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发展

振兴彝绣文化产业 实现就业养家民富——“有一种叫彝绣产业”是坚持人民为中心的牟定答卷

作者:李振华 发布时间:2024-08-16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融合彝绣文化传统与时尚的面裙正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心头好”;新式彝绣服饰不但在景区频频亮相,还逐渐成为日常穿搭;牟定彝绣服饰在电商平台销量大涨……如今,带有牟定彝绣文化元素、传统特色的彝族服装正成为时尚新潮流,还有不少本土品牌彝族服饰频频“出圈”,受到消费者青睐。观察消费市场会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彝绣服饰“品牌”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老牌彝绣产品迭代焕发新活力,收获了一大批年轻粉丝;新兴彝绣品牌加强创新质量优良,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彝绣“品牌”的乘势而上,不仅为人们带来更丰富的消费选择,还带来美好的文化体验,更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就业、看娃、养家三不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彝绣服饰为何走红?如何推动彝绣消费保持向好势头?近年来,牟定县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百姓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22171_4096x10000.jpg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践行人民为中心谋发展

近年来,牟定县依托厚重、灿烂的民族文化,倾力打造“彝族左脚舞之乡”民族文化品牌,把彝绣服饰产业纳入全县产业发展布局。通过党政引领、部门联动、协会助推、项目扶持等措施,进一步拓展彝绣服饰产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彝绣服饰赋能产业发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全谋划。一是制订一个好的规划。及时地为彝绣文化旅游产业制定相关的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在彝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中,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及县域经济发展态势,对县域彝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布局、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实施方案等制定科学计划。更加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明确彝绣产业格局,合理选点定位、精心选择主导产业、明确发展方向以及发展重点。二是找准一个强的产业。在发展彝绣文化旅游产业工作中,要全力打造彝绣文化乡村旅游,开发农家乐休闲度假特色村,提升古镇文化品位的成功经验。首先是要项目带动。以彝绣文化旅游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珍惜良好的发展态势,努力实施地方彝绣文旅发展战略,逐步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彝绣文化产业。其次是品牌带动。大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彝绣文化品牌、彝绣发源地品牌、彝绣文化乡村旅游品牌,使彝绣文旅产业成为新一轮发展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出台一套务实的政策。根据地方实际,在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完善彝绣文化旅游产业相关政策,使之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可操作性。把发展彝绣文化旅游产业与工业一同对待,享受相应的资金支持、税费减免及用地、用电等优惠政策,确保最大限度发挥产业政策在调整县域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应,体现产业政策的精髓。四是创新一套新的体制。文化产业发展涉及众多行业,需要综合协调。首先加强对彝绣文旅经济发展工作的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关于加快彝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统筹和协调县域彝绣文化旅游产业的各项资源,定期召开协调会,分类指导。其次加大公共财政对公共服务网络设施建设体系的投入力度。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共建共享,建立健全彝绣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体系,引导企业投资、社会融资。五是建立一系列人才保障机制。首先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对文化人才实行突破户口限制,突破部门、地区界限,简化人才引进手续。其次制定可行的人才激励制度。积极扶持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辟民族民间文化人才职称评审序列,为彝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持。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建园区。打造彝族服饰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孵化“彝绣园”,形成产业集聚辐射带动效应。壮大市场主体形成产业集聚,统筹规划建设彝绣文化创意产业园,持续打造彝和园彝绣一条街、发科屯步行街彝族刺绣街和化湖印象彝绣园区为主的3个彝族刺绣集中经营展示区,吸纳各类刺绣企业入驻园区(街区)。牟定县现有营业性刺绣店面105个,掌握民族手工刺绣技艺的民间艺人(绣娘)8800人,近2000名绣女在刺绣加工生产中增收获益,2023年全县民族刺绣产业产值达4000多万元。