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民族教育研究的选题与方法问题

作者:顾尔伙 发布时间:2014-12-29 00:00:00 原出处:《彝博通讯》 彝族人网 点赞+(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我们的开题答辩又忙过一季,这一季很重要,有些同学完成了毕业论文答辩,有些同学刚刚开题即将开始写作,有些同学即将开题答辩。这里边涉及的范围很广,人数众多,问题更多。有些问题是即将从事研究中的具体问题,有些问题是思维当中的问题。因为开题答辩的时间很短,我没有也不可能完全展开讲,所以我们集中在这儿讲一下。趁热打铁,聊几句,讲一讲,时间久了就会忘记。我也许会举一些例子,但不只是谈这个例子,也不只是谈这个学生的问题,而是针对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指导老师,包括每一个参加开题和答辩的老师,对大家共同的东西谈一谈,这恐怕对大家都有一些参考价值。
 
  一、开题答辩的重要性及其态度
 
  答辩开题是我们的大事。以前农民在这个季节既要抢收豌豆、胡豆等小春作物,又要抢种玉米、红薯等大春作物,当然还有早稻和晚稻。这个季节是农民最忙的时候,叫“双抢”。这里我们借农事的“双抢”,目的是想说明一点:“双抢”是很重要的学习。平常上课,只能针对某一专业、某一问题谈,而开题答辩是对所学东西的一次全方位的整合,非常重要。它不是单一的东西,很多东西都涉及到,针对论文题目本身、研究方法、逻辑框架等进行全方位“诊断”。请注意,这个不是针对某一个人的人品和道德,也不是不尊重学生,而是谈他的学术问题针对他思维严密有否的问题。不是说他这个人不好,而是说他的工作没有做到佳。千万不要把二者的概念偷换。思维严密是我们做学问的基础。现在我们有许多评比,比如什么优秀学生,什么优秀硕士论文,优秀博士论文,包括什么全国名师,不能说它完全一无是处,但很多都是行政化的,很多是关系运作。对于我们做学问的人来说,这种外部的评估有一些坏处,比如盲评没有通过,甚至被否定,答辩投票少一票,可能会影响到有些人的学习工作。坦率地说,我们还做得不够,但严格地来说,真正的标准在于我们内心,在自己身上。首先要问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严密了没有?大家千万别依赖,有的同学这个尽头很足,来不来就问老师,这好不好呢,不能说不好,但常常是自己该思考的不思考,这是逃避艰苦的思考的表现。学习上最可怕最大的敌人来自自己内心,心理上承受不起,输不起。我历来主张我们老师要说真话,我们同学也要说真话,不要掺杂任何东西。这几天开题答辩期间,有些同学心情有些波动,甚至晚上睡不着觉,很正常。没有这个经历大家是记不住的。有的同学反应过于激烈,有的同学不太重视,有些同学能够接受严厉的批评。我们的博士开题答辩是非常严格的。刚才讲到了外部的评比,比如盲审没有通过,这不能完全是导师的责任,但也不能说导师完全没有责任。特别是论文题目,有些题目明明不能做,导师没有给学生说,这是导师的责任。但导师说了学生没有改,那是学生的责任。我听说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学校将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以前盲评是两个不同意不能答辩,今后只要一个不同意就不能答辩。我给大家传达这一个信息,不是吓唬同学,我觉得这些信息应该让大家知道。
 
  这个季节非常重要,是学习中关键的时刻,全体同学必须要来。除非有重要的事情,我这个地方从不开虚会,我这儿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如果有些学生不来怎么办?我的要求很简单,误一季,庄稼没有收成,晚毕业一年。我不管那些具体的事,不可能守着他们来读,但读书读没有读进去我是看得出来的,有的人在我目前晃一下就走了,好像在表演给我看。千万别装给我看,只有自己对自己内在严格,才能真正发展,因为思维发展是看不见的。但是当我们在谈那个同学问题的时候,其他同学不只听只想那个同学的,实际上也在思考自己的问题。所以这个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是研究生学习中的重要环节。
 
