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乡旅游 Tourism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乡旅游 > 行记彝乡

彝族导游金芝和石林之旅

作者:米奇 发布时间:2005-05-10 原出处:新华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我们在游云南石林时请了一位彝族姑娘当导游。她叫毕金芝。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你们看我带着一把伞感到奇怪吧!”毕金芝指了指挂在腰间的一把红伞问我们,开始了她的导游。她说,云南这个时侯不下雨,这把伞不是用来挡雨的,而是遮阳的,云南地势高,太阳紫外线辐射很强烈。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金芝是云南石林旅游局导游部的一名导游,一身彝族人打扮。她上身穿一件粉色镶边右衽上衣,下着相同颜色的长裤,头戴鲜艳的鸡冠帽。与我们穿着从北京带去的厚外衣相比,显得很单薄、轻巧。也许她看到了这种反差,于是说,云南一天之内的气温变化很大,早晚比较冷,因此在云南十八怪中就有一怪,叫做“四季衣服齐穿戴”。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金芝把话题转到了电影“阿诗玛”。她说,“在彝族语中,‘阿诗玛’是姑娘,你们叫我‘阿诗玛’,我就叫你们‘阿黑’,‘阿黑’是小伙子。”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金芝的这一席话把我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在两个多小时的游览中,我们用“阿诗玛”称呼她,她称我们是“阿黑”,尽管我们中只有一个是小伙子。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石林,是云贵高原的一个奇景。据考证,云贵高原以及与此相连的青藏高原,在两亿年前是一片大海,后来地壳运动,海底隆起,变成了高山,而石林是长年风化后所形成的奇特景象。为了说明这一点,毕金芝向我们指点了石头上的海藻痕迹。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前面是石林区的一个主要景点。在一根巨大的石柱上,“石林”两个血红大字一眼看穿。这一景就是我们经常在照片上和电视上看到的画面。到石林旅游,在这个景点拍照留念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挤满了人。毕金芝提醒说,上午石林区背光,不好拍照。我明白了她的意思,比顺光情况下放大两级光圈,放慢两档速度,心想100度的柯达胶卷这就足够了,但结果是,曝光还嫌不足,照片不很理想,也许是出现了散光的缘故吧,难怪“阿诗玛”早就要提醒了我们。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石林”这两个大字是龙云在1931年的题词,是后人将这两个字刻在石林上的。龙云是彝族人,1949年前,曾任云南省政府主席,控制了云南的军政大权,1949年声明背离蒋介石,后来到了北京做官。龙云的题词唤醒了长期沉睡着的石林,如今石林已成为一个风景旅游区,每年接待游客150万。毕金芝说,冬季,游客少,每天七八千人,夏季人多,每天一万五千至一万六千人。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石林分大石林和小石林。毕金芝带我们先游大石林,后游小石林,她说这是为了躲避旅游的人群。尽管时值冬天,这天游客还是不算少。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请放慢脚步,轻点走!”毕金芝突然向我们发出了警告,用手指了指悬在头顶上的一块称为“千钧一发”的巨石。这是1883年地震留下的一个奇景。这块据说有2吨重的落石就搭在两根石柱上,形成一个门,抬头一看正叫人吓一跳,因为给人的感觉是,它随时都可能掉下来,砸在脑袋上。这块落石又称“量心石”,测量你的心好心坏,如果你良心好,你经过时它不会掉下来,如果你良心坏,它在你经过时会掉下来。但毕金芝说,这块落石全靠两根石柱上的四个点支撑着,不会掉下来。云南是个地震多发区,120年来,地震不断,但这块巨石一直“悬”在那里。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金芝还谈到了彝族的风俗,说她鸡冠帽上的两个角是未婚的一个标志,并且是不允许小伙子随便触摸的。她还谈到身上束着的一根腰带,那是姑娘和小伙子搭建情结的纽带,如果哪个小伙子在“火把节”上喜欢某个姑娘,他就会拉住这个姑娘的腰带,如果姑娘同意,就会松开这根腰带。“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6月24日至25日之间举行,是“阿诗玛”和“阿黑”谈情说爱的好时日,而石林景区则是举行这一节日的一个重要场所。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前面出现了一块象形石,毕金芝挡住了我们的脚步,并问我们那像什么鸟?我立即想起了舞蹈家刀美兰和杨利萍跳的孔雀舞,将孔雀舞同云南联系了起来,于是我说是孔雀。毕金芝说我是老鸦,意思是猜错了。