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各地彝族传统民俗

罗平县梦幻般的彝族文化生态

作者:李宝华 发布时间:2023-02-09 原出处:彝族微信公众号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彝族是一个崇拜火的民族,自视为火的子孙,尚火、恋火的彝族群众认为火是生命的起点,火也是生命的终结。云南省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族群众有“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灵,祭山、祭水、祭树、祭火、祭寨门、祭祖灵”的“三拜六祭”习俗,走进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就像走进神秘梦幻般的民族文化生态园。天籁般的彝家酒歌更是一枝独秀,根深叶茂,争奇斗艳,博大而逍遥浪漫,闪烁着人类的智慧光芒,承载着少数民族豪迈的性格,炽热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和渊源流长的文化血脉。
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家待客先用酒

酒歌是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族朋友歌谣中最丰富的一种民歌,也是众多歌谣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酒歌,借酒咏歌,以酒为媒,以歌为形,旨在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民俗价值。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族群众待客先用酒、好酒先敬客人喝。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男青年唱“石岩滴水响叮铛,惊动老龙惊动官;惊动老龙不下雨,惊动小妹不开腔。”女青年唱:“太阳落山山背黄,绕山绕水来会郎;小郎在前妹在后,郎唱山歌妹来还。”……在罗平县旧屋基彝族山寨,“老表”表示“表哥”“表弟”“哥们”“兄弟”之意,泛指对男性同胞的敬称;阿老表泛指对同胞、同行、同辈、朋友的称呼。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聪明勤劳的彝族人民创造了特色鲜明、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同时更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酿酒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酒文化。彝族是一个喜喝美酒,爱唱酒歌的民族,在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的彝村彝寨,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唱不同歌词旋律的酒歌,酒歌在古老而美丽的彝寨飘荡,若如仙音,飘飘渺渺。这样的酒歌不仅在节日里唱,而且在彝家山寨里,有酒的地方自然会升起醉人的彝家酒歌,有醉人酒歌的地方自然有欢乐的彝家人。尤其那远方客人来临时,彝族朋友的酒歌唱得更亮,热情好客的彝家青年,端着一杯杯打磨光滑锃亮酒杯,笑抿抿的望着客人唱,亮闪闪的眼睛水汪汪的跟客人介绍:“罗平美酒甜又爽,贵客请喝彝乡酒;罗平美酒酒敬贵客,祝你安康又快乐。”听着这样醉人的酒歌,客人感悟到彝族酒歌的博大精深。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彝族人好客喜酒,热情洋溢,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族群众酒文化源远流长。灿若星辰的彝乡酒歌不仅表现出彝族人民豪爽性格、热情好客,对美好生活的孜孜追求。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家村寨有句顺口溜:“不会跳舞的只有老牛、不会唱歌的只有木头”。近年来,一些彝族歌手活跃在城乡的舞台,大展身手,把彝乡酒歌从山乡村寨的农家唱进城里的宾朋筵席。更由于一批功力深厚、技艺高超的彝族歌手传唱酒歌的浓郁氛围渐渐得以形成。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族朋友,个个都是好酒量、个个都是好歌手。喝酒唱歌连在一起,酒歌是彝族人民心中的桥、脚下的路。那些潇洒英俊的彝家男儿,总会唱着酒歌,踏着月色,到心上人的屋檐下唱出他的心声。那些美丽如花的彝家姑娘,会推开窗户说,来吧,喝一杯我为你酿的酒,听一曲我为你唱的歌。罗平县旧屋基乡彝家山寨的酒歌就变成了情歌,酒歌的音符,泡熟了彝家人的爱情彝乡山村到处酒歌潺潺、民风徐徐,到处是热情淳朴的酒香、劳动丰收的酒香、爱情甜美的酒香。那醉人的酒歌,会在梦中天天不落、夜夜升起:“彝家美酒又甜又爽口,客人啊,请你喝,你不喝就莫走,要喝你就喝个够,点滴都莫留,彝家人礼不周,还请再来走,彝家人礼不周,还请再来走……”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太阳与月亮相聚时,跟星星干一杯酒。云与雨水相融时,跟彩虹干一杯酒。男女恋人相聚时,跟天地干一杯酒。客人来到彝家时,敬上客人三杯酒。”罗平县旧屋基乡彝族村寨《酒歌》,曲调热烈高亢,粗犷豪放,热情四溢,音韵缭绕。生活气息浓郁,地域文化特征显著。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家三杯酒,第一杯敬天地酒,第二杯敬祖先酒,第三杯敬客人酒。居住在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家山寨的彝族朋友有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感受,酒歌中存有大量短小精干,直击人心灵的内容:“喝酒要喝干,醉够把歌唱。喝酒喝双杯,喝够图吉祥。”“彝乡美酒甜蜜蜜,客人一定喝一杯。酒不醉人人自醉,喝了一杯再一杯。”彝乡朋友酒歌唱得欢,更善于敬酒:“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厚,喝个够;感情浅,舔一舔;感情薄,喝不着”。请到罗平彝家村寨走一走,尝一口彝家美酒,品一品那些至情至尊的彝家酒歌。定能带走心灵上的尘埃,抹平胸中的遗憾:“朋友阿朋友,请你来坐坐,请你来玩玩,在一起喝一口小酒,慢慢的说说话。有香香的菜,你不在,我吃不下;有甜甜喝的酒,你不在,我喝不下。朋友阿朋友,你要知道我的心。”在这一类劝酒歌里,人与人之间自由、平等、欢愉、畅快的交流和美好甘甜的回忆。