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专题:未名公益

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专题 > 未名公益 > 未名之声

让爱的阳光照亮生命之路――未名公益活动十周年小记

作者:文/许鑫毛发虎 发布时间:2007-09-20 00:00:00 原出处:《中国民族》杂志2007年第六期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1997年5月,一群中国政法大学同窗的学子,有感于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现状,决定设立未名奖(助)学金,略尽微薄之力。时隔十年,2007年5月12 日下午,记者前往坐落于北四环的彝家肴餐厅参加未名奖(助)学金十周年庆祝大会。在那里,记者与部分捐助者以及受益人共同度过了一个充满着浓浓爱心以及真情的午后时光。RN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97 年9 月,这帮年轻人――中国政法大学91 级学子佟丽华、徐彬、王云海、陈立如、陈明生、马新明等人筹集了4000 元,确定了以云南省宁蒗民族中学学生为对象,奖励资助了20 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并制定了《未名奖(助)学金设立办法》、《未名奖(助)学金筹集及使用管理办法》,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负责资金的筹募、管理和使用。十年来,已经有近500 名学生感受未名之恩泽,毕业生中已有60多人升入高等院校;此外,还向在京大学生捐助了22 台电脑,向三所学校捐赠了价值130 多万元的图书。RN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年来,未名精神已在宁蒗的孩子们心中扎根,未名爱心在小凉山大地上开出绚丽之花。当年在未名湖边一个善良的梦想,如今已变成了光荣的现实。RN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十周年总结庆祝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有的捐助者为奖(助)学金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有的捐助者坦言自己在捐助过程中最真实的内心感受。现任对外经贸大学学院副书记的王云海在自己的发言中就未名奖(助)学金10 年来发展尚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RN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社社长助理李士杰以一名捐助者的身份参与了大会。2003 年他从马新明那里听说未名奖(助)学金的故事后,就一直参与了他们的捐款活动,同为少数民族(回族)的他深深理解少数民族贫困生求学之不易,自掏腰包向在京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捐助22 台电脑,解决了20 余名大学生急需用电脑的燃眉之急。当记者向他询问,为什么会如此衷情于未名奖(助)学金的时候,他坦言道:“这是一块净土。这里没有鲜花,没有证书,但是却凝聚着一股爱心的人气。”在这里,他终于可以重温那段全社会都提倡‘为人民服务’,‘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回忆。RN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家肴餐厅的老板、“彝人制造”音乐组合中的曲比哈日在会上为大家献上了动听的歌曲《妈妈》。来自大凉山彝族地区的“彝人制造”,常常到“老少边穷”地区义演,当他们来到宁蒗时,被当地全民重视教育的民风和未名奖(助)学金事业的精神深深打动,于2003 年7 月捐助13 万元,在宁蒗兴建了“彝人制造”希望小学,这是未名奖(助)学金设立以来最大的一笔捐助。RN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名奖(助)学金能够有今天的良好发展,与长期联系人孙伶伶博士周到负责的工作不无关系。尽管工作很忙,但她十年来矢志不移。为了十周年的庆祝大会可以顺利举行,远在美国的她不辞辛苦,专门为大会制作了未名奖(助)学金十周年专辑,里面详细的收录了历届捐助者的名单,十年来的发展以及2006 年度各项捐助工作总结等资料。RN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果要继续去逐一认识这些捐助者,那么将会列出一长串的名单,但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捐助人一点一滴的汇聚,使未名奖(助)学金得以不断发展壮大。RN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这个宁静的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斜射进来,照耀着每一位与会者的面庞和身体,直至他们的心。这是爱的阳光。愿爱的阳光照亮生命之路!RNV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所属专题:

未名公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