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节庆与民间娱乐

玉米收割了,年猪喂肥了,水酒煮好了……彝族年,要来到了!

作者:孙子拉约 游小军 发布时间:2018-11-12 原出处:凉山日报全媒体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凉山新闻网讯 彝族年,是彝族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了无数的时间洗礼,无限的日月轮回,无痕的时空穿越,在沿袭千年的民族文化传承中,牵引出彝族人年复一年的激情燃烧和生命体验。带有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祭祀神灵,兹莫格尼之意,也带有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财源茂盛,风调雨顺,万事如意之意。
 
  那么,彝族人为什么选择在每年的农历十月过年呢?彝族年,又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呢?qF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F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家村寨处处弥漫着”年味儿“。qF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家村寨处处弥漫着”年味儿“。qF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衣木显啦,洋优兵啦,甲都采啦,库史啦咪哦……威巴畜啦,指日纠啦,斯觉惹啦,库史啦咪哦……”彝族著名音乐人、歌唱家吉克曲布用母语创作和演唱的彝族过年原创歌曲《库史》,唱出了彝族人迎接新年到来的激情和期盼。歌词大意是:玉米收割了,洋芋收挖了,豆儿采摘了,快要过年了!年猪喂肥了,水酒煮好了,柴火找够了,快要过年了!
 
  每当山坡上树叶金黄,稻田里庄稼收割的季节,彝族年就要到来了,彝族人就要收割一年的庄稼,准备过年的年货,迎接新年的到来。
 
  “久啦,久啦,久依果库史啦!日俄久尼久啦,日木久尼久啦!久啦,久啦,久依果库史啦!尼木久尼久啦,说木久尼久啦!”意思是说,回来,回来,回家过年!在水的源头也回来,在水的尾端也回来!回来,回来,回家过年!在彝族地区也回来!在汉族地区也回来!
 
  彝族年到了,彝族人家家户户都要宰杀一只没有下过蛋黄的仔母鸡,煮一顿香喷喷的饭菜给家庭成员招魂回家过年。qF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是的。每年到了过彝族年的日子,离家的彝族人无论走多远,过年这几天都要回家与家人团聚,过自己心目中最神圣、最隆重的节日。
 
  “诺苏库史” 彝人独特神奇的节日
 
  多少年来,父母在世,老家还在的时候,无论是在机关上班,还是出远门办事,无论工作多么繁忙,还是时间多么紧迫,到了彝族年这一天,我都要雷打不动地带着老婆孩子回老家过年,探望父母,走亲访友,享受彝族年这亘古不变的节日欢乐和幸福。
 qF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年了,孩子们穿上了美丽的新衣裳。qF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年了,孩子们穿上了美丽的新衣裳。qF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父母离去了,老家也不在了,兄弟姐妹都成家了。自己也就只能在城里过彝族年了。在城里过年不同于老家,气氛没有农村那么热闹,程序也没有过去那么复杂。
 
  我曾记得,在贫穷落后的年代里,经济拮据的岁月中,每年的彝族年,家里都要宰一只阉鸡过年。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家庭富裕了,除了必不可少的阉鸡外,还会宰杀养了整年的大肥猪。
 
  当然,我的家虽然不一定年年宰杀大肥猪过年,但是宰一只阉鸡过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必须的,一切都得按照老家过彝族年的习俗进行。
 
  说来也神奇,去年,家里过彝族年的时候,我把饭菜煮好后,恭敬且虔诚地端上一碗米饭,一碗鸡肉,一杯白酒放在祖先灵位上祭祀祖先。
 
  时隔两个多月后,远在二百多公里外的老家金阳幺妹家在做“喜克布”和“日博”的祭祀祖先,祭祀神灵的祈福仪式时,毕摩公然地告诉幺妹,他听我去世二十多年的父亲灵魂说,今年父亲到我家过年,我在宰杀阉鸡之前没有对阉鸡进行“洛擦所”的洁净仪式,把米饭和鸡肉以及美酒端在祖先灵位前也没有进行“洛擦所”的洁净仪式。所以,祖先们认为今年我家过年的饭菜是不洁净的,都不愿意吃我家里的过年饭。
 
  后来,我的幺妹从金阳打电话问我事实真相。我回忆了一下过年那天的情景,的确如此,当时我确实忽略了过年过程中的这些程序和仪式。
 
  果真是那么神奇吗?家里过年时,幺妹不在场,毕摩也不认识我和家里人,就连我自己都没有注意到过年“洛擦所”的这些细节,毕摩怎么会知道我没有按彝族过年的程序进行“洛擦所”的洁净仪式呢?
 
