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物质文化与自然科学

神奇的彝医彝药

作者:​老拨云堂彝医馆 发布时间:2020-02-29 原出处:​老拨云堂彝医馆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彝族在与自然灾害和疾病的长期斗争中,逐渐认识一些动植物的药用性能,和掌握了许多治疗疾病的方法,形成独具特色、源远流长的彝族医药体系。tu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u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医药书 tu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79年5月,双柏县雨龙乡新村74的老彝医杨思有献出了世代珍藏的彝文医药典籍《齐苏书》,又称《明代彝医书》。书中对16世纪前彝族医药经验作了系统总结,用古彝文收载了动植物和矿物药231种,常见病59种,彝医单方、验方226个,较详细地说明了多种疾病的治疗药物和使用方法,比李时珍《本草纲目》还早12年,是迄今所发现的内容组丰富的彝族医药专门书籍,堪称彝族医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tu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u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79年8月至1980年6月,先后在武定县和禄劝县收集到4部古彝文医书。其中《医药书》系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手抄本,书中既介绍了一些药物的功用和单方、验方,也记载了38种疾病和69个方剂。《医药好药书》系乾隆二年(1737年)手抄本,内容更加丰富,共记载了123中疾病和280个方剂,其中属于彝药的有391种,包括动物药117种、植物药269种和矿物药5种。《娃娃生成书》系雍正年间(1723~1737年)彝文抄本,书中对胎儿逐月发育、生长以及智力、生理变化情况作了记述。《超度书·吃好药书》系嘉庆年间(1796~1820年)木刻本,书中不仅记载了一些药物和疾病治疗方法,还重点介绍了一些动物肉和动物胆的医药功能。tu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u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改革开放以来,楚雄州各级政府重视抢救彝族传统医药,对彝药资源多次开展普查和挖掘。1978年,楚雄州卫生系统组成1013种,经州药检所鉴定后汇编成《彝药志》,于1983年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其中对敲诗、痴枢得、吴乌模、柴伯、伯苗、舍利次、色依哩等113种具有药用特点的彝族药物作了介绍,是我国第一部彝族药物专著。此后,又先后出版了《楚雄彝州本草》、《彝族医药荟萃》、《中国彝族民间医药验方研究》等书。2004年1月,在原楚雄州彝药研究所的基础上于楚雄州中医院挂牌成立云南省彝族医药研究所和云南省彝医医院,同年编撰出版《中国彝族药学》、《中国彝族医学基础论》两本专著。随着《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版第二册·彝族药)、《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第四册·彝族药)的颁布实施,《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第五册·彝族药)50个品种标准的技术工作全面展开,初步奠定了彝族医药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tu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u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医药术  tu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传统医术的特点是药重于医,这与楚雄彝区天然药物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密切的关系。梁代陶弘景补充《神农本草经》而作的《名医别录》一书中记载,早在汉代时,彝族先民就会用犀牛角末治刀伤。清代檀萃所著《农部琐录》中记载了武侯南征时用彝药“阿金”治疗火眼和晕症。南诏时期,陈藏器编著的《本草拾遗》中收入了彝族先民制作箭毒的植物“独自草”,言其“有大毒,敷箭镞,人中之立死”。明清以后,在学习借鉴传统中医的基础上,彝族药物和医术获得进一步发展,各种彝医药书中记载了内、外、妇、儿、五官及中毒等疾病的治疗方法。明代云南本草学家兰茂著《滇南本草》,记入了大量彝族药物。清雍正年间,云南彝族药已形成了“拨云锭”等知名品牌,驰名中外的“云南白药”源于清代云南著名彝医学家曲焕章的祖传秘方。tu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u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区,毕摩兼通医药,百姓相信神药两解。有的毕摩在做完法事后,要给病人和一碗用中药熬的“神汤”;有的毕摩常用熏、洗、蒸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瘫痪、疟疾等,其熏法多用于病程长者。民间也有一些颇有疗效的方法,如用“刮痧”治疗痧症,即用铜钱蘸香油或水刮患者背柱两侧,至皮下出现痧点;“揪痧”则用食指、中指夹住患者臂肘窝、两腿胳窝和颈项、肩颈、胸前皮肤,反复揪起多次,至皮下出现刮痧点止。痧证较重者也运用针刺人人中、金津、玉液、委中4个穴位放血止痧,重症者加刺十宣穴、足一趾和百会穴。tu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u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楚雄州中医院开设民族医药病床,开发运用彝族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一些疑难杂症,取得良好效果。先后研制运用的40多个中医药院内制剂中,有4个彝族药获得国家批准文号。在彝族民间验方的基础上,彝族医药科研人员持续加强彝族医药理论研究、彝族医药临床实践等工作。至2002年,嗨诺惰秋齐胶囊(养胃解毒胶囊)、李丹解毒胶囊、紫灯胶囊、饿求齐胶囊(止泻胶囊)、彝心康胶囊、绿及咳喘颗粒、茯蚁参酒、复方大红袍止血胶囊、无筋活血止痛胶囊、咽舒胶囊、咽舒口服液、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共12种新彝药经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会评审后,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加上在此之前已取得批准文号的排毒养颜胶囊和2002年以后取得批准文号的龙灯胶囊、灵丹草颗粒、咽舒口含片4个品种,楚雄州已有16种彝族药获得药品生产批准文号。2007年“中国药物标本库建设”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云南省彝医医院彝医骨伤科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民族专科建设单位。彝医医院针推科“独一乌二泡洗方法治疗跟骨骨刺临床研究”或楚雄州科技进步三等奖。tu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u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医养生术  tu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有“人与天地同观”的思想,称阴阳为“哎哺”,认为哎哺失调,就容易生病,顺应自然变化,就能够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彝族古籍《宇宙人文论》中说,天地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人也有“五行”(肝、心、脾、肺、肾)和“五体”(皮、筋、骨、肉、脉),要以天五行应地五行,地五行应人五行以及五行五体。人体同于天地之体,同样由清、浊二气管着气、血、营、卫,推动着人体脏腑运行,“气血流通,运动不停息”。tu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u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注重择地而居,主张居所要选择在依山傍水、水源洁净,无瘴气及传染病流行之地。注意饮食卫生,《劝善经》中说:“不要吃生肉、生血和生肝子,要煮熟吃,不要用生命换口福”。彝族善饮酒,但提倡节制,有“酒好只需一杯,子贤只要一个”的谚语。还懂得避忌病邪,认为人死后“要尽快掩埋,不能在居里过久停留,以免邪气伤人”。tu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u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此外,彝医还会通过一套复杂的“生命历”系统,即“十二兽、阴阳五行、八方位年”之间的对应关系来推算出人的生命过程中存在周期性衰弱年份,在这些年份中,人的机体抵抗力会下降,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和意外事故,且治疗困难,恢复缓慢;人若处在衰年中,用药须格外小心,一旦身体不适,要及时治疗,以免酿成大祸。彝医认为,按照衰年的推算,一个人出生后,便按照十二兽顺序的排列增长岁数,30岁后,生命周期开始出现明显的节律性变化,这种变化的发生随个人属相在生命历上的不同而有早有迟,但第一个衰年的出现通常总在31~38岁之间,此后每隔8年这种周期性衰年便会重现一次,而且越来越明显。“禁日”是指人体可能发生危险的日子,又称“人辰日”。彝医测算出人的禁日后,会禁止用针刺人体某些部位。对于禁日中人体部位发生的疾病,通常改用药物治疗。这些方位推算方法颇具特色,是民族医学的结晶。tu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所属专题:

彝族传统医药专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