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发展

人大代表谈非遗传承:让非遗“活”起来 “绣”出致富路

作者:王涛 发布时间:2018-03-10 原出处:​国际在线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全国人大代表罗珺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涛):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今年的两会上,如何让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如何将非遗传承保护与精准扶贫进行有效结合成为不少代表关心的问题。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全国人大代表罗珺来自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彝绣传承人。在她看来,非遗保护不应只是保护,让其成为文物,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让更多的人知道。她说:“传统的彝族刺绣要让更多人了解、认同并且喜欢,一定要有一些创新的因素,并变为产品。非遗技艺转化出了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让非遗的传承有了可持续性”。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罗珺把传统的彝绣融入现代服饰、抱枕、车饰、鞋、手包等物品上,销路一直不错。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全国人大代表李绍玉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同样在秉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的还有李绍玉,来自重庆的她是彭水苗绣的传承人。“除了绣花,做服饰,我们这些年还用彭水苗绣描绘了很多重庆美景”。李绍玉向记者展示了一幅苗绣画,画中的石磨岩栩栩如生。李绍玉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的很好,游客很多。把苗绣做成工艺品,让游客带走,对于彭水苗绣来说也是一种推广。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苗绣画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把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下来是件大事儿,也是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对于罗珺和李绍玉来说,用这门从母亲、外婆那里传承下来的手艺带动周边群众致富,也成为她们坚守的动力。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罗珺已经开始分批、分期对妇女进行培训,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当地上千名彝族妇女从事刺绣创收增收,让她们从以前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没有直接经济收入,实现了现在的每月几千元的固定收入。李绍玉也以“公司+培训学校+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实施“培训-回收-销售”一条龙服务。除了公司自有员工进行绣品制作外,还让周边更多的妇女成为代加工户,让她们在农闲时间也能为家庭创造可观收入。李绍玉说:“我其实就是想把我们的苗绣发扬光大,让我们那里闲散的妇女可以把绣品拿回家去做,赚点生活费。”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7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绣产品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打发空闲时间的针线活到为家庭增加收入,非遗项目实现了“华丽转身”,这对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实施精准扶贫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未来,罗珺和李绍玉都表示,希望让中国的非遗项目、非遗产品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把绣娘的产品销售出去,增加她们的收入,也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39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