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家村寨,不仅仅男子喝酒,女子能说善喝,喜欢喝纯高粱酿制的滇王老窖洞藏珍品酒,彝家美女端着大碗,眼睛闪亮,如天上星星。美女来到客人面前,笑容像高山上盛开的马樱那样灿烂,像山泉水那样单纯,令客人赶快把平日的傲慢矜持和客套虚荣收敛起来。那酒歌仿佛是从山谷中响起,穿云裂石而来,撞击着聆听者的心灵。美女用彝语演唱,客人虽然听不懂唱词,但能感觉到美女歌喉圆润、飘逸而舒展。听起来很缠绵、酽醇和回味无穷。那歌声犹如山涧里的溪水潺潺流淌,犹如白云缭绕着山峰嬉戏,如深山密林里众鸟的啁啾,听得客人如痴如醉,如梦如幻,一种古意盎然的心境油然而生。美女用彝语唱一遍又用汉语唱:“……今天日子实在好,美酒端出来了,是啊,是啊,客人一定要高高兴兴端起喝!”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酒歌中最动情的要数那些数不清的《送客调》。盛装的彝族朋友分列道旁,高举酒杯合声齐唱,脸上笑意融融,歌声起伏飘荡,场面煞是震撼。“客人你莫走啊,你莫走。美酒多多有,喝完一小坛,还有九十九坛呢。客人你莫走啊,你莫走。山羊多多有,杀了一只,还有九十九只呢。干杯!”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走是要走了,舍是舍不得。”这歌表达出彝家朋友对客人的缱绻眷恋、一往情深。品味这些酒歌,感悟到彝族朋友以酒通灵、天人合一、万物相依、和谐共存的理念,从中知晓彝族朋友遵循伦理、讲求礼仪、尊老爱幼、赞美妇女、珍惜友谊的道德观念。这样的酒歌,唱的和听的人都酒酣耳热意气风发。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家村寨的朋友把厚重的历史文化酿成无尽的欢笑,把火的热情融进酒杯:“山中野味用狗追,心中故事用酒催。今朝有酒今朝醉,老来想想不吃亏。今朝有酒今朝醉,大碗喝酒彝家汉!”彝族朋友不忸怩作态,不遮遮掩掩,闲暇了,高兴了,就聚在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端起酒碗,用热辣辣的目光巡视一圈,吆喝一声“支派叨”,喝个底朝天。这正是“歌从酒中来,酒从歌中去”。在彝家酒桌上,喝酒就是目的,高兴就是宗旨。彝家人是那样率性直爽,那样果敢豪迈,那样热爱生命。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月亮弯弯挂树梢,牛羊回头鸟归巢…鸟归巢;彝家山寨歌声起,彝家山寨幸福多…幸福多。”“月亮弯弯挂树梢,彝家山寨酒飘香…酒飘香;喝上几口糯米酒,围着篝火唱山歌…唱山歌”“彝家山寨米酒多,客人来了喝一杯…喝上一小杯;喝了米酒好跳脚,围着篝火跳起脚…跳起脚。”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族朋友这种生活的理想就在这首酒歌里,展示宁静和谐、令人神往的生活画卷。彝家人喝酒、唱歌,围着篝火跳脚。这种场景并不是橱窗里的标本和展厅里的化石,而是彝族村寨活生生的、每天都在经历的日常生活。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乡酒歌是彝家的热情酿制的,也是彝家的汗水酿制的,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彝乡朋友,是时光和自然留下的酒坛。酒坛深处的彝家儿女,站在春天的树尖上,以春风为媒,把春雨、春光和春色,播撒在广袤的彝家山寨,把勤劳、汗水和智慧浸泡在彝家山寨。彝乡朋友喝一碗酒,吼一声嗓,抹抹唇间和胡须上的酒珠,就扛着犁上山,提着锄下地。牛跟着他们、羊跟着他们、狗跟着他们,甚至那些鸟雀也会跟着他们。在高一声低一声的鸟鸣声里,彝家朋友犁田、播种、收割,把艰苦的劳动变成愉快的歌声,变成会飞的音符,变成一首首劳动的颂诗。喝下一杯酒,劳动时才有使不完的劲;唱几首酒歌,劳动时能品味出劳动的芳香。那酒是庄稼地里长出来的,泥土的清香、五谷的成色、丰收的模样都是酒的颜色、酒的味道、酒的芬芳。罗平彝家酒歌,是彝家的汗水酿的。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家村寨传唱最广的《喜欢不喜欢也要喝》“阿老俵端酒喝啊!阿表妹端酒喝,阿老俵喜欢不喜欢也要喝,阿表妹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喜欢呢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酒为尊,彝族待客先用酒。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族喜欢饮酒,有酒便是宴已成习惯,在彝家,每当客人来到,无沏茶敬客之礼,却有倒酒敬客之俗。每逢婚嫁,以视酒足为敬;丧葬时,讲究送酒多者为最敬最孝。酒在罗平彝族山寨是最为重要的特色饮品。饮酒时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递传酒杯,依次饮用,所以称作“转转酒”。彝家历来好客,劝酒一片真诚,他们说:“地上没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有错喝了的酒!”逢年过节,各家各户的妹子会捧出一坛自家酿的米酒放在门前,插上几枝吸管,从门口路过的人都会被热情相邀,用吸管吸米酒。因此,转转酒、秆秆酒、坛坛酒自然成为了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族酒文化的象征符号。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族性格刚直豪爽,热情好客,男性喜好饮酒,尚狩猎,老年女性有的会抽烟,爱玩、爱唱、爱跳是彝族朋友的共性,青年人尤其开通、豁达,男女间交往无拘束,随和大方,对爱情的追求大胆、执着。来到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族村寨,彝族朋友会唱敬酒歌迎接客人“罗平彝乡多美丽,美酒敬朋友,端起酒杯呀,请你喝一杯,祝你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干一杯呀干一杯……”“朋友来到彝家乡,彝家兄弟敬你喝一杯,喝了这一杯再来一杯,好事成双生活有滋味……”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围着火塘传家规