  此外,有些学生的身体成问题。身体不好又急着要毕业,这不是在说:老师你放宽尺度,我身体不好,事情又多,可怜可怜我。可是这不是一回事啊。身体不好,自己调养嘛,又没有人逼你。我随便告诉大家一下,在美国我女儿所在的学校,论文开题淘汰率达到98%,那个不是开玩笑,不信,哪天她给大家讲讲,大家感受一下别人是怎么在淘汰的。他们的答辩,一个学生一个上午,没有观众,那么多老师翻来覆去地问诸多问题,直到开题的学生让所有开题老师满意为止。要说折腾就是折腾,说折磨就是折磨。他们的开题通过率2%,大家注意,2%什么概念。他们的学习年限一般都是五年以上,名誉上是硕士,实质上是博士,那是另外一套学位制度,这里不多谈。如果平常你有事就休学,下一次再来。所以人家的质量好,一说是那个学校毕业的,工作不愁,抢着要,工资也非常高。老师同学都为学校声誉负责。我们不同,我们的教育满足于网上评估,满足于在教育类排名还算靠前。我不想营造一个压抑的环境,我们要认真学习,反复讨论,对自己负责,没有必要装样子。一个同学在打球,可能是在想其他问题,想不需要任何形式。只有在电影里,用一个个烟头,烟雾缭绕表示在想。那是抽烟,不是想。表示流泪,用的玻璃窗雨水哗啦哗啦,这是艺术手法。表现内在的想法,只好借助于外在事物,其实每一个人想不一样。所以,自己对自己负责,认真把问题自己剔除,不要等别人来说,自己先清洗干净。
 
  二、研究问题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问题不熟悉
 
  先讲开题的问题,开题中最多的问题是什么呢?因为我们研究的是教育问题,特别是民族教育问题,我们又强调跑田野(fieldwork)。但以前的同学找过了,就像一只鸡,这里抓一抓,那里刨一刨,总想找个独特的东西。本来找个独特的东西没有错,但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不知道什么是独特,追求形式上的独特,看起来独特,实际上不独特;二是浅尝辄止,找一个问题,没有深入下去。许多同学在开题陈述的时候,在我看来,许多陈述基本靠不住。许多同学没有基本的问题,也就没有基本的逻辑起点,建筑在上面的大楼成为了海市蜃楼。所以我根本不或者很少问同学问题,而是问:你去过几次,你为什么研究它,你是哪儿的人啊?大家听得出这话背后是什么意思吗?同学对这个问题不了解,以至于我听了同学的陈述,基本不搭建。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怎么办呢?不熟悉的东西怎么研究,怎么研究得比人家强,怎么超过前人。所以,一定要研究自己熟悉的东西,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自己有冲动的东西。作为学生不要应付也不应该应付,应付当然通不过,对自己都是应付,难道老师还看不出来?有的同学可能重新做,有些同学开题已经通过,哪怕答辩通过了,就算勉强通过了,实际上是发了善心,那一刀不忍心硬砍,砍不下去,砍的横肉血飞。这样等会儿不吃饭了,上吊了,老师也一辈子内心都感到自责:这么漂亮的姑娘大概因为我说错一话就永远告别了美好的人世。老师内心深处想到都压抑,大家说麻烦不麻烦?麻烦,想起来都揪心。可是那是另外一个事啊,现在我们老师也稀里糊涂,我们的同学内在的标准严重缺失,才导致外部行政来管,他们管只能按程序来管,所以才出现许多问题。因为我们自己建不起来,本来学习是无忧无虑的,我们掺杂许多关系。掺杂了许多外部的因素,没有饭吃了,生活非常辛苦。不管自己来,还带孩子来,还叫声老师“爷爷”,你说老师怎么办。所以,我们的同学怎么办呢?人家说勤能补拙,多跑多调查嘛。大家入学的时候,口口声声说,这几年全拿来读书的。读书期间却冒出那么多的事情来。按我的看法,既然如此,去做那些事情去吧,何必念书。大家既然安排了自己生命中的几年来读书,其他突发的事件说不定每个人都有可能发生,这个事不能是三天两头的事吧。现在我们的学术受到了许多事情的牵制。美国的学生读书不辛苦啊。租房屋,交学费,而且很昂贵,还自己弄饭吃。但这些东西不能弄到学校里去啊,不可能因此而去降低标准。学生学习好,奖学金争取,学习不好,又想提前毕业,哪有这样的事情。这些理由都不成立。大家都是堂堂正正男子汉, 男子汉就应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研究一定要研究自己熟悉的东西。怎么熟悉?
 