经过不断发展和创新,全县产品从原有的彝族传统服饰发展到办公用品、车内饰品、宾馆酒店用品、家居饰品、工艺礼品等30多个品种、100多种产品。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育主体。强化指导,发挥协会作用。在牟定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牟定县彝族刺绣协会从无到有,成为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协会成立后为彝绣企业和会员之间搭建了一个互相协作、资源共享、宣传交流的平台。企业和会员之间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逐渐形成“协会+公司+会员+技艺展示+电子商务”的管理运营模式,提高了刺绣行业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如依托蟠猫乡沪滇协作彝绣产业帮扶车间建成契机,转变扶持引导方式,搭建平台增加彝绣产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成立“蟠猫乡彝族刺绣协会”和“蟠猫乡金瑞瑞彝绣工作站”,培植一批以“杰鲁彝绣”为龙头的彝绣企业,组建蟠猫乡彝绣直播团队、彝绣手工作坊、生产仓库等内容,确保帮扶车间功能齐全,实用有效,形成了以“协会+龙头企业+绣娘+农户”的全产业链彝绣产业模式,解决彝绣产业“小散弱”问题,走出了一条从“指尖艺术”到“指尖经济”再到“指尖产业”的新路子,使一绣千年的文化传承发展成为惠及百千绣娘的指尖经济。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强技能。强化组织,开展技能培训。针对绣女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刺绣产品质量不高、种类少的实际问题,牟定县妇联多形式、多层次组织省州专家、学者和文化人士以及本地刺绣能手对绣女进行培训。近年来,共举办12期彝绣培训班,培训绣女1000余人次。通过加强培训,提高绣女的绣制技能和商品意识,激发她们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性,产品的市场价值也不断得到提升。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重扶持。牟定县持续加大对从事民族刺绣产品开发、经营人员的扶持力度,通过“小额担保贷款”“贷免扶补”“微型企业扶持”“妇女创业循环金”等政策、项目、资金扶持,帮助更多返乡女性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从事民族刺绣产品的开发和经营,带动一批绣女脱贫致富,推动民族刺绣产业化发展。“5年来,为7户彝绣企业申报100万元‘贷免扶补’贷款资金,为3户彝绣企业申报5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资金,为两户代表性企业申报残疾人就业基地项目搭建平台,通过贷款扶持帮助绣女创业,助力彝绣企业做大做强。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抓转型。走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之路,着力打造彝绣精品。牟定彝族服饰彝绣产业经历了发展、壮大、繁荣的发展历程,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品粗放、精品缺乏的劣势也逐步显现出来,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更面临着产品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瓶颈,如何扩大消费人群,提升产品附加值、融入互联网发展潮流成为了政府、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县委政府、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助推彝绣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荐优秀企业参加省内外产品交流推介会、彝绣动态展、学习培训等让企业和绣女走出去,促进发展理念和绣品质量的提升。县妇联在培训方式上打破传统,坚持“请进来”,为彝绣企业的转型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2018年8月,县妇联主动与楚雄优秀彝绣企业楚雄索玉文化美学创意有限公司沟通对接,在全县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巾帼脱贫创新业彝绣培训班。培训针对牟定彝族刺绣的优势特点,设计了理论知识和实操相结合的培训课程,并在培训中为学员讲授当前彝绣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宣传时尚理念,引导学员转变经营理念逐步转型,并开展了现场绣技比赛,很多绣技精湛的绣女与公司初步确定供货合作意向。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培树电商销售带头人,牟定县奇艺商贸有限公司现在电商平台年销售额已达60万元。 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拓市场。通过党政领导、部门联动、协会引领、项目扶持等措施,在各乡镇建立彝绣车间,在行政村文明实践站等建立“彝绣坊”。为更好地促进彝绣产业发展,牟定县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彝绣特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组建了彝绣专班,统一推广使用“楚雄彝绣”区域公共品牌,推广《楚雄彝族手工刺绣生产技术团体标准》,落实好“彝绣保”“彝绣贷”“彝绣游”“彝绣邮”“彝绣库”等措施,不断促进全县彝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不断拓宽彝绣市场,该县连续举办三届彝绣大赛,评选出绣娘30名;连续举办彝族T台秀两届;承办全州彝族刺绣大赛;积极组织彝绣企业参加云南文博会、深圳文博会、上海民俗博览会、火把节民族服饰展销会等活动,抓住机遇向外展示、推介彝绣产品,多项彝绣精品和绣娘个人取得优异成绩。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八)创示范。