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发展

曾昭抡先生带领西南联大学生考察大凉山

作者:裘立群 发布时间:2002-10-04 原出处:《化学通报》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有几年与曾昭抡老师同住在昆明大西门内钱局街敬节堂巷七号二楼,除了平时在教室内听他的授课外,早晚同居楼层的接触给我很多教诲。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半个世纪以来,有关曾师的参与民主斗争及学术成就各方面,国内报纸、期刊及专业刊物已陆续报道过他的一些为人为事,但在抗日战争西南联合大学执教时带领学生冒着极大风险打开倮倮封闭的禁区,步行考察四川大凉山艰苦行程的创举,却鲜为人知。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行程准备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41年7月1日,由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曾昭抡教授率领的"川康科学考察团"准时出发了。前一天《云南日报》上刊登了起程的消息。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现在四川省的西南边缘(以前分属西康及四川两省管辖)北纬28-29度,东经102-104度间川康交界广大地区内,有一块连绵数百里的神秘地域,那就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外国人通称为"独立倮倮(Independent Lolos)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撤销西康省建制,这个地区属四川省,即现在的四川省攀枝花市、雅安地区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域。考察的地段,以西昌为起点,向东经昭觉、美姑到雷波,横越大凉山顶峰黄茅垠的沿线,累计里程约506华里、大凉山作为贡嘎山山脉的余波,由小相岭分支向东延伸,该地区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黄茅垠主峰3961米。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查阅资料中,使我们对该地区发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估计该区内有10个彝族同胞,生活艰苦,与外界世代隔绝,缺盐并无任何工业,农业比较落后,在当时出版的地图上,留有空白,说明汉人对内部情况不明。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国外的探险家,曾横冲直撞地进入过蒙古、西藏、新疆及青海等地,掠夺资源或考察探险,但从未进入大凉山彝区。曾昭抡先生带领我们这支年轻的大学生队伍,全靠步行横越大凉山,可谓是一个创举,并填补了步行考察大凉山的历史。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筹建考察团时,大家商定了几项规定:(1)推举曾师为考察团团长。因为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唯一的老师。他知识渊博,见识宽广,曾有带领长沙临时大学的学生,步行了湘、黔、滇三省三千多里到达昆明建立西南联合大学的经验;(2)决定行动的方式,全过程步行,所带行装物品等由马帮驮运;(3)考察团的经费由团员自筹,不依靠学校或社会上的赞助。到达西昌后,西康宁属经济建设设计委员会委托我们入彝区调查矿床资源事宜,得到有偿的贴补,为我们考察团获得部分经费来源;(4)由于历代大汉族主义迫害少数民族,强悍的彝族同胞要见机报复。为了表示与少数民族的亲善、减少他们的起眼,一致同意不带任何杀伤性防卫武器。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携带物资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阶段从昆明步行到西昌,在近半个月适应性锻炼中,为我们从思想上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从昆明向北沿怒江而行,世袭的土司或王爷给我们礼宾性的接待,生活及安全均有保障,渡怒江后,沿安宁河沿线经会理、易门、德昌到达西昌后,沿途气候温湿,物产丰富,正值夏秋之交,水稻及油菜扬花,一派欣欣向荣丰收的景象,为我们步行考察注入了必胜的信心。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西昌城内住了11天,竟然每日下雨,给准备工作带来困难,也想走动各方,多了解些彝区内的安全及交通概况,以便全面规划安全运行。从官方或私人的回答中,都出现善意的劝告我们:"安全无保障,建议绕道行"。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满清王朝对当时的少数民族一直采取强兵压境及安抚并举和四周屯兵、隔离防堵的高压政策。1919年(民国八年)曾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骚乱,结果是等杀即逃,汉彝之间的仇恨,日积月累,终未了结,彝族人见汉人要报复,把汉人掳去当"娃子"(即奴隶),在彝汉结合地区,有时发生汉人失踪的报道。