  1、弄清事实的来龙去脉
 
  首先要把来龙去脉搞清楚,英文里常说的“what”是什么弄清楚。我们许多人没有把事情搞清楚就乱开黄腔。这个问题,我们很多老师,甚至连外行都听得出来。这个事情自己都不清楚怎么研究。以前我们有同学想研究白族的舞蹈教育。我问她,跳舞吗,她说不跳;我问她读过舞蹈方面的什么书,她说基本上没有。比如舞蹈的语汇,舞蹈的节奏,舞蹈的基本功是起码的要求。因为这同学是要研究舞蹈,不是看人家跳舞,不是把舞蹈稀奇地记下了,拍摄下来,空对空地说几句,这个动作是在种庄稼,那个动作是在打猎。这不是研究,这是简单的描述。很多同学把采风式的旅游式的当做研究。这是研究中的一大问题。弄清现象背后的事实是研究者的研究基础,是隐在研究者研究背后的,甚至不用讲,一定要非常清楚的,研究者要了解得比别人多,才谈得上进入了研究。比如舞蹈,研究者要懂得音乐,音乐的调式、曲式、和弦,这不是流行音乐,不是在卡拉ok里哼几句。比如白族音乐有什么特点,怎么分类?民族音乐是极其宽泛的领域。比如听《刘三姐》就别以为是在了解和研究壮族山歌了。《刘三姐》不是纯壮族山歌,是艺术家改造过的山歌,它是伪造的。比如藏族山歌,不是韩红唱的歌,甚至不是才旦卓玛唱的山歌,藏族山歌是什么味儿,高原而辽阔,发声方法都不同,真正听过的,终生记住。
 
  弄清是什么,这是一点。弄清事实,弄清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经过、情境、意义等六要素。这样的东西弄清了,就是弄清事实。对我们硕士生来说,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硕士生们的研究不要求创新。可是我们的许多同学都在说自己的创新,你敢说自己所说的是创新。我们现在的风气极其糟糕。比如说对孔子《论语》的研究,对每一个字做出注释,需要极高的功夫,但许多人东凑西拼。这不是研究,什么是研究,就是说出前人未说的话。研究是讲依据的,是基于深刻的深入的考究。
 
  2011年《读书》杂志第五期有一篇文章《闲话希尔伯特问题》 讲了“希尔伯特23个数学问题”。1900年希尔伯特应邀参加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数学问题》重要演讲。他阐述了重大问题所具有的特点,认为好的问题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清晰性和易懂性;第二,虽困难但又给人以希望;第三,意义深远。就是在这次会议上他提出了在新世纪里数学家应努力去解决的23个问题,即著名的“希尔伯特23个问题”。这23个问题提出后引起了人们的极度关注,成为了后来数学界研究的指南。希尔伯特起步晚,可谓大器晚成。可是为什么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呢?他讲了一点,也许对大家有帮助。他说他研究任何问题,总把事实的来龙去脉梳理得清清楚楚。比如是谁提出的,出自哪本书,什么时间说的,早还是晚,采用了什么方法,发表在什么刊物上等。
 
  2、全面梳理文献谱系
 
  大家以为文献综述这么简单啊,大家不懂,所有我们做这事的同学当中极少能够把文献综述做到优秀,那怕是已经毕业的。会查文献,这个文献方法很重要。做好了文献,才能把问题的症结弄清楚,今后发展的态势有预测,对全局有把握,继而找出新的突破口。这个才是学问,这个学问一做,一下,自己所做的是概括天下已做的。有一部分同学们对自己的要求很低,很多事实没有搞清楚,立志低或者根本没有立志,只是打算混几年,混个学位。这几年读的书也极其有限,没有为以后的积蓄做好准备。第一,基础理论,诸多学派没有梳理,第二,问题相关没有弄清楚。第三,可能向哪个方向发展不清楚,怎么积蓄能量不清楚。是什么,来龙去脉,事情缘由,结构逻辑等弄清楚之后。然后才是功能,作用怎么发挥,怎么起作用。这才是how(怎么样)、why(为什么)。
 