她说,那像凤凰,彝族人喜欢凤凰,因为它不仅美丽而且代表吉祥,而孔雀不断开屏,那是自作多情。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石林,像凤凰石那样的象形石很多,有象鼻山,有“阿诗玛”,等等。但石林的象鼻山不像桂林的象鼻山那样与水相联,而是“立”在空中。“阿诗玛”倒像我们身边的这位毕金芝,站在那里好像是在指点什么,又像是在讲些什么,它被看成是石林的一个代表,于是我们同毕金芝在“阿诗玛”象形石前合影,留下一个纪念。在这里照相留念的游人不少,看来大家都想留下一个影,记着一个梦。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是个多民族的省份,除彝族外,还有白族、纳西族、傣族和哈尼族等等。我们这次旅行,因为时间紧,所以先远后近,到了昆明后的第二天就直插丽江,途径大理,走马观花。大理有苍山洱海,是白族的聚居地,我们看了大理三塔,在蝴蝶泉遇见了新一代的“五朵金花”,并且在回程时购买了传统的白族蜡染和扎染工艺品。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丽江是纳西族的聚居地,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具有2000年历史的纳西族象形文字和东巴文化。美籍奥地利人在上世纪20至40年代拍摄的丽江古城和其他滇西人文地理照片,挂在东巴文化博物馆的墙上,让人温故而知新。如今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100个小城镇之一,每年吸引320多万名游客。使我感到吃惊的是,丽江古城展现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商店、饭店、酒吧都是傍水而立,错落有致。远眺罩在云雾中的玉龙雪山,近看一醉如梦的酒吧、香气四溢的咖啡屋和各具艺术特点的纪念品商店,又仿佛使人身处在北欧的某个国家。据说在丽江古城开店的人中,有欧美人、日本人和韩国人。但丽江还是纳西族人的丽江,一到晚上,纳西族青年男女在四方街跳起了纳西族舞蹈,好一番热闹。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是从丽江折返昆明后到石林游览的。经新华网云南频道的安排,新华社云南分社的陈师傅开车把我们从昆明送到丽江,现在又把我们送到了石林。陈师傅在云南几十年,见多识广,一路上给我们当导游。他在石林给我们买好门票后,执意要给我们请一位“阿诗玛”当导游。在石林请导游,不是由导游部指定,而是由游客自己挑选。当我们来到导游部的时侯,一排彝族姑娘齐刷刷地坐在那里,几十双眼睛看着我们。这些彝族姑娘的面孔各异,但她们是划一的彝族打扮。因为我们三个人中只有一个年轻人,所以该当由他来挑选一位称心的姑娘。我们请一个导游的费用是60元,因为有了一位专业导游,所以陈师傅在门外等我们。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这几十个导游姑娘中,毕金芝并不十分抢眼,但后来我们发现,她在导游小姐中是个“极品”。毕金芝从云南民族大学毕业后,同石林旅游局导游部签了一个为期5年的合同,至今已经做了4年,是一位会同游者沟通的导游好手,这可能是因为她所受的教育和勤奋好学,也可能是石林旅游局的良好训练和严格管理。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石林旅游局导游部,和毕金芝那样从事导游工作的“阿诗玛”约有180名,分上午和下午两个班。一个人做一班从导游部拿20元,其中15元直接归自己,另外5元被导游部扣下,作年终奖罚之用,同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相比,他们的收入不算高,但在云南,这样的收入还算不错。人们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到,旅游业给云南人带来的好处,它给更多的人创造了就业机会,而且能训练出一批人才。据说在石林的导游中,还有一位编号是“101”的阿诗玛,也是“极品”。我们相信,在这全部180位导游小姐中,不会只有毕金芝和那位“101”号小姐是“极品”吧!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导游部对导游小姐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办法。到了大石林一个必经的道口,毕金芝来到一位监管人员面前,为她的导游单盖章。导游单是我们在请导游小姐时开出的帐单,当时毕金芝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是她当天导游留下的记录,也是她将来索取报酬的凭据,但这份导游记录是否有效,还要盖两个章核准,一个是游大石林的章,一个是游小石林的章。在导游单上盖章是规范旅游市场的一种办法,它证明这位导游小姐带领游客走完了全部线路,防止任何一位导游小姐偷赖,损害游客的利益。按正常情况,阿诗玛带游客游一次石林,需要2小时。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石林游区的范围很大,如果没有导游带领,游客可能会在里面乱转一起。毕金芝带领我们在石峰、石柱和石笋中穿行,爬上爬下,有时要侧着身子,有时要低下脑袋,她不时提醒我们当心磕着牙齿。