牟定县十分注重培树彝绣典型,并通过“十大绣女”“牟定县彝绣产业示范村”“彝绣产业经营示范户”“彝绣能手”等评选活动,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激发彝绣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助力彝绣产业发展。如牟定彝和园彝绣一条街杰鲁彝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理金瑞瑞从小便十分喜爱彝族刺绣,大学毕业后,她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继承母亲十多年的彝族刺绣文化产业,助力家乡彝绣走出彝州、走向世界。凭借大量的演出服饰订单,金瑞瑞所在公司的彝绣产品在当地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2022年,公司营业额超700万元,辐射带动2000余人就业增收。在回乡与彝绣打交道的这些年,金瑞瑞参加了不少的彝绣培训班和彝绣论坛,个人的见识和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22年8月金瑞瑞被评为牟定县“三八红旗手”,她还当选了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成为牟定县第一位全国人大代表。 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937658803E8832D0574228374B_5BD17803_193E27.jpg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践行人民为中心重传承

与古为新,找准传统彝绣服饰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抓好彝绣文化传承,做到薪火相传、代代守护。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抓住彝族服饰变革。牟定传统彝族服饰本质上就是牟定民族历史文化的折射,也反映出彝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伦理观和世界观。同牟定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足迹一样,彝族服饰分别在边远彝族山区和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发生过鲜明的服饰文化融合过程,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形成我们如今看到的传统彝族服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多民族大融合进程加快,彝族同胞日常着装已经逐渐汉化。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抓住彝族服饰特征。由于彝族地区地理位置特殊、环境多样,虽然整个彝区地域广阔,但地形相对封闭、交通不便,形成了以彝族文化为主要核心的多民族文化共存的状态。故而,今天大家看到的彝族服饰在样式、色彩和材料配饰上都各具特色,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具有很强的辨识度。比如牟定县,蟠猫乡彝族地区服饰主要以短袖彝族服饰为主,配饰精致色调淡雅,显现典雅大方之态。凤屯镇彝族地区主要以森林河谷为主,当地彝族服饰花色更为艳丽轻薄,款式特别,男女都穿古体,腰间配饰更为实用。共和镇彝族地区妇女发型中的三角形翅扇转向角度有明确涵义,彝族服饰的坎肩在细节上富有变化。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抓住彝族服饰文化。彝族传统服饰由于彝族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传统彝族服饰有很好的环境适应性和自然选择性,逐渐形成了一种朴素的自然风格和雄厚的阳刚之美。因此,传统彝族服饰在色彩和配饰等各方面都蕴藏着文化美学。其中色彩浓厚的选择是彝族人民热爱生活和大自然感情强烈的表现,配饰则是构成传统彝族服饰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彝族传统服饰最具特色的方面,强烈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89133805446023813A9E2CD17C2_D09F5A7D_FB95.jpg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践行人民为中心强产业

几年来,牟定县在发展彝绣文化产业工作中,从“深”处着力,抓好彝绣文化传承。从“新”处着力,抓好彝绣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从“广”处着力,抓好彝绣文化交流共融,实现由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县向文化产业强县跨越。其以下有益启示: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绣谋划下好“三步棋”。一是完善规划体系。根据牟定县彝绣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要求,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明确产业格局,合理选点定位、精心选择主导产业、明确发展方向以及发展重点。统筹全县彝绣产业发展,以构建彝族左脚舞文化旅游为核心,在现有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规划编制,高标准打造彝和园彝绣文化旅游区、茅州古镇彝绣文化旅游区、步行街彝绣文化旅游区、乡村园林彝绣文化旅游区。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在园区建设上,积极探索园区点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适度分离的新办法,制定招商引资、税收、投融资、土地使用和政府服务等方面优惠政策,依法依规进行彝绣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在乡村彝绣文化旅游开发上,鼓励农民家庭开展彝绣产业经营活动,对投融资、政府服务、培训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户进入乡村彝绣文化旅游市场,确保“彝绣文化旅游强县”战略全面实施。三是整合优质资源。