  这几步做好了,面对任何答辩专家,从心里可以告诉他们:我所了解的超过了你们所有。大家敢说这个话吗?有没有这样的底气?这次到有个朋友那里去,他带我去看一个农民的烧窑。我一问问题他们就吃惊了。因为你一问人家就知道是内行还是外行。所以,自己看的多了,准备的多了,思考得多了,就大不相同,就能超越人家,就会获得深刻的东西。所以,只有弄清了事实的基础上,自己的研究才开始有了深刻的意义。
 
  (二)研究问题没有普世性
 
  有没有普世性?这个问题仅仅是这个地方的吗?比如说,论文答辩时顾尔伙关于彝族克智传承机制及其教育学意义研究,“克智”是彝音,克服的“克”,智慧的“智”。它是彝族的一种口传的论辩的形式。这里边有许多东西。在答辩时我讲了几点:忆、衍、生、律、理。实际上是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这个话题我要展开讲。难道克智只是一个现象吗?它辩论,是怎么辩论的?是不是只有彝族才这么辩论?这是一个问题。其他民族有没有?如果有的话,人家是怎么辩的?“辩”不是记,不是比,“辩”本身有好几个东西,辩的事实本身,辩之“本”。在辩的过程中,检验你记住事实本身没有,记清事实没有?对事实把握全了没有,这是“本”。比如彝族有许多的史诗,需要对事实本身进行准确把握。在心理学上叫“忆”,即再现。再比如当年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有多少人参加?可是我们不仅仅是谈民族史诗、遵义会议,我们要把过去的东西拿到现在来运用,把过去的东西衍伸开来。根据什么辩,辩的过程中有没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东拉西扯,那不是跑题了吗,辩论得紧紧扣住什么题?藏传佛教辩经的逻辑是因明学,因明学是藏族佛教内在的逻辑。西方逻辑的体系三段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比如说有的乌鸦都是黑的,同学看见了一只白色翅膀的乌鸦,因此大前提不成立。那么彝族的克智有没有这样的内在逻辑,有的话它是什么?你可以把文章做得深入到人类的一般的思维逻辑层面,假如找到案例,分析出其逻辑结构,这样你学的教育学、心理学、辩论术等等就在这里整合,就可以说自己有所创新了。而不仅仅是客观的描述,要讲出背后的道理,深深挖背后内在辩论的依据和标准。然后内在标准的外在施行才是“老者”,老者评判依据的或者是内在结构,或者是观众的反应。
 
  说到观众反应,那天在物理学院参加学生论文答辩,我忍不住骂了那些围观学生几句。答辩陈述一完下面就鼓掌,我一下子奇怪了,那意思是说他们说得做得很好了,哪有一陈述完就鼓掌的。那意思是说:老师,你看着办吧?那老师还能提问吗?这完全是不正之风。不是老师搞的,老师想都想不到,也不是组织者搞的,谁稿的呢?学生自己,开始捧臭脚。我讲这个话题呢,第一,一定要弄清事实,一定要聚焦,聚焦到问题内在的结构,内在的逻辑。第二,解决一个普世性的问题。研究了一个普世问题,而不是有些同学所写的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我听到都心理发麻,这些话都敢写,区区论文都能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还了得,怎么这样不实在呢?这个以后要严格把关,尽量剔除虚华的东西。
 
  捧臭脚是糟糕的,被捧的人也很糟糕。其中包括我们文化名人。我最近收到一个古琴,古琴上有这样一对联: “一榻清风书叶舞,半窗明月墨花香”。“一榻清风书叶舞”,卧在榻上看书,风吹来书叶舞,是写实的句子,看起来很美。下半句是“半窗明月墨花香”,月亮升起来了,照在墨池里,墨花,印座,月亮移动,这个句子写的很美。谁写的呢?我查了一下,是曹秀先写的。曹秀先何许人也?乾隆三十六年晋礼部尚书。受命在上书房总师傅行走,充《四库全书》馆总裁。乾隆帝特赐“紫禁城骑马”的特殊待遇。这种话也只有这种人有这样的学问笔墨写的出来。可是网上大量出现,某文化名人在成都卖书,人家请他题词:“一楼清风书页舞,半城明月墨花香”。“一榻清风书叶舞”仄仄平平,对联要将平仄,而 “一楼清风书页舞”仄平平平,平仄不懂,这是其一。第二,怎么是“楼”呢?青楼啊,那地方不看书啊。大家可以想象作者的情调,而那位文化名人错了,且乱改,极不通,闹笑话。更闹笑话的还在后头:“半城明月墨花香”,人家是半窗,他把它改成半城,讲不通,月亮只照半城?半城明月的前提是有乌云,可是它是明月不存在乌云啊。更可笑的是满城都说,说他写的好,出口成章,这位文化名人不读书,把人家的东西改得不伦不类,捧的人也不读书,开始捧臭脚。那天物理学院的答辩就如同此类。所以,那天当场我说不能鼓掌。风气不对头,你可知道你是来旁听的,不是来当观众喝彩来的。
 