这次深入彝区内部考察。事先既未经双方高层人士协商,考察团也无足够的自卫手段,生活及安全均无保障,当地人劝告我们绕道而行是善意的,也是正常的。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天无绝人之路。长久以来,汉族商人在彝区内经商,常采用当地黑彝有偿保护及保送的办法,确保在本支彝族内生活及安全通行,彝区内各支彝族彼此独立,互不相属,有的是至亲,也有的是冤家,有的彝支地域范围很小,换得联系消耗了很多精力,但也找到了安全过境的初步保证。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区内纸币(中华民国法币或滇票)及其它硬币不能通用。零星碎银有时可以使用,以货易货是主要的交易方式。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身的行装很简易:穿球鞋、带草鞋、戴笠帽以及适合夏季的睡具。还带药品、指北针、温度计、照相机。借不到测高仪,只好自制了一台水银气压表,连木匣有一米多高,轮流手抱步行,不几天就打碎了。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人所需要的物品,最主要是盐巴(食盐)和布匹。旧中国颁布银子国有化以后,禁止银元买卖,我们只好带上盐巴及布匹作为交换筹码。这增加了不少行装,一共带了50匹布(宽9寸,长约26方,对角为一方)染成毛兰色,受到彝人的欢迎。矿盐来自四川的自贡或盐源县的白盐井,用当地坩形锅熬制,成品成漏斗形,每筒约30市斤,共带盐6筒,约173市斤,还带有缝衣针、棉线、小镜子、毛巾和肥皂等日常用品,用以支付沿途考察团员的食宿、驮运及物的劳务费以及黑彝护送酬金等。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考察收获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团员中有裘立群、陈泽汉、钟品仁、戴广茂、周光地、马杏垣、黎国彬等10人,其中大多是化学系的学生,也有地质系、生物系的学生。曾昭抡教授是有机化学专业、在学校讲授"工业化学"课程,对地质学科也有一定的了解。他查阅了中国西部科学院1934年8月进入彝区考察的资料,结合调查分析,从实际环境中考察,初步得出以下的概念:从地质角度讲,西昌沿边的安宁河,由南向北,在水成岩中继续地镶嵌了一条花岗岩石层,以西昌为中心向北延伸到大渡河边。向南经会理几乎达到金沙江边缘,就中以会理城以西花岗岩分布最广,宁属宝贵的矿床,大部分就在这些有花岗岩侵入的地方,尤其是火成岩与水成岩接触之处成为金属嵌层(Metallic Dike)。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曾昭抡教授已预见该地区有丰富的地下资源,建议国家开采,同时询问当地人士,记录了极有价值的特种金属矿,会理县小关河附近可能有钴矿及镍矿,在尖山发现了锰铁矿,在会理攀运街发现含铬的铁矿等。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区内,我们沿线考察了两处矿区:(1)在昭觉县城西北12华里的八嘴山煤矿区,我们在沿途找到古代林木的侏罗纪化石,属于侏罗纪煤层;(2)在昭觉与美姑之间的乌坡铜矿区,我们在沿途发现了石炭岩、玄武岩,下面由暗红色砂岩及泥岩组成,属于二叠记。在附近拾得铜矿标本,属于"孔雀石"。在彝区内传说中的铜矿很多,如金马厂、牛牛坝、耳堡、三岗等处,几乎与云南省的东川铜矿在地理上汇成南北一条直线。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除普查及核对矿产资源及修正交通里程外,沿途所见所闻,也是极有价值的人文历史。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西昌早在西汉武帝时,司马相如通西南夷,置邛郡,是我国边务上一件极可纪念的事迹,当时的邛郡即现在的西昌,因西昌市郊东南方有湖水邛海。三国时,诸葛武侯南征孟获,由川进兵,武侯亲自率领的主力,经雅安、大渡河再经觉宁过西昌,西昌海拔1820米,所处地理位置,具有战略价值,在西南后方中心点,西南及西北交通的交汇处,邻近东南亚的印度缅甸盟邦,四周高山环抱,其中安宁河平原气候温湿,农产品丰富,地下资源很多,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后,计划在重庆难以坚宁时迁往西昌据点驻守,这就是所谓的"第二陪都构想"。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西昌向东到昭觉城194华里。处在彝族几个县的中心部位,跨过昭觉河,即正式进入彝人完全控制下的大凉山地界。昭觉县城在清宣统元年(1908年)建成,周围253丈土城墙高2.5丈。我们在城内往了一夜。城内仅有四幢房屋,其余空地长满了水稻、玉米等庄稼。较大的一幢由县政府、彝务指挥部和邮政代办所占用,其余为民房。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在昭觉西城门拍摄了一张全体合影照片,这也是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张珍贵的全体照,至今已近60年了。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美姑由美姑河得名,彝音为磨石(Mogo),靠近大凉山麓,气候温湿,物产丰富,也盛产雅片。在美姑,我们请磨石家黑彝首领"磨石铁哈"护送我们过黄茅垠最险要的地段。