“兼德勤,明礼节,行当光正,歌舞带寨风;信为先,利为后,义存颅顶,火塘传家规。”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的彝家山寨神秘、古朴、幽静,有历史和现实混合演绎的独特节奏,有梦中的世外桃源,有熊熊燃烧的激情。家朋友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崇廉重义、崇火敬火、热情似火;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闻声起步手相牵,踏跃回身步应弦。玉笛声声清且雅,芦笙悠悠赛九龙。对歌男女心相诉,爱在彝乡好风光。修身齐家真纯美,崇廉重义酒为尊。”这是对罗平县旧屋基乡彝族歌舞的描述。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神奇秀美而广袤丰饶的土地,养育了一代代的彝族人,也孕育出彝族人悠远的历史和朴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家风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兴家聚业,讲节约精打细算;或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良好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罗平旧屋基彝族乡彝族朋友穿花戴银的无形力量,耳濡目染影响着人们重德崇善、穿戴、举止、观点、接人待物等,无不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的道德应当人人都明白。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平州志》载:“……男子挽发以布束之,披毡佩刀,妇人蒙头,青布束于额上,披衣如袈裟,桶裙,手牙圈,跣足,在彝为贵种” 纳苏普称二彝,“男衣两截,衣缠大头,跣足佩刀,妇女头戴箍,手牙圈,桶裙长衣”;干彝,自称戈仆,“多衣褐,妇人披衣亦如袈裟,戴数珠,跣足……”罗平彝族黑彝、白彝、鲁屋、干彝4个支系的服饰具有地域差异性,阿岗、马街、富乐、老厂、九龙、罗雄、腊山、钟山、长底、旧屋基等不同方言区的彝族群众在服饰上不尽相同,即使同一方言区不同居住地的彝族,在服饰的质地、式样、穿着讲究等方面亦有所差异。彝族服饰上的装点都与自然崇拜和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罗平彝族服饰不仅有性别、年龄、盛装、常装之别,还有婚服、丧服、祭司服等各种专用服饰,具有非常独特的民族风格,其形成与发展是彝族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依据所处环境的自然条件,以及经济生产的便利程度和人们的审美心理、习俗文化所决定的。既有历史传承性,又是随社会发展而不断演进变化的一种特质文化。罗平彝族人民在保留本民族传统服饰特征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一些服饰因素,在服饰的质地、款式、民族特性等方面改进和创新,形成了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平彝族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地保持了传统服饰的文化特征。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女子长裤脚上绣有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衣襟袖口、领口绣有精美多采的花边,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夺目。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鸡冠帽常用布壳剪成鸡冠形状,以大小数十、数百乃至上千颗银泡镶绣而成。彝族少女15岁前,习惯穿红白两色童裙,梳的是独辫,满15岁有的地方就要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已经长大成人,青年姑娘穿黑色拖地长裙,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把童年时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彝族男子多穿黑色且镶有花边的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彝族服饰,做工精细,结婚礼服描龙绣凤,巧夺天工。一套完整的结婚礼服,少则一年半载,多则数年才能做好,此套衣服除结婚时穿着外,仅节日穿戴。全套服饰分4部分组成,即按土司宫中流传的龙裙、虎裤、凤冠、霞帔制成,龙裙为蓝青底,红、黑、黄、白花纹,绣龙凤图案于上,下系红线结成的须坠;虎裤为青蓝灰底红黑花边宽腰裤,膝以下镶绣各色花边;凤冠为头饰,用布壳制成套箍,绣花纹图案,前沿嵌有若干银器头像,顶部及后面系有红线花,霞帔系于后,上平于肩,下垂于臀,如披风,肩臂处于上衣缝接;脚穿绣花“板尖鞋”,形似龙舟,做工精巧。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变化,现今仅中老年和聚居区的妇女保持传统服饰,年轻男女和杂居区着装与汉族相同。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家山寨家家户户都有火塘,人们用火取暖,用火煮饭,用火温暖情感。火塘里的火一年四季不熄灭,温暖着彝家人的生活,传承着彝族人的家风。每一家盖好新房,首先要砌好火塘。搬新家,最要紧的就是搬运火种。有人就得有火,有火才有家的温暖,有家的温暖才有好的家风,这是家乡流传的质朴生活哲理。搬家的那天,主人换上新衣裳,身披大红缎子,承担起搬运火种的重任。那一天,邀请寨子里的老毕摩念古老的祭火经,把老房子火塘里的火炭分出一部分,放在一个崭新的火盆里。主人捧着火种,从老房子走向新房子,把火从老家搬到新家。房主走在最前面,寨子里的老人唱着彝族古老的祭火歌调跟在身后。一路走,一路唱,一直唱到新房子里的火塘里。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塘是彝家人家风的传承,是彝族人生活的寄托。罗平彝族婚尊崇德法相依、德治礼序。彝族婚姻一夫一妻制、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姨表不婚、姑舅表优先婚。多为情歌对唱等方式自由选择,也有父母之命、媒说之言,不同支系的彝族婚姻也不尽相同,各有特色,多数都经过婚约、过礼、结婚三个程序。每个程序体现的是自我的素质与修为,那些约会守时、信守承诺、言辞得当、谈吐优雅、谦虚谨慎等等让人相处愉快的行为,都可以理解为是个人修养高的表现。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定婚,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族青年成婚的主要程序,男女青年通过情歌对唱、相互交往等形式选中意中人,双方有了一定感情基础后告知父母。男方请媒人选择双月双日到女方家说亲。女方有目的考验男方,以各种借口,让求婚者多求几次,至少三次。待女方同意后,男方家择吉日,带礼品和拜祭女方祖先的各种用品,到女方家举行定婚仪式,同时男方还要带礼到女方各家亲戚家认识新亲戚,俗称认亲。有的村分两次,即定亲、吃小酒。