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乡旅游 Tourism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乡旅游 > 行记彝乡

神秘的撒尼村

作者:beley工作室 发布时间:2002-10-28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如果不绕过那条弯弯的山路,许多到普者黑来的游客,都不知道仙人洞这个彝族撒尼人居住的神秘小村。e8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个只有170户人家的小村,背靠小巧的仙人洞山,并有金锁山和银锁山相拥,三座山上都是茂密的树林。村前环绕着清幽的湖水,湖里生长着已有200百多年历史的野生白荷,碧绿的荷叶铺排到远天。e8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仙人洞村完好地保存着许多原始的、神秘的民族习俗。e8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沿着浓荫掩映的石板路走进生态村,一阵阵凉意扑面而来。一棵棵参天古树,一丛丛柔美的翠竹,不知情者还以为走进了西双版纳的傣家村寨。原来,居住在这里的撒尼人,沿袭着树崇拜的习俗,成家后的年青人,从原来的家庭中分离出来独立生活以后,都要来山上祭拜一棵树,并一直保护、认养下去。两只威武的石虎镇守着寨门,一米高的石雕虎头,口衔利剑,向人们展示撒尼人驱魔降妖的“口吞”的粗犷。石板扣成的民族广场就建在村口的绿色山冲里,广场被竹丛所包围。以前隐藏在仙人洞山上,外人难以目睹的图腾、神像就陈列在广场周围。木刻的人像、兽像、火图腾,笔法粗糙,大胆豪放,透出一股原始的气息。一棵古树下,安放着传说中与撒尼人起源有关的两尊木雕和一盘石磨。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撒尼人的祖先为躲避战乱与压迫,背井离乡踏上了寻找没有战争、没有剥削的属于他们的“阿着底”(彝语:美丽的地方)的漫漫长路,途中不幸遇上山洪暴发,所有的人都被卷入了铺天盖地的滔滔洪水之中,其中有俩兄妹,哥哥叫阿黑,妹妹叫叫阿乃,坐在一只木箱里,漂到了仙人洞山山顶上。洪水退去之后,一位仙人出现在他们眼前,说是其他人都被洪水冲走了,要兄妹俩成亲繁衍后代。兄妹俩说什么也不肯。仙人就各自给了他们一棵针和一根线,让他们同时抛出,说如果线能穿进针眼里,他们兄妹就得成亲。线在空中果然穿进了针眼里,可兄妹俩还是不同意成亲。仙人又抬来一盘石磨,说如果两扇石磨分开来滚,滚到山脚还能合在一起,他们兄妹俩就一定要成亲,那是天意。石磨滚到山脚,果真合在一起,兄妹俩只好在这里成亲繁衍后代。e8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山冲深处,安放着用巨石雕成的撒尼人的图腾虎神,掌管人间万物的太阳神,祈求来年五谷丰登的牛神,维系着新婚美满、家庭幸福的土神,还有火神、虫神、瘟神及开路将军的像。这些神像形态各异,笔法夸张,十分威严。e8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仙人洞村背靠青山,前临绿水。仙人湖环绕在村边,万顷碧波绿如翡翠,倒映着峻秀的孤峰和古朴的民居。湖里鱼虾肥美,水草随波摆动。仲夏时节,千亩野生巨荷竞相开放,白色的荷花处子般圣洁。微风吹来,村里弥漫着阵阵荷香。湖边是万亩平畴,泛动着墨绿的波浪。这里的民居都是土墙青瓦的木头房,每间有三隔,二楼用木板搭成。每户人家的耳房都是一间凌空而架的小阁楼,那就是“花房”。原来,撒尼人的姑娘成年以后,就要到花房上去住。到了花房里,就表示具有了恋爱的权利。夜幕降临,阿乃(撒尼语:小姑娘)爬上花房,梳妆打扮之后,等待心上人阿黑(撒尼语:小伙子)哥的到来。阿黑用歌声叩响花之屋,约心爱的阿乃到凤尾竹下把爱的话儿畅谈。e8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黑:“妹,我家屋檐矮,你进去不得呢!”e8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e8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乃:“哥,屋矮燕子飞,我正好在屋檐下砌窝呢!”e8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黑:“妹,我生得丑,人家要说你鲜花插在牛屎上呢!”e8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乃:“哥,我们是歪锅配歪灶,天生的一对呢!”e8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两人一听就互相捏着对方的鼻子哈哈大笑,脸与脸相对,眼与眼相望,望着望着就各自从心底滚出一团火来,从手上传递,从眼里喷出,消溶对方,说阿黑是纽纽溜溜的傻疙瘩,阿乃是嫩嫩灵灵的树丫丫;说阿黑捏粑粑想摘花,阿乃洗衣心赶鸭。窃窃私语中,各自的心沸了,开水煮过似的,粘粘稠稠的,扯不开揉不碎,成了一团糯米粑粑。e8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们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插秧,打鱼,捞虾,采莲,过着悠闲的生活。由于到处都是水,村民下田下地都是划着柳叶形的小船去。清晨,男人划着船去湖里支鱼笼、撒网,女人则在家里织布、做饭。午后,人们就到湖里游泳、戏水、打水仗。男女青年还划着小船,躲到荷丛中去对歌。夕阳西下的时候,男人们便去收网。为了能捕获更多的鱼,他们手里挥舞着一根长竹杆,在网附近狠命打水,称为“撵鱼”。夕阳下,小船儿自由漂荡,黝黑的撒尼汉子,赤裸着古铜色的上身,挥舞竹杆“嘭??嘭”,打得清亮的水花高高的溅起,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e8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鲜鱼捕回来后,按当地最传统吃法,便是做成清汤鱼。仙人洞的清汤鱼,颇具特色,其显著特点是突出一个“鲜”字及香味清淳。“清汤鱼”一定要捕捉无污染的天然湖水中自然生长的鲜鱼烹煮,点燃火后,舀上几瓢甘甜清凉的泉水放入铁锅内,随后视鱼大小切成若干块状投入烧开的锅里。待鱼汤烧开后,放入少许盐、姜、葱、薄荷,便可出锅上桌,一盆清香扑鼻诱人食欲的清汤鱼便烹煮好了,其汤汁乳白,鱼肉细嫩、鲜美。不管鱼有多鲜,最讲究的吃法还少不了一碗蘸水。蘸水的佐料不尽相同,有薄荷、芫荽、葱花、味精,尤其少不了当地红土地里种出的有名的邱北辣子。辣子的制作很关键:生辣子放入炭灰里烘烤出来后,须用一双筷子在手掌里把辣子磨碎,当地人叫“手搓辣”。其辣味纯正,香得不舍弃筷。席间,还配了邱北有名的包谷酒,鱼鲜、辣子辣、酒香,吃起来真带劲。e8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酒足饭饱之后,夜色已经包围了小村,村口的民族广场上已响起了三弦声。撒尼人能歌善舞,不论男女老幼,一听到三弦声就再也坐不住了。人们在民族广场上燃起了熊熊篝火,围着火跳起了弦子舞。男女各围成一个圆圈,男子在外圈,女子在里圈,然后一男一女各结成一对,男子抱着三弦边舞边弹,女子双手叉腰,跟着弦子声跺脚,有“老牛擦痒”、“小鸡刨食”、“老鹰展翅”、“龙摆尾”、“虎抬头”、“喜鹊走路”、“田鸡跳水”等变幻无穷的舞姿。e8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果外来客遇上他们在跳舞,便可随便加入他们的队伍,和村民们一起狂欢。e8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还有许多如密枝节、生殖崇拜等神秘文化,将随着生态村的逐步完善而被人们了解。e8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