人和自然的亲近,是一种乐趣,但也会对自然造成某种破坏。毕金芝告诉我们,石林中有蛇,因此在夏天季节,她会告诉游客不要东张西望,以免突然发现一条爬虫而吓自己一跳,然而她说,蛇已不多见了,原因是没有老鼠了,没有了老鼠,蛇就没有了腹中之物。在石林,几年前还看到过蟒蛇,但以后再没有看到它们的影踪。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金芝还有一件不忘告诉我们的事情是,石林已被列入国家地质公园的名单,并且已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将石林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单,这表明国家加大了对石林景区的保护。但我们看到,个别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小店如今仍“深藏”在石林景区之内,于是我接着毕金芝的话说,不久之后,这样的小店在石林景区就没有存在的空间了。在我们游过石林一个半月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石林成为世界地质公园。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之所以将游览石林放在最后,一个原因是石林离昆明很近,并且交通情况良好。从昆明市到石林只有100公里的路程,过去走盘山国道,需要几个小时时间,现在已经修起了一条高速公路,百公里路程只需一个小时,方便多了,游过石林,还来得及赶回昆明吃午饭。昆明至石林的高速公路实际上是在山谷中架起的一条快速通道,有许多桥梁和隧道。修这样一条高速公路,据说成本要比平原地区高出两倍,以至三倍。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除了向西走的昆明-大理-丽江线外,还有向南走的昆明-西双版纳线。交通已经成为云南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条件。我们看到,从昆明到大理的高速公路正在修建,并且已经完成了楚雄至大理这一段,楚雄至昆明这一段的路基已经筑起,一旦全线通车,将会大大缩短行程时间。我们猜想,从大理到丽江的高速公路肯定是下一个项目。因此将来到西线旅行,将更加方便,会让游者留出更多的时间参观更多的地方。我们这一次在丽江呆了一天两夜,就是因为交通不便和时间不够,所以没有能去石头城和虎跳峡一游。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昆石高速公路的建成,石林不仅成为赴云南旅游的必游之地,而且将会成为昆明过路客的旅游目的地。那些在昆明转机的旅客,他们可以利用半天时间,到石林一游。一下飞机后,在机场租用一辆出租车去石林,请上一位阿诗玛当导游,随后折返,将车“扔”给租车公司,再登上航班,继续自己的航程,这是极容易的事情。大约在10年前,我在加拿大接待几位从墨西哥来的同事,他们在多伦多国际机场一下飞机,随即租了一辆汽车,直奔世界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看过瀑布,折返多伦多,下午改乘航班前往渥太华。在返回多伦多后,我们还有时间吃午饭,并参观世界最高的多伦多电视塔。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游过小石林,我们的石林之旅算是结束了,但又没有结束。毕金芝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茶室,让我们品茶。茶室有一大排,可以同时接待几十位游客。茶室是黎族人住的茅草房,十分清爽,茶室里的凳子是可以挪动的草墩子。坐在茶室里接待我们的是另一位彝族姑娘,她叫杨琴英。她接待我们的目的是要推销云南的茶叶,但她首先要请我们品茶。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云南茶叶,素有盛名,它同烟草和旅游一起,组成了当今云南的三大产业。云南的生态环境良好,茶叶没有大气和水质的污染。因此在石林风景区向游客推销云南茶叶,是个不坏的主意。在杨琴英给我们泡茶时,毕金芝在一旁看着。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走了两小时没喝一口水,喝上一杯茶实在是“正中下怀”。杨琴英先给我们泡的第一杯茶是“迎客茶”,清香、爽口,接着她让我们品尝的是“生态茶”、“最美人”和“滇红”,这些茶苦中有甘,并且有不同的香味。黎族人泡茶的方法有点像广东人炮制功夫茶,茶壶要先用开水烫热,再放进茶叶,第一遍茶要倒掉,第二遍茶才招待客人。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盃茶过后,我们买茶的意念也成熟了。根据各自的喜好,我们三人选择了自己想要的茶叶,但“生态茶”是三人共同的选择,只是买多买少之不同罢了。除了“生态茶”,我还买了“最美人”,之所以买“生态茶”,是因为“生态”是当今最时髦的一个词,而买“最美人”,也是名字起的好。这似乎应验了最新经济理论“行为经济学”的一个论断:人在购买物品时并非都是理性的。TNS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所属专题:

彝乡乐土幸福石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