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节庆与民间娱乐

“乡愁楚雄”——十大经典艺术名录提名

作者:丁忠泽 发布时间:2019-05-30 原出处:云南楚雄网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彝族十二兽舞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0065149927.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0148286966.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0197338943.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民间传统的“十二兽”舞又叫“母虎舞”,彝家人自称“罗嫫捏姿”, 彝语称之为“切呢鲁姑”。 “十二兽”舞世世代代流传在我国西南哀牢山的广大彝族地区,是集祭祀、歌舞、娱乐为一体的民族民间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也是彝族最为古老的原生虎图腾崇拜中,以祭祀母虎为首的十二兽神为主要内容的原始祭祀歌舞活动。十二兽舞由彝族毕摩进行传承,人们吹号打鼓,尽情欢歌,祈求以虎神为首的十二母兽神护佑彝家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宅平安。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广场舞——跳脚来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0494960303.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0583605330.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0615764941.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楚雄彝族广场舞——跳脚来,是在楚雄彝族民间打跳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具有彝族代表性风格的舞蹈,“跳脚来”集歌、舞、乐为一体,既可欣赏彝族精美服饰,又可感受彝风彝韵,老百姓喜闻乐见、容易推广。舞蹈热情粗犷、恣意洒脱,主要展现彝族热情的左脚调、温柔的彝族情歌、奔放的彝族三跺脚和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舞蹈代表楚雄参加全国广场舞大赛获得好成绩,现已被州内外业余团队广泛学习传承。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双柏县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 笙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0690111445.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0736742301.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0785254691.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0846246510.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0879507984.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0905261544.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笙”在双柏县是舞蹈的意思,“三笙”指的是双柏享誉海内外的“老虎笙”、“大锣笙”和“小豹子笙”。彝人通过舞蹈祈求虎祖、火神保佑,祈愿幸福安康,是一种以“傩”为主的祭祀活动。每一种“笙”都有美丽动人的传说,每一种笙其表现风格、舞蹈动作都不一样。三笙各有特色,又相辅相成,具有多种复合宗教学、民间文学、原始舞蹈、戏剧发生学、古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术文化价值,欢迎您到双柏来,感受双柏“三笙”跳动山巅,“笙笙不息”的魅力。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安龙堡花鼓舞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1015440280.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1143445018.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1185673037.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1231373346.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1288322175.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1348855847.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双柏安龙堡乡的花鼓舞,带给人们无尽的欢乐和幸福,千山万水因为花鼓舞而平添喜庆。花鼓舞是彝族阿车支系跳得最广泛的一种舞蹈,早先由峨山传入双柏县,后流传于安龙堡、大麦地的彝族地区,以安龙堡乡的说全等地跳得最为传神。花鼓舞热烈奔放,寻觅经典的歌谣,找寻亘古的欢乐。炊烟袅娜,鸡鸣狗欢,在花鼓舞中,安龙堡一带的群众沐浴着古老文化的新风,尽享快乐祥和的生活。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牟定县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左脚舞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1592104720.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1621420112.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1657109142.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左脚舞是云南滇中楚雄州以牟定县为中心向四周区域辐射的彝族民间乐舞,包含了舞蹈、音乐、歌诗三种艺术形态。融肢体语言、声腔语言、文字语言为一体。其主要艺术特点是步伐的理解和运用。谓之左脚舞,确与左脚的起步有关,据清道光《定远县志·风俗》载:……跺左脚,以手脚之俯仰,合曲调之抑扬,男女欢唱,攀竿吸酒,至醉方散。谓跺左脚,盖以左脚先起故也……”该记载第一次以文献方式对左脚舞作了说明。如今,跳左脚舞早已不是彝族同胞的“专利”,在牟定县内、州内甚至省内各地,左脚舞成了各族群众茶余饭后活动的共同喜好,过去主要在婚丧嫁娶和“火把节”等节庆活动中才举行的左脚舞活动,早已成为彝州群众的日常活动内容。人们唱着“弦子一响脚板痒”、“跳脚跳到月亮落”的左脚调,围成一圈又一圈跳起左脚舞,把过日子的欢快流淌在城市、乡间。