但大多数两个仪式一并进行,在定婚仪式上女方家邀请亲朋参加,向亲朋表明家女已有婚约,不再接受别人求婚,有“吃了定亲酒,永远不反口”之说。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礼,也称送彩礼,彝族青年男女双方结婚前的一个仪式,男方家择好结婚吉日后,由媒人带男方和其朋友,在婚期前两月带着必要的彩礼到女方家,协商婚期以及婚事有关事宜。作为女婿的男青年,必须送岳父和岳母各一套新衣服。次日女方家将男方送来的酒肉,设晏请亲朋和村里德高望众的长者。宴席后大家共同商量筹办喜事的相关事谊。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结婚,婚礼要择吉日,结婚仪式分四步,一是挂红,主要亲戚在迎亲前一天,新郎家设宴招待亲戚,饭后举行挂红仪式。二是迎亲,由压礼先生(长辈)、新郎、陪郎(同辈)、搬运嫁装人员、彩旗队、锣鼓队、号队,组成迎亲队伍。三是迎亲队伍到新郎家门外,举行“退车马”仪式,在门外放一张桌子,桌上放装满粮食的斗,等新郎新娘一到,由懂得“退车马”仪式的长者念“退车马”的吉祥语,新娘和新郎方可进家门入洞房。四是回门,婚后的第三天,女方家派两位新娘的亲属,一般是侄男侄女来接新娘新郎回家。新娘、新郎还带着喜糖、喜酒等礼品与送亲的亲朋一齐返回新娘家,拜谢父母及亲戚和新娘的伙伴们,晚餐后,新娘、新郎在当天落日之前返回男方家。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良好寨风和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应该加强教育,反复训练,注重养成,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的彝族村寨的家风和家训是在歌舞中形成的“德、廉、孝、俭、勤、义”六个字,虽然简单普通,但能成为彝家人的“规矩”。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情歌多不过彝家,跳舞扭不过彝家,天上星星能数尽,彝家歌舞数不完。”“彝族生来会唱歌,一唱就是几大箩,唱得太阳落西坡,唱得鲤鱼跳出水,百灵鸟听歌停了叫,牛羊听声忘吃草,你若爱听彝家歌,请到彝家山寨来。”这是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族民间歌舞多姿多彩、形式繁多的真实写照。罗平彝乡的彝族朋友个个能歌善舞,有着丰富的民间歌舞和音乐艺术,无论是劳动间隙,还是年节婚丧,都以歌舞抒发其情感。彝族歌舞蹈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柔韧灵活的烟盒舞,情绪欢畅的罗作舞,浑厚古朴的彝族打歌,热情奔放的跳月,韵律独特的铜鼓舞、金竹舞、仪式舞等。用葫芦笙或竹笛伴奏,男女成对平行围成圆形,舞蹈节奏舒缓,边舞边对歌,颇有轻歌慢舞的气氛。在舞蹈中,有两名男子和着节拍,手持大刀作双人大刀舞,表演古代战争刀法,舞蹈由慢渐快,节奏突出,动作整齐,突出整体配合,使人感受到团结坚定,不屈不挠的民族气魄。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族人民以歌唱的形式宣讲历史、强调道德、传承风俗、表达爱情及喜怒哀乐,唱腔根据唱词内容、或流畅委婉、或抑扬顿挫、或温柔婉转。民歌从大的类别上可分为叙事歌、情歌、劳动歌、酒歌和风俗歌等。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放羊调、探妹调、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歌舞形式多样,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民族风格。每逢收获、婚嫁或节庆,生活在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的彝族群众,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以四周沉寂肃穆的青山和深邃神秘的天幕为背景,合着短笛、月琴和树叶吹奏的音乐节拍,男女手拉手,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兴尽方休。彝族歌舞曲调高亢优美,唱法别致,格律独特。这种歌舞借助优美的音乐旋律使人整个身心都尽情于手舞足踏的艺术境界,使广大彝族男女老少从中享受到自娱的欢乐,启发和锻炼了彝族人民的智慧和体质。有一首歌调这样唱:“来打歌呀来打歌!打起尘灰做得药。打歌就是团团转,一个跟着一走。打歌不是我爱打,孔明立书兴着呢。来打歌呀来打歌!前边去了千千万,后边还有万万千”。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族朋友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虎、尚黑、敬火、爱武。彝族使用特殊的历法--太阳历,将一年分为十个月,将二十四节气的大寒作为一年的开端,大暑则作为一年的中点需要好好庆贺。所以大暑这一天(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就要过火把节。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十月年、赛装节以及区域性的节日和祭祀动。在汉族节日文化的影响下,彝族村寨除过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外,同汉族一样过清明节、端午节、七月节、八月中秋节等节日。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族家风很严,性格直爽,待人礼貌,异常好客。彝家人跟客人交流举止到位,用餐节制,笑容得体,既不显得过分客套,也没有降低自己的身份刻意迎合。彝家人用餐时讲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长辈坐上席,客人坐上席或上方,晚辈只能坐下方的座位;招待客人时,好酒好菜都先敬客人或长辈。吃饭不吧嗒嘴、不许搅菜、不许筷插碗、不许拿筷子或勺子敲碗、夹菜不过盘中线、不许吃饭咬着筷子、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吃饭前要礼貌性地招呼长辈、长辈坐下说吃饭才能吃,待客谨记茶七饭八酒满,做客时主人动筷子客人才能动,做客不能坐人家的床,做客不许进没有人的房间,单独和异性在办公室要开着门,出门或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跟人说话不许翘着腿坐、不许斜楞眼、不许杵下巴、不许嘬牙,见长辈要称呼“您”,说话提及老人要用尊称、不许当众咋呼、不许说瞎话、不许掳袖管、不许挽裤腿,递给人刀时不许刀尖对人。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家人每年春节前习惯宰一头猪,当天请长老和主要亲戚一起吃“杀猪饭”,剩余的全部腌起来留着待客。客人来家,酒肉招待,客人走时,热情挽留,挽留不住,要做送客菜。送客菜又叫“十样菜”,是腌过的猪心、肝、肚、肠、腰、排骨、里脊肉、火腿等几样。客人吃送客菜,一般由外吃到里,即先从火腿、排骨吃至肝、心,不能从里吃到外,更不能凭自己的口味乱吃,否则会人认为是没有教养。如果是不懂规矩的外地客人,主人会在客人面前放上一个小碗,按从外到里的顺序把菜一样样地放在小碗中让客人吃。吃过送客菜,饮完主人敬上的一杯酒,客人就可以走了。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家劝夫传美德