  为什么讲那么多,开题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题目能不能做,论文写不写的出来,问题能不能聚焦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如果问题找对了,包括答辩,以后还可以做这个题目。寻找一个问题域,找一个终身研究的平台,学习的平台,这是在寻找自己的“学术家园”啊,这才是开题最根本的意义。其它的,题目成不成立,逻辑本身成不成立,在我看来都是次要的,等而下的,最核心的是找到终生的学术平台。可是很多同学是没有这样的意识,毕业了走人了也就丢开了,这个题目以后让他做,他已没法做了,我们很多同学都是这样。可惜啊,我替这些同学可惜,可惜几年的时光,没有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比如张国栋关于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中国武术能不能传,怎么传,传承的困境是什么,可以作为自己研究的领域。大家可以说你已经拿到博士学位了,回去也可以吹吹牛了,可你自己内心要清楚:自己的这个题目还可以继续做吗,还可以增长吗,有没有自己的后发?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问题
 
  方法问题可多了,有些同学的方法可以互相换。没有个性到了什么地步,那成了一个零件,而且是一个标准的零件。搞成这个样子还叫研究吗,买配件,买组装就行了,网购就行了,现在网购也很便宜,送货到家,这个太荒唐。每个人的方法都是相对独特的。方法从何而来,由问题而来,问题引起了方法的不同。比如龙洋关于教育法学理论体系研究,题目大,驾驭不住。题目本身明显是理论体系建构问题。第一,涉及到逻辑思辨能力。自己平时有没有思辨的习惯,自己能否通过条分缕析把问题弄透,有没有逻辑体系的建构能力?第二是语言能力。这论文题目需要准确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差,功夫不够,做不了这道菜。想做一个很大的题目,却没能驾住。当说到建构时,前提是,第一,要弄清所有的学科学派,第二,弄清学科的所有理论基础,第三,要弄清学科的所有营养,它是借助什么方法来的。要弄清楚,因为自己研究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做的。我们同学很多时候驾驭不住,处处无法自圆其说。第四,更重要的是弄清学科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科提出了根本的理论挑战。再来看这些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共同体等。哪些不合适,那些有问题?这需要总体的把握。这并不是说不能做,但要求我们同学是当元帅的兵,统揽全局的兵,拿破仑式的兵。从当兵的那天起,就立志当将军。拿破仑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英雄,他的军事才能是无以伦比的,全世界公认的,虽然也有没落的时候。但有些同学却不同,开题不当,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变成了一条癞皮狗,打也打不走。这个关于教育法学理论体系研究,真正用到的是逻辑思辨的方法,这一块是挑战。如果你刀不过硬,最好别拿这货。
 
  我们研究中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思辨方法,比较方法,文献法等。首先是逻辑思辨方法,以上说了一些,不再重复。第二,比较方法。社会科学不能实证,实证是假问题的,每一个人的家庭出生不一样,社会背景不一样,个人经历不一样,实验不能像自然实验那样严格控制。社会科学采取的是比较,所以比较学科群才蓬勃发展起来。我们的比较很重要,很多同学埋头弄一个自己的小东西。关着门做,不知道比较,也未想到要比较。稍微比较就不同了。比如顾尔伙的彝族克智传承机制及其教育学意义研究,就可以与藏族的“辩经”进行比较,再去查阅相关的古希腊柏拉图对话法,苏格拉底“产婆术”。“产婆术”就是不断给对方提问,使对方感到他的逻辑错了,继而引出对方自己正确的结论,这个方法说到底还是“辩”。比较必须有比较的逻辑框架,比较不是乱比,不是把萝卜白菜摆在一块儿就是比较。所谓比较就是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的东西搁在同一个理论构架中进行比较。我们现在比较教育学许多做的都是情况介绍,根本不是在做比较,至少不是深入的比较。第三,文献法。哪有做论文不看书的,但看书就叫文献法,那文献法也太简单了。那是文献学习还是文献法?文献的学习与文献法,天大的不同。什么是文献研究,第一,找到更早的版本,更丰富。比如说清朝的沈复的《浮生六记》,它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的自传体小说。清朝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一般版本只有四记,后来有学者找到了后两记。于是补充了新的文献。再比如马王堆出土的《老子》。纸未发明以前,刻在帛上。重新梳理和标点。很多同学弄不清,就给自己弄个文献法。我们通常研究教育,关于教育史的文献,假如在考察中收集到了关于民间武术传习的家谱,就为谱牒学增加了文献。
 
