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物质文化与自然科学

旧时彝族“三人二牛”耕作法

作者:顾世丹 发布时间:2018-03-01 原出处:​玉溪网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先秦时期的《击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人类农耕历程,就这样恰如一部厚重磅礴的歌诀从远古吟咏而来。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用牛耕田的记录。那么,生活在玉溪境内的彝族同胞,旧时又是以怎样的方式使用牛进行耕作呢?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悠久的牛耕历史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要探究彝族先民的牛耕方式,峨山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那里不仅生活着勤劳智慧的彝族民众,同时它也是我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明朝时期,沐英等率军平定云南后,为巩固边疆政权,官方进行了大规模移民,而原本驻守云南的明军则以“军屯”的形式参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此时,大批汉族进入峨山,实行军民屯田,并带来了较为先进的中原农耕技术,使得当地土地和耕作方式得到进一步开发。而当地的彝族民众也或多或少吸取了汉族的耕作经验和方式。在发展中,锄头、镰刀、木犁、扁担、簸箕等农具,也逐渐成为了当地农业耕作中主要的生产工具。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了解,旧时居住在峨山塔甸、富良棚、大龙潭、岔河等山区和高寒山区的彝族先民以耕种旱地为主,兼有少量水田和雷响田。而分布在槽子河、三乡河等沿河两岸坝区和半山区的彝族先民们,则以耕种水田为主,兼有一定数量的旱地。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田地就需要有耕地的生产工具,养殖成为了彝族先民以此来提供生产工具的一种途径。在那时,人们会饲养水牛、黄牛、山羊、绵羊、马等牲畜,而水牛与黄牛则成了彝族人民耕田种地的主要生产工具。在坝区和半山区人们会使用水牛耕种,山区则用黄牛犁地。在世代的繁衍中,牛耕成了当地民众农耕的主要方式并一直延续着。由于这些先民们大部分居住在山区和高寒山区,交通闭塞,不少地方自然条件恶劣,加之传统的农耕方式使得生产力水平很低,生活十分贫困,以至于历史上曾有“种一山坡,收一箩箩”的民谚流传。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时代的进步,上世纪50年代峨山逐渐开始使用机械耕作。而在这之前,这里的人们都使用牛进行耕作,并一直延续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2000年后,由于机械耕作的普及,牛耕方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当地人都少见到。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人二牛耕作法”成为历史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实,说到这里人们也会对彝族民众旧时的农耕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我们今天所探究追溯的并非彝族的农耕历史和发展,而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耕作方式。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彝族先民曾有一种耕作方式在社会的进步中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说起这种耕作方式,它有一个很形象的称呼,叫作“三人二牛耕作法”。在印象中,田地里耕作的农户要不就是“一人一牛”进行耕作,要不就是“一人二牛”,那这“三人二牛耕作法”又是怎么个意思呢?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了解读其中缘由,记者从熟识峨山当地彝族文化的学者李增华处得知,耕田最为常见的是“一人一牛”,而“三人二牛耕作法”或许存在于古时的峨山。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记者翻阅相关文献,在《新兴州志》中找到这样的描述:“彝耕田三人二牛,前牵中压后驱。”单从记述中的文字可以知道,那时人们耕田时使用的是两头牛,并有三个人分前、中、后进行耕作。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那问题来了,他们是如何进行耕作的呢?据记者了解,此耕作法由二牛共扛一根“木弯担”,两牛间用一条铁链牵引犁弯前端,一人牵牛前行。同时,一名孩童坐在犁弯前端施以压力,使耕头能入土深耕,扶犁底末端的人吆喝驱赶耕牛。虽然这样的耕作方法在如今看来有些原始,但却在当时农业的生产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说,由于那时的人们在耕作过程中发现,此法因犁具笨重,既费劳力,且田边地角无法翻犁,会出现漏耕的情况。此后,人们在耕作中对其进行逐步改进,并缩小了犁弯,以及犁底的尺寸,形成了较为常见的木犁。而生活在山区和半山区的民众们虽多用两头黄牛耕地,却不再让孩童坐于梨弯前端加压。除调教耕牛时,需一人牵牛外,对驯化的耕牛也就无需牵牛者。在这样的发展演变中,古时的“三人二牛耕作法”渐渐变成了“一人二牛”。而坝区,只需“一人一牛”即可。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增华说:“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在峨山山区,虽然还有用牛耕田的民众,但已经很少了,现在人们大多用的是机械耕作了。”(玉溪日报记者 顾世丹)rM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