越来越多的各族群众加入到了城乡跳左脚舞的圈子,越来越多的彝族人、汉族人,在省会昆明、省外深圳等全国各地唱起醉人的左脚调,跳起迷人的左脚舞。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腊湾玛咕舞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1753810983.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1783495351.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牟定腊湾玛咕舞,汉语寓为“老人跳的舞”,被誉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据载,该舞种起源于古代毕摩舞蹈降豹救人的传说,后经腊湾彝民整理编导、创作传承而保留了下来,是现今全国濒临灭绝的舞种,流传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这种最原始、最古朴的原生态民族舞种,跳舞时男人们边跳边拉三胡伴奏,通过子弦、中弦和老弦的交替配合,弹奏出凄婉悠远的声音,舞者一个个舞步轻缓,神情优雅。也有学者认为,其中的24跺脚代表了二十四节气,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一些动作姿态透露着祭祀的影子。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南华县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兔街半坡《啊卡舞》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1866453112.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1900220579.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1925480501.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兔街镇半坡的“啊卡舞”较完美地继承了先辈的文化艺术,又与时俱进地融入了当今社会。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啊卡舞”逐渐由祭祀型向娱乐型转化。如今凡遇喜庆佳节,讨亲、嫁娶,男女老少欢聚一堂,都以跳唱“啊卡舞”为乐,成为当地彝族群众改善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坡的米撒拔“啊卡舞”古朴奇异、 独具特色、绚丽多姿、落落大方,有着较深的文化内涵。“啊卡舞”的表现形式在于跳、唱、吹、弹。在六笙、三弦、竹箫的合奏中,人们翩翩起舞。分为直歌、半翻歌、全翻歌,跳菜舞、三跺脚、蒙化歌等,其特点是舞步峰回路转豁达豪放,轻松自如,可焕发出一种土香土色的歌舞魅力;在边舞边唱时,都是以诗歌般的语句,全彝语对唱,说尽人间百事,唱遍宇宙万物。像这种集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古老艺术,自始至终都表现着一个民族固有的秉性。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街火草麻布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1967867985.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2004108262.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2034333790.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居住在南华五街的彝族同胞,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纺织火草麻布,这是一种集麻的柔韧性与火草的保暖性为一身的植物纤维布料。从古至今,这种传统的火草麻布纺织技术,就在南华五街代代相传,成为当地群众普遍掌握的手工技艺。这一特色纺织工艺文化,在南华五街的彝家山寨保留得较为完整。制作火草麻布,从原料加工到出成品,工序复杂,约有72道工序。过去,这是每位彝家妇女必须掌握的纺织技术,是衡量一个妇女是否能干的重要标志之一,女子出嫁时都必须给婆家带一匹自己亲手纺织的麻布。史料记载,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制作使用 “火草布”的历史已有500多年,这种利用野生植物的叶子为纺织原料的纺织方法,在中国纺织史上较为独特罕见,是西南少数民族在纺织技术上的一项重要创作和发明。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前,当地彝族的火草麻布纺织技艺已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姚安县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梅葛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2139603673.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2165744908.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2220568774.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远古的时候没有天/远古的时候没有地/哪个来造天/哪个来造地……格滋天神来造天/格滋天神来造地……”梅葛,是春天写下的诗句,是冬天温暖的火塘,是彝山酒碗里的月亮。梅葛在姚安西部以老黑山为中心的葡萄、马游、三角、黄泥塘一带的渔泡江流域和在大姚昙华,永仁直苴一带广为流传。在彝语里,梅是嘴,葛是古的意思。梅葛就是用嘴讲述古老的故事。梅葛是彝族用一种口耳相传的方式,以史诗的形式把远古的故事流传下来。梅葛古歌里浸透着彝人绵延不断的乡愁,世代传唱,亘古不息。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姚安花灯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2292626848.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2330941859.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2374372823.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2406749232.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姚安,跳花灯也叫崴花灯。姚安花灯起源于明代。较有名气的有今天的小邑、包粮屯、大龙口、徐官坝、竹园、吴海以及仁和、弥兴等地,这些地方被形象地称为“花灯窝子”。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只要有一块空地一把二胡就能圈起一场“簸箕灯”。在每个村寨,几乎一把高乐伞就是一个自行组合的灯班。