  外文呢,也是如此,比如“fieldwork”,我平常口里很少说“田野工作”,而且通常举反面例。我通过外文查阅,知道 “field”不一定是“田野”,城市可以,学校教室同样可以用“fieldwork”。卡沃迪许实验室的思想产生过程研究同样用了“fieldwork”,卡沃迪许实验室种什么?种科学家。所以,对文献进行重新注释编排,一是找到源,二是新的标点,三是新的解释系统,四是新的领域。比如刘翔关于汉字生成系统构建,将心理学、软件知识、log设计等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作出新的整合,这是文献法。而我们很多同学,自己研究的这个领域文献都没有查齐,更谈不上文献的增加。文献综述提出新的见解也是文献法,比如中国教育法学理论体系研究。经过学科发展史的梳理,归纳总结每一个阶段的特点,看哪些人,注意力集中在哪些方面?比如说,第一,借鉴阶段,借用法学理论改造自己阶段;第二,学习阶段,提到了新的见解,开始关注自己的问题;第三,重构阶段,在学习别人理论过程中发现解释零散,重构自己的理论。这时才提出自己的问题,抓住了文献综述的实质。文献综述不简单,做好了文献综述,就抓住了问题,相当于成功了一半,所以,方法类的东西同学们要努力。
 
  给大家介绍一个方法,这个方法我们以前也用过。1998年我访问瑞士苏黎世大学,在办公室,看到一个老师和他的学生正在讨论论文,老师和学生目前堆满了照片。讨论的主题是我的家园,即我对家园的观念,我爱不爱我的家。大家想一下我们通常是怎么做这个事情的。你问第一个人爱不爱家,他说爱,你问第二个人说,他说没有家,你问第三个人,他说不太爱。你在问,他在说,实际上有很大的出入。农村出来的,有口饭吃就很好了,要求很低;城市出来的,出门有车,一进门就灯光闪烁。一问一说,主观的标准不一样,所以客观反应也就不一样。怎么反映出这种差异呢?瑞士苏黎世大学的方法,我一看震惊了。他们做了一个调查,当时波黑战争,一边是波黑的孩子,一边是美国罗里达州的孩子,两边取样十个大约八岁的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波黑这边是弹壳、炸断了的腿、跨了的家。美国那边是沙滩、鲜花、阳光、小狗。这材料比大家空对空的说好的多吧,它说明了什么?这是小孩眼里看到的家。不是瞎说,不是我们许多同学一个破量表所说的:一般好、比较好、好、非常好。没有办法分的瞎分。什么是比较好?喝酒的人喝三杯不醉,不喝的人一杯就醉,醉的标准都不一样。这是个大问题,怎么办?大家要动脑筋,要想办法,现在又很多的办法。现在技术很先进,武器很方便,比如说画画、录音、摄像。同学们可以去调查,拍摄,然后自己可以用电影蒙太奇方法,用自己的思想框架把它们串起来。这时就可以说用了影视人类学方法。
 
  许多同学找的教育研究方法的书都找错了。有些研究者自己都不做研究,在他的概念里“广州以外就是北方”。这一看就可以知道,大家脑袋是一盘糊浆,根本没有仔细辨别要看的书。有时候大家买东西买贵了,这商店比那个贵,被坑了,被蒙了,心里觉得不舒服。可在研究方法上,大家缺乏判断力。方法这块,以后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四、论文逻辑结构及其背后学理问题
 
