得黑烟滚滚,夜晚烧得火光闪闪,天是这样燃烧,地是这样燃烧,为了创造人类燃,为了诞生祖先烧。”《西南彝志》卷5记载:哎哲耿诺左,想了三年又三月,人与人联合,捆草做草把,拿着草把去点火,火燃避野兽。《阿细的先基》中描述:“人类原来不知用火,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有一天雷电击中树木起火,有些野兽被烧死,绝味甚甘美,以后便开始熟食,并发明取火了。”彝族史诗《查姆》中不仅有关于燧石取火的记载,还反映了关于彝族远古先民用火来熟食、取暖、防御野兽侵袭等情况:“不知过了多少代,独眼睛这代人,用石头敲硬果,溅起火星星,火星落到树叶上,野火烧起来,果子滚到火堆里,熟果味更醇。聪明的独眼人,把火的好处记在心,用火来御寒冷,用火来做伴侣,用火来烧东西。生吃树果有生味,熟食树果味更美,从此生熟能分清。”《聪火歌》写道:“火从石头里跳出,火在草丛里跳舞。人们围着火笑,人们围着火跳。火就是神,神就是火。豺狼不敢来,老虎不敢挨;野猪、豹子,闻着烟,看见火,向山箐狂逃。火就是神,神就是火,追麂子来烧,追马鹿来烧,捉野鸡来烧,黄生生,扑鼻香。你撕一块。我撕一块,笑着吃,吃着跳。”随着火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推动着彝族远古先民不断地探索着周围的世界,火用于加工烧烤食物,使彝族远古先民品尝到了美味的熟食,揭开了彝族饮食文化的序幕。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彝族人的饮食文化也不断发展创新:各种烹调方法不拘一格;同一种食材亦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加工及饮食方法;饮食种类不断扩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礼仪。7N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族饮食原料种类丰富

彝族大多生活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高寒山区,这里有丰富的物产资源,为世居于此的彝族人提供了种类多样的饮食原料。在长期的采集和狩猎实践中,彝族远古先民发明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从此,彝族^有了种类丰富而又稳定的食物来源。彝族先民最早培植的农作物有荞麦、燕麦、粟、水稻、茶、麻等;最早驯养的家畜家禽有马、牛、羊、鸡、犬、豕等I“。这些产品既是彝族传统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其中大多数也成为彝族主要传统饮食结构中的丰富原料。彝族先民最早培植的粮食作物是荞麦,彝谚称“庄稼苦荞大”。据彝文古籍《物始纪略·农事的根源》记载:“很古的时候,混混沌沌的,不会做农活,食物也不多。有的女人啊,她带领大家,她领去烧坡,烧了许多坡。带领去播种,播了许多种。女的有知识,女的有智慧。从此以后,知道种荞了。”《:物始纪略·荞的由来》记载:“在那远古时,开天之后,辟地之后,生说话横目人。五谷未出时,荞子先出现。在代吐山里,什腮则、勺洪额两人,要到深山中,要采珍宝果,要摘珍宝叶。还未到深山,来到途中时,见一种植物,生长在路旁,结籽黑沉沉,杆子绿油油。什腮则采摘,放在口中尝,取名叫养子。什腮则、勺洪额两人,摘一把养子,很快就回家,来到家中后,派够阿娄,到高山平地,撒下那把荞,四方养旺盛,覆盖了中央。养子当粮食,五谷从此生。”随着彝族远古先民的探索和实践,原始农业不断发展,粮食种类不断增加,后世所称的五谷被培植出来。《物始纪略·释粮》对五谷的栽培和使用有明确记载:“粮食有来由。在天空中,(分)布五大洪水;大地的四方,产生五谷苗。东方慕果欧甸,生一种禾苗,栽培出一种谷;西方舍朵那勾洪,生出一种禾苗,栽培出一种谷;南方布甸勾益吉,生一种禾苗,栽培出一种谷。到如今,先作充饥粮,次作农活粮,再做婚事饭。一直传下来。”呼怕继莽麦之后,彝族先民又培植出了燕麦、粟、水稻等粮食作物。这些粮食作物一直是彝族普遍种植和喜爱的主粮原料。贵州彝族称粟为“史晒”,意为黄草子。战国时期,彝帅阿维仁在今贵州兴义为一方诸侯时,因以黄草子为贡粮,故名“史晒格”,即黄草子君国的意思呻。燕麦炒面加甜酒至今仍是贵州彝族待客的最佳小吃。7N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茶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的采集劳作中发现的。关于茶的培植和功用,据彝文古籍《物始纪略·茶的由来》记载:“茶的根由,说来有头绪,高大的树,荫深枝叶相结合,异味的苦叶,遮天蔽日,君喝后施令,臣喝后断事,师喝后祭祖。盛名东方传,宝树生西方,汇集到彝地。”“有一对男女,到深山箐林,伐奇木异树,采珍奇木叶,品尝甘苦味。一日尝百样,尝到末的天,奇珍异木,葱郁郁、绿油油。这种奇树叶,蜂采后心明,兽吃后眼亮,这一对男女,攀折下一枝,回到家中后,用银锅来煨,用金杯来盛。献给君长喝,君喝后施令,施出了明令,耳明眼也锐;给臣来喝,臣喝后断事,事断得清楚。心明眼也亮;献给师来喝,师喝后叙谱,谱序得清楚。”“这样以后,这一对男女,在一起商议,精心栽培茶,栽在园子中,栽培出茶叶。”茶至今仍是彝族喜爱的一种饮品。彝族最早驯养的家畜家禽有马、牛、羊、鸡、犬、豕等,除马、犬之外,其他的家畜家禽都是彝族喜爱的肉食原料。彝族对马很珍爱,养马一般只用作畜力或婚丧嫁娶举行仪式时使用,不食马肉;彝族养犬一般只为让其看家护院、陪伴主人或帮助主人狩猎等,亦不食狗肉。从古至今,牛、羊、豕、鸡都是彝族在各种节日、婚丧嫁娶、贵客到来时必须宰杀食用的肉食原料。 7N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彝族独特的饮食礼仪

