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乡旅游 Tourism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乡旅游 > 行记彝乡

彝族土司庄园中的虎文化

作者:吴正光 发布时间:2018-04-22 原出处:《中国文物报》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彝族土司庄园,举目可见虎文化。何以如此?这要从彝族历史讲起。1F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F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自称“诺苏”“纳苏”“罗罗”“罗武”“撒尼”“阿西”等。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等省区。居住在贵州境内的彝族村民,绝大部分集中在黔西北乌蒙山区。彝族民众长期处于土司统治下。大小土司都建有规模不等的庄园。迄今还留下许多土司庄园或遗址。诸如七星关区的大屯土司庄园、安山土司庄园、海嘎土司庄园、法朗土司庄园、阿市土司庄园等。大屯土司庄园,规模巨大,蕴藏的虎文化也最为丰富。1F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F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先民属于氐羌系统,长期从事牧业生产,主要放养羊群。有专家认为,“羌”,就是拿着鞭子牧羊的人。牧羊人最担心的是豺狼虎豹伤害羊群。为了羊群不受伤害,牧羊人从敬畏老虎、崇拜老虎、亲近老虎直至驯服老虎,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老虎究竟被驯服了没有,我们不得而知,至少可以说明,牧民希望老虎不要伤害羊群,最好还能保护羊群,使其从羊群的天敌变成人类的朋友,则是不争的事实。1F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F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民间相传,明代彝族女杰“顺德夫人”、摄贵州宣慰使奢香坐镇“九重衙门”时,曾以老虎把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盐仓府”遗址,保存一只石雕老虎,原来是用于守门的,相当于汉族传统文化中用石狮子守门一样。奢香墓地——大方“慕俄格”城堡遗址,曾出土一个石雕虎头(图一),现在被保存在奢香博物馆中。“慕俄格”遗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长方形,原有东西南北四门。石雕虎头出土于南门,显然是守门之物。后来维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奢香墓时,遂以此件石雕虎头为标本,在墓前两排石栏杆上,雕刻了几十根“虎头形望柱,场面极为壮观,堪称虎文化之林(图二)。1F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F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屯土司庄园的主人,是明末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的后裔。换句话说,是奢香的后家。四川永宁(今叙永)奢家,与贵州水西(今乌江中游“鸭池河”以西)安家,世代联姻。“安奢之乱”平息后,奢崇明的后裔为免满门抄斩,被迫改为姓“余”,避难隐居于深山老林中。清末,其十一世孙余达甫过继给伯父余象仪,移居贵州毕节大屯。余达甫,幼读家塾,饱学经史,习作词章。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赴日留学,就读于江户和佛法律大学。留学期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曾任贵州大理分院刑庭庭长。一生中,与安健、平刚、周素园等贵州“辛亥元老”过从甚密。1934年辞世,先埋葬大屯杉木冈,后迁葬黄金白泥塘。其墓表为生前挚友周素园撰文。余达甫是少数民族上层人物中不可多得的民主主义者。他的生平事迹,使大屯土司庄园平添一层文物价值。1F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F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屯土司庄园坐落于乌蒙山区毕节市七星关区大屯彝族乡,横宽50余米,纵深60余米,占地3000余平方米。依山就势,次第升高,为三层台。整个庄园,三路三进,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中路为其核心,由面阔五间的大堂、二堂、正堂组成中轴线。左路主要建筑有马厩、轿厅、客厅、书房、鱼池、花桥和家祠。右路主要建筑有花园、客房、绣花楼、厨房和仓库。四周筑有2米多高的砖石院墙。沿墙修建有多座“保家楼”,高8~12米不等。大屯土司庄园,经过多次维修,迄今保护完好,已于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F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F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屯土司庄园的最大特点是,在柱础、栏板、望柱、月梁、门板、门斗、山墙等部位上,雕刻或绘制有众多的“虎头纹”。不过,虎文化往往被彝族工匠高度图案化了。他们把汉族称为“如意纹”“祥云纹”“旋涡纹”的那个胖乎乎的图案,视为“虎头纹”。同一图案在不同民族的心目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生动例证。1F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所属专题:

毕节彝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