从效益化着手,遵从优化原则、生态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重点打造彝族左脚舞文化旅游、彝绣文化旅游、乡村生态旅游等优势项目,及早对项目进行整合、重组,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使优质彝绣文化旅游资源价值最大化。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彝绣发展唱好“三台戏”。一是唱好彝绣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戏。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组团参加招商引资推介会和彝绣文化旅游节会活动,主动对外宣传和推介彝绣文化旅游资源,邀请客商来牟定考察、洽谈。以牟定彝族左脚舞文化城市圈和彝绣文化旅游圈为契机,发挥牟定“结点”区位优势,突出抓好彝绣文化旅游、彝族左脚舞文化旅游、彝族玛咕舞文化旅游等一批优势旅游资源的招商引资工作。二是唱好彝绣文化旅游项目包装推介戏。有效整合全县旅游资源,注重项目包装质量,聘请专门机构、专业人员,对项目分别进行整体性、全方位、个性化包装,便于投资者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项目情况。建立项目推介机制,依据国内国际民族文化旅游资本流通趋势、企业投资意向,结合牟定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特点,采取邮寄、驻点报送、网络推介、节会推介、电话推介、企业推介等方式做好彝绣文化旅游项目推介工作。建好项目储备库,积极向上申报彝绣文化旅游项目,做到储备一批、申报一批、落实一批,争取更多的彝绣文化旅游项目挤进国家、省级部门计划笼子。三是唱好乡村彝绣文化旅游戏。以彝族左脚舞文化旅游开发为重点,大力推进彝绣文化旅游名镇、名村创建活动,着重打造彝绣文化旅游景观带;以乡村彝绣文化旅游为核心,结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开发一批极具特色、优势明显的彝绣精品乡村旅游景点,着力打造乡村彝绣文化产业观光休闲旅游景观带。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彝绣产业亮好“三张牌”。一是亮好彝绣精特牌。打造彝族服饰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孵化“彝绣园”,形成产业集聚辐射带动效应。壮大市场主体形成产业集聚,统筹规划建设彝绣文化创意产业园,持续打造彝和园彝绣一条街、发科屯步行街彝族刺绣街和化湖印象彝绣园区为主的3个彝族刺绣集中经营展示区,吸纳各类刺绣企业入驻园区(街区)。彝族服饰亮相上海、米兰时装周。7乡镇全覆盖建立彝绣车间、彝绣坊,挂牌成立全州首家商标品牌指导站,培育规上彝绣企业5家,发展壮大彝绣企业165户,培育绣娘8800余名,彝和园成功创建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全县民族刺绣产业产值达4000多万元。二是亮好彝绣就业牌。通过“指尖艺术”到“指尖经济”再到“指尖产业”的成效转化,牟定探索出了一条“非遗文化+市场产品+旅游体验+就业致富”的发展路径,实现了“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绣场变市场”三大转变。积极与楚雄技师学院沟通对接,组织彝绣协会骨干会员企业人员到学校进行学习考察,校企双方就“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彝绣产品代加工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资源整合”市场营销模式、大学生创业就业模式进行深入交流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专业优势,促进彝绣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全县已形成“县有园区、乡有车间、村有绣坊”的发展格局。三是亮好彝绣知名牌。首先加强绣娘培养。采取“理论+实践”的培训模式。开展各类刺绣比赛活动,命名一批刺绣“巧手”、带头人、巾帼创业之星、彝绣传承人。开展县级工艺美术大师评定,培育一批优秀骨干绣娘。组织骨干群体到省州交流,参加各种会展,拓宽视野。同时,为充分发挥彝绣传承人、刺绣工艺大师、彝绣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助推牟定县彝绣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了3彝绣工作站,其中建立牟定县蟠猫乡金瑞瑞彝绣工作站、牟定县共和镇普明惠彝绣工作站、牟定县凤屯镇张建勋彝绣工作站。工作站开设彝族织绣、彝绣工艺品设计等课程,培育一批本土设计师,培训彝绣技能,为绣娘传经送宝,提高绣娘的整体水平。其次研发有特色的彝绣产品。深挖牟定彝族文化及服饰、刺绣等特色资源,发展“大彝绣”概念。收集整理彝绣文化特色代表物品,将牟定特色文化与彝绣产品深度融合。研发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且具有彝族风情的旅游商品。拓宽产品种类,与市场需要紧密结合。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申报彝绣科研项目,支持专利申请和成果鉴定。再次扩大彝绣产品市场。加强彝绣产业的招商引资,开展“市场+基地”考察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彝绣企业参加“昆交会”“深博会”“文博会”等各类展销及产品展示;组织彝绣产品和企业、绣娘、专合组织代表参加“牟定县工艺美术精品展”、旅游纪念品专项设计大赛等。同时,鼓励彝绣企业开拓“电商+彝绣”销售模式。优先支持彝绣企业创业者参加电子商务创业培训和创业评审。最后扩大彝绣知名度。为扩大彝绣影响力,在旅游集散地、客流量较大的车站、旅游名胜地增加彝绣元素的指示牌、宣传画、视频等,安排接待服务人员适度穿戴彝绣元素的服饰。在牟定各类旅游宣传资料中加入彝绣元素。加强与各级媒体的合作,大力宣传牟定彝绣产业的发展情况、产品优势、产品民族特色和产品体现的民族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大型活动的宣传优势,全方位地扩大彝绣产品的知名度。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彝绣投资驾好“三辆车”。一是争取政府项目资金。抢抓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机遇,进一步整合全县彝绣文化旅游资源,精心编制牟定彝绣文化旅游项目库,认真做好项目筛选和上报材料的准备工作,争取更多的彝绣文化旅游项目进入国家、省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库。