在经年累月的传承发展中,姚安花灯演变出了不同的流派。以歌舞“小邑拉花”为主的形式最具特色,其圆场舞蹈中的“小鱼抢水”、“扭麻花”、“大穿花”、“海底捞月”、“螺蛳转背”、“狮子摇铃”等舞蹈形式,是云南花灯中的经典。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姚县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姚彝剧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2494137710.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2534770351.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2596726223.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2617661672.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姚县昙华乡是“中国彝族十八月太阳历”发祥地,彝剧诞生地、咪依噜的故乡、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和梅葛的故乡。彝剧的产生与昙华彝族悠久的历史紧密相连。大姚彝剧的声腔来源于昙华乡彝族民间传统山歌、小调、舞蹈及宗教祭祀活动,是彝族人民在生产劳动、跳乐、对歌中产生的,受汉族花灯、滇剧和其他民族剧种影响,逐渐演化成以彝族语言、音乐、舞蹈等形式表演故事的彝族戏。其音调委婉、高亢、起伏性大,调式、唱法丰富多彩;风格清新、优美、流畅,富有民族的乡土气息。大姚彝剧有着“羊膻味”“松毛气”,深受彝族群众喜爱。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姚彝绣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2683992362.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2731476089.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2759469369.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2785116716.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姚彝绣种类繁多、工艺复杂、图案精美、寓意深刻,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近年来,大姚县在发挥特色优势上做文章,在提高产品的工艺水平和文化品位上下功夫,使民族刺绣工艺品逐渐走出了家庭,走出了大山,以商品的形式走向了全国各地及国外市场。大姚的彝族服饰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大姚县桂花镇贴布绣、昙华乡羊角包头、三台服饰最具特色。当前,大姚县正全力打造全国首个彝绣文化主题园区,欲打造成为彝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彝族刺绣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彝族文化旅游基地和彝族刺绣文化交流平台、展示基地、培训基地。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永仁县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永仁彝族刺绣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2926838129.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2926566380.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2928965096.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2928404918.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2928909394.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彝族人民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善于刺绣。彝族刺绣与彝族赛装节相生相伴。永仁的彝族服饰以黑、红、蓝为主色调,辅以各种颜色,整套服饰火红艳丽,体现着彝族群众热情奔放的性格。永仁彝绣的绣法有平绣、扣花绣、滚绣、扣边绣、贴纸绣、插绣、贴布绣、十字绣、锁边绣等十余种。绣品种类繁多,最常见的有服饰、帽子、挎包、鞋子、鞋垫、背拉、包头、围腰……随着彝绣产业的发展,彝绣产品类型由以前单一的民族服饰向艺术收藏、宾馆饰品、旅游饰品、家居用品等多种类型延伸,市场前景广阔,产品供不应求。永仁彝绣多姿多彩、富丽堂皇、风姿绰约,但有一样是永恒的,那就是民族的魂魄。永仁彝族群众以刺绣的方式描绘着生活与情感、历史与未来……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苴却砚制作技艺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101763130.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132214601.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167534660.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苴却砚因产于苴却(古时永仁县城旧称)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咸丰年间,苴却街已有人取石制砚,至同治、光绪年间比较兴盛。在宣统元年(1909年),永仁代表性艺人寸秉信制作的三方苴却砚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88年被冠名为“中国苴却砚”。1997年,苴却砚在中国文房四宝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名砚”。苴却砚集中国古“四大名砚”之优点于一身,具有发墨滋润,存墨不腐,耐磨益毫的奇特功效,被赞誉为“砚中珍品”、“书画良友”、“文房奇品”。2013年9月在楚雄州旅游商品大赛上被评为“楚雄州旅游商品十大品牌”。苴却砚的制作,一般要经过采石、维料、制璞、雕刻、打磨、上蜡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其雕工有浅浮、镂空、圆雕、深雕、薄意、减地雕刻等,其内容多以花鸟、人物、山水、云龙、蝙蝠、青蛙等为表现形式,寓意喜庆、吉祥、镇邪、引福、丰登,表达人们追求幸福,向往美好的心理愿望。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元谋县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凉山彝族文化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244643460.