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乡旅游 Tourism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乡旅游 > 行记彝乡

咪依噜风情谷的变迁

作者:周汉德 发布时间:2009-01-19 原出处:楚雄日报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咪依噜风情谷是南华县龙川镇岔河村民委员会的一条河谷。河谷长6.5公里,分布着6个村民小组228户994人的彝族群众。虽然已是深秋时节,咪依噜风情谷仍然是青山葱茏,生机盎然,万物竞秀,瓜果飘香,田园牧歌,天人合一。一间间瓦青墙白的民房,在艳阳天下熠熠生辉;庭院里美人蕉花红如火,村间道路边波斯菊一片金黄。村委会和学校的房屋都是三层楼的砖混洋房,宽敞明亮。农家乐铮铮的月琴声、悠扬的对歌调和欢声笑语,随风飘来,在空寂河谷中回旋荡漾,恍似天庭仙乐,让人心旷神怡,乐趣无穷;激越奔放的左脚舞,如同盛开在深山野地里的鲜花,常开不败,四季芬芳,随处可见。游人感慨地说:“咪依噜风情谷,有风、有情、有景,酒香、歌甜、舞美。”kN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6年初,我作为龙川镇的一名领导负责挂点联系岔河村扶贫工作到了咪依噜风情谷。那时此村的群众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徘徊,年人均有粮不到30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到400元;民居多为土木结构的草顶房或垛木土掌房;村内道路,晴天是扬灰路,雨天是泥水路,柴堆草堆粪堆畜厩杂乱无章,脏乱差现象十分突出;村委会和学校的房屋是年久失修楼板房,凋敝破旧,住宿拥挤不堪。在中央民族大学留学的田美枝子等四个日本女学生,来到岔河村作彝族民俗考察,也只好让她们和我一样,把村委会火塘边的几条牛肋巴凳当作床铺。kN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走村串寨的扶贫工作中,我惊异地发现虽然有217省道(南永二级公路)纵贯河谷而过,但这里的村民生活理念沿袭着古老而淳朴的民风民俗,彝族生态文化积淀荟萃,河谷迂回蜒蜿,山青水秀,静谧得如同世外桃源,于是先后写了几篇记叙文在报纸上刊登、电台上播出。kN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6年初,南华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把咪依噜风情谷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县委派出了阵容庞大的工作队进驻咪依噜风情谷,主旨是“开发彝族生态文化,建设乡村旅游产业,使旅游产业逐步成为咪依噜风情谷的主导经济产业。”我是工作队成员,主要负责宣传发动工作。县财政投入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这10万元资金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引得群众、集体和社会在咪依噜风情谷投资1000多万元,咪依噜风情谷迅猛发展。工作队引导扶持农户组建了13个农家乐。农户周开富一家投资6万元,建盖了宾馆式的农家乐。旅游管理部门将咪依噜风情谷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区。2007年,到这里旅游的人达23.4万人,旅游收入337.4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928元。kN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7年9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到咪依噜风情谷视察,看到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村容村貌整洁亮丽,他高兴地说:“一个彝族山寨这样繁荣兴旺,人民群众这样安居乐业,老人小孩欢天喜地,真是令人兴奋。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在这样一个彝族山村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很是欣慰。”kN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