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要闻

段文华退伍回大山保护彝族他留文化

作者:​蒋小天 发布时间:2018-10-12 原出处:南方都市报 点赞+(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他留山美丽山村。
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他留人,自称“他鲁”或“他鲁苏”,有自己的语言,属彝族分支,集中分布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他留山,距永胜县城45公里,高山深谷交错,世代聚居。至今保持着许多原始古朴的传统和习俗,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留文化。历史上,茶马古道曾蜿蜒于此,车马如龙,繁盛一时。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aliu-2.jpg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而今,在此聚居的他留人仅剩5000余人,一个灿烂的他者文明正在消失。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走出去 他留文化上央视进香港

在滇西永胜他留山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居住着一群神秘的他留人(俗称“他鲁苏”)。他留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至今仍沿袭着许多原始古朴的传统习俗并创造了灿烂的他留文化。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说起他留文化,就不得不提“他留三姐妹”。今年5月份,距离遥远深山的1300公里外,一场民族歌舞,让神秘的村落与灯火辉煌的国际大都市香港发生联系。“他留三姐妹”的异文化歌舞表演,引起香港观众的热情。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而1300公里外正在昆明度假的段文华,远未料到演出会如此成功。这个来自于自家公司一手打造的他留文化的品牌,首次走进了都市文明的中心。数年前,他的父亲推出了“他留三姐妹”这个歌舞团体。如今,两年前退伍回来的他,正“子承父业”,一心想着“让他留文化留下来,走出去”。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介绍,开始“他留三姐妹”只是给公司作宣传,随着丽江一带旅游业的兴盛,“他留三姐妹”代表的歌舞成为他留山旅游的保留项目,不但走进香港表演,也参加过央视“民歌·中国”栏目节目录制、亚洲艺术节开幕式演出等。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aliu3.jpg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现在,每年他留的火把节、粑粑节上,以‘他留三姐妹’为主的歌舞团都会被邀请前去表演,主要是公益性质为主,我们还为此制作了光碟,可以让更多人知道他留的民族文化。”段文华介绍,自香港之行后,原本只是在丽江小有名气的“女团”陆续收到了包括香格里拉、昆明等地的演出邀请,“9月初还去了河南,唱到了外省。”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危机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

“这些民族服饰都是用火草麻布制作的,用的是我们当地特有的植物的薄膜,先磨成水浆,再打磨成一根一根的线,进而制成布做成衣服,现在会这样手艺的人不多了。”段文华提起他留人的文化很是自豪。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草麻布,是一种独特的纺织材料,从原料加工到出成品,工序复杂。利用野生植物的叶子为纺织原料的纺织方法,据历史记载已有500多年历史,在中国纺织史上独特罕见,过去,这是每位彝家妇女必须掌握的纺织技术,近年来,这种纺织技术越加罕见,已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aliu4.jpg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不仅是这些传统的纺织技艺在逐渐失传,19岁即入伍的段文华,两年前退伍回家时发现,小时候看惯了的古朴村落,听惯了的当地语言,穿惯了的民族服饰也正在一点点消失。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像我一般大的年轻人,很早就出去务农打工,去了城市后说话方式、着装都有了改变,回来后带着风俗习惯都不一样了,手艺传承也断了,很多人对他留历史都不了解。”在段文华眼里,他留山里的底楼式四合院、别致的炕床、美妙的歌舞,具有民族特色的粑粑节,都有不可取代的魅力。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八年前,段文华父亲开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专门做民族文化推广,段文华回家后子承父业,培训歌舞团,将他留的特色歌舞制作成影碟传播,在互联网上推广民族服饰、工艺品,忙得不亦乐乎。两年来,段文华渐入角色,也对他留文化的兴趣越加浓厚。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致富经 要给“他留鸡”拍短视频

他留山里,不仅有着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还有都市里少见的有机绿色食品,尤其是高山里生长的乌骨鸡,营养价值极高。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段文华家率先规模化养殖乌骨鸡,并命名为“他留鸡”,很快获得了游客的青睐,渐成丽江市的品牌。2010年被列入国家级畜禽优良品种保护名录。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aliu5.jpg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段文华的父亲成立文化传播公司后,牵头带动当地成立合作社做规模化养殖,还组织了他留乌骨鸡养殖协会,据悉,目前共计有400多户当地村民入会,养殖乌骨鸡,也带动了当地的贫困户脱贫。“一只鸡市场价格能达到50至80一公斤不等,养殖大户一年能达到十万多元的收入。”段文华说。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除了他留鸡,公司还联合农户,逐步发展起了他留红米、他留粑粑、他留梨等农副产品,销往山外。现在,通过打造歌舞团、养殖生态产业链,段文华父亲的公司已在云南省丽江市小有名气,但段文华却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目标。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6年,公司首次试水互联网,段文华想通过网络将这些产品推销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然而却不太理想。“有一些民族服饰和产品,工艺繁复,无法量产,价格昂贵,对于淘宝、微店来说,关注的人也不多。”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平日里段文华喜欢玩短视频,却没料到,这将是推广他留文化的好渠道。今年9月,段文华参加了快手举办的“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快手将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对100位乡村快手用户提供商业和管理教育,产业资源和品牌资源,进一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活动上,多位快手“网红”分享了如何通过短视频平台推广土特产的经验。这些通过短视频圈粉无数的“网红”拥有众多粉丝,产品也卖得快,这给了段文华灵感。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整个人都通了,感觉平时碰到的一些困难都有了解决的方法。”段文华称,自己这趟北京之行学到了很多经验,“他们的经历给了我信心,下次,我也要把我们的粑粑节、他留的服装、歌舞拍成视频上传,我有信心我们的产品能通过短视频平台做得更好,会有更多的人了解他留文化!”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族文化不仅要走出去 更要吸引游客走进来

据悉,早在2012年,云南省文化厅即将永胜县作为文化扶贫的重点地区。之后,又确定将他留文化纳入永胜县的一个文化品牌来支持,把他留山作为4A级景区共同打造,将他留人的聚集地六德乡的民族村寨扶贫工作纳入整乡推进项目。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aliu-6.jpg

段文华参加幸福乡村创业学院。

段文华认为,他留人的文化想要留下来,除了要走出去,还是得吸引游客走进来,只有真正将他留山的旅游业发展起来,文化和产品才能推广出去。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这里有山有水,有他留人的古城堡、大碑林,还有在全国螺旋藻产量都靠前的湖泊,旅游资源很丰富。”段文华谈及家乡的旅游资源很兴奋,但目前,他留的旅游资源多处于未开发的状态,交通、吃住都不甚便利,来他留旅游的人并不多。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放弃了外面的精彩世界,选择回乡做文化产业的段文华,早已在心里确定了以旅游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路线图,互联网也将成为未来推动他留文化发展的重要推手。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谈及未来的规划,这个从军队里走出来的年轻人,透着一股韧劲,“目前政府也在扶持他留山的旅游开发,只要开发起来,文化宣扬出去,有游客来玩,我们的文化和产品就不愁推不出去!”fG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原载:南方都市报。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统筹:南都人物新闻工作室;主持:胡群芳;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蒋小天;摄影:受访者供图。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Baidu
map