勤以养德、廉以立身。中国自古就有重廉、崇廉、促廉的良好传统,清正廉洁不仅被视为“国之四维”,而且被视为“仕者之德”。在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族村寨,从古至今妇女传唱“劝夫调”。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劝夫调主要内容是“正月劝夫正月正,妻劝丈夫是真诚;起早睡晚应勤耕,耪地耕田要认真;人勤田地能出宝,人懒田地就长草。二月劝夫桃花开,妻劝丈夫理应该;生意买卖诚信做,赌钱场上你莫挨;赢了钱来招祸害,输了钱财挣不来。三月劝夫是清明,妻劝丈夫学好人;缺斤少两你莫玩,生意买卖要公正;说话做事有分寸,童叟勿欺讲良心。四月劝夫栽早秧,莫为生意误农忙;老天降下栽秧雨,布谷枝头崔栽秧;抓住节令庄稼好,家里有粮心不慌。五月劝夫是端阳,古人教化不能忘;家家都有老和少,人人都要做爹娘;父母恩情及时报,抚育儿女理应当。六月劝夫莫沾毒,吸毒之人祸上身;黄皮柳叶精神差,瞌睡迷迷眼难睁;穷人吸毒卖儿女,富人吸毒卖庄田。七月劝夫自回头,莫为钱财九洲游;水流千转归大海,人活百岁万事丢;一家团圆生计有,免得老少担忧愁。八月劝夫月亮圆,劝夫莫再把帐拉;张处借来盖李处,隔年债主逼进家;有钱之时钱交代,无钱之时嘴开花。九月劝夫是重阳,劝夫清廉莫受贿;众人禀你一张纸,不知不觉进牢房;你坐牢房是小事,家中老小苦难当。十月劝夫莫偷盗,偷盗之人众不饶;偷菜偷瓜伤天理,偷牛偷马法难逃;钱财要靠双手挣,不义之财眼莫花。冬月劝夫天气冷,劝夫修房和修身;修房建屋避风雨,修德养廉传忠厚;孝老爱亲人增寿,爱国守法传家宝。腊月劝夫满一年,家家户户迎新年;劝得冤家回心转,和和睦睦来过年;爆竹声声除旧岁,欢欢喜喜家团圆。”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族村寨劝夫调代代相传,彝家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庭和谐,家族兴旺。彝家以礼治家、以德传家,形成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谦和礼让等家庭道德风尚,彝家成为道德人家、礼仪人家、歌舞人家。彝家随着社会的进步摆脱了传统社会的封建家长制,在维护伦理道德的前提下,重亲情、讲民主,有平等意识、人权观念,家庭成员间相互信任,家庭事务协商决策,工作事业互勉互励,共同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关系。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彝族村寨劝夫调联想到家庭助廉的典故。官员为政清廉与否,自律相当重要,但同时他律亦不可少,历史上,家庭助廉的故事层出不穷,有母劝子廉、妻劝夫廉、兄劝弟廉、老劝新廉、下劝上廉等典故。其中一个故事说,古时,东关临池司马孟宗在外做渔官时,因妻子爱吃鱼,他便把腌鱼寄给身在故乡的妻子。其妻却将鱼如数退回,并附言说:“你做渔官,却把腌鱼寄给我,别人如何看呢?”为此,她三年不吃鱼,司马孟宗从此也恪守清廉。无论历史如何发展,无论社会怎么进步,公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期盼。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被后人称为“官箴”的警句。腐由权起、贿由权生。从源头上消除腐败,最有效的办法是切断公权力和私利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家庭助廉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优势,是组织教育不可替代的。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家庭无疑是反腐倡廉“八小时之外”的后方阵地,领导干部的配偶无疑是这后方阵地的关键力量。家之良妻,犹国之良相。“枕边人”往往是最快最早发现官员的贪腐苗头的,如果能让领导夫人真正成为“贤内助”,无疑有利于及时预防腐败、挽救官员。从政官员家属,若是真正聪明就该学会做好党员干部的“监督人”、机关领导的“廉内助”,时时为身边人敲响警钟,而不是“抱怨唠叨”甚至“推波助澜”。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家飞来金凤凰

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老寨村委会新寨村神秘、古朴、幽静,居住着崇火敬火、热情似火的民族;这里有历史和现实混合演绎的独特节奏,有梦中的世外桃源,有熊熊燃烧的激情;昔日,这里飞出金凤凰,如今,外地金凤凰飞来这里。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丙申年初冬,罗平县文联组织的采风组从罗平县城乘车缓缓向旧屋基彝族乡驶去,公路沿线山峦秀丽,山谷中野花在微风中流荡着清醇的、温温的馨香。走进老寨村委会新寨村,领略着豁然开朗的山村美景,惊叹着古朴奇异的彝族风情,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天然绿色画卷之中,村寨周边是陡峭的山峰屏障,山麓是青翠的树林和团团簇簇的丛林,幢幢房舍在绿阴中闪现,群山环抱的新寨村犹如一个鸟巢,也许就是传说中的凤凰窝,凤凰窝周边树木葳蕤,满眼尽是绿色,遍山都是财富,村里有对歌广场,村民煮饭用电,洗澡用太热能,出门有汽车、摩托……身居山林,却有着城市般的居家环境。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走进村民小组长晏路生家,正面三间瓦房依山而建,中间装修时尚,正堂挂着毛主席画,侧边“东风浩荡气象新、红日东升山河壮”对联格外醒目,侧面挂着“大展宏图”“家和万事兴”刺绣作品。屋里液晶彩电、典雅供桌、新式茶几、皮沙发等现代家具摆设有序。右边是主人房间,左边是厨房。紧挨厨房还有三间瓦房作客房用。这里风光秀丽,老幼怡然自得,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是人们追求和向往的乐土;这里,鸟鸣山秀,生态和谐,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绿树成荫,家富村美。