  论文题目本身而言,要注意好几个东西:题目本身逻辑的联系,事实以及背后的学理。既然是学理就应该有自己内在的逻辑联系。这个内在的逻辑是什么呢?比如说顾尔伙研究的口头论辩“克智”,“克智”这种口头论辩现象背后的学理是什么?平时让大家读教育哲学的书,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指出:人类的教育有三大类型:容器式的教育,师徒式的教育,对话式教育。第一是容器式的教育,即灌输式的教育,把学生当作容器,就是我们平时批评的满堂灌。第二师徒式的教育,学生要跟着学,主要是技能和操作的学习,在武术传承中经常用到。可是在哲学家们看来,这两种教育远不够。因为教育做的是人类内在“隐”的东西,精神的思维的内在的东西,比如说人的情感、道德、人格的塑造,所有的东西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现在我们评的什么“三好学生”,都是外在的行政化的评估,甚至自己评自己,越搞越不像话,公然到了无耻的地步。可是人类的这个教育太重要了,这是一个从古到今最难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柏拉图提出“对话法”,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认为只有在对话式的讨论当中才能发展人的智慧,用智慧去刺激智慧,引起学生的思考,继而生成学生的智慧,实际上在“交心”。这是第三类教育即对话式的教育,也叫苏格拉底式教育。对话式的教育,作用极大。当我们的科学、知识、学校系统形成以后,学校已经蜕变为一个老师讲他的一个学科,你不能说它没有思维活动,但思维的活动降低到了很少。对话式教育范围有限,不能批量,不像网络教育,面积很大,可是网络教育不能针对学生的问题跟学生交谈。而在我们的少数民族地区,它尚在学校教育之外,没有进入学校系统,可能还保留了这种对话的形式。所以,研究它具有重要意义。克智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核心问题是:人类精神生长的问题。克智背后的学理是什么,它怎么在细节中进行的,作为研究者要通过看得见的可以分解的过程去挖掘研究不可分解的人类精神的生长。这才是问题的要害,才是背后的学理。这个学理是什么,背后的逻辑结构是什么,既然是人类普遍的问题,要了解一般的精神的生长,以及逻辑推理的过程。这是研究的一部分内容,而不是许多同学所说的:我的理论是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我的理论是哈贝马斯交往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道教知识、礼物交换知识、法学知识等。那是拼盘,各是各的,没有化成一块,没有融合成一个有机的你自己的逻辑体系,没有这样一个逻辑体系,继而没有一层一层的自己的问题的论证。比如在克智研究当中,研究者是如何展开研究,怎么证明克智对人类,特别对彝族人精神发展有什么好处。研究不应该只是陈述事实,虽然这是研究基础,但还不够,研究要深入揭示内在的逻辑。
 
  做学问的人现在很惨,作为研究生,在研究中第一避免旅游对大家的屏蔽,避免伪学术对大家的屏蔽;第二要找到自己真正的问题;三要找到自己独特的方法;四要经过思考后架构自己的逻辑;五要通过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六看哪些研究结论是有价值的,哪些研究推进了一步以及存在哪些不足。这是研究的思路,才讲清楚,才是论文。另外,我奉劝,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有几个同学是对的。说能力,他们研究能力是比较强的,说生活条件,他们的条件也不好,但态度很端正。没有急着要匆匆毕业,因为他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自己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包括开题,匆匆忙忙开题没有意思,没有思考成熟,注定做不好,做的比较差。当然即使态度好,不能做的题目,会做出自己都很问难的东西,趁早换题。
 
  今天的这个话对开题答辩中出现问题笼统谈了一些整体的感受,没有讲一些具体细节。在谈的过程中,举了一些同学论文当中的例子,只是以之作为一个例子而已,不是说这个同学人不好,而是针对这个同学的思维而言,这完全是两码事,大家不能对号入座。当然还有许多的问题都没有谈。我也是第一次,从开题到方法,再到论文本身的结构谈一些感受,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熊易寒.文献综述与学术谱系[J].读书.2007年第5期.
[2]顾尔伙.彝族克智传承机制及其教育意义研究 [D].西南大学,2011.
[3]张诗亚.有针对性的比较[J].读书.1992年第10期.
[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5]汤双.闲话希尔伯特问题.读书.2011年第5期.
[6]张蕊青.《浮生六记》后两记之真伪,明清小说研究,1994年第4期.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所属专题:

彝族博士联合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