该处山高地寒,方圆几十里被森林残根复盖,无生活条件,地处三不管,过去常发生不必要麻烦,经我们多次请求保送及谈判后,磨石铁哈答应乞求于"神"的恩施决定。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磨石铁哈第一次由本人用"鸡骨卜卦",结果授意好运。另一次本人用"揪牛骨卜卦",也授意好运。还不放心,特地请了一位"茅摩"(即巫师)用"羊骨卜卦",结果授意说:前过凉山,运气很好,途中没有问题。连中三元,全靠"神"的恩施。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护送的条件,是把最后四天留用的物品除外,其余的全部给磨石家。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磨石哈铁卦了三次卜,都说运气好,因此,精神大振,事先剃头修脸,身披"擦耳窝"(一种粗羊毛线织的短披),外罩草蓑衣,骑枣红色高头大马,像一位出征的武士。还带了一位背步枪的茅摩,同行的有两个娃子,一个背步枪另一个带手枪,好不威风。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磨石家向东偏东北31华里到黄茅垠顶点,呈现出大自然的恬静美景,晚霞吻着山顶也吻着洁白的羊群,镀着一层桔红色,绝顶为一片四望天际的平坦草原,是一个理想的天然牧场,仅需稍加整理可成为飞机降落场所。黄茅垠顶部脊宽约30华里,从一大片残留的树根来看,这一带中古时代曾被冷松林所复盖,长年的乱伐,又不懂养林及育林,逐渐形成水草丰茂的高寒草原。山顶雾气缭绕,看不清西北向的贡噶山雪峰。回想那天是八月中旬下午6时,水银温度计测的温度为12.5℃,山区气候多变,时晴时雨,我们住在牧羊人临时搭的所谓"羊圈"里,夜里下起大雨,我们半夜被雨惊醒,烧起木柴取暖,一直坐到天亮。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天八时二十分,我们从磨石家"羊圈"起程,从山顶下坡,要步行175华里才能到达考察的终点站雷波县城。这一带地势陡峻,河水湍急,步行在西苏河床,蜿蜒前进,要经过二道溜索,才能过河前进。"溜索"乃是一根丝编得很粗的竹缆,两头固定在两岸,竹缆上套一个用两个半园形合成的空心木筒(简称溜梆或溜壳)绳索连接空心木筒,拴住过河的人,沿竹缆滑行到河心,再由对岸的人曳拖空心木筒到达彼岸。第一次放索,只有一边岸上有人,首先需要一位彝人攀索揉行过去准备,这是既吃力又冒险的工作。这种溜索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交通工具,通称"笮桥",根据承受自重的方式来看,它属于索桥系列,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中,对本地区文明发展、中外贸易及文化交流,都起到重要作用。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沿着西苏河床南行,每到村民居住的地方,看到村边都筑有碉堡,呈现一派戒备森严的情景。这是汉彝交界的特点,目的是为了防止对方突然袭击。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到达乌角后,重返汉人的境界。自从西昌向东步行两个多星期以来,穿越507华里的少数民族彝区,一直保持着紧张、警惕的心情。一旦回到汉人的据点,才开始缓和下来,感到安全有了保障,此时反而觉得周身乏力。我们这群从大城市来的汉人,生活习惯已大大变了样,早就忘掉洗脸刷牙等习惯,吃饭喝水,也无规律,饿了抓把炒面,渴了沿河饮水。经过长途跋涉,克服种种困难,终于胜利到达雷波。雷波县城气候温和,海拔在1200米左右,离城东15华里到金沙江边,对岸属云南省的永善县境。这里是此次步行考察大凉山的终点。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步行考察大凉山,是一次综合性的对少数民族、尤其是对彝族的全面考察,考察内容丰富,涉及到社会科学的领域。曾昭抡教授编写了近20万字的《大凉山夷区考察记》于1945年4月出版发行。该书是一本深入彝区,冒险考察,全面介绍"倮彝"(曾昭抡教授称大凉山彝族为"倮夷",由"独立倮倮"衍生而来)族的专著。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这次步行考察大凉山考察团中,除了曾昭抡教授是中年人外,全系青年学生。旅途中,他既要照顾、教育学生,又要不停地考察记录,口袋里一直放着小笔记本和铅笔,一旦歇脚,便随时随地记录、书写,到达宿营地后,在蜡黄如豆的油灯下,还要整理修改及补充当天的记录直至深夜,从不间断。我们都为他的持之以恒、不辞辛苦的精神所感动,由于在旅途中要经常口头计算里程或强记景物实况,思想必须高度集中,因此,他常常口中念念有词,有时会引起别人的误解。在抗战期间的艰苦后方,缺乏各种记录仪表,只能靠强记。他的记录非常全面、详细,并具有科学性,颇有史料价值。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亲自经历和亲眼看到曾昭抡先生吃苦耐劳、平易近人、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和可贵精神,将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怀念。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OT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