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晏路生介绍,新寨村是一个纯彝族聚居村,全村49户201人,2015年人均纯收入5680元。谁能想到,一个曾经靠天吃饭的贫困村,现在脱贫致富思想深入人心。过去,村里村外的人说这个村贫穷落后,地无三分平、出门就是坡,人无三文钱、户无隔年粮,村寨周围绵延不绝的大山,村里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靠人背马驮。当地群众过去唱着一首悲凉的歌:“我家包谷高又高,包谷背在半山腰,刮风下雨两边倒,收时只有一小挑”。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谈起这个村的变化,老寨村委会主任毛富辉就是新寨村的人,他情不自禁地说:“新寨村人不懒,可原来很穷,怎么苦都没有办法;多少年来,村民奋争过、苦干过。然而,这里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地域贫寒、土地贫瘠,导致群众难以摆脱贫困束缚,一年又一年过着吃饭穿衣靠救济的生活。近年来,我们这个彝族村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村落封闭性被打破,人员流动频繁,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外出务工村民的生计多元化、职业多样化,有钱盖起了新房子,村里的9个大龄男青年都娶得了媳妇,不仅仅实现脱贫,还实现了脱单。”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5年初,旧屋基乡党委书记许松淋带着几名干部到新寨村调研。许松琳与群众进行座谈,详细了解该村情况;对农户作家访,询问情况,到山地、农田间进行察看。许书记问起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时,一个男青年说“最急就是找个媳妇”,这问题当时还真难住了许书记,可许书记看出村民说的是真话,把这一问题深深地刻在心里。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贫困户阴暗简陋的房舍、无奈无助的眼神、艰辛赤贫的处境、淳朴善良的乡音使许书记心情起起落落。许书记在乡领导班子会上提出,尽快解决新寨村贫困顽症,必须走开发式扶贫道路,授人以鱼不如援人以渔,只有变输血为造血式扶贫,扶贫攻坚才能取得效果。旧屋基乡制定出精准扶贫计划,重点解决该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粮食产量、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以交通促养殖发展、以养殖促粮食丰产、以粮食丰产带经济增长、以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以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建对歌广场、硬化村庄道路、修农田水利、新建水池、安装路灯,实现了硬化、亮化、净化、美化、绿化走出一条特色经济发展、特色民主管理的特色示范路子。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村子前面的凹塘地过去天干就旱、下雨就涝,修了两个水池和沟渠,天干时可用灌溉,洪水季节能排涝,30亩水淹地变成高产增收地,造福百姓。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寨村过去公路不通、信息闭塞,致使外面的人不愿进村,新寨村民不愿出村,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低下,严重制约着新寨村经济发展。修公路是全村人多年的夙愿,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争取项目支持,群众投工投劳硬化了进村道路的同时,修通村间道路,联通各家各户,还安装29盏路灯,新建两个垃圾池,按照彝族习俗修建了寨门。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寨村过去水如油,人用后才给牲畜饮。争取项目支持建起两个水池、修复1个水池,各家各户建水窖,雨季从水池引水进入水窖,确保旱季人畜饮水。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地彝族群众能歌善舞,农闲之时经常在坡脚、树下跳舞唱歌。为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新建文化广场,设置两个观景台,购置了音响设备,民族服装演出服装,火把节演出道具。群众白天可在广场跳舞唱歌,晚上可以在活动室交流学习。广场建好后,不仅仅新寨村群众有了休闲娱乐好地方,周边村的群众也来这里跳舞对歌。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寨村村风文明、村民团结、邻里和睦、家庭和谐,这是让周边村民羡慕的一个亮点。新寨村在精准扶贫攻坚中喜人变化,还得益于老寨村委会有一个创新精神强,团队意识好,办事公道、公正、公开,无私奉献的党总支,得益于有群众认可、管用的民主议事和管理制度。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精准扶贫,要村民齐心协力、积极主动,上级才会支持。村子有什么事情大家说了算,钱要怎么花,事要怎么办,村要怎么管,要大家共同商量。这样,一旦决定了的事,大家就能坚决执行。”老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王跃说。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寨村群众感受着党的温暖,感受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感受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民风好既是新寨彝族村传统所致,更是长期民主管理的结果。新寨村民勤劳善良,民风淳朴,生产生活秩序井然,村民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其乐融融,多年来未发生过一起违法犯罪案件和上访事件。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寨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非常高,不少村民为了村寨的长远发展牺牲了个人利益,修建文化活动广场撤除围墙、耳房、占用的土地,村民无偿提供;修建通村公路、村间道路、撤除围墙、耳房、占用土地,也是村民无偿提供;修建水池、沟渠占到土地,大家没任何怨言,积极给予支持配合。