  这,或许是一种猜测吧?这,或许是一种巧合吧?尽管我不完全相信毕摩说的话。但是在今年春节时,我还是特意从市场上高价买来一只大阉鸡过春节,在二十九的晚上,一切都按照老家过彝族年的程序进行过年,弥补了一件失误,敬献了一片孝心,了却一桩心事,抹去一个心里负担。
 
  彝族年,是彝族人最独特、最神奇、最古老、最圣神的传统节日,也是家人团聚,走亲访友的美好时光,它与其他民族的年节不一样,有其自身独特而又神奇,古朴而又神秘的传统习俗和古老方式。
 
  彝族年,彝族人把它叫作“诺苏库史”,即彝族过年。诺苏,是彝族人的自称,即黑色的民族,尚黑的民族。库史,即过年。库,即年,有着回转、回归、轮回之意。史,即过,有着祭祀、庆贺、祈福之意。
 
  彝族年,用彝语的语法直译叫“年过”,而用汉语翻译出来叫着过年。qF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F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楚雄彝族太阳历公园。据网络qF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楚雄彝族太阳历公园。据网络qF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因为,彝语的语法与汉语的语法有些不同,彝语往往是倒装句和宾语前置的语句较多。诸如吃饭,用彝语直译叫“饭吃”,名词在动词之前。用汉语来翻译叫吃饭,动词在名词之前,其表达的意思与汉语是一样的,只仅仅是语法不同而已。
 
  所以,彝族人的“诺苏库史”,就像汉族人的春节一样隆重热烈,都有着辞旧迎新的含义。
 
  遥远的过去 “十月太阳历”
 
  彝族年,是彝族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了无数的时间洗礼,无限的日月轮回,无痕的时空穿越,在沿袭千年的民族文化传承中,牵引出彝族人年复一年的激情燃烧和生命体验。带有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祭祀神灵,兹莫格尼之意,也带有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财源茂盛,风调雨顺,万事如意之意。
 
  那么,彝族人为什么选择在每年的农历十月过年呢?
 
  也许是依据彝族“十月太阳历”而来的。遥远的过去,彝族社会的历法计算方法是:一年十个月,一个月三十六天,十个月三百六十天,剩下的五天是过年的日子。而这五天就是一年中第十个月的年终岁首,也就是农历的十月和公历的十一月中旬左右,正当过年。所以,彝族人把彝族年称之为“过十月年”。彝族人的这种历法计算方法在彝族民间沿用至今,尤其是彝族毕摩、苏尼和德古用这种历法来计算彝族人的吉凶祸福等等。
 
  也许是彝族人观察大自然季节的变化和庄稼的收割来过彝族年。彝族谚语说:“库过那呢史,勒过那呢则。”“阿张兹莫呢克仁,俄从兹莫呢库史。”意思是说,到了年末就过年,到了月末就过火把节;喜鹊快乐就鸣叫,人类吉祥就过年。
 
  自古以来,在大凉山彝族地区,由于地域、习惯和择日的差异,什扎、依诺、阿都、勒地牧四大方言区的彝族人过年习俗和方式都有所区别,尤其是过年的时间无法统一。
 
  解放后,特别是民主改革以后,在“破四旧,立四新”的滚滚洪流中,在“公共食堂”的滔滔浪潮里,官方对过彝族年的时间作了规定和统一。可是,彝族民间还是依旧按传承千年的习俗过年。
 
  改革开放,也就是在三十多年前的一个春天,凉山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议,把彝族年确定在每年的公历11月20日过年。虽然机关上统一了彝族过年的时间,但是在彝族民间至今无法统一。
 qF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年了,屋檐下挂上了收割的玉米,宰杀好的年猪。qF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年了,屋檐下挂上了收割的玉米,宰杀好的年猪。qF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前几年,凉山州彝学会组织了大凉山的彝族毕摩、德古和彝学专家、学者在昭觉县召开了专门会议,按彝族历法推算出每年的彝族过年时间,当年全州统一执行了。但是,只执行了一年就没有坚持下来,还是回到各地区择日过年的传统习惯中去了。
 
  时至今日,彝族年,不仅各地区没有统一,而且有的地方就连村寨与村寨之间,甚至一个寨子都没有统一。
 
  彝族年,一般情况下,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到11月底,公历11月初到12月底之间过彝族年,最早不能提前到公历的10月底前过年,最迟也不能推迟到公历的12月底后过年。
 
  彝族年传说 彝族先民俄布库撒兴起
 
  彝族年快到了,彝族人就要择日过年,大多数地区在秋末初冬的公历11月中旬前后过年,具体哪一天过年,就得请当地的毕摩、德古和通晓彝族天文历法,而且德高望重的长者根据彝族历法来推算而定,以猴日、虎日过年最好,狗日、鼠日为次之。而我的故乡大多选择狗日、猪日过年。所以,有的彝学专家、学者对彝族年有着持续过一个月的诠释和说法。
 
  传说,彝族年,是远古的彝族先民俄布库撒兴起来的。
 
  有一年,不知是什么原因,俄布库撒年逾古稀的母亲终年闷闷不乐,一天很难看到她的笑容,也很难听见她的声音。
 
  可是,俄布库撒恰恰又是一个十分疼爱母亲,孝敬老人的大孝子。为了解除母亲的疾症,让母亲高兴起来,在彝人的寨子里非常具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的俄布库撒常常召集寨子里男女老少开展唱歌、跳舞、斗牛、赛马、斗羊、摔跤、选美、爬杆、磨儿秋等彝族传统文化娱乐和体育竞技活动,想用各种让人快乐的办法使母亲心情愉快起来。
 
  然而,俄布库撒的这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也无法打动母亲郁闷之心,母亲依然待在家里愁眉苦脸,而且心情越来越不好,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仿佛很难翻过年坎。
 
  怎样才能让母亲翻过年岁,高高兴兴地安度晚年呢?
 