同时,引导开发商争取彝绣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政策性银行贷款、扶贫资金等彝绣文化旅游相关的政策性资金,为牟定县彝绣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引进民营资本。强化政府引导,制定优惠政策,激励全民招商。以优良环境、优惠政策和优质资源,面向全国大企业、大财团、大老板招商引资,加快彝绣文化旅游园区建设。三是激活社会资金。发展乡村彝绣文化旅游产业,人民群众是主体,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激活和引导本地社会资本开发绣品观光、农业观光、瓜果采摘、彝绣体验、生态休闲等乡村彝绣文化旅游项目,打造牟定彝绣文化旅游产业新亮点。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彝绣开发使好“三股力”。一是领导重视,强化执行力。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彝绣文化产业的发展,注重政策的连贯性和延续性。由县委、县政府领导牵头,实行项目专班负责、全县整体推进、部门协调配合、定期调度结账的工作机制,将责任落实到部门、到人,切实强化执行力,提升各项制度和政策落实效果,强力推进彝绣园区建设。为护航彝绣产业高质量发展,牟定县人民检察院在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工作中,结合上级统筹部署和全县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度若干意见》15条措施等要求,制定了《牟定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服务民营企业”实施方案》《牟定县人民检察院“护航彝绣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年中持续抓好落实,深化拓展服务保障工作,助力民营企业和彝绣产业良性发展。二是借助外力,引进开发商。狠下功夫,认真研究,编制精品项目,通过电视、报刊、互联网、节庆等形式向外宣传、推介,打造出一批“拿得出、叫得响”的彝绣文化产业项目,让牟定彝绣文化资源广为人知,吸引有实力的开发商来牟定投资建设彝绣文化旅游景区。三是上下齐心,形成合力。理清思路,更新观念,积极营造良好氛围,使彝绣文化产业富民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努力形成大抓彝绣产业的浓厚氛围。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种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让广大群众参与进来,自觉宣传彝绣文化,争当形象大使,使全县上下形成共抓彝绣文化产业“一盘棋”,各行各业都投入到彝绣文化产业发展建设中来。首先聚合发展,借势发力。发挥县昱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的创业孵化作用,引导广大从事彝绣文创产品开发的新阶人士紧盯政策扶持导向和依托彝和园文化产业园建设,推动彝绣企业聚合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其次挖掘特色,培树品牌。挖掘牟定“彝族左脚舞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开展“梦回千年· 牵手时尚”彝族刺绣创新创意大赛,促进彝绣作品“传统技艺+现代创意”相融合,培养一批创业创造的彝绣人才。坚持《楚雄彝族手工刺绣生产技术团体标准》,推动彝绣文创产品特色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再次以文兴业,带民致富。利用牟定“三月会”“民族团结日”等民族节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组织彝绣企业参加“昆交会”“深博会”“文博会”向外进行推介和展示,实现“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三大转变,带动很多外出打工的“妈妈”都回到家乡,拿起绣花针,在家门口就业。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六)彝绣市场闯好“三新路”。一是“敢尝试”才能行稳致远。牟定县通过开展彝绣技能培训与学习交流,绣娘们开始运用一些新视角去重构技艺形态,推动了彝绣产品的畅销。现实中,很多民族文化产品之所以“藏在闺中无人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墨守成规、不敢尝试,始终抱着老工艺、老办法、老思维行事,既无法将产业做大做强,也无法让人们青睐其生产的产品。二是敢闯敢试天地宽,被誉为“指尖上的艺术,心灵上的花朵”的牟定彝绣,近年来牟定县在坚持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与时尚融合,走出了一条创新、创意和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道路,显示出巨大的彝绣市场前景,令人瞩目。这也启示我们,在发展民族彝绣文化产业过程中,墨守成规是行不通的,只要敢于不断尝试,只要敢于创新突破,就一定会让老技艺焕发新活力。三是“走出去”才能谋取更大发展。近年来,随着牟定彝绣文化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牟定县的文化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全面提升,一批批最具牟定特色的民族彝绣文化产品不断涌现,同时一个事实摆在眼前:只有让民族彝绣文化产品走出大山,才能谋取更大发展。牟定县的彝绣产品通过参加全国各种展会、网店推广,不停地吸纳消费者的反馈意见,使民族彝绣几千年厚重的历史,在实用性和广泛性中获得认可。这也启示我们,在发展民族彝绣文化产业过程中,一定要站在更高的视野,一定要转变思路观念,让更多民族文化产品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全面打开市场、占领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93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作者简介:李振华,1968年12月26日生,男,彝族,党员,大学,西南林学院毕业。云南省牟定县人,参加工作至今:工作严谨,兴趣广泛,博览群书,谦虚自信。善于研究基层党建,勤于研究“三农”工作,乐于研究文学艺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