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家有事,全村来帮忙”是旧屋基彝族乡老寨村委会新寨村的又一个传统美德。不管是哪家办事,大家一起帮忙、一起唱歌喝酒。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好生态是新寨村的优势,好环境是新寨村的财富。新寨村坐落在群山环抱中,村民靠山吃山,念好山字经,充分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栽柏树、梨树、桃树、柿子树等致富树,走上了一条既保住青山又鼓起彝家钱袋子的生态发展致富路。村寨周边的山通过彝族传统习俗祭山方式封山,村民把村寨周边的山视为神山,人人参与保护,不容哪个动神山一草一木,哪家砍伐着封山树木,除按照有关法律政策规定处罚外,每年祭山的猪、羊要由当事人承担。就是这样,寨子周边的神山永远是青山,彝家人生活永远在天然氧吧里,生态环境撑起了彝家人一片幸福天,新寨彝族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特色生态小康村。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今的新寨彝族村,以自身优势和特点,靠党、靠山、靠自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子,实现了基础设施好、产业发展好、生态环境好、民主管理好、村风民风好、文化传承好,初步形成了融生态与发展、民主与管理为一体的生态、和谐、幸福的新彝村。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寨村过去是山村飞出金凤凰,现在是金凤凰飞进小山村。新寨彝族村过去因生产生活设施薄弱,村里的姑娘不嫁本村嫁外村,如今基础设施改变了,村民脱贫致富,单身男子逐步脱单了,2016年毛家友、毛崇、陈红江、晏永平、毛六平、吴恒清、毛林强、吴玉辉、陈洪刚9名男青年娶到媳妇。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走进晏永平家,晏永平端来一碗酒依次敬客人,说是彝家待客先敬酒,他的妻子邓丽抱着儿子,从屋里拿凳子招呼我们在院子里坐,随后端来梨和苹果。晏永平家三间平房在绿树间,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大门上“鸿福临门开新运、吉祥如意庆丰年”对联格外醒目。记者说明采访来意,晏永平高兴地笑着说:“我过去大学找不到媳妇,现在还能上新闻。”他当着妻子邓丽直言不讳:“我今年26岁,自2007年先后到罗平、曲靖、寻甸、昆明、四川、重庆打工,建筑方面的活我都会,还学会做许多菜,可以当厨师;曾经带过三个女朋友来我家,2007年第一个女友是罗平的,她同意跟我结婚,带到我家时,村里路不通,我家住在小房子里,女友就没有跟我结婚;2009年,第二个女友是昆明的,提起金花银瀑的罗平,她说愿意嫁到罗平跟我结婚,带她来到家时,路不通、缺水、房屋小,她就改口只能做朋友不能成夫妻;2010年,第三个女友是寻甸的,她说只要我们两个真心相爱,她选择嫁我,带她来到我家,她就说大山深处不通路生活难,要我到她家生活,我父母不同意我上门招亲,又分手了。晏永平直截了当的说自己带来三个女友,最后都不嫁自己时,大家看看他妻子,都笑了。在大家的欢笑中,他的妻子邓丽插话说:“我今年20岁,是四川的,打工认识晏永平,他长得帅,菜炒得好,性格直爽,他的恋爱经历和家乡情况都跟我说过,感觉他很实在,我去年跟他来到这个彝族村寨,感觉这里环境好,空气新鲜,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村里和谐相处,村里人经常集在文化广场跳舞唱歌,比我想象的还好,我就跟他结婚了。”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来到陈洪刚家,他家三间平房坐落在青山脚,门前开阔,对面是青山,采光特别好。陈洪刚说“过去,我家住房狭小,我父亲在罗平县城周边打工;我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先后到浙江、广东打工,打工钱带回来盖房子;自己谈过几个女友,都不敢带回家,因为村里同伴带来的媳妇都嫌弃路不通而不嫁,连村里的姑娘都不嫁本村,自己根本不敢带媳妇回来。去年村里修路修水池,地里的路修成水泥路,村里建起文化广场、安装起路灯,我家也盖起了新房,才带女友回家。陈洪刚的媳妇苏颖浩说:“我是广西的,打工认识洪刚家,他勤劳善良,真诚待人,我跟陈洪刚恋爱我爹妈不知道;去年,我来到这个彝族村,感觉这个村子村民质朴,哪家有什么事,村民们纷纷来帮忙,村里人经常跳舞唱歌,其乐融融,绿树簇拥的小山村特别美,我就把嫁陈洪刚的想法在电话里跟父母说,父母先不同意,几次电话沟通,父母就同意了,2015年腊月我们结婚了,这个村很和谐,我们家很幸福。”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建设生态彝乡幸福家园,打造彝家新寨,改善彝族村寨群众生产生活条,促进彝寨群众稳定增收;完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生活环境……一项项扶贫措施接踵而至,惠及广大贫困户。2016年,旧屋基彝族乡争取各种项目资金,夯实发展基础。投资100万元硬化大补懂至新寨道路4千米,投资35万元硬化小寨至新寨道路1.4千米,投资25万元硬化巴渣至安木勒道路1千米,投资25万元硬化巴渣水库至巴渣道路1千米。投资480万元提质改造道路2条9.6千米,主要是安木勒村至小黑箐6.6千米、臭水井至小寨3千米。投资94.49万元建村内道路18条19120平方。投资172.96万元硬化入户道路70522平方。投资3万元在老寨村委会、旧屋基居委会建农村客运招呼站2个。投资50余万元建设大水池1个300立方,小水窖62口。投资60万元在旧屋基、安木勒、地安建设活动广场。投资60万元维修旧屋基卫生室200平方、新建地安卫生室150平方、新建安木勒卫生室150平方。投资200余万元在地安、安木勒各建400平方村级活动场所。投资50万元建白石岩村活动场所320平方。在扶贫政策支持下,旧屋基彝族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彝乡、幸福家园”建设正阔步向前!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风光回佛

