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发展

见证:巨变中的阿布洛哈

作者:尹钢 王云 发布时间:2020-01-21 原出处:川报观察 点赞+(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79612591738844.jpg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6年3月20日,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破旧的茅草房。(上图)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0年1月17日,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破旧的茅草房里变成了漂亮的砖瓦房。(下图)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曾经一步跨千年,而今跑步奔小康。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正完美的诠释着这一句话。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0年1月17日,长期关注阿布洛哈村10余年的原省教育厅干部林强与四川日报记者再次来到阿布洛哈村,用新老照片强烈对比的图片展形式展现这一变迁,阿布洛哈是彝语,意思是“高山中的深谷”“人迹罕至的地方”。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79612648484098.jpg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6年6月4日,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的村民出村赶场,通过悬崖峭壁上羊肠小道,艰难攀爬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乡上。(上图)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0年1月17日,随着前期通村公路的修建和悬崖“摆渡车”的运行,村民需艰难攀爬行走3个多小时悬崖路出村的历史从此结束。这是柏油路已经通到阿布洛哈村峡谷的对面。(下图)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79612703650344.jpg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真是太快了!”林强指着对面悬崖上的小路。这要是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以前到乌依乡的悬崖边就需要近3个小时,从那里开始步行到山脚的阿布洛哈村需要五六个小时。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布拖县城出发,汽车在宽阔的柏油路面飞驰,一个多小时就到达了位于阿布洛哈村峡谷的对面。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79612708566817.jpg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看到新建好的公路,林强兴奋地用相机记录下阿布洛哈村的变化。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乌依山下,西溪河上,阿布洛哈峡谷中正在上演奇观:4条粗大结实的钢索缓缓拉动轿厢,向悬崖对岸的村庄“飞渡”,仅用20分钟,就可以到达阿布洛哈村。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79612717328027.jpg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6年3月21日,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阿布洛哈村一组村民带着羊通过溜索过西溪河。(上图)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0年1月17日,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村民们乘坐刚投入运行的悬崖“摆渡车”穿越深壑峡谷进出山。(下图)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2019年最后一天,这个位于大凉山深处的村庄通过悬崖间穿梭的“摆渡车”与外界连通了,这也是中国打通的最后一个建制村的对外通道。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79612734568444.jpg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布洛哈村林川小学的第一届学生阿达么友杂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她在村里开起了第一家小卖部。现在还负责“摆渡车”的联系对接,她一边拿着对讲机和对岸的操作人员喊着话,一边不停对着我们挥手致意。
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79612783793689.jpg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林强在悬崖“摆渡车”上,拍摄阿布洛哈村的新变化。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林爸爸,您又来看我们啦!”接到林强和记者一行,阿达么友杂兴奋地讲起了阿布洛哈村的变化。“我们第一次看见飞机,就是党委政府为我们修路,用巨大的米-26直升机吊起修路机械来这里施工。”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布洛哈村里的影展,没有美术馆宏伟的展厅,只有灰砖瓦房;没有热闹的公园,只有广阔的山野;没有彩灯交错,只有炊烟袅袅;没有喧哗吵闹,只有宁静平淡。村民们观看着新旧对比的图片,感叹着村庄的巨变。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79612818885057.jpg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6年3月19日,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孩子们在土坡空地上简易的木头单杠上玩耍。(上图)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0年1月17日,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林川小学”,林强和学生们打招呼。(下图)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阿布洛哈村举办的“15年变迁摄影展”,让村民们从一幅幅新旧对比的照片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这个彝族小山村的巨大关怀,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在脱贫奔康路上,不丢下一个民族、一个村庄、一户人家、一位村民的决心和暖心。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6年以前,阿布洛哈村人均收入不到200元,如今,人均达到4700余元,随着这条中国最后一条通村硬化路的即将全面贯通,村里第三代年轻人读上了大学、当了兵,不少人还去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成为这些大城市的建设者、安居者。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79612976803771.jpg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5年10月6日,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时为四川省教育厅干部的林强在简陋的村小和师生们的合影。(上图)林强  摄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0年1月17日,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林川小学”,林强和学生们在教室里的合影。(下图)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天空因为云彩而美丽,山川因为河流而增色,我们的生活因为党委政府的帮助而更有色彩。”阿布洛哈林川小学的学生阿达日色激动的用笔写下了这样一段话。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外通道打通后,阿布洛哈村逐渐热闹起来。电力、水务、通信等单位的工作人员纷纷到来,为村民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划、旅游规划、住房建设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也进村,规划村庄的发展建设。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10.jpg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6年4月9日,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林强为村里的孩子分发为他们拍摄的照片。时为四川省教育厅干部的林强拍摄了阿布洛哈村大量震撼人心的图片,引起社会关注。(上图)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0年1月17日,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林强为村里的孩子讲述照片里故事,林强16年来21次进入阿布洛哈村拍摄,记录了阿布洛哈村的巨大变化。(下图)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布洛哈村村支部书记吉列子日告诉记者,布拖县政府为村民新建住房,目前已经选好地点开始施工了。“等今年5月底一通车,安全住房就全部修建完”。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11.jpg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布洛哈村里的影展,没有美术馆宏伟的展厅,只有灰砖瓦房;没有热闹的公园,只有广阔的山野;没有彩灯交错,只有炊烟袅袅;没有喧哗吵闹,只有宁静平淡。村民们观看着新旧对比的图片,感叹着村庄的巨变。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了解,2013年以来,凉山州累计投入170多亿元人民币,新改建农村公路21000多公里,新增217个乡镇和2897个建制村通硬化路。2012年以来,四川省累计完成交通扶贫投资6000亿元,新改建贫困地区各类公路11万公里,推动贫困地区交通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12.jpg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5年10月6日,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村民们正在看记录全村贫困生活现状的黑白照片。(上图)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0年1月17日,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村民们在村口观看反映全村十多年来的巨大变化微型影展,村里有了新小学、全村通电了、村里有了饮水工程、4G网络全覆盖、直升飞机运来修路工程车、穿梭在大峡谷的“摆渡车”,照片中的新鲜事让村民们感慨不已。(下图)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文来源于《川报观察》   作者:尹钢 王云bPd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