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300864700.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301615444.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301406340.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302787048.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元谋县小凉山是彝族民族风情保存较为完好的地区之一。凉山乡彝族好客,当你走进彝族聚居的山村,围坐在火塘边,食一块带皮“老腊肉”,喝一口烈性大碗酒,体味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爽,这种独特的彝族风情让人终身不忘。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彝族花腰服饰上的太阳、月亮、火把,各色图案让人眼花缭乱、赞叹不已。彝族同胞常说“三日不跳舞手脚痒,三日不对歌嗓子痒”。只要你到小凉山就仿佛置身于舞的故乡、歌的海洋。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羊街苗族四声部合唱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409467468.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元谋羊街镇大山深处的苗族合唱团始建于1981年,多年来,在各级举办的重大活动中,凭借独特的四声部合唱,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获得“天籁之音”的美誉。曾在中国云南国际聂耳杯演唱会比赛中荣获金奖;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的“全国首届社会主义新农村合唱大会”比赛中荣获一等奖。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武定县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武定酒歌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509124325.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510210647.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510245221.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武定酒歌是武定彝族文化的象征,主要流传于武定彝族聚集地和周边县市。它是一种粗犷、古老的民歌艺术,有着上千年的歌唱传统。她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彝族各支系间世代密切交流、融会贯通、相互渗透的艺术珍品。它承载了社会生活、历史传说、劳动生产、民族迁徙、风俗习俗、处世待人、礼尚往来、对待亲友、家庭生活的伦理观念和准则,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价值,传承的群众基础非常广泛,覆盖到彝族的村村寨寨。在每年武定县“牡丹花会”及白路镇、猫街镇等地举行的火把节活动中,都会进行彝族酒歌演唱大赛及剧节目表演活动。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武定苗族芦笙舞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656656314.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656283593.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656248578.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659554777.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659426487.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武定县插甸镇长岭岗苗族芦笙舞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每年五月初五,四乡八寨的苗族同胞都要举办花山节,人们在舞场中央高高地竖一根木竿,上面挂着各种农作物的种子,能歌善舞的苗家人弹起四弦、吹起芦苼、唱起山歌、跳起欢快的芦苼舞,把优美的歌声和舞蹈献给祖先、献给英雄蚩尤。由此感谢祖辈给后人送来幸福,感谢祖先带领苗家人创造幸福生活。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禄丰县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高峰乡大刀舞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809984568.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809279846.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809910481.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810553891.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高峰彝族大刀舞是一种较为原始的民族民间原生态舞蹈,它融宗教、节庆、歌舞、征战为一体,具有勇猛快速、激烈奔腾、紧密缠绕、雄健彪悍的特点,舞蹈以告慰祖先、安抚神灵,而祈求风调雨顺、摒弃厄运、解脱困境以及战争胜利、村寨平安。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黑井镇洞经音乐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929168075.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930914051.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930823216.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59213931892540.jpg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洞经音乐元初随道教传人禄丰,曾各地均设洞经会,是宗教音乐、宫廷音乐、民间音乐相互吸收、交融、演变、发展而成的组曲式音乐,集唱、诵、忱、奏于一体,具有古朴、典雅、精深的审美特点。现集中在禄丰县黑井古镇和琅井村传承和展演。12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所属专题:

彝州楚雄专题

相关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