我们在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大补懂村采风,遇到村里一个老人风光回佛,在村里的祭祀广场用栗树搭起一个青棚,正中加一棵青松,上面装饰有竹、过山龙等所饰,村民们和远道而来的亲戚聚集在青棚唱起古调、跳起舞蹈,祭拜死者。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老人死亡后,俗称咽气,放鞭炮以示悲哀,召告村内亲朋家有丧事,亲朋知道后,及时到场帮助料理后事。派人向死者后家报丧,同时扭死母鸡一只,俗称落气鸡,以祭奠死者亡灵,其子女在死者未落气前抱住死者,听死者最后给后人留下的遗嘱,俗称接气,并用红纸包好银子放入其口内,俗称含口银子,同时子女跪拜在死者前面烧钱纸三斤六两。然后子女用热水为其净身,表示子女对死者尊重,也表示洗除死者在尘世间的烦恼和罪过。意为人洁身而来洁身而去。净身完毕后,更换寿衣、寿鞋、寿帽,去除衣服上的扣子。以棉纱线按死者年龄减去子女个数后,所剩的数目的根数束成腰带。穿戴完毕后移放在灵床上。死者在当日之内入殓,入殓后,棺材四周用松香溶化严实封闭。入殓前,棺底按照放草木灰,灰上铺棉纸数层,上置被盖入殓,入殓时死者后家人必须到场,瞻仰后确认正常死亡方可入殓,棺材缝隙用棉纸封好。在棺材下面点一盏长明灯。在发引前不能熄灭,同时请彝族毕摩择吉日出殡安葬,出殡安葬时间确定后,派人向亲友报丧,本地彝族称赶亲戚,也叫报丧。一般只赶主要亲戚。如死者的后家、女婿家、舅家,其他亲朋不专门告知,得知消息均自发参加出殡葬礼。赶亲威一般去二人,在路途中带有叶的树枝到所赶亲戚家。示意到出殡时,可以带叶数的人参加出殡安葬仪式,到亲戚家门前要休息一会儿方可进入其家,亲戚看见树枝后即知是报丧讯。递给报丧者一碗清水,报丧者接水后即将水反泼于身后,以示把死者亡灵拒之门外,并告诉出殡安葬时辰,报丧者必须在亲威家吃顿饭。饭前还需先向门外泼水饭一碗以示对死者的敬意,让其先用餐。待报丧人走后,及时准备参加出殡葬礼的有关事宜,到时邀亲朋参加出殡和安葬仪式。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丧俗活动较为复杂,一般三天。发引两天前,在丧主家附近选一块宽敞场地,搭建一青棚,青棚一般用青松树搭建,大小一丈左右见方,无青松地区也可以用栗柴树、香樟树代替,在正中必须加一棵青松,上面装饰其它木材、竹、过山龙等所饰。青棚从中用毛草分成两隔,一隔停放死者棺材,棺材上面覆盖后家和女儿所带来布料。一隔供男孝子磕拜谢礼用,棚腰箍以竹篾编制成的花莲,六十岁以上的满绕,六十岁以下的半绕。饰以四寸许的圆柏树和刺黄柏木片若干,青棚本地称为丧棚。发引前的前两天把青棚搭好后,把棺材移置丧棚,本地彝族称出丧。从家有丧事后,孝子们头戴白布,腰系麻绳,俗称戴孝。当晚杀牛或杀猪拜祭死者,在宰杀前,把要宰杀的牛和猪拴于青棚上,孝男孝女要跪拜在青棚前,孝子们用两指在牵牲口的线和绳上各刷三次,以示把该牲口交付给死者。尔后在毕摩带领下,将牲口牵上绕青棚三圈,再由毕摩交代亡者。出殡后子女要昼夜守候在灵旁。第二天中午,在丧棚周围挂出三树花钱,桌上供有酒饭菜,毕摩头戴小篾帽,帽顶挂一方白布,坐于棺材大头侧的凳子上口诵经书,其声如歌。在离青棚不远处,亲朋来的路边,放一个升斗装满玉米或者大米,供插香使用,放一方桌,桌边上订两个带有杈的木桩和一根横杠。横杠上串有猪或者牛的 头、脚、尾、心肺,象征一头整猪或者整牛交付给死者。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引发前一天,死者的子、侄媳妇要在丧棚后站成一排,俗称站场。每个站场人后家要来2人为其罩伞,穿上彝族传统服饰,头戴凤冠,身披霞披,面前挂银坠牙签,同时还戴上各种佩饰,穿戴整齐,男孝则在青棚空地一边,等待给来拜祭亡者亲戚朋友谢礼,死者老伴坐守棺边。下午丧主举行家祭。前来拜祭亲朋好友,不分次序续进场。来拜祭亲友邀约若干人同来上祭,少者自己家人来,多者近百人,祭拜时一般有、祭幛、酒、肉饭类拜祭。一般不用果碟,拜礼特亲近者送屠宰好的整猪、活羊、活鸡、活鸭、活鹅,同时亲朋除帮助搬运所送拜礼外,还要进行把式、舞狮表演。进场时火枪鞭炮齐鸣,把式狮子共舞。大号、小号与锣鼓齐鸣,非常热闹。进场时有个重要环节,玩大刀者,首先要用大刀把升斗上的毛人砍了飞,即该亲友家的把式表演开始。若是死者后家到来,主家祭拜必须带众孝子到寨子边跪接。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晚上祭拜,也称回丧,主管的人带着孝子帮忙亲朋人,敲锣打鼓。抬上一坛米酒、大米、猪油、烟丝、茶叶到上祭者住所跪谢请其晚上再来祭拜。同时各倒三碗酒,作揖三次互敬,在分别作揖三次送上所带来东西,作为夜宵之用。回丧时必须由老后家先进场,其余不分主次。回丧除祭拜亡者外,更主要是在青棚周围玩把式、舞狮。一夜配伴已故者,意在亲朋明天将永远离开,在离别之际不舍昼夜陪伴,告慰他的灵魂。在表演过程中,特别是有多家亲戚同来时间,往往各使出绝技吸引观念,相互竞赛。表演结束孝男还再次要迎接老后家来守丧。守丧时,丧主要供食物,在饮酒宵夜时间,相互用歌声表达对亡者的哀道。如是亡者在世时,子女不孝,后家往往借此机会批评其子女。直至天将拂晓方散。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天将晓前,毕摩按照传统习俗口念《送魂经》带着孝男孝女和敲锣打鼓鸣唢呐的亲朋,孝男孝女各手持一柱点燃的香绕丧棚三圈,绕毕所有孝男孝女在灵前举行跪拜仪式,拜毕敲锣打鼓鸣唢呐,沿死者将要安葬方向死者亡魂送去,直至村外,表示把死者灵魂送去他刚去的地方。然后静静回到丧家,途中不得大声喧哗。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引前,要把带有肉的猪扇子骨送给死者的舅家,双方互敬互拜,表示交牌,以示亲戚关系可以到此结束,但大多数仍然保持原有的亲戚关系。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午饭后,站场女孝的卸妆,放下三树挑钱,毕摩手持宝剑刀边念诵有关经文边砍棚,搭众的人把丧棚推倒,然后抬棺上路。途中孝男孝女三次伏在地上,让棺材从上面通过,前两次面向村外,最后一次面向村内,俗称搭桥。沿途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火炮,前往墓地方向,边走边选择适当地方休息,同时向死者的女婿讨酒喝,边喝边唱,俗称“喝姑娘酒”。在送葬过程中,彝族人不丢纸钱,因为彝族本为云南土著民族,这里的土地是彝族人首先拥有。不需要丢买路钱。在阴间也能够畅通无阻。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葬地的选择一般聘请风水先生选择吉地。安葬时,挖穴深一般50厘米左右,因为地势而言,可以适当改变深有浅,常以坟头同对面山峦取同一水平为准,下葬前,在墓穴内地面用米写下“荣华富贵”吉语,放一只公鸡入内,若啄米视其首先啄那一个字的米,以示后人任何发展,或者拉在什么字上。死者葬下的当晚孝男孝女要向坟地送香火饭菜。送到村头,次日晚送到半路,第三晚送到坟地处。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出殡次日,要请后家人烧丧棚,毕摩要为死者制作灵牌,用布和五色线缠裹,做成亡者灵牌,毕摩将灵牌交给死者长子或者叔伯,郑重背上楼挂在梁上供奉,结束亡者丧葬仪式。H6W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所属专题:

曲靖彝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