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发展

毕节彝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0-04-01 原出处:彝学研究院 点赞+(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摘要】毕节地区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落后地区、喀斯特地区于一体,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如何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确保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本文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关键词】毕节彝区;经济;发展 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绪论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节地区有总人口747万人,彝族人口近4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3%,主要分部在大方、纳雍、威宁、赫章等县。由于历史原因,都以大聚居、小聚居的方式居住在全区最边远、最高寒山区。因自然坏境、历史、文化等因素造成彝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工作力度,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但与汉族地区相比,还相对较为落后。目前,很多彝族聚居区还处于贫困或极贫困状态。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彝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因历史原因,彝族基本上都居住在平均海拔为1400米以上的高寒边远山区,很多地方都是民办学校,教学设施简陋,学生的课外娱乐件条也受限;教师为代课居多,并大多属半脱产教学,一些偏远山区的学生由于不通汉语,老师在授课上,得用彝语教,而不懂彝语的外来老师根本就不能“胜任”此类教学。因而留不住外面有素质的教师,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观念落后、“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大部分彝族地区处于偏远贫穷之地,人们在长年累月的劳动却难以改变穷困的现实,使其产生“人生都是命、一切天注定”的思想,越来越多的人去接近基督教的冲击“洗礼”,认为教徒总有一天要上天,要过与现实不同的“神仙日子”,于是重耶稣、轻教育,不但自身文化得不到传承、开发和利用,而且还导致“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认为现在读书贵,农村家庭经济跟不上,农民无关系无背景,女孩读书帮外人,男孩读再多书找不到工作。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适龄儿童入学率低、辍学率却居高不下,使彝族人民文化水平得不到提高,严重阻碍了彝族地区经济发展。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自然条件差、彝区经济发展受限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节彝族地区自然条件相对复杂,大多是岩溶地区和高寒山区,土地贫瘠,农作物收益差,形成一种广种薄收的形象,边远山区作物以洋芋、荞麦为主,玉米为辅,赫章珠市乡境内还流传一则顺口溜,“洛佐大坪子,荞麦过日子,想吃一顿包谷饭,要等婆娘坐月子”。曾经有个记者去赫章大凉山采访,取笑凉山人民说“石头越种越多、泥土越种越少,耗子跪着吃苞谷,种一坡来收一箩”,这些说法难免有点夸张,却也充分说明边远山区的条件恶劣程度。改革开放初期,畜牧业的发展还有起色,但近年来由于人口快速增长,私自开恳荒地严重,荒山草坡不断减少,这一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制约,牲畜减少的结果是“群众的钱袋子鼓不起来”。边远彝区山高坡陡、交通闭塞、河谷深切,大多数地方仍沿袭牛犁、人背、马驮的传统耕作模式,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加大了生产成本,投入与产出不均衡,特别是山区长年低温天气,根本就无法满足作物自然生长需求,农民也只能勉强地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彝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同时,彝区还有不少人有“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大量超生,人口快速增长,这也是制约彝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原因。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生活模式守旧、发展观念不强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发展中,彝族人民屡屡受到其它民族的歧视、压迫,生活的地方从“山下”往“山上”,从“林外”往“林内”不断转移,生产工具极其简单,基本是刀耕火种种植方式。由于生活模式守旧,发展的观念不强,有相当一些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仍处于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中,在体现价值观念的道德、伦理、贫富、得失等方面,仍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和小农意识,且根深蒂固,思想意识仍停留在自我积淀的思维定势上,难于接受新事物和新的社会文明。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对彝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重视教育,提高彝族人民文化素质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地区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首先,要培育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必须加大教育设施资金投入,配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根据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实施以汉语和彝语相结合的双语教育。其次,要转变“读书无用”的错误观念,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儿童入学率、降低辍学率。再次,要加大对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力度,多培养技术人才和新型劳动人才,不断提高彝族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第四,改善人口结构,在控制好人口出生率的前提下,全力提高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人口质量。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找准发展新路子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方面,要加大对民族地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创造发展条件,夯实发展基础。另一方面,抓住当地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特色产品,打造“绿色原生态品牌”。再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彝族人民多居住在风景区,自然风光秀美,加之厚重的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产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又一方面,要实施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发展畜牧业,使这一“钱袋子”工程真正惠及千家万户。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多措并举,为彝族地区谋发展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是要做好发展规划。各级各部门政府要根据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结合实际,加强引导,制定一套切实、合理又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近期、中期、长期规划,按照规划积极稳妥地实施。二是要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在落实好民族政策,让少数民族群众充分享受国家民族政策带来的实惠的同时,在培育市场经济环境中,在政策和经济措施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使彝族地区经济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第三,上下联动、左右配合,形成支持彝区发展的合力,当前从国家各部委、统一战线及各级各界都在关心、支持、帮助毕节地区,而没有民族地区的发展就没有全区的发展,没有少数民族的小康就没有全区的小康,因此,在举全区之力,支持民族地区的发展。第四,要鼓励少数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主动融入市场经济大潮,在区际分工中求得生存,在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17j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所属专题:

中彝集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