  俄布库撒又朝思暮想,绞尽脑汁想办法。那一年秋收结束时,俄布库撒急中生智,终于想出了一个让人开心的绝妙办法,把寨子里的彝族人都请到他家去杀猪、宰羊、捏鸡来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拜祖先,孝敬老人。
 
  那一天,天刚蒙蒙亮,旭日从东方露出了笑脸,寨子里的彝族人都纷纷来到俄布科撒家杀猪、宰鸡、煮荞粑粑,磨豆花,热热闹闹地张罗着生活。当太阳当顶的时候,荞粑粑做好了,猪肉和鸡肉煮熟了,豆花磨好了,杆杆酒也泡好了,整个屋子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饭菜和美酒的芳香,大家都围坐在火塘周围喝酒吃肉,开怀畅饮,谈笑风生,唱歌跳舞。qF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F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qF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备好柴火,迎接彝族年的到来。qF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俄布库撒的这一创举深深地感动了天神,从而使本来就乌云密布,云雾缭绕的大山雾散云开,天空陡然变成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温暖和幸福。
 
  俄布库撒的母亲沐浴着晴朗的天色,目睹了欢乐的场面,感受着快乐的日子,终于走出烦恼,跳出心病,解脱疾症,那种郁闷之心烟消云散,露出了笑脸,开口说话了。看见母亲灿烂的笑容,听见母亲亲切的话语,领悟母亲愉快的心情,俄布库撒十分高兴,万分激动,将这一活动叫作“诺苏库史”,即彝族过年。
 
  从此以后,彝族人为了纪念这个难以忘怀的欢乐日子,每年秋收过后,举行一年一度的彝族过年活动。这样,诺苏库史就让彝族人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延续和发展到今天。
 
  如今,每当彝族年的时候,彝族人常常用“格博日梯,格撒边撒!库史木撒,兹莫格尼!”“阿依格拉也达!莫苏果朵也吧!”等之类的语言来相互传递身体健康,欢乐幸福,小孩乖巧,老人硬朗的诚挚问候和深情祝福。 (文/孙子拉约 图/游小军) 
 
  【链接】
 
  彝族过年习俗①:诺苏库史
  诺苏库史别样风

 
  初冬的凉山,山坡上的树叶披上了金装,稻田里的庄稼收进了粮仓,敞放的牛羊猪膘肥体壮,彝家的水酒已经煮好,彝族年就要到来了。
 
  彝族年,从远古至今都是彝族人心目中最神圣、最隆重的节日,也是走亲访友的美好时光。每到过年,离家的彝人,无论走得多远,都要回家与家人团聚。
 
  在质朴的村庄里,报晓的金鸡惊醒了沉睡的黎明,锅庄里的火柴映红了母亲的脸,父亲的刀刃上染红了猪血,孩子们欢笑着穿上了新衣裳……对每一个彝人来说,除了美食而外,彝族年包裹着浓浓的亲情,还有对自然与质朴的回归。即便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乡村远了,过年的程序没有从前复杂了,气氛也没有农村热闹了,但彝族年仍然是对彝人“回家”的召唤。
 
  彝族年,彝族人把它叫作“诺苏库史”,即彝族过年。诺苏,是彝族人的自称,即黑色的民族,尚黑的民族。库史,即过年。库,即年,有着回转、回归、轮回之意。史,即过,有着祭祀、庆贺、祈福之意。
 
  与其他民族的年节不一样,彝族年有其自身独特而又神奇,古朴而又神秘的传统习俗和古老方式。比如彝族人选择在每年的农历十月过年与“十月太阳历”有关,彝族年的兴起相传是彝族先民俄布库撒兴起的,彝族过年各地时间不尽相同,需根据彝历结合各地历史惯例由毕摩或当地较通天文地理的长者推算确定;彝族年前,彝族人就要开始做各种准备;彝族年开始后的四天,每一天都有不同的风俗活动等等。
 
  彝族年这个古朴而又神秘的节日,对于彝族人而外的大多数人来说,或许充满了好奇的想象。为了揭开这神秘的面纱,今天起,本报将推出《诺苏库史——彝族过年习俗》系列报道,带你跟随彝族作者孙子拉约的脚步,感受彝族年俗的别样魅力。(记者 王卫)qFg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