1.日常待客之礼。彝族是—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客人来到,必先以烟、酒、茶招待客人,然后把家里最好的食材拿出来加工成美味的饭菜招待客人。如果来人是远方的贵客,主人家会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宰杀牲畜家禽进行款待。宴客规格或大或小,以椎牛为大礼,打羊、杀猪、宰鸡渐次之。打牲时,要将牲口牵至客前以示尊敬。宴客时的座测顷序有一定的惯制,客人一般让坐于上首,行酒的次序依据彝谚“耕地由下而上,端酒以上而下”,先上座而后下座,端酒给贵宾后,要先老年人或长辈,次给年轻人,人人有份。在彝族妇女生产坐月子期间,对前来送祝米的客人,家人要煮甜酒鸡蛋招待。孩子满月时要设宴款待亲朋,答谢和接受亲朋的祝贺。7N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婚嫁程序中的饮食礼仪。彝族传统的结婚礼仪一般要经过提亲、定婚、送礼、嫁娶等程序,每一道程序都会设规模大小不等的筵席邀亲友相聚,其目的只为让缔结婚姻的男女双方亲友了解情况并接受亲友们的祝福。彝族婚嫁的饮食有一些独特的礼节,如定亲吃鸡时,要请长者看鸡卦以卜此婚姻吉凶;临近婚期,嫁女自行安排禁食;婆婆给新媳妇送晚饭;送亲摩史(歌师)和接亲摩史赛歌等嘲。7N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丧葬仪式中的饮食礼仪。彝族传统宗教认为,人在世时免不了触摸或做了肮脏、污秽的事,身缠病魔,死后归天须一身清白,否则祖先拒不接纳。人死后,丧家要通知族人及亲友前来祭奠,请毕摩(彝族经师)做除污去病和解冤仪式,使死者“健康”清白洁净地上天。富裕之家杀若干猪牛羊,做道场;一般人家以一猪、一牛、一羊作祭除污去病、解冤指路;贫寒之家,烧一石块,置于灵柩下,泼之蛋清、草果兑的汁浆,使之冒出浓烈蒸汽熏绕死者,即以示去污除病。“净化”结束,为亡魂指路归天,念《指路经》。彝族做斋行祭的规模有大、小之别,一天一夜为小斋,三天以上为大斋,大斋有三天三夜、七天七夜、九天九夜三种呻为。其间丧家要将自备的和亲友送来的祭牲全部宰杀设宴招待族人和前来吊唁的亲友。总之,—个民族的饮食文化是随着其社会生产力及其世居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以上对彝族饮食文化所作的几点探讨,希望能对想了解彝族及其饮食文化的人有所帮助。7N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参考文献
[1] 王天玺.中田彝族通史,第一卷[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
[2] 西南彝志.第5--6卷[M]. 青州民族出版社,1992.
[3] 物始纪略,第一集[M].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
[4] 物始纪略,第三集[M].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
[5] 物始纪略,第二集[M].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
[6] 李兴秀.贵州西部彝族礼俗研究[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

原载:《兰台世界》2015年07期。
作者简介:陈燕英,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毕节试验区研究院副研究员,彝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黄卫华,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彝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文字来源:彝学微信公众号;主编:巫达;推文编辑:赵一。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